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宠茂:输入个案比例低为便利香港对外开放撤销黄码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早上行会举行前宣布,市民明日(14日)起不再需要扫瞄安心出行,但食肆等指定处所保留疫苗通行证要求,当局亦将取消「黄码」。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下午见传媒时表示,输入个案比例低,为便利香港对外开放,遂撤销码。
政府于本年8月12日,因应疫情推出「红黄蓝码」。卢宠茂说,最新一个月输入个案只占确诊个案的3.8%,虽然最近输入个案增加,但情况一直稳定,亦占本港整体确诊个案不足一成,为便利香港对外开放,遂撤销黄码。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早上行会举行前宣布,市民明日(14日)起不再需要扫瞄安心出行,但食肆等指定处所保留疫苗通行证要求,当局亦将取消「黄码」。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下午见传媒时表示,输入个案比例低,为便利香港对外开放,遂撤销码。
政府于本年8月12日,因应疫情推出「红黄蓝码」。卢宠茂说,最新一个月输入个案只占确诊个案的3.8%,虽然最近输入个案增加,但情况一直稳定,亦占本港整体确诊个案不足一成,为便利香港对外开放,遂撤销黄码。
一名62岁男子,涉嫌以“猜猜我是谁”欺骗手法取得财产,被警方拘捕。 警方表示,早前接获受害人报案,指上月于11月14日至22日期间收到“猜猜我是谁”的骗徒来电,骗徒声称是受害人的儿子,被警方拘捕,要求受害人到指定地点交保释金;案中涉及5名受害人,年龄介乎67至82岁,涉款共55万元。港岛总区刑事部探员根据线报及经调查后,昨日(2日)于油麻地区,拘捕一名姓徐(62岁)男子,他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他已被扣留调查。警方指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高度关注电话骗案,并提醒任何人自称内地政府或执法机构人员,并要求受害人交出银行或个人资料、开设一个银行帐户以证清白、要求资产审查、提及保密协议条款或要求转帐汇款、均为诈骗;同时,内地政府或执法机构及香港警方,均不会要求任何人经电话或其他社交应用程式进行笔录口供,亦不会透过相关渠道发出通缉令,上述情况均为诈骗。同时任何人经电话自称亲友,指自己更换新电话号码,并要求受害人借钱,借保释金及汇钱,亦为诈骗。如有任何怀疑,市民应致电反诈骗协调中心24小时热线18222查询 read more
非法「35+初选」案47名人士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其中29人表示认罪,将交付高院判刑。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上月签发证书,为免陪审团遭受人身安全的威胁,加上案件涉及外部因素,批准由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李素兰及李运腾共同审理该案,不设陪审团。 近日,坊间有别有用心者,企图利用「不设陪审团」一事误导社会,散布「没有陪审团,就没有公平审讯」的论调。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主席马恩国大律师今日(7日)接受点新闻记者访问时指出,今次事件属政治敏感案件,有机会出现恐吓陪审员的情况,万一有陪审员受威胁而退席,将令审讯时间不断拖延。 马恩国解释,一些政治敏感案件中,部分极端分子有机会为了要令陪审员判被告胜诉,而去恐吓或起底其家人,当有此情况发生,若有陪审员在审讯开始后申请退席,法庭需要再安排加新的陪审员加入,以重新组成陪审团,结果新加入的陪审员需要将所有证据重听一次,案件审讯时间将不断延长,而且重新开审亦有可能再发生恐吓事件,令陪审员退席,这样案件将不可能有机会审结。 马恩国续指,案件涉及政治敏感问题,陪审员之中很多都已有既定政治立场,审讯过程中很难排除陪审员以政治立场作决定,或受他们自己本身的政治取态影响判决。过往一些上诉成功案例,不少就是陪审员不依照证据判决,导致案件发回重审。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主持新一届行政会议首次例行会议。李家超在会议前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有传媒问及关于防疫问题时,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国际化都市,在疫情下正遭受到冲击,许多活动受到影响。 李家超指出,尽管如此,最重要的是要平衡疫情的风险,强调香港一定要控制疫情,如确诊个案上升,市民因确诊而入院的机会就会提升,或会影响医疗系统等。一方面必须继续严格管控疫情,以免令大量确诊市民入院加重公营医院压力,另一方面要好好保障高风险感染人士。 李家超指,已要求医务卫生局局长密切和注意有关数据,着手研究稳控疫情,减少对来港旅客的不便,目前正积极探讨缩短到埗隔离天数。 read more
