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千人染疫亡 逾400港警助移送遗体至殓房
截至昨日(7日),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计8344人不治。警方早前成立「遗体处理专责小组」,协助搬运及辨认遗体。
过去一个月,警方协助将约将2200具遗体由公院搬至公众殓房。在行动中,有近400名警务人员参与移送遗体,39队专责小组负责协助家属辨认遗体的后续工作。
行动部总督察沉立志表示,因遗体数目较平日多,要租用灵车搬运遗体。处理遗体工作须精准,要核对死者身份等资料。警员由下午工作至凌晨,须面对卫生环境不佳或处理不雅观情况,参与神圣工作。
截至昨日(7日),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计8344人不治。警方早前成立「遗体处理专责小组」,协助搬运及辨认遗体。
过去一个月,警方协助将约将2200具遗体由公院搬至公众殓房。在行动中,有近400名警务人员参与移送遗体,39队专责小组负责协助家属辨认遗体的后续工作。
行动部总督察沉立志表示,因遗体数目较平日多,要租用灵车搬运遗体。处理遗体工作须精准,要核对死者身份等资料。警员由下午工作至凌晨,须面对卫生环境不佳或处理不雅观情况,参与神圣工作。
香港第二阶段5000元消费券最快下月可领取,惟有部分市民收到政府通知指不符合领取资格须提交覆检申述。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7日)发表网志解画覆检申请安排,指约有24万人曾作出永久离开香港法定声明以提早提取强积金供款,政府截至昨日收到相关覆检申请合共约有3万个。他重申会以宽松态度及尽量方便市民的方式处理,亦会继续留意社会上的不同意见,好好总结今次发放消费券的经验。 陈茂波表示,对于市民如何证明目前是在香港定居呢,当局是以宽松态度及尽量方便市民的方式处理,并指银行月结单、税单、粮单、租单、电话费单、水电煤收费单、就诊纪录或医院覆诊纸等,都可用作证明。市民若因特殊原因未能提供这些资料,可在覆检表格中注明理由,秘书处亦会按登记人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他续指,曾作出永久离开香港法定声明以提早提取强积金供款的登记人当中,相信有相当人数已经移民海外。如果他们也获发消费券,涉及公帑将数以亿元计。根据消费券计划秘书处与积金局核对的资料,作出上述法定声明的现有登记人约有24万人,而截至昨天傍晚,秘书处从不同途径收到的覆检申请合共约有3万个。对于有意见认为,应先透过不同方式进一步查核提早提取强积金供款的人是否真的不再在香港生活,他则指,理解这些意见,但现行法例亦有不少保障各类个人资料的规定和限制,以致不能随意查核,但指会继续留意社会上的不同意见,好好总结今次发放消费券的经验。 他又提到,外围通胀高企及加息压力上升正困扰环球经济,增加本港经济下行压力。商品出口货值在5月份按年下跌1.4%,且表现短期内将继续受压;零售销售货值在四月第一阶段消费券发放时弹升11.7%后,5月份微跌1.7%,不少零售商户及食肆也表示近日生意放缓,往后的情况要视乎疫情发展和金融环境收紧对市民消费信心与能力的影响,并指在经济前景比较不明朗时,分期发放第二阶段消费券有利延长提振经济的效应。 他提到,2022年消费券计划第二阶段的登记期在本月23日结束后,筹备工作便会进入下一阶段。6家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已密锣紧鼓,准备在8月7日开始发放第二阶段的消费券。今次营办商推出不少新优惠,有望令消费者和商户也更受惠。第二阶段消费券将为市场注入300多亿元的购买力,计及衍生的乘数效应,冀能为消费市道增添乐观气氛和实质的购买力。 read more
香港政府打算在本月24日推行疫苗通行证,为了方便商户检查市民接种纪录,食物环境卫生署今(9日)更新了“验证二维码扫描器”的应用程式,程式在扫描市民更新版安心出行产生的二维码后,除了核实该市民接种纪录,豁免证明书是否仍有效等,同时增设上载接种纪录的功能,即商户可以上传到访市民的资料。有资讯科技界表示,程式可储存31天的纪录,如场所出现大爆发,商户可应政府要求提供资料,变相“实名制”。 疫苗通行证将会涵盖23类处所,包括食肆、美容院、健身中心、商场、超市、街市或市集、理发店等,市民入内必须打针,并由职员以公司仪器扫描疫苗纪录。现时更新版的安心出行在扫描处所二维码后,会生产出有其接种纪录的二维码,日后商户负责人可用验证扫描器扫描,其后会显示该人士已接种多少剂疫苗、豁免证明书是否仍有效,同时新增“上传纪录”功能,商户可输入个案编号、负责人资料等再上载已储存客户纪录予政府,但程式列明除非政府官员要求,否则不需自行上载资料。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指,现时安心出行没有实时追踪功能,而扫描器扫描顾客的针卡二维码,转化为加密数据,储存至应用程式内31天,保障市民私隐。但假如该场所爆疫,政府会要求商户提供资料,由于针卡涉市民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码及联络电话,可协助当局追踪同场人士。 read more
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收费)的修订条例草案已于去年8月通过,以18个月为基本安排的准备期亦已经开始。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6日)在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预计最快在明年下半年落实垃圾收费,会因应各项实践计划和其他配套计划的进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就具体实施日期征询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垃圾收费基于「污染者自付」的原则会按两种模式征收,分别为透过购买和使用预缴式指定垃圾袋(指定袋)或指定标签收费;或按废物重量在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征收「入闸费」。黄锦星表示,自己曾到过参与试行项目的「三无大厦」,认为反应正面。 