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党沙田区议员陈珮明辞职表明拒明日宣誓


今日(8日)是香港与内地通关首日,大批市民心情雀跃,一早就迫不及待过关,期盼尽快回乡与亲人团聚。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早前往落马洲支线管制站,视察运作情况,听取现场人员介绍。李家超表示,对整体运作情况觉得满意,认为流程畅顺。他今早与市民沟通,他们普遍亦觉得过关体验愉快和畅顺。之后不同司局长亦会到其他口岸视察情况,确保通关第一日的运作符合预期,安全有秩序。 李家超指,最多人预约在年廿九过关,其次是年廿八及年三十。而截至今日凌晨,每日预约人数仍未满额,包括年廿九都仍有约千个名额。但市民如果选择继续预约年廿九的过关名额,就未必可以选到自己最想去的口岸。他又指,从预约人数看,最受欢迎的口岸是落马洲支线;但如以比例计算,则是深圳湾口岸比例最高。 被问到何时会撤销配额,李家超表示,仍要视乎实际运作情况,确保过程稳妥可控,强调全面通关迟早会实施。 read more
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本月8日举行。政府今日(3日)宣布,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经已成立,致力确保两届政府顺利交接。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将协助候任行政长官进行几方面主要工作,包括: 组建新一届政府的政治領导团队; 在其选举政纲的基础上,筹备制订新政府的施政计划; 与现届政府做好交接安排,包括与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有关的重要活动; 广泛聯系社会各界,出席各類活动。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现已准备投入服务,设有5名首长级人员和超过20名非首长级人员。政府已调派公务员出任其中4个首长级职位,包括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候任行政长官的私人秘书、副私人秘书及新闻秘书。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入境事务大楼26楼。办公室会在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后正式开始运作,至今年6月30日结束,原行政署长郑钟伟今日起出任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候任)。而原工业贸易署署长卢世雄会出任行政署长。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郑钟伟是资深的政务官,具备丰富公共行政经验。相信他定能在新工作岗位上发挥所长,确保两届政府交接畅顺。 郑钟伟1989年7月加入政务职系后,于2018年4月晋升为首长级乙一级政务官。他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前财政科、前政务总署、前卫生福利科、前工商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前规划地政局、前工商及科技局及前教育统筹局。他于2020年7月至2016年9月出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秘书长,于2016年9月至2020年7月出任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食物),并从2020年7月起出任行政署长。 read more
律政司今日(4日)公布,律政司与香港律师会今年7月推出的法律人才招聘计划(实习律师)的截止申请日期将延长至明年1月28日,让合资格的律师事务所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申请。 计划获「防疫抗疫基金」资助,为合资格律师事务所新开设的每个实习律师职位,提供每月6800元的薪金津贴,最长为期12个月,实习律师职位上限为130个。 read more
央视旗下的「大湾区之声」,近日推出9集「微纪录片」《我的家我的国》,并称这是「香港年轻学子追寻先辈爱国爱港的历史足迹,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笑迎大时代到来」这一集中,来自香港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硕士生黄尔诺,就在世界范围内都史无前例的新制度「一国两制」,如何在香港平稳运行逾二十年,访问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影片介绍,1996年12月11日,香港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400名委员,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因此,董建华亦经历了「一国两制」由构想到实践的过程。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在香港回归仪式上表示,「我坚信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前途一定更加辉煌。」 香港回归后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急和SARS疫情等难关,关键时刻,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维护了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董建华说,「我们真是运气非常好,有这样的一个中央。香港需要支持的时候,中央总是在身边。」 对于「一国两制」的最主要的生命力是什么?董建华表示,「一国两制」必须以「一国」为前提,「港人治港」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我相信香港一定能够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董建华说,有机会参与这个大时代是一种福气,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的整个过程,「这个是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非常非常骄傲的。」董建华还呼吁,香港的年轻人要积极、勇敢,投身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为香港、国家发展发挥新作用。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3日)出席在消防及救护学院举行的消防处第190届结业会操,检阅9名消防队长、8名调派及通讯组消防队目、53名消防员及16名救护员。 邓炳强赞扬消防及救护工作是维持香港社会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消防及救护人员在工作时更经常要面对不同风险与挑战。邓炳强又指出,消防及救护工作刻不容缓,往往在最困难的环境中为人带来希望,实在任重道远。消防处持志不懈,和衷共济,为守护香港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会操后,结业学员示范模拟扑灭火警及救伤工作。86名结业学员会被调派到不同的消防局、救护站及消防通讯中心驻守。 read more
