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7岁女童疑溺毙父涉疏忽照顾被捕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正在北京举行,昨日(27日)的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受国务院委托关于提请解释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的议案的说明。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今日(28日)回应指,今次行政长官提请人大释法,有助厘清立法原意,形成法例规范,不单切实保障国家安全,更能维护香港独特司法优势,增强外界对香港司法的信心。 唐英年表示,支持行政长官李家超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香港国安法作出解释,厘清「根据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原意和目的,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或大律师可否以任何形式参与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工作」的问题,有关安排是合法、合理、合情,完全符合香港利益。 唐英年指出,正如港澳办强调必须完整准确不折不扣贯彻实施香港国安法,由于香港国安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释法权,因此行政长官提请全国人大释法,是合法安排;而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原意,是防止外国干预香港事务,故未有在港执业资格的外国大律师不适宜参与诉讼,是合理安排;被告人仍可从在香港拥有全面执业资格的不同国籍律师或者大律师中,挑选自己的律师,继续享有选择律师的权利,是合情安排。 唐英年续指,香港国安法是一条新法例,于2020年实施,在落实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理解,而关乎国家安全层面,更加要认真审慎处理。 唐英年强调,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有关国家安全事务负有根本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相信中央会把握机会在适当时机做出妥善处理。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614d600781c6d64d056b33c192bdf9de.mp4 第5波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5,308宗确诊,包括160宗输入个案,是继本月4日后,确诊数再度突破5,000宗大关。医管局新增3宗死亡个案,第五波死亡累计9,349人。另新增2间安老院舍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确诊个案。 输入个案中,26宗在机场找到,95宗是7日内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39宗于检疫后发现。变异病毒方面,疑BA.4或BA.5的个案再有上升,初步数字是18.9%;BA.2.12.1则8.1%。 张竹君表示,本港今日(13日)再多2间老人院舍、1间残疾院舍出现新冠确诊个案,总共有7人染疫,其中共24名院友及员工需要检疫。 出现病例的院舍包括,沙头角护理院1名院友确诊,8名院友及2名员工检疫;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护养院,由8月9日至今陆续有3名员工及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及1名员工需要检疫;康恩园(II)亦有两名院友确诊,10名院友需检疫。 医管局方面,今日有53名员工确诊,另有24名员工出院返回岗位。目前有1,604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留医,当中220人是新增确诊个案。新增8名病人危殆及8人严重,现时累计有32名危殆及25名严重病人留医,其中11名危殆病人在深切治疗部。当局表示,随着个案增加,会视乎疫情动员病床及人手,另已实行病床实名制。局方暂时亦未有特别科目或大范围需要调整,惟未来如个案继续上升,部分非紧急手术或检查或会有所调整。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关慧敏今日(13日)公布,屯门医院一名5岁9个月大的女童确诊,持续发烧情况一直转差,目前危殆及留医深切治疗部,当局会密切关注其情况。另过去一日再多3名新冠女患者离世,年龄介乎85至91岁,当中1人未打过疫苗。 3名死者全为女性,均不属院舍。患者中有1人未完成接种疫苗,1人已打2针,1人已打4针。第一名死者是91岁女士,打了4针,本身有肾病,7月18日出现咳、没胃口,但没有求诊,直至7月24日因住所需强检故发现确诊,其后已立即入院,中间曾食用医院处方的口服药,病情开始稳定,至7月31日出院。惟两周后,即8月12日,她被家人发现晕倒,入医后已没有生命迹象,已转交死因庭。 第2名死者为85岁婆婆,没有打针,曾中风,亦有柏金逊症,7月24日检测后发现确诊,翌日到私家医院求诊,获医生处方抗疫口服药。惟她至26日感到疲累故到医院求诊及入院,她在8月11日呼吸转差,院方曾为她加大抗生素,至昨日(12日)因肺部出现问题,故已离世。第3名同为85岁婆婆,有血压高、糖尿、血脂高,她7月24日同样自己检测后发现染疫,惟没呈报。7月28日因胃口差、喉咙痛,到医院求诊,随后发现她血糖低、心律不正、呼吸急促、血氧下跌,并出现并发心脏病,情况不理想,至昨日离世。 read more
