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新冠病毒可能将与人类长期共存,可能要定期打疫苗
钟南山院士说 ,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鉴于现在多国都出现了病毒变异,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资料来源:CGTN记者团
钟南山院士说 ,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鉴于现在多国都出现了病毒变异,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资料来源:CGTN记者团
政府宣布为合资格的特定组别人士免费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中表示,一般市民未必了解自己是否属于优先接种疫苗加强剂的特殊群组,建议政府主动联络相关人士,例如根据接种纪录,通知在6个月前已完成接种两剂疫苗的60岁以上人士,预约接种加强剂。 有消息指香港机场将分隔管理来往内地和其他地点的旅客,何柏良认为有关做法有助减低交叉感染风险,有助加强内地对本港的防疫信心,建议政府应安排检疫酒店工作人员、跨境流动及免检疫人士接种第3剂疫苗加强剂。 read more
本港天气持续炎热,酷热天气警告今日(28日)再生效。天文台表示,截止昨日(27日),本月已有22个「热夜」,为1884年有纪录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天文台指出,热夜已持续了19日,属历来最长的一次,预计酷热天气到下星期初仍会持续,呼吁户外工作的人士要注意防晒及多喝水,市民若周未安排户外活动要留意天气、量力而为。 根据天文台预测,高空反气旋正为华南带来普遍晴朗及酷热的天气,预测本周余下时间至下周初持续酷热晴朗,局部地区有骤雨,下周中后期骤雨逐渐增多。 read more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案例发布包括中、英、葡3种文字,涵盖跨境投资、跨境贸易、跨境婚姻、仲裁司法审查和执行以及区际司法协助等多个领域,既有传统的民商事案件,也有涉及民法典实施后的新类型案件,既有适用内地法律的案件,也有适用港澳法律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发布会并讲话,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对案例进行了介绍和点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出席会议。 此次共公布20件跨境纠纷典型案件,具体来看,包括侵权责任纠纷、民事纠纷、财产转让纠纷、买卖合同纠纷、人身损害责任纠纷等多类型。 胡云腾表示,这次广东高院携手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与粤港澳大湾区案例研究基地共同发布20例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湾区内地法院坚持平等保护,依法保障境内外主体合法权益;准确运用民法典,有力护航大湾区人民安居乐业;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三地司法协助,积极推动司法规则衔接。 截至目前,广东高院已发布了80个跨境纠纷典型案例,2019年以来,共审结涉外涉港澳案件5.8万件,海事海商案件5406件,区际司法协助案件8694件。 (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香港工贸署署长卢世雄今日(11日)指,今年工贸署工作主要围绕两大重点,包括为本地中小企开拓市场,确保更佳市场准入条件、及为其提供财政支援。 他指,严谨防疫措施或多或少对本地经济有影响,但有必要性;去年底贸易表现不错,有信心今年能继续复苏,单一季度表现未必能反映趋势,应看长远走势,希望去年复苏势头能延续至今年。 他表示,工贸署向来会为中小企提供财政支援,旗下有包括「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 Fund)、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工商机构支援基金等资助计划。卢世雄指,疫情下工贸署持续优化及简化申请程序,以更好协助企业疫情下提升竞争力。 卢世雄认为,加入RCEP不但能扩展香港自贸协定网络,因施政报告提出推动再工业化,加入RCEP后能享统一产地来源规则,企业在生产过程可更灵活采用来自成员国的原料或零件,料可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竞争力。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日(3日)到访友邦香港及澳门,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冯伟昌,一起视察约400人透过政府外展服务接种复必泰疫苗。聂德权表示,不同企业响应政府呼吁,携手推动「全城起动快打疫苗」运动,鼓励员工接种疫苗,令人鼓舞。他呼吁已接种新冠疫苗的朋友推己及人,一起鼓励家人和朋友接种疫苗,为香港建立免疫屏障。 自公务员事务局推出外展疫苗接种服务以来,各界反应踊跃,局方已为香港体育学院、国际专业服务企业、地产发展商、金融机构、广播机构、建造业界、公共事业机构、物管企业、大学、主题公园、保险企业、领事机构和地区团体提供外展疫苗接种服务。 read more
本港疫情缓和,但有专家料第5波尾声将反弹,中大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自3月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来,市民出行指数已回升到疫情前水平,病毒即时繁殖率上升到0.8至1,预计未来一至两星期,会有第5波疫情余尾反弹,确诊个案可能会回升到低4位数,但不会出现第5波的高峰情况。 郭健安表示本港已有数百万人确诊,加上第3针的保护力,社区已有免疫屏障,即使市民社交增加,预料确诊个案可维持在200至300宗的水平,认为冬季前市民第3针免疫水平下降,又或者有新变种病毒出现,才会出现第6波疫情。现时在食肆开放晚市堂食后,出现的群组感染个案,只占整体个案少数,目前不需要大幅调整社交距离措施,除非食肆群组增加。对于有专家认为应放宽60岁以下成年人的疫苗通行证要求,郭健安认为不少市民在高危群组工作,加上要与内地通关,在考虑公共卫生及经济发展下,有需要维持疫苗通行证。 read more
