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男子挑衅华人超市被轰出 3次进店逞凶被店主一记勾拳撂倒
据外媒6月6日报道,近日爱尔兰一名白人男子不戴口罩强闯华人食品超市,被店主“反杀”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该名白人男子因不戴口罩被警告后继续挑衅,随后双方爆发肢体冲突。店内亚裔店主和店员合力将男子轰出店外,但就在男子走出门后,又立即折返回来,亚裔店主警告“保持距离!”然而男子仍然咄咄逼人两次出手挑衅,店主和店员忍无可忍将他一拳击倒在地。
资料来源:海客新闻
据外媒6月6日报道,近日爱尔兰一名白人男子不戴口罩强闯华人食品超市,被店主“反杀”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该名白人男子因不戴口罩被警告后继续挑衅,随后双方爆发肢体冲突。店内亚裔店主和店员合力将男子轰出店外,但就在男子走出门后,又立即折返回来,亚裔店主警告“保持距离!”然而男子仍然咄咄逼人两次出手挑衅,店主和店员忍无可忍将他一拳击倒在地。
资料来源:海客新闻
今日(22日)凌晨零时许,2名尼泊尔女子抵达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一间酒店登记入住,期间酒店的前台职员,怀疑有人使用假身份证,遂报警要求协助。 警员接报到场,经初步调查后,36岁尼泊尔女子涉嫌使用他人身份证被捕,而41岁尼泊尔女子涉嫌行使虚假文书被捕,她们已被带返警署扣留调查,案件交油尖警区刑事调查队跟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2a3063fd9fed7631ab9bdd529f9c29d7.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零时,新增430宗确诊个案,当中222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208宗为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确诊个案中,15宗为输入个案。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计个案1190437宗。另再有8名新冠病人染疫亡。 输入个案中,11宗经核酸检测确诊、4宗经快测确诊。有4宗是昨日(26日)抵港,3人乘JL029,当中一人为再度感染;另有1人乘AI316入境,分利涉及3名在日本及1名于菲律宾抵港人士,较早前的抵港人士则从美国、英国、新加坡、澳洲等地来港。 张竹君表示,再获8宗学校呈报有确诊个案,涉及7名学生、1名职员,来自7间学校,2名学生为同一家庭。 张竹君指,今天的呈报个案中,包括职员在内的5名患者最后上课日均于昨天(26日),余下3人则在前日(25日),7间学校应是复课后首次有确诊个案。至于昨日(26日)公布的13宗学校呈报确诊个案,张指由于其中一名学生的快测结果存疑,经校方再做多次检测后,证实该学生快测没有确诊,故昨日学校呈报确诊数字应是12宗。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刘家献今(27日)表示,新增8宗死亡个案,涉及5男3女,年龄介乎49至95岁,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得9,069名死者。 刘表示,昨日(26日)有1人为较年轻死者,为49岁女患者,2月24日第1次打科兴疫苗,早前曾发现患有肺癌,4月21日到玛嘉烈急症室,有头晕及经常跌倒,经快测确诊,入院后做素描发现有扩散脑及骨,情况持续转差,至昨日离世。 另外,现时有1716名确诊病人留医,过去一日新增1名病人情况危殆,1人情况严重,16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256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175名病人出院。第五波疫情至今47347名病人康复,46635名病人出院。此外,医管局累计共22331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1807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由于今日公布的数字较昨日确诊数字(347宗),回升近80多宗。张竹君表示,不会单靠一日的确诊数字判断疫情走势及有否反弹,加上复课、社交距离措施放宽,故有反弹是预期之内,不过当局要看疫情反弹的幅度。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日(3日)晚上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已接种第一针的12岁以上人士已将近九成,当局仍需继续推高第二针及第三针的接种率。未来重点仍是长者及儿童,包括院舍的长者。政府会继续同社区携手致力增加接种点,方便市民打针,以致个人同社区可得到更大保护,对抗疫情。 社会对疫苗接种需求急增,尖沙咀街坊福利会、香港湖北社团总会、工联会、尖沙咀街坊福利促进会在内的组织合办疫苗接种活动,市民即日起至3月31日可前往尖沙咀街坊福利会接种科兴疫苗。聂德权昨日下午到场了解,并为大家打气。 read more
