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伊冬至距港400公里料下周多云有雨




香港第二阶段消费券计划将于明日(23日)截止登记,政府发言人提醒符合资格而又从未登记的市民,以及有意更改储值支付工具帐户以收取第二阶段消费券的现有登记人,透过计划网站内的电子登记平台或前往任何一间临时服务中心办理手续。合资格登记人会在8月7日开始分期获发放电子消费券。 所有登记人会收到其审核结果的短讯通知,短讯会以特定电话号码(+852 6059 1120)发出,市民亦可透过热线185000的语音系统查询其审核结果。发言人表示,获通知不符合计划资格准则的登记人,如对结果有异议而欲提出申述,可在计划网站下载或透过计划热线185000索取「覆检申请表格」,填妥后在收到短讯的14天内连同相关文件以下列方式递交: 邮寄到香港邮政总局邮政信箱185000号「消费券计划秘书处」; 传真(号码3106 0701); 电邮([email protected]); 交到位于港、九、新界的8间临时服务中心或九龙旺角弥敦道750号始创中心17楼「消费券计划秘书处」。临时服务中心会延长开放至8月13日,办公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时至下午6时(公众假期除外)。 秘书处收到覆检申请后会以短讯确认收到申请。一般情况下,秘书处会在6星期内以书面通知申请人其覆检结果。 read more
香港与内地实行“小通关”在望,港府今日(2日)下午公布“香港健康码”详情,让市民申请及熟习其功能,待正式通关时畅顺运作。有消息称,两地通关已获北京首肯,有望在圣诞节前实现,消息人士形容如“新年礼物”。港区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则指,据他了解北京已“开绿灯”,预料圣诞节前后将通关,而新变种病毒Omicron非最重要因素,否则“成世唔使搞(通关)”。 田北辰:对Omicron“只眼开只眼闭” 创新及科技局今午公布“香港健康码”安排,下周五起(10日)开放实名注册,需上载住址证明、上载“安心出行”行踪纪录,以获取相应颜色的健康码,分为绿、黄或红码。本月9日起,港府要求食肆、戏院、主题公园等场所,必须使用“安心出行”,若以14日计,两地有望赶及圣诞节前通关。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接受《香港01》查询时表示,据他了解中央已“开绿灯”,批准香港与广东省通关,他相信广东方面对此“有压力”,但由于是中央要求,两地需加快通关进程。 田北辰形容,内地方面对Omicron“只眼开只眼闭”,若要控制变种病毒再商讨,“成世唔使搞”。至于Omicron 变种病毒患者曾在机场逗留4日,他说香港外防输入措施仍有不少甩漏,是“添烦添乱”,但相信对实现通关影响不大。 薛永恒:洽谈对接已到最后阶段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在记者会上回应通关时间表时表示,内地专家已确认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非常到位,基本符合通关要求,通关准备已到最后时段,现正与内地部门协作准备,特别是卫健委,“通关不只防疫抗疫,在关口很多工作要准备,要强调我们现在到了准备通关最后阶段。” 薛永恒称,政府提早推广“港康码”是为了一旦通关,“港康码”可即时对接“粤康码”,形容两地洽谈对接安排到了最后阶段,而过程颇为顺利。他指一旦落实“转码”安排会再作公布,呼吁市民配合、尽早适应,将为通关踏出一大步。 他之后再被问到会否在圣诞时通关,他重申正与内地商讨通关安排,通关的准确时间未有资料。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7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就放宽入境检疫安排等问题回答传媒提问。 保良局婴儿组发生怀疑虐儿事件,一名员工涉粗暴对待最少6名幼童。保良局已将他停职,并报警处理。李家超表示,对此事件会非常严肃和追究责任,当局正修订法律,但更重要的是增加巡查,会要求劳福局强化抽查、监管能力。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上午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指,当局将简化来港登机及抵港检疫流程,来港人士仅需在登机前完成电子健康申报,符合疫苗接种要求及经指定检疫酒店预约资料的乘客,将会获发绿色健康申报二维码,抵港之后毋须再查验相关文件,并可从快速通道完成抵港检测及检疫安排,登上指定酒店的点对点交通。 卢宠茂补充,系统会以电子方式向有关人士发出检疫令、医学观察通知书、疫苗接种二维码及临时疫苗通行证二维码。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今日(26日)在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举办的“云参访”活动上致辞表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以来广受欢迎,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有关方针政策不会改变。 黄柳权又说,香港存在排斥中央政府管治的势力,利用“一国两制”的空间宣扬“港独”思想,践踏有关原则底线,因此中央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使“一国两制”重回正轨。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率领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昨日分别到特区政府总部和立法会出席宣讲会和讲座。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十四五」规划是国家重要规划,在草拟过程当中,特区政府已有参与,强调并不是「坐喺度等」。他认为昨日的宣讲,并非只面向特区政府和公务员,亦是面向社会,希望相关政策推出时,社会可以有一致看法,令推行更畅顺。 聂德权认为,本港要发展得好,必须要解国家发展及香港优势所在,才能制定好的政策配合,其中,公务员扮演重要角色,日后会加强公务员认识「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 聂德权表示,正考虑将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的安排,扩展至12岁以上的学生,会在两日内公布详情。 聂德权说,目前疫苗接种率接近6成,但仍不足建立社会保护屏障,难以讲「与病毒共存」,希望在9月底可达致首剂接种率达7成的目标。 此外,聂德权指,会在9月上旬决定,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营运至10月后,会否再延长运作。 read more
