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多个检测点设派筹机 上网查实时叫筹情况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确诊数字飙升,被纳入强制检测的地方遍布港九新界,受影响的市民连日为接受强检采样到处奔波,各区检测点「打蛇饼」。因应排队费时,加上衍生「代排队」等问题,多个检测点陆续设置派筹机试行即场派筹,市民可在社区检测中心网站的「大型采样站—筹号排队状况」一栏查看实时筹号排队状况(点击此处即可查询)。 政府表示,全港各区今日合共65个地点将设有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站,为须接受强检的人士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及黄大仙广场的流动采样站今日起会提早于每日早上8时开始运作。 而鉴于疫情严峻,为尽快堵截病毒传播及减少检测点的轮候人流,现时位于荃湾公园、葵涌运动场、长沙湾体育馆和天瑞体育馆等多个检测点,已陆续设置派筹机试行即场派筹,政府并会视乎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在更多合适的检测点推行类似安排。 read more

无惧风雨办升旗礼 潘志成:在中央领导下「东方之珠」定会更加璀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及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全港各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葵青同心圆今日(7月1日)举行庄严的升旗礼。 活动期间适逢大雨,所有参与人士于风雨中对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坚定行注目礼一幕令人感触。葵青同心圆主席潘志成致辞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正是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正是党的正确领导带领新中国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创造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新中国。香港永远属于中国,而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捍卫「一国两制」至今24年,一直坚定实践,从不动摇。 潘志成指出,近年香港受社会事件及疫情打击,幸有中央政府果断决策,实施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使香港回复平稳。亦援助香港抗疫物资和提供疫苗,助香港对抗疫情。他坚信,香港在中央的领导下一定会重回正轨,「东方之珠」更加璀璨。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罗致光:周三首读职安健修订条例草案冀加强阻吓力
香港特区政府将于周三(25日)在立法会首读《2022年职业安全及职业健康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以修订《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及《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22日)在网志谈及修例工作表示,修订的两条法例中,前者的罚则是1994年至今没有经过调整,后者的罚则是自1997年订立大致上沿用至今,没有调整。他指「还不作调整,实在说不过去。」 罗致光网志全文↓↓↓ 近月,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提出了多项法例的修订,显得有些繁忙及紧迫。一般而言,政府提出法例修订,政策局当然要做法律研究,咨询持份者,初步建议通过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政策委员会,在政府内部获取草拟的时间配额,才进入法案草拟工作。完成了法案草拟,还要过三关才可以出台。第一关便是立法会的相关事务委员会。新一届立法会一月组成,一般事务委员会要二月才开始讨论政策事项。获得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后,法案便交政府内部的政策委员会通过,再到行政会议。行政会议通过后,便可以刊登《宪报》,将法案交到立法会。上星期三,按立法会《议事规则》我签署预告,政府将于5月25日,在立法会首读《2022年职业安全及职业健康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以修订《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及《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 上述修订的两条法例,前者的罚则是1994年至今没有经过调整,后者的罚则是自1997年订立大致上沿用至今,没有调整。换言之是分别为28年及25年没有调整。还不作调整,实在说不过去。 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虽然过往20年整体工业意外率有明显下降,每千名工人的工业意外率由2000年的51.7下降至2020年的12.4,但是工业意外导致死亡个案数字在过往十年,一直维持在约每年20宗,并没有下跌的趋势。