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支联会」常委已议决散伙 日内将召开会员大会表决
一贯反中乱港的「支联会」,其反中乱港纲领一直被外界质疑涉违《香港国安法》,消息指,支联会常委昨日(23日)召开常委会,通过决议解散支联会。惟有关决定仍需待会员大会通过,据悉,该会将于日内召开紧急会员大会,若得到75%出席会员赞成,即可通过解散决议。
消息人士指,解散决定已考虑多方因素,特别是近日多个团体在官媒及其他媒体点名批评下,参考其他团体做法及内部原因,认为「支联会」解散属负责任做法。
一贯反中乱港的「支联会」,其反中乱港纲领一直被外界质疑涉违《香港国安法》,消息指,支联会常委昨日(23日)召开常委会,通过决议解散支联会。惟有关决定仍需待会员大会通过,据悉,该会将于日内召开紧急会员大会,若得到75%出席会员赞成,即可通过解散决议。
消息人士指,解散决定已考虑多方因素,特别是近日多个团体在官媒及其他媒体点名批评下,参考其他团体做法及内部原因,认为「支联会」解散属负责任做法。
2023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将于今年6月及9月分两个阶段接受报名。其中,丙类(其他语言—2022年11月)科目于今日(27日)起接受报名。其他语言科目考试费为每科697港元,立法会虽已通过拨款由政府支付2023年文凭试考试费,惟有关安排并不适用于自修生。 拟报考有关科目的自修生,必须符合以下其中一项条件,包括曾应考文凭试,或相等考试;于2023年1月1日计算,已足19岁;或非修读文凭试课程,但已修毕或于2022/2023年度正在修读由考评局决定为等同中六之课程。另外,以自修生名义报考的考生,不得同时以学校考生名义报考2023年文凭试。 丙类科目2022年11月考试设有六个其他语言科目,包括:法语、德语、印地语、日语、西班牙语及乌尔都语。考生报考2023年文凭试的丙类科目,将与其报考甲类及乙类科目的数目综合计算,总数不可超过八科之上限。考试的成绩暂定于2023年1月下旬发放。 read more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今日(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超过5000名台湾民众被诈骗集团以工作名义骗到缅甸等国家,其中2000多人仍被关押。香港特区政府近期也表示,有港人疑似在泰国等地失联。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回应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领事保护工作,全力维护包括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与合法权益。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正与驻在国政府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查找并解救相关人员。同时我们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警惕境外网络虚假招聘信息,严格遵纪守法,确保人身安全,及时举报有关涉诈骗涉赌信息。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警,并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今日下午公布,今年1月至今,执法部门一共收到20名港人求助,当中有12人已经安全,其中10人已经回港,其余8人被禁锢在缅甸失联,人身自由受限。保安局已成立专案小组,跟进有港人被诱骗到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并被禁锢和强迫从事非法活动的事件。 read more
内地昨日(7日)公布防疫新10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无症状及轻症可居家隔离等。内地防疫再优化,对香港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有推动作用。据悉,特区政府正在检讨放宽各项防疫措施的可行性。 有消息指,特区政府现正在探讨减少密接家居隔离时间;进一步放宽入境核酸检测,以快测取代;户外地方取消口罩令等。此外,医管局或将探讨放宽出院准则等。 本港昨日新增11981宗确诊,包括11278宗本地确诊个案及703宗输入个案,属近9个月以来新高,再多22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本港累计10651人染疫不治。 read more
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建设的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自去年2月底运作至今,共诊治超过5800名新冠患者,团队今日(4日)获得医管局本年度杰出员工及团队奖。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联网运作)黄立己表示,中心去年开始运作初期面对很多难题,包括第4波疫情爆发的时候,接收的病人数量由原先预计的48人一下子增至百多人,但最终都应付到。他又指,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医院联网,大家都尽力工作。 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顾问医生陈文俊表示,中心原本只接收16至65岁的轻症病人,但在第五波疫情期间,亦要接收婴儿和长者,高峰期更同时间接收600至700个病人,有来自各间医院的儿科、老人科医护加入增援,他庆幸医护之间互相支持,迎难而上。 团队相信,经历过往第四波和第五波疫情,本港已经有足够经验,有信心在新一波疫情来到时可以即时调配资源。 read more
李家超与不同商界领袖交流。(李家超fb图片) 正在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9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昨日出席APEC商贸咨询理事会成员对话环节,和理事会成员互动交流。 李家超与不同商界领袖交流。(李家超fb图片) 李家超表示,在分组讨论期间,与同组的国家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等领袖,就共同关注的议题交换意见。会议期间,李家超亦和其他国家的理事会成员沟通,形容会上讨论气氛良好,十分愉快。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be93e36bd075d08b702abd748f012fb9.mp4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6日)新增1,489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另有1,288宗经快速检测呈报个案。换言之,本港新增2,777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7宗输入病例。