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逾1.8万份消费券重新登记申请1.3万已处理
重新登记电子消费券限期今日(15日)傍晚6时届满。政府表示,有1.9万名资料有误或不齐全的电子消费券登记人,需要透过特别安排重新登记,截至昨日已收到1.82万份申请,并已完成处理1.3万份;经核实资料的申请人,可在下月1日收到首期2000元消费券。
政府在旺角、中环、大埔及屯门开放4个服务中心处理补办手续,4个服务中心早上9时开放至傍晚6时。
重新登记电子消费券限期今日(15日)傍晚6时届满。政府表示,有1.9万名资料有误或不齐全的电子消费券登记人,需要透过特别安排重新登记,截至昨日已收到1.82万份申请,并已完成处理1.3万份;经核实资料的申请人,可在下月1日收到首期2000元消费券。
政府在旺角、中环、大埔及屯门开放4个服务中心处理补办手续,4个服务中心早上9时开放至傍晚6时。
中国银行(香港)宣布,因应防疫工作的需要,由即日(6日)起,该行湾仔胡忠大厦分行将暂停营业,直至另行通知,有关分行的自助银行中心服务则维持正常。 该行指出,已在各分行采取一系列的防疫卫生措施,包括定时消毒及加强清洁,要求员工于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以及做好员工体温检测等。此外,该行亦已实施特别的客户分流及排队安排,会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因应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read more
香港海关今日(10日)表示,海关关长何珮珊因一名同事初步确诊新冠肺炎,经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评估后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正按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检疫。 何珮珊有定期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今日亦曾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read more
本港将与广东省商讨「逆向隔离」措施,届时,港人赴内地前先在港隔离,再闭环进入深圳,以符合内地「7+3」规定。 带领港方「专班」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正与深圳市领导讨论,再由中央审批,希望逐步扩大入境配额,但目前仍未有落实的时间。,他指,「如果在香港(隔离)肯定价钱便宜些,对于一些有需要市民,用逆隔离方法到内地是多一个选择,好事来的,因为希望配额可以用这些方法扩大。」 陈国基今日(3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如果能够在香港隔离,价钱肯定较便宜,而且可以可以扩大入境内地的配额。能够给有需要赴内地的市民多一个选择是好事。 对于有报道指,特区政府倾向在11月取消酒店检疫措施,陈国基表示,暂时未有相关决定,但会持续检视疫情。如果疫情在可控之下,一定尽量放宽,这是肯定的,因为香港经济也好,要慢慢恢复。他理解老百姓生活,公司生意,大家都要靠与外国接轨。 read more
「安居乐月」于本月1日全港启动。为进一步提高市民对打劫、爆窃及搵快钱罪行的警觉性,防止罪案科于本月开始,举办一连串宣传活动,与社区一同推广全城防罪防盗。 在昨日至本月28日期间,「安居乐月号」推广车将走访港九新界各地宣传防罪讯息。除了展出及示范各种智能防盗装置以外,车内亦已安装智能防盗系统,让市民可以亲身体验。「安居乐月号」今早11时分别停泊在湾仔修顿中心外及柴湾的柴湾公园对开。在湾仔,防止罪案科警司李志文及刑事支援部总警司余铠均等人亦有出席活动。 李志文在发言时表示,警方会加强情报搜集及与屋苑保安交流,建立即时通报机制,当屋苑保安发现可疑人士,会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向警方通报。他又呼吁,市民到沙滩游泳时需提防「沙滩老鼠」,须时刻小心保管个人物品,避免财物损失。另外,第二期电子消费券将于10月发放,警方提醒市民小心保管八达通和手机,提防劫匪及扒手。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199d63b442411c102cec17558baa5c4d.mp4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16日)新增3,762宗确诊,包括229宗输入个案,昨日(15日)再多一名72岁男患者离世。另多4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院舍出现新个案。医管局今再多42名员工确诊。九龙塘国际英文幼稚园校巴群组多4名学生及1名教师确诊,累计9人中招,同车余下约20名学生须居家检疫。 输入个案中,107宗在机场找到,103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19宗于检疫后发现。