政府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8日)表示,相关措施展现两地政府支持私募及创投基金发展的决心,将发挥两地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引擎」功能,同时进一步增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优势。 许正宇在网志中指出,措施在便利深港跨境投资双向合作方面,从拓宽投资范围、简化申请流程、增强跨境调拨资金灵活度等多方面入手,同时推进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前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QFLP)的试点机制对接,又将探索通过跨境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盒」机制,促进深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联动发展等。 许正宇相信,有关措施能进一步吸引有意投资于内地的私募及创投市场基金,以香港作为大本营,同时打通两地资本流通脉络,引导来自四方八面的资金投资于大湾区的创科产业,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他提到,有研究统计,亚洲私募及创投基金已募集但未投放的资本达6500亿美元新高。香港未来会继续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把握大湾区发展和《前海方案》带来的机遇,加强与深圳和前海的金融合作,为高质量建设大湾区及深化国家金融市场改革作出贡献,促进本地金融界发展。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0日)上午会见传媒,回顾2021年的工作。她表示,今年政府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包括定期检测方面,全年病毒检测量高达2350万次,即全港750万人口,每人平均检测3-4次。此外,全港设常规污水监测点112个,涵盖530万人口。林郑又指,截至12月29日,政府为市民免费接种近1000万剂新冠疫苗,而仅有69.1%的合资格人口完成两剂接种,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明年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继续提升疫苗接种率。 林郑又提到,2021年另外一个重点工作就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包括切实执行香港国安法,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另外,政府亦检视修订和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现行法例,推行公职人员宣誓,在社会和学校层面全面推广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以及顺利举办两场选举,落实完善特区的选举制度。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建议往后每个月举行前厅交流会,每次由一名司长或副司长带领5至6名局长于立法会前厅与议员交流沟通。首次前厅交流会将于本周三(13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举行。 据悉,交流会将分3个时段,每节25分钟,李家超会率领3位司长及3位副司长出席首次前厅交流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早前在社交专页上载影片,介绍经改装后的前厅新布局。改装后的前厅划分出多个讨论区间,便利议员和官员分组交流互动,另外亦添置2个隔音电话厅,前厅阁楼则改装为3间独立会客室。 read more
本港青年失业情况严重,港府今年初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惟计划被批评配对成功率低下。工联会以问卷形式进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调查》,以了解港青到大湾区就业意愿及所考虑的问题。今日(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4%的受访者认同大湾区就业充满机遇,反映青年人对到大湾区工作持正面态度。 工联会青年事务委员会于今年9月针对45岁以下的青年会员进行问卷调查,一共访问了307人。调查结果显示,63%的受访青年愿意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做全职工作;70%的受访者则会考虑短期合约职位;约60%的受访者考虑申请大湾区内地城市一些学历要求较低的一般职位及技术类职位。 另外,「收入水平」「发展机遇及前景」及「生活配套及环境」是青年在大湾区求职时会考虑的三大主要因素。调查亦发现,约82%的受访者表示不掌握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政策及对港人的福利优惠,八成受访者认为现时大湾区就业资讯不足。 工联青委建议,政府可推动不同机构提供半年或一年的短期「试工」职位,吸引青年踏出融入湾区的第一步;推动机构或公司提供工科或专才的技术类职位空缺,并邀请坊间团体作职业配对或中介,为一些工科或专才技术型香港青年提供更合适的职位。另外,政府要从大湾区发展前景及生活环境两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善用各方宣传平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