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67,960宗。另外,再多111名确诊患者离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其中84名患者昨晚(5日)病逝,包括40名死者来自院舍。 今日的7宗输入个案中,有2宗是机场临时样本发现确诊,该2名患者昨日从比利时、加拿大抵港;其余5宗则从检疫酒店发现确诊,当中3人在隔离第5天染疫,他们在上周四(3月31日)乘搭EK384,分别从泰国、巴林、阿联酋来港,另外2人则于隔离第4天发现染疫,分别于上周五(1日)从阿联酋、日本抵港。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今(6日)公布,死亡个案新增111宗,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8,247名死者,病死率为0.71%,年龄介乎11个月大至112岁,有67.2%从未打针,21.4%已打1针,11.4%已打2针或以上。 死亡个案方面,其中有84人为昨日(5日)离世,包括53男31女,年龄介乎43岁至102岁,当中有40人来自院舍,有50人无打针、有21人已打1针、11人已打2针、2人已打3针;当中有77人为60岁以上长者。 昨日有3人为较年轻死者,包括第一名43岁患者本身曾脑神经出血,脑干受损需使用呼吸机,3月12日发现有确诊,曾处方不同药物。第二名59岁患者,长期病患,有高血压、晚期肾衰竭,有心脏病,今次入院最主要是因为洗血期间气促。第3名59岁男患者,长期病患,有肺癌,已扩散至脑及骨。 他指出,疫苗接种是减少死亡重要手段,当局已达成第一阶段目标,即3月18日前在全港1,100间院舍接种第一剂疫苗,至4月5日已接种第一剂人数逾44,700人,部分院友因曾确诊不宜接种,稍后会再接种。安老院舍及残院在3月的覆盖率是54%及69%;第二阶段会在4月15日前安排医疗机构等,至少2次到访院舍接种第2针及第3针,又会再为曾确诊人士接种第1针。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现时共有10,068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他续指,过去24小时新增13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8人情况严重,74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另外,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得116万宗确诊,包括快速抗原测试平台呈报个案,连同每天经核酸检测个案去分析,看到本港疫情由3月初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过去3天录得为3,000宗水平,数字仍然很多,又相信市民在近日假期或有较多活动,希望公众减少聚会。 欧家荣补充指,现时流行病学追踪主要透过2个网上平台收集患者资料,目前处理个案方向仍以及早隔离、安排密切接触者家居检疫。由于确诊宗数多,盼患者经问卷提供资料,待个案数字回落后,当局或透过资料安排进行强制检测。 read more
新冠肺炎严峻,议员陈仲尼指,其议员办公室1名顾问,在1月3日曾与1名初步确诊者有接触,该顾问昨日(5日)曾到立法会,陈与这名初步确诊者有不超过15秒的短暂接触。陈及其顾问料今晚可作检测。 read more
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今日(17日)公布,初步访港旅客数字,去年12月的旅客量有所回升,有9,448人次,较前年同期升94.1%,主要来自内地,数字升逾1.5倍。然而去年全年访客数字仍按年下跌97.4%,为约9.1万人次。旅发局指访港人士主要是探望亲友或有其他必要到访的原因,消闲旅客继续维持近乎零的水平。 旅发局公布上月与去年全年初步访港旅客数字,其中去年全年有91,398人次访港,内地占最多,有65,694人次,占71.8%,然而数字仍按年下跌97.6%。另外非内地访港人次,包括短途、长途、新市场,即有25,704,按年下跌97%。 去年12月数字上升,估计是因为政府实自去年9月起实施「来港易」计划,容许非香港居民从广东省及澳门免检疫来港,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口岸每日各提供1,000个名额。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截至上月23日,共有23,906人次在计划下抵港,其中21,559人次经深圳湾口岸、2,347人次经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入境香港。 read more
政府昨日(17日)下午6时起限制在东涌指明「受限区域」(即东涌逸东(二)村谦逸楼)内的人士(下称「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 政府今日(18日)上午约7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行动中,1230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3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400户,当中1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教育局日前公布《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归纳8项教师专业操守准则。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7日)表示,上一份教师专业指引在1995年订立,年代已久,教师一直期待由官方作出清晰指引,加上2019年社会事件后各界关心教育,因此教育局订立今次新的指引。 蔡若莲在一个电台节目指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社会对老师有高的期望,指引主要集中解释对教师师德的要求,8项准则都是社会有共识的价值观,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非常专业,她亦听到有前线老师反映欢迎当局公布操守指引,让公众看清教师的专业。 蔡若莲强调,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是教师应有之责,有关工作自香港回归以来都有做,但效果未算明显,今次的指引明确了这项准则。指引有3个用途,包括期望老师自觉自律共同遵守、学校要处理指引提到「不应」做的失当行为,及当老师有良好表现时,亦鼓励学校以指引作准则表扬老师。 对于有工会担心处理教师投诉的机制没有业界参与,蔡若莲表示,处理教师投诉机制没有改变,过往有其他团体接收针对教师的投诉,但囤积了不少个案,投诉者和被投诉老师都要苦等结果,让双方折腾。现时做法是先交由校本处理,再由教育局审视调查结果,研究是否要跟进,对投诉及被投诉人都是更快、更公平公正的处理方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