个案来自48个地方,包括英国43宗、新加坡18宗、泰国18宗,美国17宗。本港多73宗BA.2.12.1怀疑个案,当中46宗源头未明,有9宗其他个案相关;新增32宗疑Omicron BA.4、Omicron BA.5个案,16宗源头不明,另有16宗与其他个案相关。 大埔医院精神科男病人曾有一名男病人确诊,该群组早前有2名病人及2名员工染疫,现时3名病人现转往那打素医院。至于香港佛教医院再多1名49女病人染疫,累计9病人、5职员染疫。伊利沙伯医院骨科病房有病人前日确诊,发现再有2病人染疫,该群组累计6名病人确诊;新增两名病人之中,其中一名早前接受手术,当中协助手术的医护人员列为密切接触者,而其中一名女医护人员亦已染疫。 张竹君表示,该校再多4名学生及1名老师确诊,他们均曾乘18号校巴,中心已建议乘该校巴的人士暂不要上学,余下曾乘该车的20名学生要家居隔离。 张表示,初步调查巴士18号有传播,包括早前司机之间亦有传播,之前曾有26名学生乘坐,累计有9名人士确诊,包括一名司机、保母、老师,以及6名学生。而昨日公布过该幼稚园有校车司机及保母确诊,7名司机及1名保母疑一起食午饭感染,其中一架校车有2学童及1保母中招。 此外,匡智屯门晨曦学校的匡晴班,6名学生中有一人确诊,中心建议停课一周。大埔浸信会幼稚园K3A班的32名学生,累计4名学生确诊,亦要停课一周。 张竹君公布,本港过去一日新增1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9220人不治。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指,大埔医院精神科男病房曾有一名男病人确诊,医院随即展开接触追踪调查,发现2名病人及2名员工阳性,现时3名病人转往那打素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另外,香港佛教医院纾缓治疗科病房群组新增一名49岁女病人确诊,暂时情况稳定,正接受隔离治疗,病房总计9名病人及5名员工确诊;伊利沙伯医院骨科病房再多2名病人确诊,暂时情况稳定,正接受隔离治疗,该病房总计6名病人确诊。 read more
入境处今日(23日)公布,将于明日扩展香港居民「非触式e-道」服务至启德邮轮码头管制站,合资格香港居民可通过加密二维码和容貌识别系统过关,毋需出示身份证。目前,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及深圳湾管制站已提供「非触式e-道」服务,并会分阶段扩展至其他管制站。 年满11岁或以上可使用e-道服务的香港居民均合资格登记使用「非触式e-道」服务,11至17岁的合资格香港居民须在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同意下进行登记。合资格香港居民可以用有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的智能电话,下载入境处「非触式e-道」流动应用程式进行登记。成功登记后,可透过该程式产生加密二维码进入e-道,再配合容貌识别技术核实身份,自助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过程中无需接触e-道的任何共用设备。 除上述登记方法外,18岁或以上的合资格香港居民,亦可直接于「非触式e-道」或亲身到任何一个e-道登记处进行登记。已登记的香港居民可使用他们的智能身份证进入e-道,以容貌识别技术自助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 此外,市民仍然可以选择继续使用指纹识别技术的e-道服务或以传统柜位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 read more
2019年香港发生多宗暴力事件,时任警队「一哥」、现任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忆述在黑暴期间临危受命出任一哥,他指在任内严正执法,应对社会暴乱,希望执法部门做到公平公正,靠专业表现赢回市民信任。 邓炳强接受大公文汇全媒体访问指,在2019年黑暴最严重的时刻,临危受命出任警队一哥,最终不辱使命,在任内严正执法,应对社会暴乱,积极回应外界对警队的不实指控和质疑,实现止暴制乱。 他回忆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社工专业毕业后,怀揣「警察梦」顺利考入警队。在考入警队初期,相比有过警队实习经验的同期生,邓炳强并无优势可言,甚至曾因考试不合格要「留班」。 维护国家安全是工作重点 邓炳强在2013年前往英国皇家国防研究学院参加为期一年的全职进修。「除了课堂的知识之外,我们要出去一些战乱的地方,我就去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经历过那些才更加珍惜和平。」 对于香港社会气氛渐趋缓和,邓炳强指,修例风波是外部势力企图在香港挑起「颜色革命」,相信市民认识到这一点,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他希望执法部门做到公平公正,靠专业表现赢回市民信任。 