有议员关注法例实施后的实际运作会否顺畅,黄锦星回应,政策落实后会有6个月「适应期」,期间主要以劝喻和警告代替执法。此外,环保署表示,物业管理公司有需要可向环保署提供资料,由当局执法。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持续,今日(5日)新增515宗确诊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在疫情记者会表示,当局覆检6月2日的快测阳性呈报,发现有44宗,即14%为阴性个案。而过去7日,当局覆查后发现快测呈报阴性的比率为20%,即是每5宗呈报个案可能就有1宗为阴性。张竹君表示当局会调查有关情况,了解是否属虚报。 卫生防护中心于6月2日通报过去一日录得新增489宗确诊个案,当中170宗为核酸检测确诊,319宗为快测阳性个案。张竹君指,根据6月1日的疫情数据有14%快测呈报个案覆检阴性,翻查过去数据比率更高,过去7日覆查后发现快测呈报阴性的比率平均为20%,相关比例有下降趋势。 read more
政府「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为推动「香港新市容」全港清洁运动,由明日(14日)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卫生黑点行动,着力清理分布于全港18区的663个卫生和街道管理黑点。领导小组的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1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不是3个月后才制定指标,目标是3个月内督促各部门提交KPI,但不会就各区制定KPI。 卓永兴指出,无法承诺市民未来会看不到老鼠踪迹,但期望3个月后,市民能看到街道明显干净,强调改善街道卫生的计划不会只做3个月。他续指,小组会在三无大厦附近放置有盖垃圾桶,方便住户收集垃圾,亦会在食肆后巷放置专门垃圾桶收集厨余。 卓永兴承认,过往因部门间权责不清以及工作不到位,导致灭鼠成效不彰,因此「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早前开会时,已经提出要改革方法,除了改为夜间捕鼠,亦会加强员工培训,教导他们捕鼠方法。另一方面,小组会与港大合作,制定新的综合鼠患指数,期望短期内取得成效。 read more
9月19日是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日子。当日,除参选人自动当选的界别分组外,412名候选人将竞逐13个其余界别分组的席位。这次选举意义重大,是重新构建并被充分赋权的选举委员会首次选举,所产生的选委将为今年12月及明年3月分别举行的立法会及行政长官选举奠定重要的提名和选民基础。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4日)发表网志表示,本土恐怖主义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市民要警惕可能出现「孤狼式」袭击和非理性恐怖行为,保安局及辖下的纪律部队定将坚定护航,确保这场完善选举制度后举行的首场选举能顺利有序地进行。 邓炳强说,自6月底以来,警方先后对涉及恐怖活动的人士和组织采取行动,这些人士和组织涉嫌管有枪械及弹药,煽动他人谋杀、纵火或伤人,以及计划用炸药攻击公共设施。被警方瓦解的一连串与恐袭相关的事件,突显香港潜藏本土恐怖主义危机。犯案人有能力、有知识,更在暗中策划实际行动,一旦得逞可能对社会造成极严重伤亡,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他表示,现时香港的恐袭风险评估仍维持中度,巿民若发现任何可疑迹象,应在安全情况下尽快通知警方。 邓炳强还指出,有一小撮死心不息的极端分子,透过「软对抗」方式荼毒大众思想。他们透过媒体、影片、刊物、文化艺术甚至网络游戏等,刻意灌输错误观念或恶毒思想,煽动及鼓吹暴力,挑起对国家和特区政府的憎恨,甚至鼓吹使用暴力及违法行为达致政治目的,意图以潜移默化的「软对抗」手段达到阻扰特区政府施政和破坏社会安宁的目的,市民对此亦要高度提防。 邓炳强强调,保安局及辖下的纪律部队会竭尽所能为香港护航,防止和打击本土恐怖主义,以及一些外部势力利用香港代理人作出危害国家和香港特区的行为,确保香港市民能够安居乐业。警方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网络巡逻,务求预早识别及阻止破坏分子作出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同时会加强截查,严防管有非法物品者进入选举现场和其他重要公共场所。警方亦会与来自其他纪律部队精英的特务警察携手,在人流聚集的地方和重要建筑物等高姿态巡逻和驻守,一旦出现危害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必会果断执法。他说,自己对纪律部队应对大型活动的保安行动有绝对信心,任何妄想搞乱香港和破坏选举的极端分子,执法部门一定会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read more
入境处今日(23日)公布,将于明日扩展香港居民「非触式e-道」服务至启德邮轮码头管制站,合资格香港居民可通过加密二维码和容貌识别系统过关,毋需出示身份证。目前,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及深圳湾管制站已提供「非触式e-道」服务,并会分阶段扩展至其他管制站。 年满11岁或以上可使用e-道服务的香港居民均合资格登记使用「非触式e-道」服务,11至17岁的合资格香港居民须在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同意下进行登记。合资格香港居民可以用有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的智能电话,下载入境处「非触式e-道」流动应用程式进行登记。成功登记后,可透过该程式产生加密二维码进入e-道,再配合容貌识别技术核实身份,自助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过程中无需接触e-道的任何共用设备。 除上述登记方法外,18岁或以上的合资格香港居民,亦可直接于「非触式e-道」或亲身到任何一个e-道登记处进行登记。已登记的香港居民可使用他们的智能身份证进入e-道,以容貌识别技术自助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 此外,市民仍然可以选择继续使用指纹识别技术的e-道服务或以传统柜位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 read more
