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壹周刊和苹果日报是黎智英的政治泄欲工具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今日(23日)上午在社交媒体发文,揭露黎智英创办的《壹周刊》 和《苹果日报》都不是传媒,而是黎智英的政治泄欲工具。
梁振英指,黎智英所做的一切,近年发生在他本人、家人和助手身上的一切,与新闻工作无关,与新闻自由无关。梁振英强调,勾结外国的民族败类自有民族败类的下场。
梁振英昨日还贴出黎智英勾结外国势力反中乱港的多幅图片,作为黎智英触犯香港国安法的铁证。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今日(23日)上午在社交媒体发文,揭露黎智英创办的《壹周刊》 和《苹果日报》都不是传媒,而是黎智英的政治泄欲工具。
梁振英指,黎智英所做的一切,近年发生在他本人、家人和助手身上的一切,与新闻工作无关,与新闻自由无关。梁振英强调,勾结外国的民族败类自有民族败类的下场。
梁振英昨日还贴出黎智英勾结外国势力反中乱港的多幅图片,作为黎智英触犯香港国安法的铁证。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出席仁济医院第五十四/五十五届董事局交代就职典礼并致辞。卢宠茂表示,新冠疫情危害全球人民健康,香港亦不能幸免。作为新任医务卫生局局长,上任的当务之急,是循证抗疫,以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以控制感染,遏止新冠重症及死亡个案,以及最重要的是确保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 卢宠茂提到,政府要确保防疫措施不会对市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以期社会经济可以稳步复常,逐步恢复香港与内地及国际的联系。 卢宠茂指,医务卫生局要推动本港医疗系统与时并进,继续变革求新,好使我们可以在人口老化、医护人手不足、以及新发疾病出现的大环境下,继续保障香港市民健康和提升市民生活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要利用香港作为国家国际窗口的重要角色,推动大湾区的医疗创新及合作,在建设好“健康香港”之余,亦致力融入国家“健康中国”的发展大局。 read more
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浩辉今早在电台表示,本港60至69岁人士接种新冠疫苗的比率近六成,但7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仍然偏低,相信是受种种原因影响。 曾浩辉称,部份人可能仍对疫苗有错误理解,例如先入为主,以为有慢性病患者不宜接种。他指出,本港8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仅15%,安老院舍正属“重灾区”,香港在第二及第三波疫情时曾有院舍爆发感染,死亡率超过20%,因此院舍接种率低是“定时炸弹”。他担心若再出现爆发情况会变得严重,或影响整个社会要收紧防疫措施。 社署在10间院舍推行先导计划,为所有合适及不反对接种的院友接种科兴疫苗,若家属反对,须要解释提交理由;曾浩辉认同,长者家属的意愿很重要,尤其是安老院舍长者家属,如果他们不同意,接种工作很难推展。他认为社署新安排并非强迫长者接种,只是提供便利,助长者及家属作出理智及明确的决定。 香港老人科医学会主席李舜华则表示,感觉近日较多长者愿意接种。她说,上星期有患“三高”的长者前来求诊,询问是否适合接种。 她指从电视得知“三高”患者不宜接种;她澄清指,“三高”患者更有需要接种,否则一旦染疫,重症或死亡率会高出几倍。 另外,本港累计有接近450万人接种最少一剂新冠疫苗,当中约420万人已经完成接种两剂。昨日再多5400人接种首剂疫苗,约1万人接种第2剂。 前日共有五宗出现常见副作用而送院个案,情况稳定,一人留院观察。 read more
壹传媒黎智英因组织及参与2019年8月18日、8月31日、10月1日及2020年6月4日的非法游行或集结,被共判囚20个月。其中黎在8.18案中,在区院经审讯后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两罪成立,该案两罪判监12个月,黎早前就该案提出上诉要求推翻定罪及减刑。高院上诉庭已定于今日(28日)上午10时半处理本案的上诉许可申请,由上诉庭副庭长麦机智,及2名上诉庭法官潘敏琦和彭宝琴审理。本案共有7名上诉人,与黎智英同案的被告李柱铭和何俊仁等,亦分别提出上诉许可申请。由于上诉申请人众多,预计聆讯需时3天。 就8.18案,黎智英否认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2罪,经审讯后被区院法官胡雅文裁定2罪均成立,判监12个月。同案另有8名被告亦全被裁定罪成,包括李柱铭、何俊仁、李卓人、吴霭仪、梁国雄、何秀兰、区诺轩及梁耀忠,他们分别判监8至18个月不等,其中李柱铭、何俊仁、吴霭仪和梁耀忠获准缓刑。除梁耀忠及区诺轩不提出上诉外,黎智英与其余6人均提出上诉申请。 74岁黎智英官司缠身,本周至下月中已有3宗涉及他的案件要审理,包括今日审理的本宗8.18案上诉许可申请;本周四(12月1日)开审的违反港区国安法案件,黎在该案中被控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等共4罪,同案6名壹传媒及《苹果日报》高层在上周二已承认串谋勾结外势罪,会待全案审结始作判刑,据悉其中的被告张剑虹及陈沛敏等会出庭顶证旧老板。而在12月10日黎智英会就2项欺诈罪于区域法院接受判刑,在该案中黎隐瞒业主科技园公司,违反地契而使用将军澳工业村地段而被裁定罪成。 read more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本港与内地封关已逾年。有传媒报道指,原有望12月首周可与内地实施的“小通关”即有限度免检疫通关,或需延至12月下旬;又指目前特区政府希望把通关名额由每日1000个,加码至5000至6000个,并希望能在圣诞或大除夕前落实。 