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即日筹今起扩至12岁以上

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安排,今日(27日)起扩展至12岁或以上学生。港九多个疫苗接种中心,有家长带同儿女领取即日筹,部分家长认为打针会较安心,亦希望尽快恢复全日面授课堂。
目前60岁以上人士及12岁或以上学生均可领取「即日筹」,并最多可连同2名陪同一同接种,取筹时可亲身携同身份证,亦可委托家人或照顾者到中心代领,但需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副本登记。

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安排,今日(27日)起扩展至12岁或以上学生。港九多个疫苗接种中心,有家长带同儿女领取即日筹,部分家长认为打针会较安心,亦希望尽快恢复全日面授课堂。
目前60岁以上人士及12岁或以上学生均可领取「即日筹」,并最多可连同2名陪同一同接种,取筹时可亲身携同身份证,亦可委托家人或照顾者到中心代领,但需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副本登记。
在举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之际,国家再向香港送出大礼,宣布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葵青区区议员、全国青联委员郭芙蓉近日表示,这充分反映国家对香港的信任、对香港青年的关爱,期待未来看到港产航天员升空。 郭芙蓉指,过去港人对他国精彩纷呈的太空竞赛只能表达羡慕之情,几乎完全没有参与的机会。直到2003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后,港人注意到国家的航天事业同样有着骄人的成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后每次在香港举办国家航天成就展都能引起港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极大兴趣,坊间亦出现希望参与国家航天工程的呼声。 近年来,香港一直有参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包括理大设计和研制的「嫦娥三号」及「嫦娥四号」月背探测任务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嫦娥五号」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以及「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等。郭芙蓉说,今次出现突破性进展,港人有机会自技术支援的幕后工作走到台前。 郭芙蓉续指,香港的科研理论水平一向有目共睹,但在应用环节却始终乏善可陈,相信香港一旦有「载荷专家」入选,必然能引起全社会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有助于推动各方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并吸引更多青年入行。 read more
发展公私营协作计划是纾缓公立医院服务压力的重要方向。医管局主席范鸿龄今日(7日)发表网志,表示新冠疫情之下扩大原有的公私营协作计划,推多个公私营协作计划项目,至今约有1600名病人获安排到私营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包括到私家医院做骨科手术、乳癌手术、剖腹分娩及放射治疗等。 范鸿龄指,未来的公私营协作计划,将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包括「必须及应急」、「提供选择」及「共同医治」。公私营协作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透过资助让病人只需付出与公立医院相若的收费,便可接受私营医疗服务。 范鸿龄强调,日后发展计划时,会考虑借助私营医疗机构协助,确保公立医院的必须及紧急服务不受影响。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13日)为「2020及2021赛马会香港优秀教练选举」颁奖礼发表视像致辞,提到去年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会、残疾人奥运会及全国运动会夺得亮丽的成绩,全港市民引以为傲。 杨润雄指出,香港运动员的成功,除了刻苦训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的「伯乐」— 教练团队功不可没。在疫情之下,教练和运动员要更灵活地适应各项大型赛事的变更,调动训练安排,保持和提升运动员的最佳状态,例如原定于今年九月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将延期至2023年9月至10月举行,政府亦会继续支持香港代表队备战杭州亚运会及各项大型国际赛事。 杨润雄强调,政府会继续致力推动三大体育发展政策目标,包括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正在增加和提升体育及康乐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合作建立热爱体育的文化。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亦会进一步研究体育向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培训更多专业教练。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肆虐,香港警队昨(12日)晚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警队上下定必全力以赴,积极支持及配合特区政府的抗疫工作。 警队表示,作为特区政府抗疫团队的一分子,警队与其他部门同心同德,前线人员不分昼夜,由巡查处所、围封强检、追踪个案、维持检测中心秩序,以至调查及检控刻意违反相关法例的人士等,一直坚守岗位,无惧疫情,致力保障市民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在抗疫的路途上,警队感谢市民积极配合抗疫工作,严格遵守防疫规例,同时亦向不辞劳苦的医护人员,以及所有参与抗疫工作的政府部门、各界人士、义工及坚守岗位的警务人员致敬。凭借中央政府的支持、特区政府的努力和市民大众的配合,香港定能跨过第五波疫情。 read more