由艺育菁英基金主办、云峰画苑策展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21」于今日(28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行开幕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全球水墨画大展」自2017年首次举办,展示来自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地的水墨艺术创作,为香港的水墨艺术爱好者带来精彩展览。 她乐见今年展览展出500幅大作,向全港市民展示水墨画的魅力;亦乐见展览举办一系列青年和教育项目,包括一系列讲座、大师示范等等,令年轻人有机会体验大型艺术展览的执行工作,并且有助促进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于国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林郑月娥指,水墨艺术有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主要的绘画和书法媒介,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文化的大都会,同水墨艺术一样,植根于中国传统,融汇多元文化,形成香港独特的文化环境,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水墨艺术,为水墨艺术提供文化交流的渠道。 她表示,西九文化区的逐步落成,现时增加了艺术品的展出机会,今年11月开幕的M+博物馆物自开幕以来大受欢迎,到现时迎来约30万人次到访。展望未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在明年中开馆,加上将在2023年落成的东九文化中心,届时香港艺术氛围将更加强烈,无论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或者其他形式艺术,都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林郑月娥又指,今次展览的作品将传统水墨画糅合现代科技,艺术和科技都是本届政府十分重视的范畴,她相信两者的结合将在香港大有可为。她透露,民政事务局局长已经成立跨部门艺术科技专责小组,邀请相关界别代表和非政府机构,一起制订、发展和推广艺术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她指出,日后政府按照她提出的构思,成立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将会更聚焦推动有关工作。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的文化事业打了一剂强心针。特区政府会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荟萃的独特创意氛围,打造香港作为亚洲文化和创意之都的品牌。 read more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金巴)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自明日(23日)起,香港往返珠海班次恢复每日6班运行,在现有班次的基础上,增开14:00、15:00和16:00班次。 详细安排如下: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委今日(12日)通过视像形式举行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表示,香港作为高度外向型和开放的经济体,自由贸易对本港非常重要。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形势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及实施将有助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并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香港必须尽早加入,以进一步巩固香港与区内成员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便利香港企业到区内投资及发展,推动区域供应链融合、重塑和升级,为香港的业界提供更大和更多元化的市场,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 邱腾华指出,为把握「十四五」规划期间「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特区政府会致力发挥香港与国际接轨、连通内外的角色,并会在经贸领域加强香港的国际联系,积极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拓新市场和推动香港企业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区对接;致力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香港的各项专业服务以及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强香港作为通往内地和国际市场双向门户的桥梁角色。 邱腾华此前表示,当RCEP准备好接受新成员加入时,香港期待就尽早加入RCEP展开正式对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