投资推广署署长傅仲森今日(9日)展开为期一周的行程,到印尼雅加达和新加坡继续向海外宣传香港最新的营商优势,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所带来的商机。 访问期间,傅仲森将与两地的财经金融服务及家族办公室、创新科技、运输、基建和高端制造服务、创意产业,以及商业及专业服务等公司代表会面,商讨他们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以至将业务拓展到粤港澳大湾区等计划。 傅仲森亦会在雅加达为印尼雇主协会的公司会员举办商务圆桌会议和午餐会,提供香港营商最新机遇和吸引人才计划等详情。他在新加坡将分别与好城市基金会和中小企协会合办两场圆桌会议,分享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的最新措施和机遇。 傅仲森表示,香港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汇聚全球优势和中国优势的城市。这种独特的融合,让香港成为内地与世界各地之间无可替代的联系平台,是海外和内地公司及全球企业家在香港、大湾区、中国和亚洲等地开展和扩充业务的理想据点。香港为印尼和新加坡公司提供各种增长业务的途径,期待与公司代表和企业家分享香港的最新和真实现况,尤其协助他们了解如何借助香港把握商机,包括大湾区所带来的机遇。 read more
「工商界增强香港发展动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座谈会今日(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座谈会汇聚不同商界翘楚互动交流,环绕多个议题,探讨如何增强香港发展动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应邀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骆惠宁提到,今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央将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全力支持香港对接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全力支持香港同世界各地展开更广泛、更紧密的交流合作。这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各界包括工商专业界都在认真领悟和响应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工商界已在谋划和布局新的发展。 骆惠宁指出,8月31日,韩正副总理在香港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对香港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四点希望。论坛期间,工商界就280多个投资项目举行了800多场洽谈,达成了许多共识。今天工商界又聚集在这里,围绕增强香港发展动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主题,深入进行交流,进一步展示出勇立潮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座谈会将起到相互启发、共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当前,香港正处于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世纪疫情下依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了持久动力。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保持普通法制度,国际联系畅通便捷,香港国安法出台后,秩序重回正轨,社会大局稳定,市民生活安宁,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得以巩固提升。 骆惠宁指出,未来五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期。香港工商界汇聚世界各地商业英才,素来具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行动力,相信大家会主动把握香港发展方向,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不断增强香港经济的竞争力;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紧密对接「十四五」规划,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融合发展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会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商共建中实现共赢发展。 骆惠宁表示,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香港发展,回归以来出台了大量支持政策,有力促进了香港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今年7月1日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新推出了一批支持香港发展的重要政策。