特别是对一些明显严重违规而导致死亡的个案,罚款却明显过轻,其中更有持责者多次触犯职安健法例而导致严重意外。可见条例的罚则明显极之缺乏阻吓力。 立法建议 是次的修例工作,可说是十分「浩瀚」,主要原因是罚则有超过20年没有作出修订。细节内容,可参考立法会的资料。在这网志中,我只点出两个环节,一是较少人关注,但是修订最多的部分并涉及230条条文;二是最受到关注,有关经循公诉程序定罪的雇主一般责任条文罪行的罚则。 调整罪行的严重程度及最高罚款 上述需要修订的两条条例中,有659条条文涉及广泛的法定职安健要求,包括指定风险消减措施及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三个不同严重级别与相关罚则。这亦是今次在修例草拟工作中,最浩瀚的部分。工作包括检视每一条条文的罚则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是否合适或需要调整,以及基于过往二十多年的执法经验,这些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级别是否适当。经过劳工处的同事们,巨细无遗地逐一条文审视及咨询相关业界的意见后,决定建议将160条条文的违法行为的严重性级别提升,70条条文的严重性级别降低,共230条条文需要调整。 举例来说,《工厂及工业经营(在压缩空气中工作)规例》第21(6)(f)条,要求雇主在医疗室设置供放置食物及热饮的食橱,现时罪行的严重性是“非常严重”,我们建议调整为“轻微”。又如《工厂及工业经营(应呈报工场的防火设备)规例》第5(2)条,规定雇员不得阻塞走火通道,以确保火警发生时,通道畅通无阻;现时罪行的严重性是“严重”,我们建议调整为“非常严重”。 此外,就罚则的调整方面,我们考虑了三个因素:一是雇员及雇主的财政能力有分别;二是经歴20多年通胀;及三是适量提升罚则的阻吓力;如下表: 现法例最高罚款额 建议最高罚款额 雇主 雇员 轻微违法行为 10,000元 25,000元 10,000元 严重违法行为 50,000元 100,000元 50,000元 非常严重违法行为 200,000元 400,000元 150,000元 虽然表面上涉及雇员的最高罚额没有调升,但由于有共90项涉及雇员的条文调高了严重程度,整体的最高罚款额提升了2.2倍,相对雇主的2.4倍。 经循公诉程序定罪的雇主一般责任条文罪行的罚则 基于前文提及有关近十年因工业意外死亡个案,在每年约20宗徘徊,没有改善,再加上罚则阻吓力不足,更有持责者重复干犯极严重的职安健罪行,我们检视了这些案例,及参考外国经验,就违反极严重职安健的违法行为,即涉及极高罪责或严重疏忽并导致严重后果的个案,我们建议修订针对雇主一般责任条文,让劳工处以可公诉罪行形式引用该条文提出检控,并由较高层级的法院审理。我们只会针对故意或罔顾后果地作出的行为或不作为而构成极高罪责,并导致工人死亡或严重受伤的特殊情况,才引用建议的可公诉罪行形式提出检控。劳工处仔细审视了自二零零九年的检控个案,认为只有七宗个案可以达至以可公诉罪行形式提出检控的门槛。 这一部分的修订中涉及的罚则水平有争议性。政府参考了外国经验及多番听取了雇主及雇员的意见,采取了「中间落墨」的方案,我们建议将可公诉罪行的最高罚款额订为一千万元,这与目前香港法例中列明的最高罚款额1相同,亦是其他已发展国家及地区职安健法例最高罚款额的中游范围。由于职安健条例规管香港各行业,而当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2,我们建议在法例加入新条文,若公司经循可公诉程序定罪,要求法庭在量刑时须参考被定罪公司于案发日的相关财政年度的营业额,以协助法庭评估被告的运作规模和财政能力,从而作出阻吓性的罚款。这个最高罚款额订为一千万元水平,相信会在法案审议阶段有不少讨论,我们预期工会的代表会认为是太低,而商会的代表则会认为是太高。 后语 这是一次重大的法例修订,除了要感谢各方所给予的意见,更要感谢曾经参与有关工作的现任及前任劳工处同事,特别是在开始时,愿意承担一次全面的法例检讨所涉及的浩瀚工作,可说是「勇气可嘉」。不过,修订法例工作还未有结束,还要待立法会完成审议,我们不能排除在审议过程中,仍会找出一些需要优化的修订。最后还是要说,修订法例,加强阻吓力,是必须的,但不足以改善职安健,还需要不断调整教育、训练、宣传、巡查和执法的策略。此外,就职安健的法例修订仍有一项优化《建筑地盘(安全)规例》的工作在下届政府初段才会提交议会,即是要求承建商向劳工处处长呈报规模较小但风险较高的建筑工程,好让劳工处可以及早依据工程的风险作出职安健的巡查。 1《证券及期货条例》(第571章)及《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第586章)个别条文的最高罚款额为一千万元。 2根据工业贸易署最新数字,中小企业数目占目前全港企业数目超过98%。 read more

香港“和衷共济爱港联盟”社团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暨香港回归24周年
#中国共产党100周年# 香港“和衷共济爱港联盟”社团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暨 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 和衷共济爱港联盟创会主席李国昌表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的组成部份,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制度优势之一。中央一直心系香港同胞,多方面支持香港发展,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我们祝福祖国、祝福香港,明天会更好! read more

