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逾7万人接种新冠疫苗创新高 料今日破300万关口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展开以来,市民接种热情持续高涨。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晚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昨日全日接种人次达70570,是接种计划推展以来新高。
聂德权期望更多人尽快接种,尤其长者。他指出,专家建议所有曾接种流感疫苗的长者均可安全地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截至昨晚8时,累计2,982,700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加上过去每日平均都有超过2万人接种,今日(24日)又是周末,料接种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关口。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展开以来,市民接种热情持续高涨。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晚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昨日全日接种人次达70570,是接种计划推展以来新高。
聂德权期望更多人尽快接种,尤其长者。他指出,专家建议所有曾接种流感疫苗的长者均可安全地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截至昨晚8时,累计2,982,700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加上过去每日平均都有超过2万人接种,今日(24日)又是周末,料接种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关口。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严峻,政府自今日(28日)下午4时起,围封沙田禾輋村顺和楼进行强制检测(不包括位于地下的圣公会灵风堂幼稚园),受限区域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3月1日)下午约2时完成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上述大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政府已经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晚10时前接受检测。 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有特别困难的人士安排上门采样。 民政事务总署设立热线电话2835 1473,由今日下午2时30分起运作,供受检测宣告限制下的市民查询及求助。社会福利署亦会为受影响的居民提供协助。 read more
政府「疫苗通行证」将于本周四(24日)起实行,12岁以下儿童及持「豁免证明书」人士可豁免。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蔡杰铭今日(22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接种疫苗是非常简单的事,不希望有人为获豁免「钻空子」,不排除日后会收紧豁免要求。 蔡杰铭指,市民买外卖、到商场交收物品,或经商场回家均可获豁免,但若遇抽查要提出足够证明。他表示,目前疫情严重,外出亦有风险,外卖亦最好有打针,不希望有太多豁免,造成不公平。 另外,市民到食肆需要主动出示「疫苗通行证」,负责人毋须核实顾客个人资料,蔡杰铭预料当美容院及健身中心重开后,亦会被纳入主动查核处所 read more
澳门政府宣布,下星期一(15日)起开始实施新的出入境规定,非澳门居民包括外地雇员及其家属、外地学生或特别逗留人士,在申请签证或入境时,须声明入境目的,或在入境时按已获批准证明填报申请声明。 澳门出入境管理局部门表示,到澳门旅游、购物、探亲或博彩等视为类同旅游的活动,可无需特别声明。入境后如改变入境目的,须到出入境事务大楼声明。若被发现在澳门的活动与声明不符,会被废止逗留期、限期离境和限制入境等措施。 此外,由下周一开始,除内地通行证到澳门居留人士维持原有制度,其他获澳门居留权的人士,首次获发逗留期由现时1年改为2年,可在逗留期满前申请续期,每次2年,直至横跨7年可获得澳门永久居民资格为止。在明年3月15日之后签证到期的人士,要在到期前120天内的头60天内提出续期。如在后60天申请,前30天要多支付2000元续期费,后30天要多支付5000元续期费,否则有效居留期一到就会失效。 澳门当局提到,新旧法交接会有4个月过渡期,即获批逗留期在本月15日至明年3月14日期间到期人士,仍可按旧法辧理。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5日)上午完成观塘和乐村居安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04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9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530户,当中52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联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5日)举行记者会,宣布周五起晚市全面禁堂食及关闭酒吧等等措施,为期14天。 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在会上指出,截至昨日本港已录得114宗涉及Omicron个案,过去一直以来输入个案上升,目前超过九成是Omicron个案,而Omicron亦已扩散逾110个国家,外防输入对香港只会有增无减,对本港医疗系统有压力。 林文健续说,由输入个案衍生的本地个案,即个案12676(北角国泰空姐个案),经调查后发现,社区内相信已经有不止一条传播链,甚至有更广泛传播。不少个案Ct值低于20,即病毒量高,显示病毒传播力非常强。疫情已进入社区,本港内部疫情防控处于非常危险的阶段,必须以严谨措施防止扩散,卫生防护中心会做好个案追踪及疫情防控工作。 林文健又提到,估计确诊个案会继续增加,呼吁市民密切留意强检地点公告,而现时本港仍有三成人口未接种疫苗,他呼吁市民尽快打针。 read more
