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禁晚市堂食多个场所关闭
政府因应疫情今日(7日)起收紧防疫措施,食肆晚上6时至翌日早上5时全面禁止堂食,B类食肆每台人数最多2人,C类和D类食肆每台最多分别4人和6人。
多个场所包括酒吧、健身中心、美容院、卡拉OK、体育场所和戏院等要关闭,本地游和公海游暂停;医院和院舍除非有恩恤理由,否则暂停探访,4人限聚令和口罩令维持。
另外,由星期六凌晨零时起,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英国和美国8个国家的民航机亦会禁止来港,为期14天。
政府因应疫情今日(7日)起收紧防疫措施,食肆晚上6时至翌日早上5时全面禁止堂食,B类食肆每台人数最多2人,C类和D类食肆每台最多分别4人和6人。
多个场所包括酒吧、健身中心、美容院、卡拉OK、体育场所和戏院等要关闭,本地游和公海游暂停;医院和院舍除非有恩恤理由,否则暂停探访,4人限聚令和口罩令维持。
另外,由星期六凌晨零时起,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英国和美国8个国家的民航机亦会禁止来港,为期14天。
本港「0+3」入境检疫安排已实施11天,各界期盼政府再次放宽检疫安排。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今日(6日)表示,市民最期待入境限制放宽至「0+0」,但短期内似乎仍属奢望。他指出,本港多区污水检测仍有验出新冠病毒,因此防疫不能掉以轻心,若确诊病例持续减少,入境限制有机会逐步放宽。 林健锋在一个节目上表示,10月是本港展览旺季,11月亦会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认为若情况许可,应尽快实施「零隔离」,减轻疫情对本港竞争力的影响。他还期望香港能尽快与内地实行「逆隔离」,并增加「健康驿站」的预约名额。 林健锋亦指出,过去两年有逾10万人离港,当中资讯科技、金融及会计业属人才流失重灾区,政府应一改以往的不干预政策,加强吸引人才回港工作,包括提供税务优惠、房屋教育支援等,建议政府设立「一站式」办公室,专门负责招揽海外人才。 read more
昨日(10月1日)是国庆节,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文艺晚会于昨晚在红磡体育馆举行,是次文艺晚会在点新闻多个平台直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近日中央公布的多项惠港措施体现对于香港的支持,香港必须抓紧这些机遇,并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港人对祖国的向心力。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香港市民爱自己的国家,是应有之义、是理所当然;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确保由爱国爱港的人管治香港,是不容置疑,亦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的最基本要求。她认为,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以及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双重保险」,令香港可以由乱转治,经济发展可重新出发,民生得以改善。 林郑月娥表示,昨晚文艺晚会主题为「爱国爱港向前迈进」,特别邀请了不少青少年参与表演,既有助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也希望通过这些朝气勃勃的青年人的精彩演出,让观众对香港和国家的未来充满期盼。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为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国青联近日出台8条针对性举措,涵盖青年关心的学业、就业、创业、实习等各个方面。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今日(16日)在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讲会致辞时表示,香港回归之后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优势,度过很多难关,维持了香港地位,确保了香港繁荣稳定。现在,香港社会恢复活力,重新出发。 徐英伟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列出香港的重要定位。在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方面,港府举办了不少优质文化艺术访港活动,推动本港青年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参与两地艺术演出。未来数年,香港将启动很多大型文化设施,包括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等;在体育发展方面,港府对本港体育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做出规划,为退役运动员和青年人提供就业和发展机遇,民政事务局将和商界、体育界探讨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在科技创新方面,本港正全力发展位于落马洲河套的港深创新科技园,助本港创科企业在内地发展。 