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4月1日至今逾1万外佣已抵港
政府自4月1日取消9个国家「禁飞令」。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7日)在出席行会前见记者透露,自4月1日至5月15日,一个半月内已有超过1万名外佣来港,纾缓家庭对照顾长者及小童的需要,对香港经济及市民生活很重要。
林郑月娥指,香港国际机场数据显示每日抵港人数已达1000名,相较过去每日几百人有明显上升,自2020年初以来属高水平。
政府自4月1日取消9个国家「禁飞令」。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7日)在出席行会前见记者透露,自4月1日至5月15日,一个半月内已有超过1万名外佣来港,纾缓家庭对照顾长者及小童的需要,对香港经济及市民生活很重要。
林郑月娥指,香港国际机场数据显示每日抵港人数已达1000名,相较过去每日几百人有明显上升,自2020年初以来属高水平。
近期,奥密克戎变种毒株造成香港新一波疫情爆发。人民日报今日(7日)发表题为《“动态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学选择》的文章指,总的来看,“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只要香港全社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科学精准防疫,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引发香港新一波疫情爆发,香港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多日破百,香港特区政府果断采取多项“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严格防疫抗疫措施。 在当前香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却有人歪曲“动态清零”含义,质疑特区政府的防疫抗疫举措,不负责任地提出香港应放弃“动态清零”,实行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如任由错误论调大行其道、混淆视听,将动摇香港全社会的抗疫信心,影响抗疫成效。 “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我国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下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它要求做到对病例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使疫情不构成连续性社区传播,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其背后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也被实践证明能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期,病毒正在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受感染人群多,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流感。在此情况下对新冠肺炎病毒绝不能够掉以轻心,“动态清零”是我国现阶段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科学有效防控策略。 对于香港而言,“动态清零”也是符合香港社会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香港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医疗资源有限,仍有100多万名市民未接种第一针疫苗,7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率较低。此外,香港对外高度开放,境外输入性风险高。如果放弃“动态清零”而选择“躺平”,可以预见,病毒必将快速大规模扩散,给香港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只有采取主动积极的“动态清零”策略,才能减少发病、重症和死亡率,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甚至崩溃,最大限度保障香港市民生命健康。 尽管短期内收紧的防疫政策可能对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少行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这一策略能以最快速度扑灭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香港经济社会的影响,使香港社会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正常运作和对外正常交往。总的来看,“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 内地的成功抗疫实践、香港应对前几波疫情的成功经验都一再证明,“动态清零”科学必要、有效可行,也符合香港民心民意。香港紫荆研究院于1月24日至28日期间,电话随机访问了1063名香港市民。结果显示,67.9%的受访市民认为坚持“动态清零”更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忧虑香港一旦错误选择“与病毒共存”,疫情必然全面失控,700多万名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香港社会应坚定“动态清零”的意志和信心,全力支持配合特区政府完善“动态清零”的相关政策举措,做到科学精准施策,尽快切断传播链,扑灭本轮疫情。香港可借鉴内地有益经验,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风险地区、精准进行医疗救治、精准实施社区防控。 我们坚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只要香港全社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科学精准防疫,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这颗“东方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ad more