2022年5月17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刘光源特派员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决不能允许阵营对抗和冲突动荡在亚洲重演》的英文署名文章,揭批个别大国推进“印太战略”、拼凑“亚太版北约”的企图和危害,提醒地区国家警惕“印太战略”把东盟置于从属地位、把地区变成“火药桶”,呼吁共同反对阵营对抗、弘扬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践行全球安全倡议、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文章亦于当日在该报网页版刊登。全文如下: 决不能允许阵营对抗和冲突动荡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危机爆发两个多月来,已经把欧洲搞得一团糟。个别域外大国在欧洲实施离岸制衡,主导北约五轮东扩,对俄罗斯极限施压,点燃俄乌冲突的导火索,还屡次三番火上烧油,挑动冲突不断升级,给欧洲和平与发展蒙上巨大阴影。正如英国一位前议员所说,个别大国“准备好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最终它也准备好让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 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惨痛教训对亚洲国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亚洲,搞乱欧洲的个别大国正加紧推进“印太战略”,企图拼凑“亚太版北约”,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对“印太战略”的种种伪装和严重危害,地区国家眼明心亮。 个别大国企图在本地区另搞一套政治安全体系,将东盟置于从属地位。抱守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排出“五四三二”阵型,强化“五眼联盟”,做实“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打造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这些举动违背东盟地区一体化愿景,直接冲击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平台,与东盟印太展望的宗旨背道而驰,使东盟在区域合作架构中面临被边缘化风险,充分暴露出个别大国只是把东盟中心地位挂在嘴边、从来没真正放在心上。这种制造集团对抗、撕裂现行国际体系和秩序的行径,与西方海洋霸权主义一脉相承,意在加剧全球意识形态对抗,挑起“新冷战”,严重违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注定不得人心。 个别大国无视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通过不断强化军事部署把地区变成“火药桶”。实施“太平洋威慑倡议”,向西太地区增派兵力和先进武器,加强前沿部署和军事对抗,挑动军备竞赛。强调“一体化威慑”概念,在武器出售、防务贸易等方面向地区盟友大幅放宽限制,甚至不惜冒着核扩散风险输出核潜艇制造技术,还频频在东海、南海等地区开展大规模海上联合军演,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借机介入地区事务。派遣军用舰机以“航行自由”名义对地区国家开展密集的抵近侦察活动,甚至擅闯他国领海领空,蓄意进行军事挑衅。反复炒作南海争议,干扰破坏地区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在台湾问题上故意“踩红线”,多次对台军售,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可以说,个别大国就是亚洲和平安全的最大不稳定源。 亚洲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决不能允许乌克兰危机一幕在本地区重演,决不能让亚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斗场。地区国家应共同反对阵营对抗和集团政治,坚决抵制“印太小圈子”,阻止个别大国在我们周边挑事生乱,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地区和平稳定局面。 今年中国、印尼、泰国将分别担任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刻”,国际社会期待亚洲为此发挥引领作用。亚洲国家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弘扬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亚洲价值观,把握多边对话合作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降低全球治理赤字作出亚洲贡献。 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为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地位实质性提升作出巨大贡献。在去年11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峰会上,双方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次彰显中国—东盟关系在区域合作中的引领作用。