警方强烈谴责有人向礼宾府投掷易燃物
警方表示,礼宾府近下亚厘毕道斜坡,今日(1日)凌晨约两时被人投掷多瓶易燃物,包括边炉气及白电油,引起火警。人员随即将火扑熄,无人受伤,爆炸品处理人员及消防员到场处理。警方强烈谴责破坏法纪的行为,并重申绝不容忍任何暴力行为。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正积极调查案件,将涉案人士绳之于法。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李家超称与内地通关条件已具备下周公布健康码详情
x 本港与内地官员今日(25日)举行第2次对接会议,磋商两地通关安排。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表示,会议气氛积极及正面,内地专家及官员肯定本港防疫工作,认为香港基本上具备通关条件,双方同意有序提交报告,并尽快促成通关,而两地会研究中港健康码的对接及转码细节,创科局将于下周推出港版健康码,让市民及早下载同熟悉使用。 李家超指出,内地卫健委专家认为本港基本上具备通关条件,双方将就程序提交报告,推进中港通关为目的,本港亦已进入全面落实准备有序通关阶段,包括研究香港健康码、口岸流程、人手安排,排查机制等。 李又指,双方亦会重点研究健康码对接,并研究口岸管理双方合作联防联控及风险管理,港府要求食物及卫生局立即跟进管理风险人士,而创新及科技局将在下周公布“港康码”方案,让市民提早准备使用。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补充指,12月初将推出“港康码”,而下周将作相关介绍,当局亦会研究健康码、粤康码要研究对接,用好不同科技方案抗疫。 至于通关时间,李家超指会议上中港两地均同意尽快推进,故会议后将提交报告,相信双方会继续交流,并按实际细节方面继续探讨。他强调双方已有共识,要尽快推动通关工作,又称现时要全面落实通关准备工作阶段,真真正正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而通关要有序、按实际情况、风险可控的方式推进,故须有配额制,实际运用方式都仍在探讨。李表示,现时只有2个关口运作中,至于如何分配人数等人数则仍在研究,有细节会尽快公布,但需要听取内地回馈才有细节分享。 由于香港现阶段要确保防疫抗疫有效,确保感染个案少之又少,希望市民积极配合及遵守防疫规则。熔断机制方面,李指对任何新风险一定要管控好,卫生署及食卫局要确保一定要管理好,无论什么个案都要保持良好、没有本地个案的形势,才可对通关保持良好条件。 他续称会议上气氛积极、共同愿望十分清晰,取得很大进步、基本上很高兴,不同内地单位已经提供支持及建议,例如卫健委专家提供跟进香港考察的结论;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政府都表达口岸方面的关注,而香港则会研究健康码,认真做好口岸方案,认为通关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read more

刘国勋冀政府研究开放绿化地作为产业安置
民建联在第三次立法会前厅交流会结束后见传媒 第三次立法会前厅交流会今(5日)早以闭门形式举行。民建联于会后会见传媒,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说,近期出现不少棕地作业者因收地在即,寻求新用地时面对困难的情况。他说,如果在无开拓新土地情况下,部分产业将会流失和结业,他提出,当局应全面研究开放绿化地,作为产业用地及产业安置,并期望当局在安置政策上采取更主动角色,与商户及作业者沟通。 刘国勋说,现时棕地有1500公顷,当中一半约800公顷已计划收回发展。至于绿化地有16000公顷,他认为只要使用当中一成,已足够作棕地作业以及发展新产业。 read more

香港马会宣布未来四场赛事闭门作赛
香港赛马会今日今日(20日)表示,已获政府准许,可于本月23日、26日、30日及下月3日,在特定条件下举行赛马日。 香港赛马会宣布,以上日子举行的赛事,只容许职员、本会干事、持牌人士及为赛事进行必须在现场工作的人士进入马场;其他人士不会获准入场,包括马主、会员、传媒及公众。另外,以上赛马日不设马场双边投注。 read more

政府十一举行升旗礼及酒会不设公众观礼区
十一国庆将至,特区政府昨日(29日)公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政府高层官员,将于本周五(10月1日)出席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政府发文指,升旗仪式将于10月1日上午8时在湾仔会展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举行,警察乐队将会奏乐,并由歌唱家廖匡和林颖颖领唱国歌,纪律部队会在空中和海上敬礼,因应疫情将不设公众观礼区。升旗仪式结束后,特区政府会在会展中心三楼大会堂举行国庆酒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为酒会主礼。 read more

