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下周一率团赴深圳出席深港高层会晤
特首办今日(3日)宣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周一(6日)将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前往深圳,出席深港高层会晤暨2021年深港合作会议。她同日晚上返港。
特区政府代表团成员包括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陈国基和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
在深圳期间,林郑月娥亦会出席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开学典礼。
特首办今日(3日)宣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周一(6日)将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前往深圳,出席深港高层会晤暨2021年深港合作会议。她同日晚上返港。
特区政府代表团成员包括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陈国基和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
在深圳期间,林郑月娥亦会出席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开学典礼。
《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繁体版出版研讨会今日(8日)举行。出席今日活动的,包括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中央驻港国安公署副署长李江舟、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等人。多位专家亦在会上发言。 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强调香港国安法具法理依据。她说新时代国家面对的挑战不再限于传统观念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的概念扩阔至其他重点领域,以确保国家安全工作能全方位覆盖不同层面。她更指出国家安全关乎全体人民的福祉,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别。 基本法委员会原副主任梁爱诗在发言时表示,自己多次以义工身份,面向办学团体、学校教师和社会团体等,宣讲国家安全与香港的关系,认为应从历史解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且必须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教育。她认为国家安全教育是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和法治教育,为社会培育好公民,是每个老师的责任。她说国安教育应有清晰的目标、详细的课程内涵和设计,要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香港都会大学荣休校长黄玉山在发言时分享了学习《纲要》的四点体会,包括坚持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坚持国土安全和政权安全是头等大事、坚持一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辩证统一。他又呼吁要有坚定的信心、勇敢的斗志和坚强的毅力,要像《纲要》里所说的:「要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的良性互动」。 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表示,香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须把握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全面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二是准确把握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三是尽快补上维护国家安全的短板。他说,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提供了指引,把握好以上三个关键问题,香港必能进一步筑牢「一国」根基、扩大「两制」空间,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大学副教授阎小骏表示,香港核心优势在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保证了香港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贸易交往的枢纽,又是中外沟通交流的战略纽带,始终扮演贯通中西的交流平台这一特殊重要角色。香港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保持持续开放态势,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信赖的平台通道,必须认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和谐的政治环境,才能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特区长治久安。 read more