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开展「互换通」合作、建立常备货币互换安排,中国证监会宣布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和国债期货,商务部宣布通过CEPA进一步扩大对港开放、支持香港尽早加入RCEP,国资委将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在港上市、发债,等等。这些措施将给香港带来重大利好,进一步助力香港发展。中联办作为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将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各界人士包括工商界人士的沟通,积极做好联络服务工作。 骆惠宁最后指出,香港的美好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奋斗、携手开创。香港有近140万家企业,是支撑和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繁荣的主体,相信工商企业和专业人士,只要主动把握历史新机遇,在合力谱写香港发展新华章的进程中,必将大有可为。 座谈会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一带一路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主办。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0日)接受电台访问时透露,今年9月落实将长者生活津贴的普通额及高额合并,预计约5万名正领取普通额的长者,将转为领取高额津贴,即每月可领取多900多元,细节将在本周内公布。 林郑月娥表示,外界评论其过往五年工作时,往往聚焦2019年修例风波及新冠肺炎疫情,但政府团队实际上在过去5年解决很多「议而不决」的问题,包括劳工假期、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全面禁止电子烟及取消强积金「对冲」等。她形容,本届政府在民生议题上交出不错的成绩表。 林郑指,以往教育、福利及医疗方面经常「为人诟病」,例如只提供一次性津贴等,但今届政府在有关范畴的经常性开支大增,单在社会福利的开支,5年内已增加71%。她又指,今届政府在房屋议题有很多突破,但因新建公屋的数量追不上需求,令轮候时间变长,但她不会感到遗憾,因整个班子已作出很多努力。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9日)发表网志指,近日公布的本地经济数据稍有改善,3至5月份的失业率稍降0.3个百分点,回落至5.1%,反映期内后期第五波疫情受控时的情况,以及发放消费券对经济带来的支持作用。不过,近日确诊数字又再回升,情况需要关注。 陈茂波指,人们面对的国际大环境正愈趋复杂。环球通胀持续加剧,增加了央行加息的压力,美国联储局上周加息0.75厘,是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加幅,也是今年来的第三度加息。不少主要市场近期亦相继加息。他续指,通胀炽热加上央行加大收紧货币政策的力度和速度,将令环球经济增长更加疲弱,或会进一步削弱香港的出口增长动力。各地息率上升也可能会触发资金流向急速转变,金融市场和资产价格将更为波动,一些基本面较弱的经济体会受到较大影响。虽然本港市场资金仍然充裕,但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联储局加息幅度加大、步伐加快,加上已经开始缩表,港息终会跟随向上。 陈茂波表示,过去25年来,香港经历了多番风雨、几许折腾。由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科网热潮爆破、2003年的「沙士」疫情,到后来2008年的环球金融海啸、2019年的黑暴冲击,以至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等。尽管如此,这25年期间,香港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2.8万多亿元;商品贸易总额增加逾两倍,破纪录超过10万亿元,全球排名第六;总就业人口增加15%至约365万;以香港为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企业增加57%至接近四千家。 陈茂波称,金融业作为优势支柱产业之一,服务着香港和国家的需要。25年来,港股显著增量扩张,市值由3万多亿元大幅增加到超过40万亿元,增幅十二倍;上市公司数目增加了三倍,由600多家增加到2500多家;平均每日成交额增加近十倍至1600多亿元。银行业方面,总资产升逾两倍,有27万亿港元;银行的存款总额(包括港元及外币)增加近五倍至15万亿港元;银行贷款总额(包括港元及外币)增加近1.6倍至10.9万亿港元。债券市场发行总额升19倍,去年全年规模约4000亿美元。外汇市场的日均成交升七倍,在全球交易份额占比由4%增加到7.6%,全球排名由第7位升至第4位。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跃升九倍,增加到2020年的约35万亿港元,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境外。 陈茂波说,香港金融业以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受益于中央的坚实支持、国家的稳定发展;也受惠于联通内地和国际的桥梁、防火墙和试验田角色,以及制度创新释放的红利;更重要的是市民的努力拼搏和灵活变通,让香港经济保持活力和韧力,即使面对挑战,却仍然能找到新的发展。在回归25年之际,站在更有利的起点,政府将继续怀着谦虚的态度、坚定的信心,与市民合力为香港建构更美好的未来、迎来更璀璨的明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