徐英伟提到,中央关心本港青年人的发展,提出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书、就业及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年交流精品品牌。在过去两年,民政事务局和青年发展委员会,持续优化和扩大青年交流和实习计划,加深他们对内地市场、文化、职场和发展机遇的认识,最终的目标是培养港青成为有正面思维,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徐英伟说,中央为港青提供优质工作机会,包括开放内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给香港居民应考等。港府今年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提供2000个名额,当中700个职位专门针对创科方面。至今年7月中,已有超过380间企业提供2900个职位空缺,超过420名青年已入职;湾区律师职业考试在今年7月31日举行,香港律师有机会在湾区9市办理适用于内地法律的部分法律事务,为年轻法律执业者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此外,中央推出多项便利港人在内地生活的措施,例如在内地居住、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以申请居住证等。 徐英伟呼吁,希望港青珍惜中央推出的各项措施,抓紧机会,做好准备装备自己,培养多元技能,发挥香港优势,成为有大局思维的国民。 read more
继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早上行会举行前宣布,市民明日(14日)起不再需要扫瞄安心出行,但食肆等指定处所保留疫苗通行证要求,当局亦将取消「黄码」。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下午见传媒时表示,因应内地防疫措施,明日起撤销前往内地、澳门出境的特别核酸检测(检测待行)安排,前往内地及澳门人士只需持有48小时阴性核测检测结果即可。 卢宠茂说,会逐步减少向住宅大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改为多派发快测包,除了医管局和院舍员工,其他原本要定期做核酸检测的群组,将来会改为定期做快测,并申报阳性结果,以更精准将核酸检测资源,运用于高风险场所和人群。不过,学生每日要做快测的安排会维持不变。 另外,卢宠茂宣布,居家隔离的人士将毋须再带电子手环,他解释在病人数目上升下,强制戴电子手环的安排欠缺成本效益,因此会取消。 read more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星期日(19日)举行,第七届立法会的任期亦将于明年一月展开。原本悬挂于立法会会议厅主席座椅背后的区徽,下午被发现经已更换成国徽。 立法会秘书处回覆传媒查询称,根据《国旗及国徽条例》,举行立法会议员宣誓的场地必须悬挂国徽。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的详情将适时公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透露,将亲自为新一届立法会议员监誓。 read more
律政司今日(27日)举行《基本法》法律论坛,并发布律政司出版的首套《基本法》资料读本《基本法起草材料及案例精选》。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发表讲话,指出对于「一国两制」事业来说,2022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年份,首先是香港回归祖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是「一国两制」由国家方针政策付诸具体实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施行的第25个年头,其次2022年也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40周年,是国家宪法公布施行并在宪法中创设特别行政区制度40周年。 沈春耀表示,一直以来香港社会和海内外各界都很关注「一国两制」的实践走向,常有人提出「一国两制」今后是否会有变化、会有什么变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理解好、把握好、坚定不移与全面准确之间内在的、辩证的关系,对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有重要意义。 沈春耀表示,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对香港来说应该关心的不是「一国两制」方针会不会变,而是怎样全面准确把「一国两制」方针落实好,必须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要把坚持「一国两制」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都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我们绝不能允许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和破坏的活动。 沈春耀提到,「一国两制」在香港已经走过了25年,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人们自然会想到今天、想到未来、想到再过25年会怎么样,邓小平同志当年曾多次明确回答过,充满了对「一国两制」明确的信心。 沈春耀指出,实际上五十年只是一个形象的讲法,五十年后也不会变。前五十年是不能变,五十年之后是不需要变。