李慧琼:政府重视土地房屋问题倡增过渡屋供应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今日(9日)表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成立4个工作组,当中2个与土地房屋相关,反映现届政府重视土地房屋问题,亦比上届政府务实。 李慧琼建议,特区政府将“3年上楼”目标纳入《长远房屋策略》,否则难以说服市民政府有决心解决房屋问题,又认为政府要大量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 李慧琼指出,李家超日前首次到立法会出席答问会,表现得非常有诚意及有准备,指他选择在上任后第6天就到立法会出席“长版”答问会,展现出诚意,亦有提出如何改善行政立法关系,例如提出“前厅交流会”方式,形容是好的尝试,让政府与议员能深入沟通。
香港警察学院举行结业会操李家超任检阅官
香港警察学院今日(9日)举行结业会操,行政长官李家超担任是次会操的检阅官,在典礼中检阅毕业的见习督察和学警。此次为李家超就任行政长官后,首次出席警察结业会操,见证一众结业学员经过千锤百炼,成为警队的生力军。 是次结业会操将以中式步操进行,别具意义。去年,警队结业会操首次以中式步操进行。警队亦在今年7月1日全面采用中式步操,以体现国家观念及彰显民族情感。
孔繁毅:本港形成高混合免疫须增检测中心数目
本港第五波疫情呈上升趋势,昨日(8日)新增2945宗确诊个案。继续有多间院舍、学校及公立医院失守。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确诊个案明显上升,入院患者比上月初时的400人增加一倍,但目前重症和死亡个案平稳,医疗系统未见有太大压力。 孔繁毅指,本港两针疫苗接种率达到近9成,加上早前有数据推算第五波疫情已有400万人感染,形成高混合免疫,其中感染过BA.2病毒,对于BA.4和BA.5都有较好保护力。 孔繁毅强调,精准核酸检测有助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新冠患者,要增加检测中心数目,减少市民排队时间,同时要加快得出结果的时间,由现时24小时缩短到4至8小时,减少阳性患者在社区接触他人的机会。另外,他指要求入境人士在酒店检疫期间的第3天作一次检测属稳妥,一旦发现个案亦要尽快做基因排序,以得知涉及哪一种病毒株。
何文田爱民村昭民楼解封揭6宗阳性
政府昨日(8日)下午5时起限制在何文田指明「受限区域」(即何文田爱民村昭民楼)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今早(9日)表示,1,250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6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560户,当中3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今日(8日)谴责欧洲议会在七月七日通过的议案,诬蔑和诋毁香港的法治和令香港由乱变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香港国安法》)。 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国安法》清楚列出所规定的四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奉公守法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和海外旅客或投资者,都不会误堕法网。 《香港国安法》并明确规定应当遵循的重要法治原则,包括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无罪推定,以及辩护权等。控方有责任在毫无合理疑点下证明被告人知情或故意犯罪,被告人才可被法庭定罪。 法例订明香港居民有权得到秘密法律咨询、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律师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在法庭上为其代理和获得司法补救。 与此同时,法律界必须专业地履行职责,并遵守专业操守规则,肩负维护法治的主要责任。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法律执业者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与其他人一样受法律保障。尽管行事专业的律师对香港法律制度起关键作用,但在法律面前,他们并不会受到有差别的待遇。假如有律师触犯法例,将与其他人一样,须承担法律后果。 发言人说:“香港执法部门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就有关的人士或单位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与其政治立场或背景无关。倡议某种背景的人或组织不应就其违法行为和活动受到法律制裁,是违反法治精神的说法。” “事实上,《香港国安法》让香港由乱变治,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远繁荣稳定。我们会继续防范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任何人或机构不论背景,违法必究。” 发言人亦强调,欧洲议会对在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所作出的评论,无视香港特区自一九九七年回归祖国以来,在民主方面有巨大跃进的事实。