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相信选民能作出理性选择
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今日(19日)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投票。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表示,相信香港选民在一个比较平静的环境下,能够更加理性地作出他们的选择。
梁振英受访时时表示,今年在港人的政治生活当中是重要的一年,现在有了国安法之后,社会回归平静,当然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但是我相信香港的选民,能够更加理性地在一个比较平静的环境下,作出他们的选择。」
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今日(19日)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投票。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表示,相信香港选民在一个比较平静的环境下,能够更加理性地作出他们的选择。
梁振英受访时时表示,今年在港人的政治生活当中是重要的一年,现在有了国安法之后,社会回归平静,当然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但是我相信香港的选民,能够更加理性地在一个比较平静的环境下,作出他们的选择。」
本港被新冠疫情苦缠逾2年仍终结无期,近日确诊数字更连续4日突破6,000宗。立法会议员、经民联主席卢伟国今日(22日)在社交平台表示,本港抗疫成败,推高儿童与长者接种率至为关键,呼吁市民切勿拖延打针。 卢伟国在社交媒体发文指,本港确诊个案中,连续数日突破6000宗水平,而感染BA.5变异病毒株的比例增加,占新个案超过3成。他引述卫生防护中心数据指出,过去数日各项病毒指标上升速度加快,其中污水样本的人均病毒量,亦升至3月中以来高位,预期个案会持续上升,呼吁市民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否则踏入冬季时,有机会出现新一波疫情。 卢伟国又指,近日幼童染疫出现重症甚或死亡的情况,引起市民关注,自己日前与经民联成员在记者会上提出10项建议,敦促政府加强推动长幼接种疫苗。他认为,本港抗疫成败,推高儿童与长者接种率至为关键,呼吁市民为人为己,切勿拖延打针。 read more
位于西九文化区的M+博物馆今日(14日)公布开幕一个月(11月12日至12月11日)录得超过25万人次到访。另外,M+将调整公众假期期间的开放时间。 本月25日及27日、2022年1月1日(元旦)以及农历大年初一及二闭馆,而本月26日会维持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因应本月31日的除夕,当晚将有大型倒数活动于西九文化区举行,M+将提早于下午2时闭馆。为确保入场畅顺,M+暂不接待没有预约的访客入场参观,直至另行通知。公众人士现可透过M+网站、西九网站或「西九文化区」手机应用程式,预约入场参观时段。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149e17e9cdc62f81f4f0a70897150689.mp4 香港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3日)新增290宗确诊病例,当中有21宗为输入个案,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92,452宗。另再多7名患者离世,第5波累计9,112人病亡。多间幼稚园及中学今日亦相继复课,当局再接获45宗学校呈报个案,包括37名学生及8名教师,涉及42间学校。 输入个案中,其中有13宗在机场发现,有两宗乘国泰CX724航班于前日(1日)由马来西亚抵港、3宗乘国泰CX288航班于昨日(2日)分别由瑞士、英国及德国抵港、6宗乘QR818航班于昨日由英国抵港、两宗乘SQ894航班在昨日由新加坡抵港;另有6宗在检疫酒店中发现,包括有1宗于检疫第2日经检测确诊、4宗分别于第3、4、6日经快测确诊,分别来自台湾、美国、法国、新加坡,亦有一宗在于检疫第10日证实确诊,来自西班牙;余下2宗为抵港第12天于社区检测中心确诊,分别来自英国及澳洲。 另外,昨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1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名1院友。医管局同日宣布,周五(6日)起恢复26间医院非急症病房特别探访安排,探访者须接种两针新冠疫苗及持无染疫证明。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3日)公布,再增7人染疫后离世,其中一名86岁男患者于前日(1日)死亡,其余6人于昨日(2日)死亡,包括4男2女,年龄介乎75岁至95岁,当中有1人来自院舍,有4人已打1针、1人已打2针,11位打了3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112名死者,病死率为0.76%;而在80岁或以上的个案中,病死率为10.45%。 李续指,现时共有1,250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过去24小时新增2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1人情况严重,7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昨日再多96人康复,有42人出院,另有1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的1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2,504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22,104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本港第5波疫情升温,昨日(9月1日)的确诊个案重上一万宗水平。身兼政府专家顾问的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今日(2日)在电台节目上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分支BA.2或BA.5的个案占比升至6成,按照外国经验,预料占比会升至约9成,届时确诊个案会继续增加,惟未能评估何时到达高峰,故认为现时要继续推高新冠疫苗接种率。 