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码何时转蓝码?政府发布使用小贴士
政府调整防疫措施,8月9日起,在「疫苗通行证」加入「红黄码」,确诊人士会获发「红码」,由海外地区或台湾来港人士会获发「黄码」。政府表示,家居或社区隔离设施接受隔离的红码确诊者,如已接种至少2剂新冠疫苗,在第6天及第7天(或其后连续2天)快测获阴性结果,须上网申报,红码才会更新为蓝码。
至于未接种或只接种了1剂新冠疫苗的确诊者,红码会在完成14天隔离期时自动转为蓝码。
「大嘥鬼(Big Waster)」是环境局于2013年开始展开的「惜食香港」运动的宣传吉祥物,以不同方式协助宣传惜食信息,推动相关的公众宣传教育。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8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庆祝「大嘥鬼」9岁生日,又借「大嘥鬼」之口希望及早与立法会择定「垃圾收费」于明年的「起旗吉日」,好让香港人人「揼少啲、悭多啲、识回收」,同时创造更多绿色经济及就业良机,支持绿色复苏。 黄锦星指,香港堆填区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历来排行第一,比重最高,占约30%,又指浪费食材不止增加本地堆填区负担,同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重全球气候变化的负担。有见及此,上届政府开局时展开「惜食香港」运动,孕育「眼阔肚窄」形象的「大嘥鬼」推动「惜食」,多年来渐渐深入民心,更有自己的专属社交专页,粉丝数目合共逾9万。他提及,本港家居厨余的每天人均弃置量由2013年的0.37公斤,降至近年0.33公斤,减幅一成有多。 read more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他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隐姓埋名28年,为国铸核盾卫和平;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却不赞成被称为“氢弹之父”…1926年的今天,核物理学家于敏出生。致敬民族脊梁! read more
政府早前表示,将推行“安心出行”实名制,引入“红码”、“黄码”。确诊者的“安心出行”会转“红码”,确保他们不能离开隔离住所,须定点居家隔离;至于境外检疫人士,其“安心出行”会被转为“黄码”,限制他们到高风险处所,但不会影响有关人士乘坐交通工具。今日(25日)有消息指,政府打算将「红黄码」和放宽入境酒店检疫同步推出。 现时海外入境人士须在酒店隔离7天,消息提到,政府考虑2个放宽方案,分别是5天酒店隔离、2日黄码限制的“5+2”方案;以及4天酒店隔离、3日黄码限制的“4+3”方案,最快在一、两个星期作决定。 政府昨日(24日)公布,本周四(28日)起,试行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来港人士要在登机前填妥网上电子健康申报,并取得二维码。二维码有效时间为96小时。来港人士需要在办理登机手续时出示二维码,同时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及指定检疫酒店预订编号等资料。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7日)在香港精英运动员赛马日开幕仪式致辞。她表示,2021年是很激励人心的一年,尤其在体育发展方面,香港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取得历史性佳绩。有这样的成绩,付出最大努力的是运动员,再次感谢香港的精英运动员为香港注入强心针,令香港社会透过运动员优秀的表现充满了正能量。 林郑月娥指,特区政府也是运动员的坚强后盾之一,除了在政策上的支持,在资源上的支持近年算是可观。由她上任那一年,即2017至2018年,到2021至2022年,政府给予体育的拨款增加了40%以上,今年是7.37亿元。加上在奥运结束后,政府公布了5项措施加强对于香港体育发展的支持,包括与马会一起斥资3亿元成立运动科研资助计划。 林郑月娥表示,今日首次举办香港精英运动员赛马日,希望以后当香港的运动有好的发展时,都能够有这个活动,让更多市民可以分享香港在运动发展方面的喜悦。今日活动亦可以为2021年体育光辉一页写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二月二十七日)出席香港精英运动员赛马日的致辞: Philip(香港赛马会主席陈南禄)、大辉(香港体育学院董事局主席林大辉博士)、Tim(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Jenny(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会长冯马洁娴)、Winfried (香港赛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各位运动员、各位体育界的朋友、各位嘉宾: 今日我非常高兴来到马会出席香港精英运动员赛马日。正如刚才陈主席所说,今日这个赛马日有双重意义:第一,让我们有机会聚首一堂表扬在今年各个体坛盛事取得佳绩的香港精英运动员;另一方面,是庆祝香港体院30周年。我知道今日其实是启动香港体院30周年的各项庆祝活动,未来一年,我们会有很多机会可以多了解体院过往和未来的发展。 二○二一年即将过去。二○二一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年,因为持续了两年的新冠疫情仍然未减退;香港相对是比较幸运,在各界的努力下,我们自从去年十一月之后没有再出现新一波疫情,但如果大家看看世界各地,每一日都要与新冠病毒斗争。这一年又是很激励人心的一年,尤其是在我们的体育发展方面,香港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取得历史性佳绩:一金、二银、三铜,而且是来自五个项目,包括剑击、游泳、单车、乒乓和空手道,这说明了香港的体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是既深且广,不但是精英运动员辈出,亦是涵盖更多的体育项目。其实东京奥运结束之后,我们在体育盛事的佳绩亦不断地出现,包括在东京残奥会、在陕西西安进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以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以至在年底各地举行的单项亚洲赛或世界锦标赛,香港运动员都能取得佳绩,无论在羽毛球、游泳或是空手道。