身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指维护国家安全是工作重点,除执行香港国安法外,他还将推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立法工作。他又称,年轻人在网络时代,要慎思明辨,做好自己的判断。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在政府总部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李家超公布,海外或台湾地区由机场抵港人士检疫措施将有新安排,由原本的7日酒店检疫改为3日酒店检疫及4日家居医学监测。有关措施将于本周五(12日)生效。 李家超表示,4日医学监测期间,有关人士可外出,但不能进入有主动核查「疫苗通行证」的表列处所,如餐饮处所、健身中心、美容院、泳池及发型屋等表列处所,以及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学校及指定医务处所等。此外,亦不能参与除去口罩活动。有关人士在每日快速抗原测试呈阴性的情况下,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进入商场、百货公司及街市。 李家超又指,「3+4」方案期间有核酸检测要求,确诊者会给予「红码」,禁止离开隔离地点;非确诊者会给予「黄码」,以管控其在医学监测期间活动。「红/黄码」会在完成规限时,自动转为正常的「蓝码」,而「红/黄/蓝码」会在「安心出行」手机应用程式上展示。 李家超又再次强调政府防疫政策,包括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科学精准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平衡风险与经济动力;减少重症及死亡;以及保护「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者等高风险人士。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解释「4+3」新方案的理据时表示,当局监测入境人士检疫期间数据发现,整体抵港人士4%入境检测后发现确诊带病毒,当中一半个案在机场核酸检测中发现,指定检疫酒店期间检测可以发现80%个案。他续指,酒店检疫首3晚已能截获大部分个案,再多4晚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亦影响香港连接国际。 read more
第二个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今日(7日)启用,以货柜箱形式运作,一连三日在黄大仙庙宇广场提供接种及医疗咨询,方便附近居民接种复必泰疫苗。流动接种站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而最后即场报名时间为下午4时30分。 营运接种站的康健国际医疗集团营运总监梁国龄表示,在早上10时开始运作前,已有不少市民排队轮候打针,预约的亦有过百人。 read more
“香港健康码”明天起接受市民登记,日后通关,必须取得“绿码”,才可获得免检进入内地。卫生署正研究港康码“红、黄、绿码”的标准。据悉,在两地通关后若出现确诊个案,列为未能通关的区域会较现时的强制检测阔,其中居于确诊者所属大厦的人士,会被列为“红码”,而居于所属屋苑,则肯定会列为“黄码”;当局更考虑,将“黄码”扩至确诊者居住的地区,但仍在研究范围有多阔。 两地通关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据传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内地专家早前到访本港后,国家卫健委对本港的防疫措施及成果大感满意,两地就防疫工作的讨论大致完成,现在只余下两地通关的技术操作问题,以及中央拍板通过通关时间和配额。 据了解,内地专家起初担忧本港现时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力度,其中安心出行程式属自愿性质,难以寻找确诊人士的密切接触者,但在访港后认为港人在防疫上自律,会在大部分时间佩戴口罩,而卫生署规定的强检执行情况亦属理想,因此卫健委认同本港基本符合通关的条件。 港康码明天开放登记 两地通关其中一个关键,是明天开放登记的香港健康码,本港居民要实名登记、填写居住地址和新冠疫苗接种纪录,以及上载安心出行的行踪纪录。一旦通关,香港居民要免检进入内地,必须下载港康码,而且要取得“绿码”。据悉,卫生署正在制订“红黄绿码”的标准。 消息人士表示,内地健康码具有追踪功能,一旦与确诊者有过接触、或在同一地点有过交集,其健康码即会由绿转为红色或黄色。但香港的健康码并无追踪功能,因此卫生署在制订“红黄绿码”的标准时,会采取较现时强制检测更为严格的标准,“宁枉毋纵”,以减低风险。 据悉,当局初步构想,若一幢大厦有人确诊,居于大厦内的居民会全部被界定为“红码”,所属屋苑居民肯定会全数界定为“黄码”;当局更考虑,将“黄码”范围扩阔至患者所住地区,至于范围有多大,则仍在研究之中。意味若所居住地区有人确诊,当区居民就不能免检进入内地。而港人进入内地后,若健康码“由绿转黄或红”,亦要根据内地标准作隔离处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