「唞暑」近两个月后,新马季今日(11日)在沙田马场开锣。大批马迷中午前陆续入场,入场时敲响「开运铜锣」,希望旗开得胜。 马会中午在马匹亮相圈举行开锣仪式,骑师出来与马迷见面,期间有舞狮表演,行政长官李家超主礼并为醒狮点睛。开锣日有10场赛事,第4场是特首杯。 入场人士要先预约,入场前需扫描「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证,「红码」或「黄码」止步。到马场餐厅用膳,如果超过8人,要出示24小时内快测阴性结果,或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9日)陆续完成多区围封强检行动,目前合共发现290宗初阳个案及31宗不确定个案。 元朗嘉湖山庄赏湖居第1座及第2座解封揭75宗初阳 政府昨日对元朗嘉湖山庄赏湖居第1座及第2座进行围封强检,今日中午约12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共约1205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75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20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560户,当中92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观塘顺天村天荣楼解封揭163宗初阳 政府昨日对观塘顺天村天荣楼(不包括位于天荣楼地下的110号室以及顺天商场)进行围封强检,今日约下午1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共约74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163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11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350户,当中24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荔枝角美孚新村第三期百老汇街80-82号及84-86号解封揭52宗初阳 政府昨日起对荔枝角美孚新村第三期百老汇街80-82号(不包括位于该处的停车场及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及荔枝角美孚新村第三期百老汇街84-86号(不包括位于该处的停车场及地利亚英文小学暨幼稚园)进行围封强检,今日约中午12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共有704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52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240户,当中27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25日)率团前往深圳与内地就通关进行第二轮对接协商会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6日)在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举办的“云参访”活动上致辞时形容第二轮会谈是重要里程碑,指特区政府已努力去实现与内地的免检疫通关并取得良好进展。 李家超早前交代会谈详情,指内地专家确认本港现已具备通关的条件,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亦预料健康码于下月初上架,下周会公布详情。林郑月娥指,通关工作正逐步有序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包括公布健康码详情,拟定通关初期每日配额、港人到内地要符合的条件及使用哪个口岸等。 林郑月娥表示,会尽快完成准备工作,及早公布通关日期。 read more
惩教署昨日(17日)在赤柱职员训练院举行学员结业会操。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出席结业仪式,检阅28名惩教主任及114名二级惩教助理。 邓炳强致辞时表示,惩教署是香港刑事司法体系的重要一环,一直致力为在囚人士提供安全稳妥的羁管环境。在过去一年,香港在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以及「爱国者治港」的多重保护下,成功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社会得以在短时间内由乱变治、正本清源,期间惩教人员紧守岗位,勇敢面对围墙内外的各种挑战,严防反中乱港分子死灰复燃,是维持香港稳定的中流砥柱。 他指出,自去年起大量「黑暴」相关的人士被羁押入惩教院所,还押人数创10年新高。惩教署凭借具前瞻性的考量,及早灵活调配资源,有部署地将这些在囚人士安排至不同院所收押,提升管理效能。这些人当中,部分思想激进、反中乱港,与外部组织狼狈为奸,企图于监狱内部树立势力,散播各种假消息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种子。他们曾经尝试于狱中建立特权、招揽追随者,挑战惩教署的管治。有赖一众专业及训练有素的惩教人员,无畏无惧地打击不法活动,成功防止监狱变成反中乱港基地。 邓炳强赞扬惩教署一直以「先惩后教」的原则推动多种与时并进的更生工作,有策略地构建全方位的更生计划。有见近年因「黑暴」而引起的青少年暴力问题,惩教署临床心理学家设计了名为「青少年研习所」的辅导服务,让青少年在囚人士调整思维模式,加强守法观念。与此同时,惩教署与警务处共创新猷,合作推行「并肩同行」计划,安排两个部门的义工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方面,惩教署开展了「一切从历史出发」的课程,以生动有趣的方法加强在囚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此外,惩教署亦加强辅导以协助在囚人士辨别网络资讯真伪,建立慎思明辨能力。 邓炳强续说,在社区教育工作方面,惩教署通过「更生先锋计划」下的「监狱任务」历奇活动,以及制服团队「更生先锋领袖」等,向青少年宣传「奉公守法、远离毒品、支持更生」的信念。惩教署在「惩」与「教」两方面做到互相呼应,效果令人鼓舞。 他又提到,惩教署在职员培训中已将宪法、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和国家事务等内容纳入职训练课程必修科目及在职训练的相关课程。署方亦邀请中联办及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合办讲座,深化同事对有关法律的认识。邓炳强勉励学员秉持惩教署百年来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坚毅不屈的精神履行职务,共同缔造更美好的香港。 另外,2021立法会选举在星期日(12月19日)举行,邓炳强再次呼吁市民,特别是各纪律部队同事,当日踊跃投票,选出爱国爱港的议员,延续良政善治,使香港得以保持和谐、安定和繁荣。 