人事编制小组委员会会议昨(27日)召开建议落实纪律部队职系架构检讨相关建议的会议,全数议员赞成,议程获得通过。 其中包括,改善香港警务处初级警务人员职系的薪级,招聘职级(即警员职级)的最低薪点提高1个薪点(由25380元提高至26190元)和顶薪点提高2个薪点(由36290元提高至38365元),第二层职级(即警长职级)的最低薪点提高2个薪点(36290元提高至38365元)和顶薪点提高4个薪点(47080元提高至55080元),以及最高职级(即警署警长职级)的最低薪点提高2个薪点(44380元提高至47080元)和顶薪点提高3个薪点(62340元提高至69535元),其他纪律部队亦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工联会郭伟强称「黑暴」时期,各纪律部队付出不少,让香港回复安宁,而检讨会每10年举办一次,今次检讨遇上社会事件和疫情而延期,提议政府更改指定检讨期限。另外,面对退休潮,青黄不接问题突出,认为要加薪维持士气和服务水平,又指委员会要讨论具体措施支持有关建议。 纪律人员薪俸常务委员会委员谢伟铨称,纪律部队职系架构检讨收到约3000份意见,包括职方的团体代表,对政府接纳意见表示欣慰,但他亦有其他意见希望政府能回应及研究,如医疗、房屋福利、工时等。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日前拘捕社交平台专页「公务员Secrets」2名管理员,指他们涉嫌多次透过社交平台群组,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帖文。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表示,公务员在社交网站正常批评政府,如果不涉及机密资料,就没有问题,亦不涉及违法。 杨何蓓茵指,政府为公务员提供充足渠道,让他们向主管和上级反馈意见,政府对员工意见亦持开放态度。她又指,会定期与公务员团体会面,每次也会收到有关政府政策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批评,强调不认为公务员除了社交平台,就没有其他渠道表达意见。 read more
水警总区女高级督察林婉仪上周六(25日)执勤期间乘截击艇在沙洲遭走私大飞恶意撞翻,不幸殉职。广东省公安先后查问逾70名内地快艇负责人,冀揪出撞翻水警船只的罪犯。内地走私圈有消息指,该凶徒已潜逃往俄罗斯。 消息称,该凶徒心知留在内地势将被捕,已潜逃往俄罗斯,内地公安正继续通过线报追查其下落。 过去数日本港警方亦高调执法,在不同海域进行反走私、反偷渡和海上安全行动,截查多艘船只盘问负责人,本周海上走私快艇几乎已绝迹。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1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5时起,限制在屯门美乐花园第一座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17日)上午约8时完成。 行动中共679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3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224户,当中1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b5d34059e96b526c3b65ed6fa1064a09.mp4 香港第5波疫情未息,本港已连续4日确诊数突破4,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4日)新增4,250宗确诊,包括186宗输入个案,昨日(23日)再多8名患者离世,分别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3岁。另有1间老人院舍、4间残疾院舍出现新个案;大埔仁济医院蔡洐涛小学6C班疑出现传播感染,25名学生中有3人染疫,该班须停课一周。 输入个案中,有76宗在机场检测样本发现、75宗在检疫设施中发现,35宗于检疫后发现的个案,包括英国占31宗、美国25宗、菲律宾17宗等。张竹君指,过去两三周确诊个案数“翻一番”,希望数字不升太高太快。现时疫情高位且未见回落,呼吁市民遵守检疫、隔离规定及勤洗手等。医管局方面,本港多35名医管局员工确诊,有12名员工康复后复工;其中儿童新冠个案增加,儿科隔离病房目前占用率已达48%。 昨日有1间安老院舍、4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确诊个案,包括九龙妇女福利会黄张见纪念老人之家有2名长者、1职员染疫,15名长者需检疫;保良局郑翼之中心有1名长者、1职员染疫,4名长者需检疫,香港善导会秦石中途宿舍2人染疫,4人需检疫;东华三院赛马会展翔日间活动中心暨宿舍1人染疫,1人需检疫。 张竹君公布,香港过去一日再增8人死亡,第5波累计9,256人染疫后死亡。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新增的死亡个案包括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3岁,均非来自院舍。 第一名死者为91岁男患者,已打3针新冠疫苗,患高血压、糖尿病,6月27日发烧到屯门医院,检测确诊,CT值28,X光发现肺积水,入院后情况转差,前晚离世。第二名死者为103岁女患者,已打1针新冠疫苗,患高血压及关节炎,6月23日因肚痛等病,由私家医院转介至伊利沙伯医院留医,7月10日发现确诊,情况反覆至前日转差,同晚离世。第三名死者为99岁女患者,无接种新冠疫苗,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衰竭、中风,7月18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咳嗽及胃口差,入院前2日已经快测确诊,入院后曾开药治疗怀疑心肌紧塞情况,惟情况转差,至前日离世。第四名死者为100岁女患者,无接种新冠疫苗,7月23日在家晕倒,送往元朗博爱医院,急救后情况不理想,当日早上离世,她入院10天前曾染疫。 第五名死者为87岁男患者,已打1针新冠疫苗,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胃癌,7月3日到律敦治医院急症室,当时有喉咙痛。他于7月1日快测及当日入院检测均发现确诊,入院后已处方特效药,惟及后出现并发症,有胃出血等,至7月23日离世。第六名死者为86岁女病人无打针,本身有高血压,6月26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当时有发烧咳嗽,整体状况差,并检酸检测确诊,CT值19.4。入住医院内科房病后已处方药物,6月30日情况稳定后转至北大屿山香港感染中心继续治疗,惟7月12日情况转差,转至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处理,情况继续转差,7月23日离世。第七名死者为86岁女病人已打2针,有高血压、肺气肿、心脏衰竭及脑退化。7月20经联合医院入院,有气促、血含氧量跌。她于7月17日快测及入院筛查同样确诊,入院后情况转差,7月23日凌晨离世。最后一名死者为75岁男患者,无打针,有高血压、糖尿、心肌梗塞及中风背景。7月4日因发烧、呕吐而到北区医院求医,而前一日快测已确诊。院方曾处方药物,7月6日转至北大屿山香港感染中心继续治疗,惟7月11日气促情况转差,心脏酵素上升,转至至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及玛嘉烈医院深切治疗部,至7月21日情况稳定后转至普通内科病房,惟及后病情反覆,7月23日离世。 read more
