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警方巡查西九娱乐场所至少拘115人「一哥」萧泽颐亲临督师
警方于前日及昨日(9日及10日)一连两晚,于西九龙区展开代号「犁庭扫穴」反罪恶行动,突击搜查红磡、旺角及油尖区多间娱乐场所;据了解,行动最少拘捕115人,部分疑犯涉及串谋伤人案及有黑帮背景。 昨晚行动期间,警队「一哥」萧泽颐亦亲临尖沙咀一带督师,并先后到达同袍搜查的夜店及非法赌档巡视,听取同袍汇报行动详情,逗留约两小时后离去。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8187宗确诊 包括164宗输入个案 多11间院舍爆疫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9/WeChat_20220915222428.mp4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毒链难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本港今日(15日)新增8,187宗确诊,包括164宗输入个案。输入个案中,58宗在机场发现,64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36宗为第4至7天于检疫后发现。昨日(14日)有11间院舍有新增个案,包括8间安老院舍及3间残疾人士院,涉13名院友及1名员工。学校呈报方面,今早学校有1,064宗确诊,涉及893名学生及171宗教职员,包括664间学生,129间幼稚园、292间小学、229中学及14间特殊学校。而在今早呈报的学校中,有12间学校共13班需要停课,学校包括3幼稚园、1间小学、7间中学及1间特殊学校。另外,过去7日共有481间学校录得2宗或以上个案。欧表示,自新冠疫情开始,本港确诊病例有逾9,500人死亡,病死率为0.6,对比季节性流感死亡率的0.1,但有人认为应排除初期的新冠疫情病死率,仅抽取今年5月后下降的死亡率0.1与季节性流感死亡率的0.1比较是有所误导,呼吁不应以单一时段的病死率去对比流感死亡率。新冠的病情一定是较流感严重,对比流感过去的211至812宗死亡个案,新冠高出许多倍,对儿童的影响6亦较高,对80岁以上的死亡率为8.46%,而无接种的80岁以上长者死亡率为14.75%,其病死率非常高。另外,欧续指每日卫生署都接到逾10万个电话,故加入语音对话系统,盼舒缓未可即时接通电话的市民。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15日)表示,新呈报6宗离世个案,2男4女,73至95岁,5人未接种3针疫苗。由于病人均是长者,有慢性长期疾病,故在情况转差后离世。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本港确诊病例有逾9,500人死亡,病死率为0.6,对比季节性流感死亡率的0.1。另新冠的病情一定是较流感严重,对比流感过去的211至812宗死亡个案,新冠高出许多倍,对儿童的影响亦较高;对80岁以上的死亡率为8.46%,而无接种的80岁以上长者死亡率为14.75%,其病死率非常高。而在于儿童方面,有研究指新冠的确诊儿童出现神经痛、嘶哮症等后遗症对比普通流感更高,其中出现神经并发症的比率为15%,嘶哮症则为5.3%。另外,新冠康服者有机会出现长新冠症状,在3至6个月内会有气促,甚至脑智能退化等病征,出现的机率为10至20%。现全球已有1.45亿人出现长新冠征状。 read more

何君尧:「民阵」解散并非终点促政府继续加强「消毒工作」
继日前教协宣布解散后,创立近19年的反中乱港团体「民阵」昨日(15日)中午12时宣布解散。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对此表示,民阵自2003年起年年大搞「七一大游行」,困扰香港超过15年,现在终于解散,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何君尧指出,「民阵」从2003年起直到现在都没有正式注册成为合法社团,在过往的15年得到了极大的姑息,多年来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违反了香港《基本法》中需要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主旨,而「民阵」作为反中势力的大本营,其背后包括了43个政治团体和民间组织,其中大部分是涉及反中乱港的团体,他们以不同的名义冲击着香港的稳定繁荣。 何君尧坦言,有媒体已经揭发「民阵」在2019年曾收取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的金钱资助,举办反修例游行以及一系列的示威活动,于今年四月起被警方要求提供有关帐户资料,惟直至五月初仍未能依照警方要求提供财务相关资料,所以「民阵」解散,都是因为其身不正,害怕受到法律制裁,才导致组织解散以及成员纷纷「跳船」自保。 何君尧强调,昨天「民阵」的结束,并非代表完全根治了香港长期的不法势力乱港的问题,特区政府接下来应致力于在各大院校内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任何违反《港区国安法》的意识形态行为和标志,如竖立在港大已久的雕塑等,都应一一拆除移走,将植根在校园内意在培植反中乱港的滋事分子和组织清除,建议将所有学生会重组,以免继续迷惑学生思想,让大学校园回归理性,帮助学子重新恢复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 read more