read more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圆满结束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刘兆佳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白皮书表明中央没改变“一国两制”下在香港推行民主的决心。 这是继2014年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后,中央发布的第二份有关香港问题的白皮书。刘兆佳说,2014年的白皮书预示中央将在香港问题上采取更主动的态度或行动方向,准备运用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去确保“一国两制”全面准确实施,今年的白皮书则表明中央稳步推进香港民主的决心没有改变。 “这等于说,不让一些外国人误会,以为中国不再打算在香港推行民主、放弃对民主的承诺。”刘兆佳说,中国要从制度自信这个角度来驳斥美国对中国民主,包括香港民主的指控,白皮书坚持民主要符合内地和香港的实际需要。而刚刚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正好反映中国政府在推行香港民主过程当中取得的一些成就。 刘兆佳认为,这是中国主动进取、制度自信的表现,驳斥西方人说香港民主倒退等谬论。“现在最重要就是要坚定国民,包括内地同胞和香港人对自己民主制度的信心,了解民主制度也不是只有西方那一套才是最好。”他说,这样也能减少国民在未来美国针对中国所发动的意识形态战中所受的影响,从此角度这是加强自卫能力的举措。 近3万字的白皮书列举大量事实,全面回顾香港民主发展进程。刘兆佳说,白皮书提出的论点很简单,即香港在回归前不可能有民主,因为殖民统治和民主根本水火不容,香港只有在“一国两制”下才能推进民主。香港民主发展并非没有底线和规范,也不能像一些西方民主一样不管后果,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必然要在“一国两制”原则下推行。 “中央重视香港民主发展,但必须建立在对国家、对香港、对’一国两制’更有利的基础之上,并且香港只能走一条符合香港本身历史背景、政治地位的民主发展之路,不能生搬硬套西方模式。”刘兆佳认为,这是白皮书传递出的最重要讯息。 刘兆佳说,中央在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过程并未取消“双普选”承诺,但还需为此营造有利条件。当“爱国者治港”以及反中乱港者出局这两个原则深入贯彻,香港的爱国阵营越来越壮大,拥有越来越广阔的社会基础,在社会获得相当高的支持度,“双普选”自然水到渠成。 read more
政府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发表,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今日(29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谈及消费券,指本港经济已逐步复苏,不赞成再派发全民消费券。她又指,随着内地疫情缓和,相信专家将研究何时适合取消核酸检测。 叶刘淑仪指,消费券是逆周期措施,而本港已脱离经济萎缩,农历新年期间食肆畅旺,加上政府赤字大、财政储备大幅缩水,质疑再派消费券只是将有限资源烧烟花式派发。她认为,资源应帮助最有需要的人,例如综援出双粮、公屋免租一个月等。 叶刘亦提出鼓励生育,建议政府资助生育及冷藏卵子精子等生殖科技;她又倡议释放妇女劳动力,建议聘请外佣可享有税务宽免优惠。另外,新民党建议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增加博彩税,叶刘相信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同时亦不影响公共利益或博彩赔率。 read more
李家超伙徐英伟拍片宣传。(视频截图)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周日﹙19日﹚举行,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3日)伙同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及助选团队拍片宣传,呼吁全港选民踊跃投票。片中徐英伟化身为「候选人」,李家超作为政务司司长出场打气,为他「站台」一起拉票,在选前齐齐再推动气氛,动员「撑选举」。 李家超说,在完善选举制度下产生的新一届立法会将会是更进步、更优越。全港选民应积极投票,共同参与和投入今次选举,呼吁选民「为港为己投一票」! 徐英伟呼吁选民投票。(fb图片) 徐英伟则在社交平台发文呼吁选民投票,指今日带同「竞选啦啦队」,即副局长陈积志及政助张进乐,与宣传车落区派宣传单张「解释政纲」,包括「双议席单票制」、「地区直选5区变10区」以及「1219尽公民责任积极投票」。其间,李家超亲自到场「站台」支持,更一齐高呼「为港为己投一票」,可谓士气高涨,并指出由今日起,民政事务总署一连六日会派出宣传车队巡游全港各区,另外多处场地有大电视播放民政之前制作的各辑选举宣传片。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在出席在一个论坛时表示,预计未来15至20年,政府会投放2400亿元公共开支,以达致碳中和。 林郑月娥指,香港有世界级的监管框架,有关评估香港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报告即将完成,期望未来香港可以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早前深圳市政府在港发行人民币离岸债券,这不单止是首次内地市政府来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其中更有39亿人民币债券为绿色债券,欢迎未来有更多内地发行者来港发债。 林郑月娥说,政府发行的绿债能成为债券基准,展示香港一站式发行绿债的能力。早前港府发行25亿美元绿色债券广受环球投资者欢迎,未来会继续研究以不同货币、方式、项目种类及渠道发行绿债,并计划发行零售绿色债券,使大众亦能参与投资。她提到,早前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以吸引私人基金来港发行绿色债券,至今已有30个申请已获批准。 此外,林郑月娥提到,ESG专业人才是成功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将ESG加入持续进修基金人才目录,以持续推动香港培育有关人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