香港法律周2022今日(7日)起一连五日举行,约27位国际组织领袖及东南亚国家高级官员将来港参与。行政长官李家超透过视频在开幕礼致辞表示,本港的法律制度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基本法不仅确保香港维持普通法制度,同时亦确保本港独立的司法权,以及保障市民各种基本权利及自由。 李家超指出,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将会在香港成立,明年将开展相关筹备工作,这个办公室将为国际上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争议,提供具经济及有效的调解服务。他指出,这个办公室在香港成立,反映外界对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充满信心。 李家超表示,法律周会向世界展示香港的法治优势,联同上周举办的国际金融峰会,向世界说明香港已经重返舞台。他指出,本港的法律人才能向国际提供商业、仲裁、金融、船务及科技等专业的法律服务。 read more
英国航空评级机构「Skytrax」近日在英国伦敦公布2021年全球航空公司大奖及百大排名,其中卡塔尔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全日空再度蝉联头三位。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跌出三甲的国泰航空排名第6,较对上一次2019年的排名跌两位。 在其他细分类别中,国泰航空在亚洲区排名第4,在机舱清洁度只得第6,在最佳机上娱乐排名第11,最佳职员方面在亚洲排第4,在最佳机场服务排第9。另在最佳头等舱亦只排第12,最佳商务舱排名第9,最佳特选经济舱排名第17,最佳经济舱排名第7。 香港航空近年经历财困加上新冠疫情,被迫减少服务航线及裁员,在今年排名由24位大跌至63位。其他航空公司排名方面,阿联酋航空排第4,日本航空由第11大升至第5位,7至10位分别是长荣航空、澳洲航空、海南航空和法国航空。 新冠疫情重创航空业,令国际航班及旅客人数大减,去年排名活动因而停办。今年重开网上票选,活动时间延长为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综合旅客在疫情前后的搭机体验,并表扬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间的防疫应变。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14日)公布「来港易」计划的实施安排。由15日(星期三)起,身处广东省和澳门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只要符合「来港易」计划的所有指定条件,可在入境香港时获豁免强制检疫安排。 任何非香港居民人士在入境香港当天或当天之前14天(不包括该人士在内地或澳门当地根据当时的要求而须完成的强制检疫期)不曾到过香港、广东省或澳门以外的其他地区,以及任何载列于「回港易/来港易计划暂不适用风险地区名单」的地区,可透过「来港易」计划的网上系统预约入境香港名额。成功预约名额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必须按预约的指定日期和管制站入境香港,并在入境香港时持有在入境当天或当天之前三天内取得的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则在入境香港时可获豁免强制检疫安排。 为确保「来港易」计划下出入境管制站保持运作顺畅,计划实施初期将设有名额,经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来港的非香港居民人士的名额为每天各1000个。 read more
骆惠宁在数码港了解香港青年创业情况。(香港中联办图片)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于9月30日再次深入基层,先后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铺和「笼屋」住户,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关注。骆惠宁当日到访数码港,了解香港创新科技行业的最新发展,并听取4间数码港培育的初创公司,分享金融科技和智慧生活应用方案以及创业情况。 骆惠宁在听取有关机器人技术、裸眼3D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创业青年的介绍后,高度称赞青年们的创业成果,并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年轻人能在前沿技术领域深耕、创造,是站到了「时代的风口」,希望香港能够培育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骆惠宁高度称赞青年们的创业成果,并指香港年轻人能在前沿技术领域深耕、创造,是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数码港供图) 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今日(3日)表示,十分荣幸骆惠宁主任到访数码港,是次探访对青年科创有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不单反映中央对香港青年的发展非常关心,重视青年创科工作,更令普罗大众对香港青年人积极正面的创业精神和努力有更深入的认识。他说,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为香港年轻人创造庞大发展机会。他说,感谢骆主任肯定数码港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的良好服务,数码港将继续培育更多创科人才,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交流,带领香港创科融入国家科创体系和发展大局,抓紧时势把握机会,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路邦科技公司(Roborn)联合创始人麦骞誉(右一)向骆惠宁展示团队最新研发的仿生机械人模型以及遥距操作机械人。(数码港供图) 是次向骆惠宁介绍其数码科技方案的4间参与「数码港培育计划」的现届成员或毕业生,包括︰以5G、核心技术及其他智能科技研发出多款机械人的路邦科技公司(Roborn);研发出3D悬空影像系统(裸眼3D)的万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MatrixSense);以监管科技提升尽责审查效率的连融控股有限公司(FundingReach);以及提供智能财富管理产品的弘量智投( AQUMO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