逾千人无视强检公告 李家超:若多人违规或重新考虑防疫措施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7日)出席行会前见记者时表示,「0+3」入境检疫安排实施首日大致畅顺,又呼吁市民遵守防疫措施,指若有许多人不守规矩,可能影响整体抗疫的实质效果,当局会对相关措施作重新考虑。 昨日是实施「0+3」入境检疫安排第一日,李家超形容大致畅顺,亦表示有见市民重逢的温馨场面,相信各方对新安排反应正面。他表示,希望新安排下经济活动及社会气氛逐步复常。李家超又表示,要谨慎检视疫情是否会反弹,检视市民是否严格遵守新措施,确保管控疫情扩散风险。 李家超表示,各界要警惕违反防疫措施的现象,指或会令现行防疫措施受到影响,以致带来疫情反弹。他指,过去有超过40人违反「红码」规则离开检疫处所,亦有约8至9%未遵守强制检测,超过千人违反强制检测公告。他认为,相关违反防疫措施人士是对社会不负责,亦影响整体抗疫的实质效果。 李家超提及有医生滥发「免针纸」以及有人上传伪造测试结果,指带来不确定因素。李家超强调,如果市民遵守防疫规则会令抗疫路「好行啲」,如果一直有许多人不守规矩,会令措施不容易推进,可能会作重新考虑。 read more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遭种族主义分子恶意泼洒和喷涂
我使馆遭种族主义分子恶意泼洒和喷涂 加拿大温哥华警方当地时间5月14日宣布,对两名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外墙和门牌上进行泼洒和破坏的男子进行追捕,他们被控实施“恶意行为”。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今年3月22日。监控录像显示,一个嫌疑人开着一辆深色的福特牌汽车在总领馆外停下,此人下车后,走到总领馆的门牌前,对着门牌吐口水,然后向门牌上泼洒“他携带的杯子里某种未知的白色物质”。不仅如此,他还用锤子试图破坏这个门牌。 警方认为,此人应该有70多岁。除了破坏门牌,警方还发现他蓄意驾车阻挡从总领馆开出来的一辆车,然后朝车上吐口水。 警方对此人的描述是,身材偏瘦,白色头发,上衣、裤子和鞋子都是深色的,带着一顶深色棒球帽。 仅仅两个星期后,即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3点左右,我驻温哥华总领馆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监控录像显示,一名三、四十岁的男子在总领馆门牌上恶意涂鸦后很快离开。 警方描述此人身材偏胖,穿深色裤子、鞋子和灰色带帽衫,衣服前襟上有“蝙蝠侠”的图案。 温哥华警方呼吁知情的社会公众拨打警方的联系电话:604.717.0613,或制止犯罪热线:800.222.8477。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read more

黎智英欺诈案 周达权同意黄伟强无参与营运决策
壹传媒黎智英与壹传媒集团行政总监黄伟强,涉嫌违反地契使用价值5.16亿港元将军澳工业村地段,并隐瞒业主香港科技园公司,令与黎智英相关的公司获得租金利益,2人被控欺诈罪,案件今天(24日)在区域法院续审。获免予起诉的前同案被告、壹传媒营运总裁兼财务总裁周达今起接受黄伟强的资深大律师盘问,黄的大律师指黄日常工作的性质「湿碎、烦琐」,「保安部要增加行人过路线啊……大扫除都关渠事」,其职责「好听啲叫行政总监,唔好听叫大打杂」,但实并没参与营运决策,遇有法律问题亦会先咨询,不会自把自为对外作出回应。 周达权指于组织架构上,黄伟强在2016年前应向他的上司、即当时的财务总裁汇报,惟当时上司指示他帮忙处理行政部工作,故黄伟强向他汇报。黄伟强的资深大律师向周指,黄伟强是个信心不足的人,周亦在评核黄伟强的表格,指黄的沟通需要改进,着黄加强使费控制,及指黄对员工监管不足等。周就此则回应指在印象中,黄伟强是一名可以独立工作的员工,只是在重大事件上会向他汇报或询问意见,其他日常工作均可独立处理,而评核表的评语「唔系话唔好,可以更加好」,并指黄伟强曾在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方面表现不俗。 资深大律师又指,黄的工作性质属后勤支援服务,如屋宇设备部的大楼、电力装置等维修,采购部的影印机、穿梭巴士、电单车等安排事宜等都关黄事,「送年花都要安排」,工作烦琐。周同意有关工作「系烦啰」,亦同意黄没参与营运或财务部的决策,黄的名字亦从未在年报的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出现过。另周同意黄是负责任及尽忠职守的员工,「渠系好尽责,(工作表现)整体嚟讲满意」。辩方亦指出周只有大专程度,学历不高,亦没有会计师或公司秘书等专业资格,遇有法律议题或影响公司事务的问题,会先向周或法律部门索取指示,并不会自把自为地对外作出回应,周对此表示同意。 本案被告依次是黎智英(74岁)和黄伟强(60岁),2人被控1项欺诈罪,指2人连同周达权及其他人,于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19日,向香港科技园公司隐瞒在非按订立租契的情况下,使用在将军澳工业村骏盈街8号的处所;而黎再独自面对多1项欺诈罪,指他连同其他人,于1998年4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同样隐瞒非按订立的提案计划书及租契的情况下,使用涉案处所。 read more