特别在游泳方面,我们的优秀泳手何诗蓓,在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的自由泳200米打破世界纪录,令香港的游泳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真的令人感到非常自豪。 这些成绩,我们都说过很多次,是得来不易。有这样的成绩付出最大努力的是我们的运动员,我亲身与他们接触过很多次,知道他们在培训过程的艰辛和有时面对挫折时的焦虑和沮丧,在这里我真的要再次感谢香港的精英运动员为香港注入一支这么大的强心针,令香港社会透过你们优秀的表现充满了正能量。事实上,亦是有各方的努力,我相信各位运动员都同意,支持你们的有你们的教练和支援团队,亦包括了体院,特区政府都有出一些力。在此我想引述一位与你们并肩作战的人士──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系主任容树恒教授──在最近一次有关科技发展的访问中说过的一段话:能够看到运动员健康重返赛场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已经是有很大的满足感,医生和科研永远是他们的最强后盾。这个最强后盾当然亦包括今日庆祝30周年的香港体育学院。30年前的体院只是一个有七个重点体育项目、50多名全职运动员的体育机构,发展到今日,体院一共有33个精英培训项目,再加上九个残疾人培训项目,而运动员亦由当年的50多名增加至今日的1 300名,特别兴奋的是包括了100名残疾运动员,展示了体育是追求共融精神。作为运动员后盾的还有港协暨奥委会霍震霆先生,我和Tim在这20年来都时常在体育发展中碰头,他是真心诚意支持香港的体育发展和支持香港的运动员。现在他儿子霍启刚先生进入立法会,亦会继续推动体育的工作,我相信他都会老怀安慰。另一个组织就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Jenny,我亦是自从在10多年前已经追随Jenny和York(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名誉会长周一岳医生),我们都会去不同地方支持香港的伤残运动员比赛。 特区政府都是运动员的坚强后盾之一,除了在政策上的支持,在资源上的支持近年真的算是可观,由我上任那一年,即二○一七至一八年到今年二○二一至二二年,我们给予体育的拨款增加了40%以上,今年是7亿3,700万元。再加上在奥运结束后,我公布了五项措施加强我们对于香港体育发展的支持,包括刚才陈主席所说,与马会一起斥资3亿元成立运动科研资助计划。我觉得香港的科研其实可以为体育界出一分力,作出贡献,未来希望有了这个资助计划,各个院校的教授团队可以多为我们的运动员提供一些科研的协助。 最后,香港赛马会历年来都是运动发展的后盾,除了香港体院的前身──银禧体育中心──是由马会斥资兴建,近年很多时体育发展有需要时,马会都很少拒绝我,所以非常多谢历任马会主席和各位在座的马会董事,对香港体育的支持。今日首次举办这个香港精英运动员赛马日,我希望以后当我们的运动有好的发展时,都能够有这个活动,让更多市民,包括马迷,都可以分享我们在运动发展方面的喜悦。今日这个活动亦可以为二○二一年体育光辉一页写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在此再次感谢香港赛马会的支持。 还有一个星期我们就将会迎接新的一年,在此祝贺大家在二○二二年万事顺利、身体健康。多谢大家。 read more
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被局方定性为境外势力在港实施的颜色革命,有议员今(26日)指本港正面对本土恐怖主义风险,关注局方是否掌握境外间谍活动与本土恐怖主义活动是否有关联。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指两者必定有必然关系,故在打击本土恐怖主义活动其中一个工作,是管控间谍煽动。 有议员在立法会会议上指出,去年香港发生“孤狼式”恐怖袭击,更有组织企图制作炸弹,对于局方指间谍或会以暴力手段颠覆及推翻政权,他认为与本土恐怖主义的手法及目的非常类似。 邓表示,外间谍活动与本土恐怖主义活动有所关联,前者最主要工作是在社会煽动仇恨及分化,甚至煽动他人使用暴力夺取政权,培训本土恐怖主义是其中一个手法,一般做法是为本土恐怖主义人士提供资源及技术,例如制作炸弹方法等,更会为他们提供保护伞。 他又点名提及,在一宗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中,有受审人士揭露一名前身为外国情报人员与在赤柱监狱服刑的壹传媒黎智英是反中乱港组织“揽炒团队”的幕后主脑及金主,但有关事例只是冰山一角。 就法例方面,虽然现行《官方机密条例》可规管间谍活动,但有议员认为该条例成立多时,未能针对间谍行为,关注《基本法》23条立法如何堵塞该条例漏洞,解决条例在防范间谍罪及窃取国家机密不足。 邓承认现行的官方机密条例中,暗止间谍活动定义狭隘,不足以应对各种复杂间谍,故就《基本法》23条立法会就官方机密条例有关间谍罪涵盖不足地方,应对由2019年发生事情及未来风险。在打击间谍行为亦有一连串策略,包括与国安公署加强情报交流及行动配合。 他表示,由于《官方机密条例》未能针对现今间谍的犯罪行为,正积极与律政司研究,争取在现届政府任期完结前就《基本法》23条立法展开咨询工作,及在下半年提交立法会审议。 read more
财政司副司长办公室发言人今日(23日)表示,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对新型冠状病毒病核酸检测呈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黄伟纶昨日(22日)有上班。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定期进行快速抗原测试,最近亦没有外游纪录。 劳工处处长陈颖韶为黄伟纶的妻子,她亦会按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家居检疫。陈颖韶有定期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今日亦曾进行快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副司长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26日)表示,现时至少有8个境外旅行团已登记「团进团出」,相信12月会有更多,当局不会订立指标评估是否达标。 现时「团进团出」旅客持「黄码」期间,可进入已向旅游业议会登记的食肆指定范围。