政府今日(3日)宣布,纪律部队评议会职方应政府邀请重新加入薪酬趋势调查委员会。政府发稿欢迎纪评会职方的决定,公务员事务局表示,纪评会职方返回薪趋会后,4个中央公务员评议会,均有代表参与薪趋会的年度薪酬趋势调查工作。 目前4个中央公务员评议会,即包括高级公务员评议会(高评会)、第一标准薪级公务员评议会(一评会)、警察评议会(警评会)和纪律部队评议会。 局方指出,警评会职方和纪评会职方虽曾于2013年退出薪趋会,政府仍与两个评议会的职方代表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并透过不同渠道就包括公务员薪酬调整在内的多项议题听取意见。警评会职方于2018年返回薪趋会。过去一年多,经过与纪评会职方多番沟通,包括得悉薪趋会多年来有因应委员意见和总结经验,改善年度薪酬趋势调查方法和提升透明度,该会接受政府邀请,重返薪趋会。 局方发言人表示,相信纪评会职方代表以及其他中央公务员评议会,令薪趋会在年度的薪酬趋势调查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讨论,能更全面反映各职方代表的意见。政府亦会致力在现行的薪酬调整机制下加强与职方代表的沟通,让职方代表在过程中能更充分地表达意见。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在社区爆发,情况非常严峻。政府今日(14日)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提交文件,申请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资共270亿元,以推出共48项第六轮基金措施,支援受疫情和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影响的行业及人士,预计本轮基金能为约6.7万个商户和75万名人士提供支援。财委会将于明日(15日)以网上会议形式审议拨款建议。 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首次推出临时失业支援,将向第五波疫情以来,暂时失业不少于1个月,月薪3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士,提供一次性1万元资助,合资格自雇人士亦会考虑。 此外,基金会为须关闭或经营受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大幅限制的行业提供援助,包括餐饮处所、美容院、按摩院、健身中心和电影院等,自2月10日起须关闭的发型屋及理发店亦在支援范围内,资助金额是1月14日推出的第五轮基金的两倍。以餐饮处所为例,合资格持牌人可根据其营运的处所面积获得一笔过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资助。 一直为抗疫作出贡献的前线人员亦获得资助,每位在政府合约承办商、私人楼宇和工商物业的前线清洁及保安人员、机场工作的特定群组前线员工和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员工可获每月2,000元的津贴,为期5个月。另外,合资格的艺术文化及创意产业的自雇人士及自由工作者可于今轮基金获得一笔过1万元津贴。 此轮基金亦会支援跨境渡轮及为其提供维修服务的船厂,并向的士及公共小巴提供为期5个月每公升2元的液化石油气折扣或发还四成的相关汽油或柴油支出。一些指定项目包括元创坊、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和艺术空间、香港科学园、创新园及数码港的租户可获为期6个月的75%租金宽免。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政府充分理解疫情及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尤其是对基层市民的影响。本轮基金更着重向个人提供支援,包括首次推出临时失业支援,各项措施的预计开支中,有超过60%是提供给个人的,期望拨款能尽快获得财委会支持和通过。 read more
泰国昨日(1日)起进一步放宽国际旅客入境限制,容许63个国家及地区完成接种新冠疫苗的旅客,入境后毋须隔离检疫,受惠的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美英澳以及香港地区等地旅客,他们抵步后亦需要通过核酸阴性检测。至于仍未打针或未完成接种疫苗的旅客,仍需入住检疫酒店10日。 泰国旅游局相信,免隔离检疫安排能吸引旅客入境,带动经济发展,预计未来6个月会有超过100万旅客到当地,带来600亿泰铢旅游收入,商界亦希望当局逐步重新开放边境。 read more