经完善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把负责选举行政长官和较大部分立法会议员的选举委员会(选委会)从1 200人扩大到1 500人,并把立法会议席从70个增加到90个。这两个组织已变得更能代表香港社会,使公众能更广泛参与政治进程。 此外,经完善的选举制度通过优化立法会议员的组成,提高了立法会的代表性。立法会议员现经由选委会、功能组别和地方选区的直接选举产生,让所有社会界别都能得到公平和均衡的代表。同时,增加中小企和基层组织的代表丰富了选委会的组成,使选委会的代表范围扩大至整个社会,同时确保了公众参与社会和政治决策过程的公平性。 发言人表示:“完善选举制度后,特区政府已于2022年5月8日成功举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选举严格按照特区的选举法例的要求,公开、公平和诚实地进行,对香港落实‘爱国者治港’有重大意义。行政长官候选人的资格由法定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裁定,目的是确保候选人符合《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拥护《基本法》和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要求。此制度机制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确保政权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是世界通用的政治原则,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会容许政权落入不爱国甚或出卖自己国家的人手中。” “香港特区的民主发展必须符合《宪法》和《基本法》下的特区宪制秩序以及‘一国两制’方针,并切合香港特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实际情况。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有利于香港民主稳定发展。”
卢宠茂:核酸检测是金标准要多准快易平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8日)下午出席疫情记者会,指香港要做好核酸检测。 卢宠茂称,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需要一个精准的检测,而核酸检测是新冠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更早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随即要精准隔离患者。当局正研究提高核酸检测的数量、品质、速度、方便度、可负担性,做到“多、准、快、易、平”。 他又指,全港每日核酸检测量,六月达约6万次,七月达7.5万次至8.5万次。而当局早前已要求检测承办商在24小时内出检测报告,今月达标率有99%。 卢宠茂又补充,指快速测试是一个快捷方法,但在采样方法及灵敏度方面有局限。由于快测的灵敏度相对低,有机会出现假阴性。他呼吁市民到过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高风险人士,有病征的,即使快测呈假阴性也不要掉以轻心,要马上去看医生。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8日)在疫情简报会发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员: 今日是我第一次出席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在此向各位议员介绍政府最近就新冠疫情的抗疫措施,并回应议员的问题。我肯定要细心聆听大家的意见,亦要回应大家的疑问,因为这确实是全港市民,甚至国家和全世界都关心的议题。希望政府和立法会可以就抗疫的议题有更多沟通,交流意见,做到更好的抗疫成果。 抗疫策略 整体抗疫策略方面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平衡风险和需要。但很肯定地跟大家说,我们现阶段对新冠病毒不能“躺平”,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如果让确诊个案任意上升,后果会很严重。政府会继续对疫情趋势作出科学研判,希望用数据说话,采取一些有效、精准及循证抗疫的措施,以减低感染,遏止新冠重症及死亡个案,以及最重要的是确保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我们会尽量减少疫情,但亦要确保这些防疫措施不会对市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希望社会经济可以稳步复常,以及逐步恢复香港与内地及国际的联系。 就此,我们会继续检视香港的应急能力,在各环节方面的防控及应变措施,希望做到用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并以“三减、三重、一优先”作为工作重点,遏制第五波余波并扭转上升趋势。 未来重点主要包括: (一)检测措施 其实,第五波期间,我们大部分(时候)是利用抗原检测,但核酸检测比抗原检测灵敏度高,核酸检测才是“金标准”。政府会尽快提高本港现在处理核酸检测的速度、数量和准确性,希望做到又多、又准、又快、又易、又平──“多、准、快、易、平”,强化、常态化核酸检测,配合灵敏度稍为没那么精准的快速抗原测试。 (二)分流和分层治疗 政府会继续加强实施对于确诊个案──即已经确定感染的病人──的现有居家隔离措施,以控制他们不会引致社区卫生风险和令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会继续推行“逆向隔离”,保护染疫院舍的非感染院友免受感染。 (三)扩大治疗能力 医院管理局已预留病床,并制订医院病床调动预案,但我们希望尽量不需要采用此预案。因为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非新冠病人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保护一些重点场所,不要有大规模爆发,包括医院、隔离设施和安老院舍。我们要严守这些重点场所,防止它们有大规模爆发。 (四)社交距离措施 虽然早前放宽了两个阶段的社交距离措施,但现时新增个案上升,入院人数亦增加,以及重症或死亡个案亦有少许上升迹象,目前情况不容许我们进一步放宽现行社交距离措施。 (五)新冠疫苗接种 现时超过九成的三岁或以上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接近九成亦已接种两剂。不过,某些年龄层(的疫苗接种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会继续提供多种的接种渠道,以鼓励市民继续接种,特别是我们必须针对高危人群──“一老一少”──要尽早接种。 (六)外防输入 我们要比较精准地进行防疫,希望不要加重外来人士的成本。我们认为如果能加强为抵港人士进行更频密的核酸检测,其实是可以有效堵截这些个案引发的社区传播,所以昨日决定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希望更精准、有效地阻断输入个案,减低社会成本,达致最大抗疫效果的目标。 这就是我就新一届政府的防疫政策的简单介绍。我和其他同事都乐意回应委员的问题。
卢宠茂首次出席疫情简报会强调暂缓熔断不等于放宽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7日)公布即日起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并于今日(8日)起要求抵港人士在酒店检疫期间,在第3日进行多一次核酸检测。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下午首次出席疫情简报会时表示,政策的改变,特别是暂缓熔断机制,并不表示放宽防疫措施,而是用更精准的抗疫、循证抗疫,做到外防输入。他强调,政府从没考虑过“躺平”。 卢宠茂表示,第五波疫情出现反弹至今,昨天已经上升至逾3000宗。如果再无改善,可能在两星期内确诊个案会再翻倍。他又说,现时由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中,确诊者约占2%。即每1万个入境人士中,有约200人确诊。他强调,现时的研究方向,是要如何更精准找出这200人,而减少其余9800人的检疫。 卢宠茂指出,熔断机制的社会成本相当高,由今年1月1日至6月底,机制已经影响100个航班,却仅楸出534宗个案。随着国际航班来港次数越来越多,熔断机制为来港乘客造成不确定性,令他们的行程受影响,尤其是暑假想回港与家人团聚的学生们。考虑各方因素后,数据显示隔离检疫及核酸检测已可有效找出个案,而不会变成社区传播源头,因此决定暂缓熔断机制。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8日)在疫情简报会发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员: 今日是我第一次出席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在此向各位议员介绍政府最近就新冠疫情的抗疫措施,并回应议员的问题。我肯定要细心聆听大家的意见,亦要回应大家的疑问,因为这确实是全港市民,甚至国家和全世界都关心的议题。希望政府和立法会可以就抗疫的议题有更多沟通,交流意见,做到更好的抗疫成果。 抗疫策略 整体抗疫策略方面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平衡风险和需要。但很肯定地跟大家说,我们现阶段对新冠病毒不能“躺平”,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如果让确诊个案任意上升,后果会很严重。政府会继续对疫情趋势作出科学研判,希望用数据说话,采取一些有效、精准及循证抗疫的措施,以减低感染,遏止新冠重症及死亡个案,以及最重要的是确保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我们会尽量减少疫情,但亦要确保这些防疫措施不会对市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希望社会经济可以稳步复常,以及逐步恢复香港与内地及国际的联系。 就此,我们会继续检视香港的应急能力,在各环节方面的防控及应变措施,希望做到用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并以“三减、三重、一优先”作为工作重点,遏制第五波余波并扭转上升趋势。 未来重点主要包括: (一)检测措施 其实,第五波期间,我们大部分(时候)是利用抗原检测,但核酸检测比抗原检测灵敏度高,核酸检测才是“金标准”。政府会尽快提高本港现在处理核酸检测的速度、数量和准确性,希望做到又多、又准、又快、又易、又平──“多、准、快、易、平”,强化、常态化核酸检测,配合灵敏度稍为没那么精准的快速抗原测试。 (二)分流和分层治疗 政府会继续加强实施对于确诊个案──即已经确定感染的病人──的现有居家隔离措施,以控制他们不会引致社区卫生风险和令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会继续推行“逆向隔离”,保护染疫院舍的非感染院友免受感染。 (三)扩大治疗能力 医院管理局已预留病床,并制订医院病床调动预案,但我们希望尽量不需要采用此预案。因为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非新冠病人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保护一些重点场所,不要有大规模爆发,包括医院、隔离设施和安老院舍。我们要严守这些重点场所,防止它们有大规模爆发。 (四)社交距离措施 虽然早前放宽了两个阶段的社交距离措施,但现时新增个案上升,入院人数亦增加,以及重症或死亡个案亦有少许上升迹象,目前情况不容许我们进一步放宽现行社交距离措施。 (五)新冠疫苗接种 现时超过九成的三岁或以上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接近九成亦已接种两剂。不过,某些年龄层(的疫苗接种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会继续提供多种的接种渠道,以鼓励市民继续接种,特别是我们必须针对高危人群──“一老一少”──要尽早接种。 (六)外防输入 我们要比较精准地进行防疫,希望不要加重外来人士的成本。我们认为如果能加强为抵港人士进行更频密的核酸检测,其实是可以有效堵截这些个案引发的社区传播,所以昨日决定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希望更精准、有效地阻断输入个案,减低社会成本,达致最大抗疫效果的目标。 这就是我就新一届政府的防疫政策的简单介绍。我和其他同事都乐意回应委员的问题。
香港今新增2945确诊 输入占197宗 多3人疑染BA.4或5无源头
[video src="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85f8f90818b13332c03d48528c5fd826.mp4" /]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再上高位,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8日)新增2,945宗确诊,包括197宗输入个案,其余2,748宗确诊属本地感染,第5波个案累计至1,252,436宗;另多3名患者离世,包括2男1女,年龄介乎64至85岁,其中1人接种3针,另外2人已打2针,均非为院舍个案。 新增11宗怀疑感染Omicron BA.4或BA.5个案,包括6宗是其他个案相关,另有2宗为密切接触者,其余3宗属源头不明个案,患者分别居于皇后大道西翰林峰2座,有1名同住家人确诊;另一无源头患者居九龙顺致苑A座顺隆阁;而富荣花园8座亦有1名病人,有1名密切接触者感染。另多20宗BA.2.12.1疑似个案,其中18宗属本地无源头,余下2宗与其他个案相关。 输入个案当中,录得多于10宗个案的地区包括英国有63宗、泰国14人、美国13宗、星加坡10宗。变种病毒方面,再有5间院舍出现个案,各涉及1名院友。学校方面,今日呈报214宗病例,来自191间学校,涉及174名学生及38名教职员。 学校方面,呈报214宗个案,来自191间学校,包括174名学生及38名教职员,来自37间幼稚园,82间小学、64间中学及8间特殊学校,而过去7日有107间学校有2宗个案或以上确诊。 张续指,路德会协同中学4B班及路德会梁巨镠小学1B班,两个班别均有3学生染疫。各需停课一周。 再多3名新冠患者死亡,第5波疫情共有9,197宗死亡个案。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关慧敏表示,死亡个案中,包括2男1女,年龄介乎64至85岁,各有长期病患纪录。 3名死者中,其中1人接种3针新冠疫苗,另外3人已打两针,均非为院舍个案。另外,截至今日凌晨,共有852名确诊病人留医治疗,其中113名为新增病人,共有14名危殆、18名严重,其中3名危殆正于深切治疗部治疗。
香港警察学院明举行结业会操 李家超将出席检阅
黄竹坑香港警察学院明日(9日)举行结业会操,行政长官李家超会在典礼中检阅毕业的见习督察和学警。这是李家超就任行政长官后,首次出席警察结业会操。 去年,警队结业会操首次以中式步操进行。警队亦在今年7月1日全面采用中式步操,以体现国家观念及彰显民族情感。
1992至1995年出生 港人7月25日到10月6日期间换领新智能身份证
香港入境处今日(8日)宣布,凡于1992、1993、1994或1995年出生的旧款智能身份证持有人,须在7月25日(周一)至10月6日(周四)期间,带同身份证亲身前往任何一间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办理换领新智能身份证手续。各换证中心的服务时间为星期一至六上午8时至晚上10时,公众假期除外。 入境处提醒,1983、1984、1987、1988、1989、1990或1991年出生的旧款智能身份证持有人,相关人士的指明换证限期将于7月23日完结,而1954年或之前出生的旧款智能身份证持有人,指明换证限期则于2023年1月14日完结。署方呼吁仍未办理换证手续的人士尽早预约办理。然而,合资格的香港市民如因不在香港而未能在指定换证限期内换领新身份证,则可于返港后30天内补办换证手续。 “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换证计划)的对象是全港市民,不论是永久性居民或获准在本港就业、投资、居留或就读的非永久性居民,均须在指明期限内前往换证中心办理换证手续。另外,入境处在是次换证计划更推出关爱安排,每名合资格的换证人士可携同最多两名残疾人士一同前往换证中心换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