本港社交距离措施正稳妥有序、按部就班放宽。政府昨日(7日)公布,将在本月向入境旅行团旅客推出针对性安排,包括容许由持牌旅行代理商接待的入境旅行团旅客,在预先登记行程的情况下,在持有「疫苗通行证」「黄码」期间进入包括主题公园、博物馆以及寺庙指定旅游景点,以及进入符合特别防疫要求的指定餐饮处所的分隔区域用膳。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行会前见记者时表示,考虑到旅游业界及香港社会的经济需要,政府与旅游业界达成共识,推出「团进团出」的针对性方案,由旅行社领队或管理人员进行安排,在其管理之下,带领旅行团进入博物馆、主题公园、指定食肆等。 政府表示,入境旅行团要获得以上针对性安排,有关的持牌旅行代理商须事先向香港旅游业议会(旅议会)登记相关入境旅行团的行程,亦须承诺严格遵守适用的防疫措施,例如要求入境旅行团旅客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及符合「疫苗通行证」的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待旅客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等。 政府正与旅议会商定上述措施的执行细节和条件,包括指定旅游景点的范围、指定餐饮处所需要符合的特别防疫措施,以及接待旅客的工作人员所需遵守的防疫措施。相关资料将于稍后上载至旅议会网页。 read more
香港立法会今日(11日)举行会议,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会上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截至上月底,有19人涉嫌煽惑他人违反防疫措施、煽惑破坏防疫设施,或发放虚假抗疫消息被捕。 邓炳强又形容自己是假资讯的受害人,曾经被一间已停运的媒体歪曲说话,要尽快澄清。他强调,虽然香港未有「假新闻法」,但现有法律已有若干条文处理散播不当资讯,无论有关行为是否发生在互联网上,只要涉及刑事罪行,都受相关法例规管;如违反私隐条例,有需要时亦可向法院申请禁制令,亦有机制要求移除不当信息。 read more
特首李家超今日(13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上周其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出席了「艺苑寻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特别展览的开幕礼。这个展览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以欧洲艺术名作为主题的首个特别展览。博物館致力与国际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李家超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的文化事业打了一支强心针。政府会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荟萃的独特创意氛围,打造香港作为亚洲文化及创意之都的品牌。他在施政报告都提出了制订新的「十年文化艺术设施发展蓝图」、成立「文化艺术盛事基金」等多项措施。深信社会各界会继续推动世界不同文化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与香港的故事。 展览于2022年11月9日至2023年2月20日期间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举办,李家超最后推荐大家抽空参观。 read more
全球部分地区已取消检测安排,若要求旅客在登机前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存在一定障碍。对此,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9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中指,本港可以取消登机前的检测要求。何柏良表示,本地已有疫苗接种基础以及疫苗通行证,政府应释放第三针预防重症的好处,果断取消成效较低的措施,以免市民及社会出现抗疫疲劳。 至于是否放宽本地的社交距离措施,何柏良表示,只要坚持完成接种三针疫苗以及戴口罩等措施,并做好处所通风,食肆的营业时间和每桌人数等限制,都可以取消,以尽快让整体社会复常,政府亦应定期检讨,高传播风险场所的疫苗通行证要求。 何柏良又认为,不应把新冠病毒与流感比较,应理性看待数据,聚焦60岁以上有接种疫苗的死亡率;他指根据新加坡经验,只要疫苗接种率有提升,都可大幅度放松防疫限制。 另外,近日专家就新冠死亡率的计法各执一词。何表示不应把新冠病毒与流感比较,反而应理性看待数据,聚焦60岁以上有打针人士的死亡率。他指出,不论以近3年疫情、今年或第5波疫情期间作计算,本地死亡率均低于流感。 read more