香港大律师公会前主席夏博义涉违反《港区国安法》,昨(1日)接受警方国安处的警诫会面,没有被捕。据了解,他下午约2时离开湾仔警署,同日晚上7时许与妻儿拖着大量行李现身香港国际机场,行色匆匆办理登机手续,至深夜11时搭乘前往土耳其的航班离开香港,辗转返回英国。他接受问话约5小时后即现身机场,让人怀疑他是否心虚,担心日后会被捕而离港。夏博义其后透过手机短讯向外媒记者证实,已经离开香港,正在前往英国,但未有回应其他提问。 夏博义接受警方国安处的警诫会面,消息称,事件疑与他早年与民主派人士成立的民间团体“香港人权监察”有关,该组织被指与“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有政治联系,自1995年起收取近1,500万港元款项,其中更有份资助2014年违法占领行动(占中)。而他担任公会主席期间,曾称《港区国安法》不符合法治精神。 另有报道指,夏博义涉拟安排其英国伦敦关联律师行Doughty Street Chambers的英国御用大律师海莲娜·肯尼迪女男爵,为3月14日开审的黎智英欺诈案来港上庭。海莲娜·肯尼迪是国际律师会人权研究所主任。 议员葛珮帆表示,夏博义以往部分言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而警方国安处昨终于对其“郁手”,让他作会面警诫,市民大众对消息感振奋。惟今次会面打草惊蛇,令他有机会即时离港,不用面对日后的调查,着实可惜。葛期望国安处会继续调查事件,当搜集到足够证据,即时对其通缉。 她又期望日后有同类事件时,国安处一搜集到若干证据,即把疑人拘捕并没收旅游证件,防止“走佬”,再展开深入调查。 至于与夏博义同一英国律师行的其他御用大律师及相关团队,或于稍后来港为黎智英案辩护,她坦言得悉有关消息感到疑惑,担心是否会有人借打官司之名,有勾结外国势力之举,故希望当局去查明。 另外,今年1月底,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改选,杜淦堃当选新一任主席,前主席夏博义黯然下台。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夏博义以及和他一样披着法律外衣、打着专业旗号的反中乱港分子,把持祸害香港法律司法界多年,必然被世人所不齿,终究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别了,夏博义们!你们逆历史潮流而动,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香港国安法生效之后,任何反中乱港分子企图撼动香港大局、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行径实属不自量力,注定徒劳无功。 read more
医院管理局发言人今日(13日)表示,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对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高拔升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昨日(12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感染控制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及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医管局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read more
香港长者疫苗接种率偏低,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日)出席长者「谷针」活动时重申,推高接种率是通关其中一个条件,港府需要令内地有信心当爆发疫情,如何做好追踪工作,否则会令内地对港信心大打折扣。他又指本港70岁以上接种率仅3成,未来会重点推广,包括设增公院注射站及研究推出流动接种车。 聂德权表示,本港清零两个月,但要回复正常生活及通关,接种疫苗是其中一个条件。他指,港府已与内地专家商讨通关条件,必须令内地对香港就整体抗疫,及日后一旦爆发疫情,港府如何追踪上有信心,若疫苗接种率不高,会构成爆发风险,及信心打折扣。 聂续称,全港已接种450万首剂疫苗,占合资格接种人士67%,接种两剂亦有421万,是来之不易成绩,但70岁以下接种率达七成,70岁以上仅却三成,未来会重点推动长者接种率,除现时的「即日筹」,及三间公立医院设注射站,将会安排在更多公院开设注射站,及研究流动接种车。 被问到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浩辉曾形容,对比西方国家,本港长者接种率「羞家」。聂德权未有正面回应,并指不少长者想打针,只是担心长期病或慢性病不适合,不少长者在咨询医生意见后,相信九成以上适合接种,他又指长者属高危群组是无容置疑,本港院舍长者中招死亡率28%,数字令人担心,强调院舍外展接种与流感针一样有既定程序,如长者家人同意或不反对,会按医生意见及长者意愿提供疫苗接种。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21日)恭贺香港剑击运动员张家朗和江旻憓在2022年世界剑击锦标赛分别于男子个人花剑项目及女子个人重剑项目各取得一面铜牌,港队在今届世锦赛已赢得2面奖牌。张家朗更为香港创下男子剑击运动员参与世锦赛最佳成绩,再次写下历史新的一页。 杨润雄表示,张家朗和江旻憓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展现了香港运动员的风采和坚毅斗志,夺得奖牌实至名归,港人均感到欣喜万分。杨润雄又期望香港剑击队在团体赛事继续全力以赴,再创佳绩。 read more
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9月1日及2日在网上举行。由数码港支持的以「后疫情时代于大湾区的数码科技发展」为题的专题分组论坛昨日(2日)举行,探讨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把握新机遇,利用大湾区城市数码转型所带来的蓬勃商机,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数码港主席林家礼在致辞时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RCEP的签署,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亚太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香港处于有利的位置,作为亚洲主要国际创科中心和中国通往国际市场的主要门户,能善用东盟国家和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机遇。他指,数码港初创企业社群的多元化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包括教育科技、物联网、人工智能及遥距工作解决方案等,将于后疫情时期帮助亚太地区内经济体加速迈向数码经济和智慧城市。 分组论坛有两个环节,分别为「在后疫症时代构建大湾区智慧城市」的炉边对谈及「数码科技如何成就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的讨论环节。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数码港亦于设有虚拟展览专区,10家社群初创公司会展示各自的创新科技方案,与参加人士洽商合作机会。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8日)在一个电讯数据中心动土仪式上致辞时表示,本港扩大“安心出行”手机应用程式的应用范围及推出“港康码”,但部分长者仍没有智能手机及数据服务,希望电讯商为长者提供优惠或便利,借抗疫工作彻底打破香港的数码隔膜,令香港往后建立智慧城市有一个更坚实的基础。 林郑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本港的电讯基建完备,对外电讯设施容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5G服务自去年推出覆盖已超过九成。她表示,政府今年积极推出优惠措施,为业界建立数据中心“拆墙松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