至于会否进一步放宽有关「黄码」限制,杨润雄说,要视乎整体疫情发展等因素,医务及卫生局已不时检视,只要环境许可,风险可控,政府愿意放宽。 杨润雄认为,本港旅游具竞争力,但防疫措施相对较严,短期内对旅游业的带动或未及预期。他认为,目前可发展绿色本地游及文化古迹游等,当局亦正与邮轮公司商讨,相信明年会有措施方便邮轮来港泊岸等,邮轮公司反应正面。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声明: 祝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 期待香港迈向更加美好未来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5月8日发表声明,对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对李家超先生以1416票高票当选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表示祝贺。这次选举进一步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彰显新选制的进步性优越性,是发展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声明指出,此次行政长官选举,是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后首轮三场重要选举的最后一场,整场选举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有序进行。选举过程中,特区政府依法组织选举事务,候选人精心开展竞选工程,选委会委员认真行使权利,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社会各界积极向竞选办提交意见,1.3万多名普通市民通过“超哥听你说”平台,提出47000余条建议,体现了对香港迈向新未来的热切期盼。此次行政长官选举,呈现出理性、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示出新选制选贤任能、汇聚爱国爱港力量的进步性优越性,再次证明新选制是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的好制度。我们对香港特色民主道路充满信心。 声明表示,李家超先生获得高票提名,并以1416票高票当选,这既是选委们的郑重选择,也是民意的集中体现。李家超先生长期担任政府公职,服务香港社会,务实有为,团结担当,深受各界认可。他宣布参选以来,与选委、界别、团体以及市民代表频繁会面,以真诚开放的态度集思广益。他提出的四方面竞选政纲,充分吸纳各界意见,突出变革精神,强化结果导向,回应了香港社会的关切,被媒体称为“让香港市民和国际投资者放心、安心、充满信心的施政纲领”“对新一届政府施政充满期待”。 声明指出,过去五年,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非同寻常的五年。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带领特区管治团队依法施政,沉着应对修例风波、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不利变化带来的多重严重冲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坚守“一国两制”底线,坚决执行香港国安法,依法止暴制乱、拨乱反正,无畏无惧美国无理制裁;依照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立法,积极完成香港选举制度修改完善的本地配套立法,依法有序组织三场选举;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面深化同内地交流合作,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出爱国爱港的情怀和对国家、对香港高度负责的精神,为香港未来发展和新一届政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声明最后强调,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进入新阶段。相信李家超先生将不负众望,团结带领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开启香港由治及兴的新篇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实现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更大建树。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7日)表示,周四(9日)起,「即日筹」接种新冠疫苗安排扩展至5个特定群组人士,包括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及护养院员工;医疗机构员工;学校教职员、校巴司机及保姆;餐饮业务和酒吧或酒馆员工;及建造业工地人员。 「即日筹」派发时间由每日上午7时45分开始,先到先得,派完即止。欲领取「即日筹」的人士可亲身携同香港身份证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取筹,并申报所属特定群组,亦可委托家人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代领,惟需出示接种人的香港身份证副本和申报委托人所属的特定群组作登记。 21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每日合共可派发约4100个「即日筹」。 read more
为保障航空安全及避免违例航拍事件,政府今日(6月1日)起正式实施《小型无人机令》,要求除重量不超过250克的甲1类小型无人机外,所有无人机、遥控飞机和遥控驾驶员均须注册。除部分条文设有6个月宽限期外,危害行为、限制飞行区及执法相关的罪行会即时生效,违例者可处罚款10万元及监禁2年。 民航处表示,截至本周一(5月30日),已有超过5900人透过电子平台「SUA一站通」注册为遥控驾驶员,以及有4700架小型无人机申请注册。而民航处前年接获75宗牵涉小型无人机的投诉,去年大增至159宗,今年截至5月底就有44宗。 香港无人机航拍会创会人周亦乐认为,新法例有助打击罔顾公众安全的无人机驾驶行为。他估计全港有约5万名无人机驾驶者,预料现时只有15%至20%的人完成注册登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