政府将会于下月中在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率先推行「疫苗气泡」,下月24日将扩大至康文设施及学校等。香港教育局昨日(20日)向全港学校发出信函,指「疫苗气泡」由2月24日起涵盖学校,所有幼稚园、中小学及补习社的教学及非教学人员、在校园内提供服务人士及到访者,须出示至少已打一针的新冠疫苗记录,才可进入学校。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所有由学校直接雇用的教学及非教学人员,若只接种了一剂疫苗,须在2月24日的8星期内,即4月21日前完成接种两剂疫苗。。持有效医学证明或怀孕员工可获豁免打针,但仍须3日做一次检测。学校应妥善登记及保存有关疫苗记录的名册,并须于「疫苗气泡」推行之前,尽快通知所有受影响者,即包括所有教职员、校巴营办商、小食部营办商、家长、保姆及义工等有关安排。 发言人说,虽然有关「疫苗气泡」安排并不适用于学生,但教育局呼吁适龄学生尽快接种疫苗,以加强对自身及其他人的保护,日后亦可有更多机会参与学习和课外活动。 局方又指,在「疫苗气泡」措施生效后,所有未接种疫苗的学校雇员(获豁免者除外),将不准于非暂停面授课堂期间,进行任何线上或校外的教学或其他工作,他们亦不会获发以公帑支付的薪酬。学校管理层并无责任就个别员工没有履行有关「疫苗气泡」的安排,批出员工假期。 局方强调,对于指称不能在「疫苗气泡」安排实施前接种疫苗、担忧疫苗安全及效用、或有健康状况但未能出示有效的相关医学证明书的职员,在一般情况下,学校不应批准其在没有履行有关「疫苗气泡」的安排而申请的假期。若没有接种疫苗的员工强行回校工作,将与未经许可而进入学校者无异,他们或会受到纪律处分,而视乎情况,甚至会面对法律行动。 read more
警方昨日(23日)拘捕4名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煽惑他人刑事毁坏」及「煽惑他人有意图造成身体严重伤害」罪,指4人利用通讯软件及社交平台,煽动他人在平安夜进行袭击、制造破坏及非法集结。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督察戴子斌表示,自从2019年6月有激进分子在网上散播暴力仇恨、分化社会、造成恐慌、破坏社会安宁。近日有不法之徒趁住节日普天同庆时段,在不同社交媒体发布煽惑犯法言论,公开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以暴力表达诉求,企图煽惑他人破坏公众安宁、占领道路、破坏商店、袭击警务人员。 警方经过调查,今日在沙田、油麻地、天水围及元朗,拘捕4名年介乎22至52岁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刑事毁坏及有意图造成身体严重伤害罪等,各人仍被扣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重申,互联网不是无法可依之地,希望市民不要轻视无视发表言论之后的法律责任。法律赋予权利同时有相关责任。任何人在互联网违法,警方必定严正执法,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维护公共安全及秩序。警方提醒,参与未经批准示威及妨扰,有机会干犯《公安条例》、公众妨扰罪及「限聚令」。 read more
本港房屋仍属全球最贵之列,房屋短缺问题严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房地产在过去一段时间是香港的深层次问题,高房价困扰社会,特区政府全力以赴增加土地供应。 陈茂波说,政府与私人之间的合作是重要项目,例如土地共享计划有数个申请,合共提供1万9千个单位,7成属于公营房屋。他强调,当局会一如以往、多管齐下寻找土地,期望与整个社会同心同德,一同处理房屋问题。 read more
为保障航空和公共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小型无人机令》,规管25公斤以下的小型无人机。在新法例下,规管小型无人机操作将采用风险为本模式。不同风险的小型无人机操作会按照小型无人机的重量和其操作风险水平而作出相应的规管要求,包括小型无人机的注册及标签、遥控驾驶员的注册、培训与考核、设备、操作规定、保险等。 香港警方今日(2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提醒市民,小型无人机无论是用作消闲或是商业用途,均须符合法例的要求。任何人危险操作小型无人机,致使或准许小型无人机危及人或财产,即属犯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监禁2年及罚款100000元。 香港警方指,《小型无人机令》亦授予权力给民航处处长,保安局局长以及警务处处长,分别就航空安全,保安理由以及公共安全或紧急情况等原因,设立限制飞行区,限制所有小型无人机于该区上空飞行。 此外,小型无人机持有人及驾驶员在飞行前,可透过「SUA一站通」的无人机飞行图阅览最新的限制飞行区,及获取安全资讯,以免误堕法网。 read more
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立法会选举今日(19日)举行,《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形容修例风波以来社会动荡令市民痛心,而全国人大为香港选举制度装上“安全阀”,堵住反中乱港分子进入政权机关、破坏宪制秩序的可乘之机。文章又形容选举改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选出优秀的管治团队,为香港解决实际问题,而参与选举是改制后必须做好的“后半篇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形容本届候选人以各种渠道“倾听民意民声”、“香港选举气氛日益浓厚,令人耳目一新”,必须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小到课堂不再有‘黄师’、住宅不再限于劏房笼屋,大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告别社会撕裂内耗”。 文章指出,全国人大为香港选举制度装上“安全阀”,“堵住反中乱港分子进入政权机关、破坏宪制秩序的可乘之机”,惟选举改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选出“优秀的管治团队”,为香港解决实际问题。 文章亦呼吁港人投票,称参与选举不仅是基本法赋予港人的基本权利以及选民的共同义务,更是“完善选举制度必须做好的‘后半篇文章’,有助于画出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