董建华谈中共百年:从抬起头来到“平视世界”的奋斗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24周年纪念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由积贫积弱发展到和谐安定、国强民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所得的成果。 这位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借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对香港年轻人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他并鼓励年轻人看看国家的锦绣河山,看看“天问一号”的火星照片,在自己的岗位自豪地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贡献者、实现者。 记者:在中共百年华诞之际,您如何评价中共的执政能力? 董建华:在中共百年华诞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有一个回顾、一个细看、一个展望︰回顾百年前中共创党时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细看今天14亿同胞以不懈奋斗创造举世奇迹;展望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华诞之时,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将会创造何等的辉煌!我的信心既来自于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事实”是最好的评论员,唯有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才能够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贫穷积弱、列强环伺,堂堂中华大国竟沦为“东亚病夫”。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走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带领几代中国人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上下求索之路。 事实胜于雄辩,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一穷二白发展到全面小康,让八亿人脱贫;国家由山河破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由西方国家民调机构进行的调查,中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度,持续超过百分之九十。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客观的评价。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还实现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的社会稳定、可持续的政治制度建设。这三个“可持续”的结果,就是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14亿人民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不断前进。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记者:您曾在接受我社访问时说过您自己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永远是在倾听人民的声音,知道在做的事情是在为人民而做,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件事”,可否更具体地阐述这个看法? 董建华: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的就是人民,新中国的成立,开宗明义是一个“人民共和国”。初心不忘,一百年后的今天,习近平主席的施政理念,就是“执政为民”,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大家在电视画面经常看到,每遇地震、水灾,还有新冠疫情等,共产党员始终冲在前头,各级官员总是身先士卒。这些是看得到的新闻片段,更多的是看不到的施政理念,就是每一项政策施行前,都把人民福祉放在第一考虑。 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历久常新。每一个时代,总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每一代人,也有他们的承担和期盼。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克服挑战、创造机遇、改善人民生活。这需要科学的研判能力、超凡的规划能力、灵活的统筹能力、全面的组织能力、高效的执行能力。我们国家“五年规划”的成功,以及抗击新冠疫情的成果,体现了执政党的总体施政能力,证明了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共产党领导下的“执政为民”不是西方选举的竞选口号,而是全心全意全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我有幸长期参与全国政协的工作,对此深有体会。中国的政协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中共的统一领导下,最大程度地把社会各界、各阶层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国家“增量发展”。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让中国能够立足于国情和发展需要,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坚定前行。 记者: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也遇到过曲折,您如何评价中共从曲折中走出并努力实现国家富强的能力。 董建华: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持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没有全盘照搬照抄别人,从不盲目模仿,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一个百年政党能够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得来不易。当中的要诀,以我的观察,主要有两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向前迈进的生机勃勃的党。从1921年建党开始,共产党在领导革命以至国家治理的道路上,即便出现过许多曲折,但每次都能依靠自身的机制拨乱反正、再闯新路。历史实践证明,中共具有超凡的自我纠错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也是一个“百川汇海,有容乃大”的开放型政党。中共建党初期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如今吸纳各民族、各界别,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这种开放性、包容性的精神气魄,使中共能够摆脱西方政党的狭隘利益观念,引领整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还有美丽起来,美国太空总署亦曾经报导,在全球绿化进程中,中国作出的贡献全球第一。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美丽,是文明的美丽、心灵的美丽。 记者:近几年来,香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您如何看待这些挑战?这会否影响到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董建华:香港近年发生一连串动乱,对法治、民生的冲击很大,也加剧了社会撕裂。但可以看见,除了自身社会深层矛盾的香港小气候,也离不开新时期地缘政治变动的国际大气候,港英政府遗留的隐患,加上外部势力干预,香港过去两年遭遇的挑战,已超出特区政府的处理能力。若非中央正本清源,果断出手,香港恐怕会面临每况愈下的危机。 在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中央本着维护“一国两制”宪政秩序的决心,本着执政为民的理念,本着维护香港市民福祉的宗旨,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研判和部署。首先以国安法止暴制乱,继而透过完善选举制度,确保爱国者治港,为香港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香港走上由乱及治,由治至兴之路。 “一国两制”给予香港最强大的制度优势,既保障香港资本主义制度、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际商贸中心地位,同时让香港搭上国家经济快车,全面融入大湾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开科创中心前景,与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这样的优势,我对香港是充满信心的。国际社会最终也会明白香港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并尊重和欣赏中国政府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所做的必要举措和良好用心。 记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对香港青年,您有哪些期望,有什么寄语? 董建华: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国家由积贫积弱,发展到和谐安定、国强民富,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所得的成果。 过去,香港年轻人总是不自觉地“仰望”西方,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认识得不够透彻。现在,我想借用习主席的话跟香港的年轻人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年轻人应该抬起头来,看看祖国的锦绣河山、看看全面小康的历史成就,看看坚忍不拔的抗疫史诗,看看“天问一号”的火星照片,看看十四亿人平凡而动人的中国梦。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历久弥新。从抬起头来,到平视世界,这是多么谦实的要求,背后又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奋斗,多么伟大的飞跃,多么振奋人心的成就。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在自己的岗位,自豪地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贡献者、实现者。 资料来源:中新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