首届直接录取计划涉140个学士课程中六生获推荐可直入
首届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即将推行,具特殊才华的学生可不受制文凭试(DSE)成绩,透过中学推荐获大学取录!教育局今(23日)宣布,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将于2022/23学年起推行,开放予应考明年文凭试并于同年9月升读学士学位课程的中六学生参与。8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已指定共约140个公帑资助学士学位课程,参与首届计划,提名期为今年10月6日至12月8日。 教育局发言人指出,该计划属于一项让具特殊或多元才华的学生,与切合他们潜能的课程互相配对的计划,旨在认同一些在特定范畴具有过人才能,而有关才能未必能透过文凭试获全面评核的学生,提供机会让本港大学考虑直接录取。 而8所大学共有约140个学士学位课程参与首届计划,并为个别课程订下不基于文凭试成绩的收生准则;有意参加的学生,必须获其就读中学推荐,并只可报读一个学士学位课程。另外,相关大学将为所有获推荐的学生安排面试,并于明年文凭试成绩公布前,向成功申请的学生发出「直接录取」通知。 教育局提醒,该计划旨在为具有特定过人才能的学生提供多一个升读大学的途径,获推荐的学生须与一般中六生一样,同时循一般途径透过大学联合招生办法报读大学课程,并如期赴考文凭试,以免限制升学机会。 read more

廖宜建:香港要尽快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
汇丰亚太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今日(6日)出席“香港经济峰会2022”时指出,香港要尽快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从中寻找到本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来源。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的一条主线,在这两个循环当中,香港不但有优厚的条件继续发挥作为国内国际循环交汇点功能,积极促进外循环,还可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切入点,把握日益庞大对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内地消费市场,以及国家更广、领域更阔、层次更高的开放机遇。 廖宜建指出,要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虽然香港已经做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发挥空间,首先跨境人民币支付零售方面,做到市民衣食住行都可以用到人民币,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在企业层面除了用人民币支付供应商,雇主可以用人民币发工资,也可以配合相应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方便企业在香港建立财资中心,一起进行包括人民币多种货币资金管理。上述活动会增加本港人民币存款规模,而这些人民币存款需要找出路,于是大大增加人民币投资产品的需求,可以更好利用香港作为国际财资管理中心,考虑扩大互联互通到期货甚至碳排放交易层面去发展。第三,央行数码货币推出前,银行需要协助商户增设有关支付配套,确保客人可以用数码货币支付。 在绿色金融方面,廖宜建认为,要让香港绿色标准和国际规则接轨,主宰内地发行的绿色金融产品能否对应国际投资者的绿色投资需求,内地需要跟世界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和共识,同时也要积极制定自己的绿色标准和规则,在推动中国规则国际化过程中,原本已经跟国际接轨的香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廖宜建还认为,长期以来香港核心经济竞争力和外界高度融通,在金融、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管理经验都是,这些优势不会轻易受到冲击或取代。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历史机遇面前,香港应重整,踏上发展之路,把握双循环机遇,为本港经济带来新活力 read more

李家超指要发展高增值先进制造业 陈国基倡以创科推动再工业化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今日(22日)举办「香港·创·新工业」高峰论坛,多位嘉宾围绕「再工业化」推动创新科技的最新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探讨「港研港产」的机遇和挑战。 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形式致辞,指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日的重要讲话提到,香港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勉励香港把握好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他表示,特区政府将推动香港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品化,发展高增值的先进制造业,更会推动香港再工业化,确保经济结构多元、分配合理,以及可持续发展。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致辞时表示,再工业化并非将需要土地和劳动密集的制造业重新带回香港,而是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智能生产工序等作为基础,引进和发展适合香港的高端制造业,同时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以创科提升竞争力。他强调,创新科技发展是本届政府拓展新兴产业的重中之中,配合香港国际化及市场化的优势,创新科技能支撑及引领香港,在再工业化的进程中再创高峰。 陈国基续指,特区政府会致力为本港再工业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基础建设、财政支援、人才培训、技术提升、科研推动,全方位支援业界,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同时,特区政府会致力加强与深圳及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创科合作,推进深港河套区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 read more

许正宇:政府对虚拟资产持开放兼容态度
政府早前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阐明政府为在港发展具活力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订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8日)表示,政府已清晰表达对于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创新人员,抱有「开放」与「兼容」的态度,政府与监管机构正研究推出各项试验计划,包括在金融科技周发行NFT、数码港元和绿色资产代币化,期望相关技术进一步在金融市场应用。 许正宇指出,本港拥有充满活力的金融生态系统,目前有逾800间金融科投公司,涉足移动支付、跨境理财、人工智能金融服务顾问、财富及投资管理等各个领域。他续指,政府重视创新技术发展,并在与金融行业和监管机构紧密合作,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包括完善金融基础、对外推广、推出资助计划、鼓励创新意念,和创造层位吸纳人才等。 另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今年2月再度联同数码港推出「在职金融从业员金融科技培圳计划」,全额资助本港金融从业员报读,同时向证券及保险相关从业员培圳项目提供资助计划,截至目前,已有逾2600名金融从业员参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