教育局更新学校恢复全日面授课堂及活动的安排,容许12至17岁学生只接种一剂复必泰新冠疫苗。 教育局向全港学校发信,指考虑了衞生防护中心辖下两个委员会的建议,修订学校恢复面授课堂的接种率要求,学生和全校教育员的接种率要分别达到7成,12至17岁学生须最少接种第一剂疫苗并超过14天,而教职员和18岁以上学生,则仍然要接种两剂。学生年龄以学校递交申请时为界限,在申请后年满18岁的学生,虽然未接种第二剂疫苗,但仍然会当作可恢复面授的有效人数计算。 教育局表示,若学校未能达到全校恢复全日面授课堂,但个别年级的学生符合相关要求 ,亦可以在个别级别,进行全日面授课堂及其他活动。 read more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本港爆发多条传播链,确诊个案的密切接触者人数亦增多,对竹篙湾检疫中心构成很大压力。政府今晚(12日)宣布,由下周一(17日)起,香港海景丝丽酒店将用作新冠肺炎阳性检测个案的密切接触者检疫酒店。 因应近日阳性检测个案急剧上升,以致入住检疫设施的密切接触者人数大增,除竹篙湾检疫中心外,政府已启动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和3间检疫酒店。政府亦正筹备重启八乡少年警讯永久活动中心和西贡户外康乐中心,以接收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居接触者。连同香港海景丝丽酒店提供的268个单位,政府将有约5,000个单位作密切接触者检疫用途,以应付疫情的需要。 现时,香港海景丝丽酒店为第6轮及第7轮指定检疫酒店计划下的酒店。由即日起,香港海景丝丽酒店暂时停止参与指定检疫酒店计划,并不再接受来港人士预约,正在该酒店接受检疫的人士将以符合感染控制指引的安排,逐步迁至其他指定检疫酒店继续检疫。 read more
中央人民政府今日(19日)根据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任命第六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及批准他提名的26位官员,并予以任命,亦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对他和他的管治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李家超宣布委任叶文娟为第六届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今日(22日)举行吹风会,向商会及外国领事介绍「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表示,新选举制度不存在「清一色」,并实现「五彩斑斓」的民主,而且新一届立法会议员构成多元、均衡、专业和五光十色,反映选举制度行之有效。 刘光源表示,衡量民主选举成功与否,关键不在选举过程如何「锣鼓喧天」、「热热闹闹」,而是能否选出高质素的管治人才。 刘光源又说,指责「爱国者治港」排除异见分子在管治架构之外的说法不符事实,指新选举制度包容不同政见,但不允许「反中乱港」分子及外国势力进入管治架构,并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建构最广泛的「一国两制」统一战线,实现「五彩斑斓」的民主。 read more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童乐居」儿童院舍发生虐儿案,警方昨晚拘捕3名院舍女职员,涉嫌虐待或疏忽照顾儿童,包括扯头发、掌掴及抛落地等;其中1名23岁及1名44岁被捕女子,分别被暂控1项「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袭击」罪,后日在观塘裁判法院提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在社交平台上帖文指,事件令人发指,又说根据警方调查,案件可能共有18名儿童受虐,情况非常严重。她已要求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督促社署彻查,检视虐儿事件有否涉及该受政府资助院舍或营运机构管理上的疏忽。 