只要我们始终坚信「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持续地、充分地显现出来,「一国两制」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越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国两制」未来会怎么样关键是要看实践经验、实践效果,如果「一国两制」实践表明他是成功的、是有效的、是得人心的,「一国两制」事业就一定会行稳致远。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昨日(4日)应邀为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作题为「国家创科新战略与香港青年新机遇」的主题讲座。谭铁牛表示,香港创科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并鼓励香港青年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谭铁牛在讲座中介绍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国家科技发展新战略以及香港青年在创科发展中的新机遇。他指出,国家高度重视香港创科发展,特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创科事业的支持力度,香港创科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他鼓励香港青年认清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深刻领会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加快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香港妇协主席何超琼、永远名誉主席林贝聿嘉、监察顾问范徐丽泰等150多名妇协会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讲座。 资料来源:香港中联办 read more
惩教署在圣诞节期间安排在囚人士参与圣诞节活动。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今日(25日)在惩教署副署长黄国兴、惩教署司铎伍永鸿执事及惩教事务总监督梁赞明陪同下,到赤柱监狱主持圣诞节圣道礼,为出席的在囚人士分享信仰哲理及送上圣诞祝福。他亦到访监狱医院探望病患的在囚人士,在节日中送上关怀与支持。 此外,香港圣公会大主教陈讴明亦于本月23日到白沙湾惩教所主持圣诞崇拜,向出席的在囚人士讲道及分享宗教信息,并到院所医院探望病患人士,给予他们爱心关怀与祝福。 凡自愿参与的在囚人士,不论是否有宗教信仰,均可透过惩教署司铎、义务司铎及其他宗教机构的探访人士,获得宗教和社会服务。服务范围包括探访、教学、辅导、宗教崇拜及康乐活动。 read more
首届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即将推行,具特殊才华的学生可不受制文凭试(DSE)成绩,透过中学推荐获大学取录!教育局今(23日)宣布,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将于2022/23学年起推行,开放予应考明年文凭试并于同年9月升读学士学位课程的中六学生参与。8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已指定共约140个公帑资助学士学位课程,参与首届计划,提名期为今年10月6日至12月8日。 教育局发言人指出,该计划属于一项让具特殊或多元才华的学生,与切合他们潜能的课程互相配对的计划,旨在认同一些在特定范畴具有过人才能,而有关才能未必能透过文凭试获全面评核的学生,提供机会让本港大学考虑直接录取。 而8所大学共有约140个学士学位课程参与首届计划,并为个别课程订下不基于文凭试成绩的收生准则;有意参加的学生,必须获其就读中学推荐,并只可报读一个学士学位课程。另外,相关大学将为所有获推荐的学生安排面试,并于明年文凭试成绩公布前,向成功申请的学生发出「直接录取」通知。 教育局提醒,该计划旨在为具有特定过人才能的学生提供多一个升读大学的途径,获推荐的学生须与一般中六生一样,同时循一般途径透过大学联合招生办法报读大学课程,并如期赴考文凭试,以免限制升学机会。 read more
外卖平台Foodpand的外卖员投诉,指平台今年已多次下调每张订单的最低送餐费,最近一次减幅高达百分之七至十一。有外卖员工不满收入减少逾两成,拟今明两天罢工,拒接送餐定单。 Foodpanda的外卖员主要分电单车、私家车、单车和步兵(行街)四种,大部份是自僱人士,没有底薪,收入以完成每一张送餐定单计算。每种外卖员每张订单都有最低至最高的不等服务费,以旺角为例,电单车每张单服务费由四十至一百一十元不等。有外卖员透露,Foodpanda今年以来已多次下调最低服务费,虽然同时上调最高服务费金额,但员工批评很难才达标,因要计算繁忙时段和接单率等众多因素,多数人只获最低送餐费,变相减人工。 有外卖员指Foodpanda今年以来多次下调最低服务费,今次减幅又大,引起很多外卖员不满,计划今明两天举行罢工行动,在多个地区罢接订单,诉求除了提高单价外,还包括停止无理暂停、保障外卖员安全和增加客户服务支援等。在去年五月,另一外卖平台亦因服务费计算问题爆发劳资纠纷。 饮食及酒店业职工总会组织干事何鸿兴指由年初至今,Foodpanda外卖员的最低送餐费,已减少了八至十元。他批评每次减薪只是公司单方面决定,“没公开下调准则,并不公平。”他说下调最低服务费和增聘人手对外卖员影响很大,收入普遍下跌两至三成,希望Foodpanda能正视外卖员薪酬和保障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