本港疫情有回落迹象,昨日(13日)确诊个案录7,218宗,连续5日下跌。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早(1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近几日确诊数字稍为回落,或与中秋假期检测量减少有关。他对此赞同要观察多一至两周,了解数字是否持续回落。若之后几日反弹每日9,000至1万宗确诊,可反证近日的波幅是出现「假期效应」,强调仍要观察未来两周数字是否反弹。 对于有内地人士无接种疫苗,来港亦可获「临时疫苗通行证」及蓝码,曾祈殷同意观感上不理想,问题不在于访港人士来自哪里,而是若香港推行相关防疫规例就应该一视同仁。若有人毋须接种即可来港,与外防措施背道而驰。若相关人士在港染疫,有机会要在本港医疗系统接受治疗,应该作出修改。 现时输入病例占确诊个案的比例相对较少,曾祈殷认为不应过分聚焦抵港人士检疫方案,重点不在于「3+4」抑或「0+7」。反而研究是否有效落实各项「包底」措施,包括确保旅客入境后有否按时检测等,就可知悉来港人士是否带病毒或变种病毒。 read more
国家知识产权局今日(14日)表示,高度重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恶意商标注册专项行动,先后对「北京2022」、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会徽,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及「谷爱凌」等冬奥健儿姓名商标予以注册保护。 随着北京冬奥会赛事深入展开,今届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及人气高企的归化运动员谷爱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内地有企业及个人恶意抢先注册商标专利,牟取利益。 read more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今早(7日)在其Facebook专页发出解散声明,指在上月10日召开学生会联席会议,接纳学生会代表会全体代表请辞及解散中大学生会的议案。学生会指已有51届的中大学生会成为历史。 中大学生会今以「中大人有缘再会」为题,指学生会于1971年由新亚、崇基、联合三所书院之学生代表共同创立。学生会指多年来,坚持民主自治、员生共治与书院联邦之精神,为同学、为大众谋福祉。 学生会表示,一直以来,与校方关系虽时有张弛,仍有沟通之道,即使在风雨飘摇的日子,校方依然承认学生会在校内合法地位。然而,自今年2月以来,校方宣布停止代收学生会会费,并要求向政府独立注册,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学生会曾征询专业法律意见,大律师建议学生会「不需要」独立注册。若顺应法律意见,学生会50年之历史恐终于此朝,否则就处于难以自处的两难。因此,在上月的联席会议接纳学生会代表会全体代表请辞及解散学生会的议案。 另外,中大学生报表示,位于文化广场的民主墙,中午被围封,现场有保安及工作人员看守。 香港中文大学发声明指,一直与学生会保持双向而有序的沟通,建议学生会按照社团条例或公司条例进行注册,用以合法而有效地持续运作。中大指学生代表制度及学生参与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惟学生会决定主动解散,中大感到遗憾。中大指在过渡期间,中大学生事务处将处理以往由学生会负责的相关服务,而大学将致力在过渡期间减少对有关服务的影响。 read more
由中国日报和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合办,主题为「新机遇新格局:面向RCEP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湾区论坛于今日(30日)举行。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在致辞时表示,上周出席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共同举办的外国在港商界「云参访」大湾区活动时,与会的外资企业代表指对香港未来感到乐观,会继续留港发展。 刘光源表示,香港国安法加上完善选举制度,香港由乱转治,国家「十四五」规划亦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他强调,香港有祖国的强大支持,既是大湾区的中心点,亦是区内重要的国际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