林郑月娥表示,针对近年虐儿案件的上升,她在《施政报告》已提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包括立法强制举报虐儿个案,加强有关专业工作者识别虐儿的培训,并按情况落实法律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建议,特区政府会尽快向新一届立法会提交具体建议。 林郑月娥又指,即使90名议员来自不同背景、有多元意见,但相信他们在保护儿童的议题上应该没有分歧,令政策措施能顺利通过。她说,90名议员都是「爱国者」,但他们的政策取向和立场不会是「单声道」,行政机关要争取议员的支持,还须有理有据、做足功课。 read more
惩教署“智慧监狱”大潭峡惩教所运作以来,引入多项独创的科技及系统。惟《立场新闻》早前就大潭峡惩教所的报道中,借机大肆炒作及抹黑智慧监狱的管理模式。保安局局局长邓炳强昨日(3日)点名批评《立场新闻》就大潭峡惩教所作出的报道“偏颇、误导”,并“妖魔化”所内设施。 邓炳强表示,有1.4万人免遣返声请人士留在本港,当中逾1.1万人的声请已被驳回,应被遣返。不过,当中逾9,000人正向法院申请司法覆核许可,但过往只有2%案件获准司法覆核,最终覆核成功少于1%。他指,当中有300人因对治安有风险,目前分别被羁留在青山湾及大潭峡惩教所,而风险较大的则安排羁留在大潭峡。他指,今年6月及8月曾有两次大规模集体违纪行为,惩教署需要出动黑豹部队应对,形容他们“唔系普通人”。 他强调羁留所不是难民营,亦不是更生场所及酒店,有管理需要,故并非立场指的“监控”,例如闭路电视设置人工智能,可监察有否人群聚集、打交等情况,重申是以在囚人士安全为依归。他又指,智慧手带就如运动手表,是检察他们的健康状况,使用储物柜等,享用更多便利服务。 他批评报道将智慧监狱污名化,将羁留人士视为“白老鼠”,重申是因为大潭峡惩教所刚翻新,故可有效率地引入技术,形容是让羁留人士先享用服务。他强调,不论任何人及组织,以媒体或非政府组织为包装,只要有人危害国家安全,当局必会找到犯罪证据。被问到言论是否意味《立场》正被调查,他表示不评论个别个案,非针对个别人士或机构。 read more
前年反修订风波期间成立的“612人道支援基金”秘书处,于10月31日公布解散,逾200名一直收取“612基金”协助示威者打官司的大状及律师未能收到“尾数”,涉及款项高达2000多万元。消息指,该批未能收取全数律师费用,包括资深大律师、大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等,当中有牵涉“社运事件”的民事及刑事案件。 有传媒报道指,过去曾有收取“612基金”代表多名示威者的律师事务所,当中有邓耀荣律师行、伍展邦律师行及何谢韦律师行等。有部分大状或律师在“612基金”停止运作后,即时减少大量“生意”,因惹上官司的示威者未有足够金钱转为私人聘请大状出战,只好改为申请法援,而法援署刚实施改革政策,包括刑事案件不准许法援申请者自选律师代表,故令一直收取“612基金”的大状及律师收入大减。 开审首天 大状律师各收1.2万元 消息指,于2019年6月中成立的“612基金”,向所有涉及因反修例事件受伤、被拘捕检控的示威者提供援助,包括法律、借出保释金、医疗,还押在囚及紧急经济支援等金钱服务。据悉,被检控解上裁判法院提堂的示威者,均可获得“612基金”出资聘请律师及大状代表出庭,大状或律师各收费6000元,如果案件开审首天,“612基金”会向大状及律师各付费12000元;之后的审讯期,大状维持每日12000元费用,律师则减半。 至于该等反修例案件,若转解区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审理,“612基金”不会直接批出金钱援助,示威案被告须先申请法援署,若法援拒绝申请,“612基金”才会施以援手,为财政困难的示威被告,提供聘请律师及大律师出战打官司,由于大批示威案涉及多名被告,动辄需数十天的聆讯期,估计案件可花上数以百万计的讼费。 邓炳强曾质疑“捞油水” 曾遭市民举报涉嫌逃税的“612基金”,早于今年8月18日已宣布停止接收新个案,并预告“有秩序地停止运作”,但仍要筹款2500万元,并于九月作最后筹款,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一度质疑“612基金”是否“临解散前捞一笔油水”,最终基金筹得571万元。由于该基金从未披露资金来源及去向,惹来舆论怀疑基金涉及违法活动。 身为“612基金”信託人吴霭仪、陈日君、何韵诗、许宝强曾在记者会中表示,该基金收到託管人“真普选联盟”通知将结束运作,故基金由9月6日起停止接受捐款。根据该基金在今年六月份的年度报告,截至5月31日,总收入累计为2.36亿元,总支出为2.32亿元。基金曾为22,938人次直接服务,涉及2221名反修例案件被告,主要涉及法律开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