2021年中国—东盟贸易额逆势上扬,同比增长28.1%,延续经贸合作强劲势头,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年初正式生效实施,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给东盟、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红利。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地区格局,习近平主席在上个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宁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一倡议不仅基于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理念,也充分吸收了东亚区域合作精神的精髓。中国愿与地区国家共同全面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定维护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继续推动深化地区安全合作,携手构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地区安全新架构,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As Ukraine crisis drags on, Asia must learn the painful lessons...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5日)刊宪,宣布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一民选议员议席悬空。 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在今年9月28日裁定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民选议员杨家安并非妥为选出。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d)条,其议员席位由当日起悬空至今。 read more
修例风波期间深度参与黑暴犯罪活动、大肆鼓动支持煽惑资助暴力犯罪行为的612黑暴基金昨日宣布择日散档。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9日)早上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612基金目无王法,一个组织有没有犯法,一讲事实,二讲法律。612基金不注册登记,不是法人,没有理事,没有注册地址,更加没有登记理事的住址,竟然可以在过去两年,用二十多个员工,天天经营,而且借人家的银行户口处理过两亿元的经费。 梁振英指出,一个组织必须根据公司条例、社团注册条例等法律注册登记成为法人,才可以存在,才可以运作,这是非常简单而又清楚的法律,特别请教大律师,全香港街头街尾的大小商户、成千上万的社会组织都是奉公守法这样存在和经营的。但是,大家清楚知道有关612基金的事实是, 一个英籍大律师、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加一个退休主教陈日君等人走在一起,不注册登记,不是法人,没有理事,没有注册地址,更加没有登记理事的住址,不必交年报,不必报税,竟然可以在过去两年,用二十多个员工,天天经营,而且借人家的银行户口处理过两亿元的经费。 梁振英表示,612基金明明犯法,如果哑忍,香港就是无法无天的地方,就是谁恶谁正确的地方,香港所有社会组织都不必办任何政府手续,都不必自己去开银行户口。大家在等等着看吴霭义大律师再一次在犯人栏表演「慷慨陈词」。 read more
野猪滋扰问题日益严重,渔农自然护理署昨日(12日)公布,将会定期捕捉在市区出没的野猪及把捕获的野猪人道毁灭,以减少野猪数目及野猪滋扰,亦会研究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70章)以扩展野生动物禁喂区,加大力度禁止人为喂饲野生动物。 渔护署发言人表示,署方自今日起将会把在市区出没的野猪捕捉及人道毁灭,在新策略下每月都会进行野猪捕捉行动,利用麻醉枪捕捉目标野猪人道毁灭,会优先处理有大量野猪出没,及野猪曾伤人或对公众构成危险的地点。 署方亦正研究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70章),包括扩大野生动物禁喂区范围,加强控制喂饲活动,减少吸引野猪于市区出没的诱因。此外,渔护署亦会加强宣传及公众教育,教导市民不要喂饲野猪。 发言人解释指,该署2017年年底推出捕捉及避孕/搬迁计划,并在2019年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加强管理野猪,从不同方面解决野猪滋扰,惟野猪继续在市区个别地点聚集及觅食,造成严重滋扰,而部分野猪更习惯在闹市或马路上出没,对公众及道路使用者构成潜在危险。 近年野猪伤人个案已有上升趋势,过去10年(2011年11月至今年10月),共录得36宗野猪伤人个案,当中30宗于2018至21年间发生,超过80%。过去10年间,首7年平均每年只有1宗伤人个案,但近3年平均每年便有10宗伤人个案。 发言人呼吁市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切勿喂饲野猪,强调野猪并非宠物而是有潜在危险的大型野生动物,喂饲活动会吸引野猪在市区出没什至聚集,不但对自身可能造成危险,更会危及其他市民和对大众日常生活造成滋扰。 read more
旅发局再推新一轮「赏你住」计划,合共提供2万个名额,共有146间酒店参与,有20间属新加入;已在港完成接种最少一剂新冠疫苗的成年香港身份证持有人,可以在明日(7日)起,预订明日至11月2日的酒店住宿计划。 旅发局表示,合资格人士最多只可持有2张于本地零售或餐饮实体店消费、合共满800元的机印正本收据,消费日期必须要是上月16日至下月31日,收据亦必须列明商户名称、消费项目、日期和金额。 旅发局又提醒市民,选定过夜住宿计划后,直接联络参与酒店,按照网站指定的预订方法发送电邮或于参与酒店的订房系统,以推广码「HKstay」预订,预订时提交收据副本,入住时须持18岁或以上有效香港身份证、正本收据、以及疫苗记录正本及╱或电子纪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