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海员大罢工100周年吴秋北:继承发扬前辈爱国团结精神

工联会与香港海员工会今日(25日)举办「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100周年纪念大会」,社会各界约180人出席,场面盛大。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大家重温这段历史,学习前辈爱国、正义、拼搏以及团结的精神,意义重大。 纪念大会特别安排一个授旗仪式,由海员前辈、海员工会前主席麦灿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海员工会前身)会旗交予现职青年海员曹明耀和吕伟山,两位青年海员接过后挥动会旗,象征着「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在致欢迎辞时,介绍了大罢工发生的背景,他表示,当时「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组织领导的这场震惊中外的工人运动,提升了海员工人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了工会组织在海员中的威望,成功争取了海员合理加薪,团结了海员工人,以及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纪念海员大罢工胜利,是要向前辈致予敬意,也是要勉励后辈向前辈学习。一个世纪以来,香港工人在反殖反帝斗争中谱写出辉煌的篇章,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道路上亦涌现了不少杰出英雄人物,这是值得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在会上发言时强调,我们纪念这段历史,不只是纯粹的回顾,而是要通过认识前辈的贡献去继承和发扬他们爱国和团结的精神。他指出,要铭记当中的历史意义,坚定不移维护工人的权益,捍卫他们的劳动尊严。香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让工人分享发展的成果。要站在最前面,为工人发声、争取合法权益。 应邀出席活动的主礼嘉宾有: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何靖、香港中联办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罗建君、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涵,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工联会荣誉会长黄国健、香港海员工会主席张世添等。 香港海员大罢工在1922年1月12日开始,历时56天结束,罢工最初有几千名海员参加,之后演变成有12万人罢工离港,最终迫使资方加薪。

航天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及香港回归二十四周年之际,负责「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22日开始为期五天的访港行程,将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地举办多场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今日(23日)在香港理工大学首次讲座中,向香港同胞宣讲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航天精神与爱国精神的关系。戚发轫用平实朴素感人的语言与港人分享了一代航天人的爱国情操。他表示,爱国不是高不可攀,不需要抛头颅洒鲜血,只要把时间、知识、精力献给你的岗位、事业、国家,每个人都能做到。 戚发轫表示,一个人没有爱,绝对不可能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最高尚的爱,最伟大的爱就是爱国家。戚发轫指出,现在是和平时期,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爱国;每个人只要把岗位的工作做好了,老师把课教好了,学生把学习学好了,就是爱国。戚发轫在演讲中回忆起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特别指出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被美国软禁5年,最后克服重重困难,在国家大量的外交努力下才回到祖国。戚发轫告诉港人,为什么钱学森要排除万难,坚持回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可以排除万难,放弃一切。 戚发轫忆述2003年「非典」时期发射神舟五号时的经历,表示疫情对航天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上百人天天在航天城工作,万一有人感染,后果很严重」。因此他要求凡是进了航天城,管吃管住,但不能走,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走。年轻人要照顾家,不能不让走,相关措施「确实不太人道」,但这就是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要有舍小家的特殊准备。他又表示,在座的各位,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特殊情况,现在的疫情就是特殊情况,大家都要有能吃苦的思想准备。戚发轫循循善诱地告诫香港年轻人,只有舍小家才能成大家,才能为国家,有舍才有得,舍得自己成就国家,就是最大的爱国,就是最高尚的爱国主义,一代航天人的航天精神集中体现在航天人的爱国精神,正是航天人所具有的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操爱国主义理念,才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 细心的听众或许能够留意到,在讲座的留影过程中,88岁高龄、满头银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把站在左手边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拉到中间,拉到自己身边,然后紧紧握住他的手,直至合影结束。这一刻,内地和香港科学家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不经意的温馨举动,不仅仅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博大胸襟,更展现了内地科学家与本港科学家长期以来的亲密无间的科学合作协作与友情。 众所周知,多年来,容启亮教授参加了国家航天局的探月工程嫦娥三、四、五号项目,以及中国首次火星任务的「天问一号」。容启亮教授团队研制的机械臂采样器、摄相机和表取初级封装装置等设备,未来还会应用在嫦娥六号,在2024年前后着陆月球背面。容启亮教授以其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一起合作的内地科学家更加不会忘记。 戚发轫院士在讲座中动情地表示:「中国人非常关心航天,成功了,支持!失败了,也能理解。这一点很了不起,更重要的是,我们伟大的事业孕育了自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了事业的发展,在这点上,中央非常地重视。」在这里,表现出祖国人民对科学家的高度尊崇尊敬与支持,正是这样基于人民大众的广泛坚定热情支持,祖国航天事业才孕育了自己伟大的航天精神,而这种伟大的航天精神又推动了航天事业取得一个有一个伟大的成就。 戚发轫进一步指出,中央把每年的4月24日定为航天日,希望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戚发轫又提到,1986年底,航天工业部党组提出「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他自己有深刻体会,认为核心内容应该是自力更生。他说,一切靠自己,不能靠别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事业,要发展要壮大,要超越他人,只能靠自身努力,不能靠别人。戚发轫的此番肺腑之言,实际上也是在提示港人,要超越别人,就必须靠自身努力。等靠要不可能达致超越,不可能发展壮大,更不可能持久繁荣。 戚发轫回顾了中国一系列航天成就,包括长征5号B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组网成功,「天问一号」等,强调「天」是是人类生活的第四个领域。地球上煤、石油等资源有限,所以要入地、下海和上天。月球上有大量可控核聚变燃料「氦3」,可以极大程度解决地球能源问题,这就要靠航天技术,这就要提升航天技术,发展航天事业。 最后,戚发轫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与在座港人共勉: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强调每个人都要有梦,都要有一个强国梦,要有创新的精神,事情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戚发轫寄希望港人,要有梦想,更要有强国梦想,要敢创新,更要敢科技创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个人基于爱港爱国的实干所取得的成功,就是香港的成功,香港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资料来源: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