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李家超:行会通过香港下届政府改组为3司15局增设3名副司长
行政会议今日通过政府架构重组方案。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人李家超今日(17日)下午在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会见传媒。他表示,多谢行政长官及行政会议配合推展第六届政府架构重组工作,让方案交予立法会讨论。新政府架构将由现时的3司13局增至3司15局,同时增设3名副司长职位,分别是政务司副司长、财政司副司长及律政司副司长。 李家超指,重组政府架构后将增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分拆运输及房屋局为“运输及物流局”和“房屋局”,创新及科技局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民政事务局重组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环境局扩大并改名为“环境及生态局”,食物及卫生局改组成“医务卫生局”。 李家超表示,部分现有政策局需要处理庞大事务,分拆可以专注细化处理问题,例如分拆运输及房屋局,可以聚焦处理两大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改组医务卫生局,可以更加专注对付新冠疫情及解决医疗体系问题。新架构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使权责更加清晰,例如“环境及生态局”接掌环境卫生、食物安全、渔农等政策。而新设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及“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可以配合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机遇。 他表示,现时三司管辖范围广泛,工作繁重,消耗他们的统筹和指挥能力,其中政务司管理9个局,财政司负责4个,改组后现在政务司督导9个政策局和跨局事项等;财政司督导6个政策局,亦要负责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土地房屋问题等;律政司需要督导辖下6个法律专业部门等。李家超表示,副司长可按需要,被委派统筹指定政策范畴和特定项目,例如政纲中提出的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强化政府施政能力等。 副司长可助完成特定项目 李家超也解释了设立三名副司长的原因,其一是可以协助各司长的工作,因政务司司长日后需要统筹多达九个政策局、财政司司长则要领导六个政策局的工作。对于律政司增设副司长,李家超解释是因为律政司工作繁重,除了要推动本身辖下的6个法律专业部门工作,他亦要求下届律政司要积极做好几项工作,包括宪法和基本法的推广、国际法律的合作和安排以及代表香港宣扬香港的优良司法制度。他形容,国际关系复杂,要将香港现时情况讲给世界听,指律政司有推广工作,包括强调司法独立。他希望推展整体律政司工作要更积极、主动,认为在设计顶层指挥方面,副司长会有帮助。李家超又指,副司长可以被委派统筹处理特定项目,例如两个工作组及统筹组,强化政府施政能力。 李家超期望6月中之前完成立法程序,让新政府架构可以在7月1日实施。 read more

郑若骅:香港政府预备一系列活动助学生明法守礼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30日)发表网志指,香港法律枢纽已经于去年11月正式启用,她很高兴今日有一些学生前来参观,亲身感受香港法律发展的足迹,从而加深对法律和法治的了解。 郑若骅表示,此次「法治之旅」的参观活动是「愿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计划下的一个项目,旨在提升青少年特别是学生对于正确法治概念的理解。除此以外,政府亦预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明法守礼,她会在新学年开始时再向大家介绍,希望这些饶富意义的活动有助达致一个公平和以规则为本的法治社会。 香港法律枢纽是由律政中心(前中区政府合署)、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以及交易广场二期部分地方所组成,将本地、区域及国际的法律相关组织汇聚在核心商业区,提供优质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香港法律枢纽内部分地方更被列为古迹,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学生们先到访律政中心中座一楼的多用途厅,它在很久以前是立法会的会议厅,之后被政府用作举办重要活动的场地,例如公布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接着他们参观了位于前中区政府合署西座的法律枢纽,那里设有不少法律相关组织的办事处,它们专注不同的法律或争议解决服务,正好体现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主要中心的地位,全面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目标。 郑若骅指出,压轴节目是学生们参观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大楼早在1989年已被列为法定古迹,它曾经被首任总督用作临时官邸,及后是俄罗斯领事馆,直至1915年被法国外方传道会收购及重建。由回归后到2015年,大楼是香港终审法院的所在地。当终审法院搬迁后,它被划入为法律枢纽计划的一部分,现时用作国际法律组织的办事处。 郑若骅说,学生们除了对大楼的花岗石柱、游廊栏杆、圆顶阁和小教堂感到兴趣外,他们亦对「一国两制」下香港得以保持繁荣稳定的基石——独立的司法机构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明白到司法独立是建基于基本法订明的稳固体制之上,包括法官享有任期和不受法律追究的保障、不设旋转门制度,更重要的是基本法第85条明文保障法院不受任何干涉。所有法官必须以无惧无偏之精神,维护法治,主持正义。郑若骅强调,我们的司法独立备受尊重以及国际法律界的肯定,除了反映在香港的案例不时在海外的法学研究和讨论中获引用,同时亦体现于来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区的杰出法官愿意加入香港的终审法院。 read more