报道指,特区政府正争取将通关名额由每日1000个,大幅增加至5000至6000个,惟两地目前在熔断机制上仍未有共识,特区府认为若出现一宗本地确诊便暂停通关的条件过分“辛辣”,希望能以两个群组在本港同时爆发才作为“熔断点”。 内地专家小组上周访港视察,表明满意香港政府的各项防疫安排。而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率领多名官员于上周四到深圳,与内地衞健委专家举行第二次对接会议,他返港后公开表明,内地专家确认香港已具备通关的条件,显示“小通关”仅馀下具体执行的技术安排,包括创科局即将公布实名制“香港健康码”,以及港康码与“安心出行”对接等详情。 据悉,当局正撰写具体通关方案,实施日期须交予中央审议,故此12月初通关的可能性较为看淡。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内地当局未对新变种病毒Omicron作任何定性,并相信现有疫苖仍足以应对各种变种病毒,故Omicron病毒并非通关的考虑主因。 报道又说,延迟通关的原因亦可能涉及下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据悉,两地可能希望避免在12月19日的立法会选举日当日,两批人士一同现身在口岸,包括前往口岸票站“闭环式投票”的内地港人,以及获取通关名额的北上港人,增加出现交叉风险的机会。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社区或现Omicron变种病毒多条隐形传播链。政府今晚(6日)发文,围封鸭脷洲渔安苑碧安阁(C座)、北角电气道233号城市花园1期3座、跑马地凤辉台18-19号、大埔旧墟直街4-20号美新大厦、马鞍山西沙路638号锦丰苑锦萱阁(F座)五座大厦进行强制检测,亦是政府连续四日进行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指,由于今日在五座大厦分别发现一宗曾在大厦居住的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初步显示涉及变异病毒株,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经检测呈阳性后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政府目标是在明早(7日)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政府表示,自今晚7时起围封鸭脷洲渔安苑碧安阁(C座)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早(7日)约7时完成此行动;自今晚7时05分起围封北角电气道233号城市花园1期3座(不包括位于城市中心商场地下、1楼及2楼的商铺)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自今晚7时30分起围封跑马地凤辉台18-19号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自今晚8时起围封大埔旧墟直街4-20号美新大厦(不包括位于美新大厦地下的商铺及1楼至3楼的安老院)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自今晚10时起围封马鞍山西沙路锦丰苑锦萱阁(F座)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明日凌晨零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 「维园跳舞」群组今日再多3人初步确诊,包括一名住在大埔旧墟美新大厦的印佣,一名73岁舞友,以及一名曾与染疫空姐母亲同时段在铜锣湾皇室堡「东海荟·拉斐特」吃早餐的63岁男子。另一名初步确诊的73岁女士,住在北角城市花园3座,1月1日起有头痛,她去年12月31日到过铜锣湾社区中心,与早前确诊的62岁女子跳舞,列为紧密接触者,前日(4日)送到检疫中心。此外,一名住在跑马地凤辉台的67岁女士亦初步确诊,曾于1月1日于富轩与跳舞朋友聚餐、又曾到儿童医院探访孙儿,亦到过黄泥涌及铜锣湾街市购物。卫生防护中心指,仍在调查其感染源头。 read more
国际特赦组织早前宣告将于10月底关闭位于本港的2个办事处。该组织今(11月1日)凌晨在社交平台表示,该组织香港分会办公室自昨日(10月31日)起停止运作,而香港分会网站及社交媒体专页亦停止更新。 另外,设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分部,亦会陆续于今年年底前关闭。国际特赦组织仍然会继续监察、纪录和关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人权状况,并持续将人权知识广传予世界各地的人们。该组织早前表示,由于《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导致组织无法自由地继续发挥效用和进行日常工作。 该组织主席Anjhula Mya Singh Bais曾指,组织一向认为本港是理想营运地点,但近期港府陆续「灭声」,组织亦难以在不担心遭政府报复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公署今日(5日)表示,针对个别美西方驻港总领馆6月4日上演拙劣政治戏码,与极少数反中乱港分子遥相呼应,打着维护民主人权的幌子借政治议题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有关行径再次暴露出其唯恐香港不乱和借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颠覆、破坏的险恶用心,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之后,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轨,爱国爱港的浩然正气更加昂扬。