香港政府宣布将刊宪以加强从内地或澳门抵港人士的检测要求。今日(3日)起或之后到达香港,在抵港当天或之前14天只曾逗留内地或澳门的5岁以上人士,无论经陆路口岸或机场抵港,相应检测安排将调整。 按「回港易」计划抵港而获豁免检疫的人士,以及已完成接种新冠疫苗而须接受7天检疫的人士,由现时抵港后接受2次检测,增至须在到达香港的第3天、第5天及第12天接受3次检测;及未完成接种疫苗而须接受14天检疫的人士,由现时抵港后接受2次检测,增至须在到达香港的第3天、第7天、第12天、第16天及第19天接受5次检测。 现时,所有按「回港易」计划抵港的人士,均须于在抵港当天或之前3天之内接受检测并取得阴性结果。而所有经机场抵港的人士,均须于抵港当天接受「检测待行」,确认检测阴性结果后方可离开。 抵港人士到达香港的天数以到达当天作第一天起计。例如,若抵港日期为6月3日,则第3天检测应于6月5日进行,第5天检测应于6月7日进行,第7天检测应于6月9日进行,第12天检测应于6月14日进行,第16天检测应于6月18日进行,而第19天检测应于6月21日进行。 另外,随着于早前收紧检疫前台湾及新加坡抵港人士陆续完成检疫及相关强检,所有自5月17日起曾逗留台湾及自5月21日曾逗留新加坡的抵港人士,检疫及强检安排将与曾逗留其他高风险地区的抵港人士一致,于完成检疫后无须再留在逗留地点等候强检结果。 已完成接种疫苗的人士须于指定检疫酒店检疫14天,期间第3天、第5天及第12天接受3次检测,其后7天自行监察,及于抵港第16天和第19天接受强检;及未完成接种疫苗的人士须于指定检疫酒店检疫21天,期间第3天、第7天、第12天及第19天接受四次检测。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read more
新一年来临,香港正全速稳步迈向复常之路。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今日(1月1日)在网志表示,随着社会活动增加,本地新冠病毒个案难免会进一步上升,在放宽防疫以及与内地通关之际,医管局的重点策略是保护高风险群组市民,特别是「一老一幼」。 高拔升指出,确诊指定诊所及遥距医疗已调拨资源,增加优先群组数额,以尽早为高风险群组市民提供治疗。同时,会确保有足够抗病毒药物存量,两款新冠口服药物和止痛退烧药等都充足,局方会理顺分发药物方法,尽力确保本地合资格人士获得合适的治疗和药物。他续指,至于其他非合资格人士的需求,会在拯救生命和公众卫生等特殊考虑下,按现行机制作出考虑和安排收费。 高拔升表示,非常明白市民期望增加探访住院亲友次数,然而为保障病人及同事安全,局方必须谨慎处理并暂时保留目前探访前的检测安排,避免病毒经由探访者带入医院,危及留院的病人以及增加前线同事的压力。 高拔升指,香港社会已达致相当高的疫苗接种率,加上早前曾经确诊的人数已超过250万,社会已经建立较为广泛和整体的防疫屏障,而医护人员亦已累积丰富经验,加之局方强化紧急应变能力,相信能跨过这次挑战。 read more
东涌福朋喜来登酒店早前先后出现2宗输入病例,卫生防护中心昨日(12日),根据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最新分析确认,其中1名62岁从英国抵港的男患者(个案编号:12382)感染欧洲特别是德国十分常见的「Delta」变异病毒株AY.43亚系,即「Delta+」病毒,与其入住的东涌福朋喜来登酒店同层另一名56岁男患者(个案编号:12374)感染的病毒基因排序相同,反映该2宗个案可能有流行病学关联。 该2宗个案从外地抵港后均在位于东涌的香港东涌福朋喜来登酒店进行强制检疫,并入住15楼的相邻房间。而56岁男病人于上周一(1日)入住,并在上周五(5日)检测后染疫,Ct值约15,翌日送院;而62岁患者则于10月22日入住,其后于同月24日、26日、30日,及上周二及周六(2及6日)的检测结果显示均没有中招,但于本周二(9日)检测后却显示为染疫,Ct值约17,并于本周三(10日)送院。 根据防护中心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怀疑62岁男病人于该酒店接受强制检疫期间受到病毒感染。在咨询专家意见后,防护中心决定采取审慎措施加强传染病控制,并会安排于上周一至六期间,曾入住该酒店同一楼层北翼房间的人士到竹篙湾检疫中心进行强制检疫。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及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昨日晚上到该酒店视察,袁国勇表示2宗个案的病毒基因相同,相信由酒店内传播。欧家荣则指上周一至周六(1至6日)期间,曾在该检疫酒店15楼的住客均需撤离,涉及54名住客,大部分已送到检疫中心检疫,另有20名已完成检疫人士亦会陆续送回检疫。 袁提及其中1名56岁男病人为外籍人士,他在上周四(4日)开始咳嗽,翌日证实染疫并列为初步个案,由于他因喜爱运动,相信每日均有在房内使用单车机,由于运动时喷出的空气量高,导致房内的病毒量很高,估计病毒因扰流效应,经走廊空气流入居于毗邻的1517房间,加上该房62岁患者在取物件时没有佩戴口罩,继而受到感染。 袁续指,发现酒店上层空气可能互通,而经相关部门检查后,亦不认为会因渠管等而导致传播,故预料病毒因扰流效应而传播到1517室。 read more
警方昨日(26日)在观塘展开反罪案行动,突击搜查多间派对房间,深夜约11时在成业街一个工厦单位,发现一对23岁男女使用他人的疫苗接种纪录,以涉嫌行使虚假文书拘捕两人,现正被扣留调查。 read more
由1999年开始陪伴港人至今的大熊猫“安安”今日(21日)早晨离世。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早从香港海洋公园得知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陪伴香港人23年的大熊猫安安已经离世,享年35岁(等同人类的105岁)。 李家超指,安安1999年来到香港海洋公园,是人工饲养环境下全球迄今最长寿的雄性大熊猫。他感谢香港海洋公园多年来悉心照顾安安,更感谢中央及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李家超同时表示了对安安离世的哀悼:“安安,你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美好回忆。在我们心中,你仍陪伴着我们,愿安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