港大陆佑堂将设社区疫苗接种中心
港大学生会校园电视在社交网站贴文指出,港大校长张翔昨日(16日)向港大师生发电邮,指为提高本港疫苗接种率,港大将在陆佑堂开设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每日提供2千剂疫苗,并按最高防疫标准管理。 read more

消息:下月初香港返內地或「0+3」
随着内地公布优化防疫新十条措施,大幅放宽防疫限制,外界关注内地何时开放边境。周二(13日)有消息指,内地与香港免检疫通关最快可在下月上旬实施,或改为采取「0+3」方式,即入境人士只需要3天居家监察。 内地上月放宽入境检疫至「5+3」,即「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十条措施的记者会上曾表示,将逐步推进、加快推进取消或调整入境隔离措施,但当时未透露具体计划。近日传出有广东省深圳市民发现停止运作多时的福田口岸亮灯,引起通关猜测。对此,特区政府回覆港媒查询时表示,仍未掌握开关确实日期。 有媒体早前报道,中国铁路12306官网上12月26日一度出现了5趟深圳北站至香港西九龙站、1趟福田站至香港西九龙站的列车车次表。广东相关部门消息人士透露,内地与香港正积极协商恢复通关事宜,但两地也有共识,要视乎两地防疫进展及医疗负荷等商讨来确定恢复通关时间表。其中,广深港高铁目前也在运行图调试中,要待国家出入境防疫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及跨境相关交通配套措施的落实。 read more

车辆登记号码拍卖会延期举行
运输署今日(6日)宣布,为尽量减低疫情在社区扩散的风险,原定于1月8日和1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传统车辆登记号码拍卖会,及于1月9日举行的自订车辆登记号码拍卖会,将延期举行。 运输署指,申请人稍后会收到运输署通知有关拍卖会改期的详情。 read more

香港“新冠康复码”有效期半年 逾期后二维码呈现红色外框提示
港府今日(19日)推出“新冠康复码”,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由于疫苗通行证于本月30日将进入第二阶段,康复者届时可用康复或感染证明,作为疫苗通行证之用;而今日起市民可于网上申请取得康复纪录二维码,亦可到“智方便”或“E健通”应用程式取得有关二维码,并可储存至“安心出行”内。 徐即场解释如何登记,指市民首先在有关记录系统中,同意有关收集个人资料的声明,之后在输入资料时,在身份证明文件的部分要选择向政府呈报确诊时,所使用的同一身份证明文件才可;在完成整个登记后,就可取得康复纪录及二维码。他提醒,康复二维码的有效期为康复日子后的180天,之后就会失效,“安心出行”内该二维码亦会有红色外框框住,届时康复者就要打针,以符合疫苗通行证安排。 另外,在今日开始发出的隔离令,亦会自动附有康复纪录二维码,有效日期同样为康复当天计起的180天。 read more

李家超哀悼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哀悼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 李家超表示,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市民,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李家超指,伊丽莎白二世在位七十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备受英国人民尊重、爱戴和赞许。 李家超说:「在英国举国哀悼之际,我们谨向英国人民致以深切慰问。」 read more