个别外部势力无视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发展大势,妄图螳臂挡车,破坏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这样的图谋绝不会得逞。 发言人表示,这些外部干预势力应当先照照镜子,对自身问题反躬自省。自由女神已经树立100多年,但有关国家少数族裔仍然没有真正的自由,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等事件时有发生,枪支交易和枪击事件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劣迹斑斑的人权纪录,有什么资格以「人权卫士」自居,惺惺作态,对别国内政指手划脚?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我们再次敦促有关国家驻港机构立即停止徒劳的政治表演,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不要玩火自焚! 资料来源:外交部驻港公署 read more
早前选委会选举点票时间破纪录,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是次为香港有史以来需要处理最少票数的选举,但点票时间之久令人匪夷所思,直指有关情况堪与第三世界国家相比,对此感到非常羞耻,又批评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冯骅至今仍未为事件解释。 对于选举制度,汤家骅指,完善选举制度源于2019年的社会事件,认爲香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完善选举制度可以让香港有喘息空间,未来5至10年将是香港重新出发的契机,纠正过往议员滥用私权等情况,令香港可以重新站起来。 民主党今日举行会员大会,决定是否参选12月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立法会选举。汤家骅说,若政党审视后认为没有胜算或政治形势不适合,决定不参与立法会选举,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因为不认同选举制度而不参选,则不如解散,他不相信民主党是后者。 作为法律界选委的汤家骅,被问到会否提名民主派人士参选12月的立法会选举,汤家骅指,提名准则是参选人必须符合宪制条件,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也注重参选人的质素,称只会提名对香港有承担及有视野,愿意为香港人服务的人,而非取决于来自那个党派。 同样作为民主思路召集人的汤家骅指,民主思路有人很想参选,但会待民主党清晰交代是否参选后才作出决定。他又指,现时的选举制度不会令议会清一色,若每人都尽公民责任参选,便不会清一色,又指若政党因不接受制度而拒绝参选,有关政党就没有存在价值,相信某些政党不参选,也有其他派别的人士乐意填补。 对于下届行政长宫的理想人选,汤家骅指最低限度要对香港有长远视野及影响力,认爲特首不是处理琐碎小事,要顾及香港长远发展,以香港市民福祉为依归,他希望真正有能力的人应出来参选。他又认爲,民主的核心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虽然民主选举是好事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最重要是当权者本著为人民服务的心去完成工作。 对于近日有不同团体宣布解散,汤家骅指不能理解,若团体没有犯法,看不到需要解散的理由,亦难以理解为何部分团体将解散的责任,归咎于政治环境及国安法等原因。他又对支联会解散感到惋惜,指自己过去也有参加六四晚会,但认为若有团体过于政治化,甚至有机会干犯法律,有责任检视运作。 read more
受疫情影响而停办一年的工展会今日(11日)于维园开锣,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刘光源、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及多名官员出席开幕礼。厂商会会长史立德致辞时表示,相信工展会的回归会为市民缔造难忘体验。大会在疫情下实施严谨防疫措施或会造成不便,冀市民理解。 在现场,市民维园门外大排长龙,后百米冲刺进场抢购,许多人更随身携带行李箱,场面火爆。林郑与一众官员参观了多个摊位,与部分工作人员交谈,又购买了部分货品,包括虾子面和即食鲍鱼;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更是满载而归,选购多件心仪产品。 为配合防疫,入场人士需要使用“安心出行”,现场不设试食。多个参展商均提供优惠,包括2元1公斤金凤米,和5元1罐李锦记蚝皇鲍鱼等。实体展成人入场门票8元,身高1米或以下的小童及65岁或以上的长者及残疾人士免费进场;已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人士每天傍晚6时后免费入场。 来源:文汇网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突遭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李家超表示,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市民,就安倍晋三先生的离世,向他的家属致以深切慰问。安倍晋三先生在任日本首相期间,香港与日本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在经贸、旅游及文化等方面交流频繁,取得积极进展。我就安倍晋三先生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愿他早日安息。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日(8日)在在奈良市进行演讲时遭到枪击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7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