港台发布《编辑政策及流程》 须维护宪制秩序及「一国两制」
香港电台屡被批评节目立场偏颇,惹起社会关注。香港电台昨日向员工发出《编辑政策及流程》文件,要求所有节目制作人员必须尊重和维护宪制秩序及“一国两制”,强调这是凌驾性的原则,必须遵守。 《编辑政策及流程》文件指出,港台有责任遵守所有香港现行法律,尤其是作为政府部门,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必须恪守的编辑信念,是真确准绳、公正持平、不偏不倚、共融和创新,所有节目制作人员必须遵守港台的编辑流程。 文件又指,港台在机构层面享有编辑自主,广播处长是港台的总编辑,为港台作最终编辑决定,并就港台节目监制所作的编辑决定负责;所有节目制作人员,必须对可能或潜在的利益衝突保持警惕,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私人活动,不得损害港台编辑自主和不偏不倚,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港台声誉。 港台发言人说,文件开宗明义重申,根据《香港电台约章》,港台编辑自主,但编辑自主和编辑责任,亦须相辅相成,强调文件阐明港台的编辑政策及流程,目的是要确保节目制作人员,对港台的编辑方针,有充分和全面理解,并藉此加强编辑管治。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574确诊 38岁印佣乘国泰航班入境 抵港12日后染疫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df985fa376d53665708b68ef742bf6d3.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22日)新增574宗确诊,包括11宗输入个案,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1,188,277宗。另外,新增15名新冠患者死亡,第5波疫情至今录得9,014名死者,病死率为0.76%。 欧表示,11宗输入个案中,7宗在机场“检测待行”经核酸检测确诊,当中4宗在本月20日经CX100从澳洲抵港;其他3宗由加拿大、英国及墨西哥抵港。至于余下的4宗输入个案,则在检疫酒店确诊,分别自南韩、美国、法国及印尼抵港。在印尼的输入个案方面,患者为38岁女外佣,她在本月8日乘国泰CX798航班抵港,本身没有病征,抵港时检测显示没有染疫,至本周二(19日)于社区检测中心经核酸检测后证实确诊,当局相信是二度感染(复阳)个案。 此外,欧提到今日有299间学校恢复面授课,港岛区占67间、九龙区占122间、新界区占120间,涉逾16万学生和2.6万名员工。其中收到1间学校呈报快测染疫个案,涉及1名学生,该名学生一直未有回校,所以感染与学校无关。另昨日(21日)无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5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人士院舍再有新增个案,涉11名院友。 欧表示,上述个案包括1名93岁女患者于4月20日离世,另14位在过去24小时过世,包括8男6女,年龄介乎75岁至103岁,当中有3人来自院舍,有4人无打针、7人已打1针、2人已打2针,1位打了3针,全部为65岁以上长者。已接种3针的男长者78岁,本身有长期病患,包括有血压高、血脂高及冠心病。因数据滞后,今日呈报1宗4月20日的离世个案,是一名93岁女病人。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现时共有2,382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过去24小时新增2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6人情况严重,19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另外昨日(21日)再多337人康复,244人出院,另有1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5人列为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2,183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21,610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香港42地纳强检 黄大仙污水检测阳性
政府今早(22日)刊宪,42个指明地方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于指定期间曾身处指明地方的人士,需接受新冠病毒强制检测。 因应1宗本地个案、15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及2宗与输入个案有关的个案,有39个指明地方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由于有宠物店采集的环境样本呈阳性,有2个指明地方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因应黄大仙指明范围采集到检测呈阳性的污水样本,该区域内的全部大厦或构筑物均被纳入强检公告。 详细的指明期间及时段,以及须进行检测的日期(点我可查询) 2间纳强检的宠物店包括: 此外,黄大仙指明范围采集到检测呈阳性的污水样本,在1月8日至21日期间,下图红色范围内全部大厦或构筑物均纳强检,包括龙翔道豪苑第一至第三座、凤德公园和啬色园社会服务大楼等。曾身处该范围内超1小时人士须在21日、22日及23日检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