刘宇隆又指,近日再有确诊儿童情况危殆。昨日公布的联合医院15个月大女童,岀现抽筋、屙呕、脱水、休克等情况,凝血功能也受影响。现时6个月至3岁幼童接种疫苗情况不理想,接种率只有约11.7%,即只有1万2千人打针;而该组别同时也有逾万人确诊,形容幼童打针速度「要与疫情赛跑」,须尽快推高接种率,最理想是每日有800名幼童接种疫苗。 对于政府计划将疫苗通行证涵盖年龄下降至5岁,刘表示支持,相信能增加儿童打针诱因,3至11岁儿童接种率目前达66%,推动疫苗通行证后,接种率或可升到9成。他认为,现时5至11岁儿童会参加不同社交活动,且有2款疫苗可以选择接种,即使没有手机也可出示纸本针卡。新界校长会副主席朱伟林则认为,虽然相关措施可扩大保护网,增加家长带子女接种疫苗的动力,但关注儿童随身携带纸本针卡会不方便,希望当局研究在家长手机附加子女接种记录的功能,或将接种记录上载至儿童的电子手表上。 read more
全国港澳研究会主办的「保证香港国安法准确实施」专题研讨会今(13日)早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发表致辞,行政长官李家超及多位特区政府官员出席。李家超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两年半,香港法治得到巩固,社会各方面都变得更安全更稳定。他又强调,特区政府会全力推进尽早就基本法23条立法的工作。 李家超引述夏宝龙致辞指,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是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要深刻领会香港国安法的立法要旨和原意,确保香港国安法得到全面准确、不折不扣的贯彻实施。而长期坚持「一国两制」这一好制度,就必须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好香港国安法,为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提供坚实保障。夏宝龙亦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清晰规范了特区层面解决国安法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式和路径,清楚地阐明了香港国安法将处理维护国家安全具体问题的权力和责任赋予香港特区的立法原意。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日前已经召开会议,全力积极履行国安委的职责,包括分析研判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形势、规划有关工作、制定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政策,推进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建设,协调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工作和重大行动等作出讨论部署,并将全力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内容中所说明的责任。国安委支持香港特区修改《法律执业者条例》,适当处理没有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参与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问题。另外特区政府亦会全力推进尽早就基本法23条立法的工作。 李家超续指,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则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更是香港的义务和重要使命。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两年半,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法治得到巩固,社会各方面都变得更安全更稳定。然而,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各国对关乎国家安全的威胁都格外警惕。香港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应时刻留意危害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新变化,全力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read more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9月1日)出席一个启动礼时表示,最近与建造业代表会面,谈到未来数年交付的多个大型项目,预计年建筑总产值将从目前的约1000亿港元增加到未来数年的约3000亿。 宁汉豪指,政府一直致力将建造工程项目数码化,提升施工效率。她举例指,2019年使用的「数码工程监督系统」(DWSS)促进施工阶段的监督工作,确保质量和安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份总金额达1800亿元的公共工程合约采用DWSS。宁汉豪提到,政府已预留1亿,为基本建设计划开发一个综合数字平台,以持续监控项目,并促进管理层及时做出投资组合级别的决策,有关平台正在分阶段实施。她又提到政府开发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CSDI),所有政府部门均可在共享平台入门网站获取及分享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已经推出,供政府部门内部试用,并预计年底或之前开放供广大市民免费使用,届时市民可透过入门网站,取得由50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超过500种空间数据,涵盖规划和屋宇等不同范畴。 read more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3日)出席一个活动时表示,明白市民期待与内地通关,希望可进一步放宽或至少增加入境内地的配额,但他相信仍然要等待。 谭耀宗指出,特区政府正与内地商讨逆向隔离,希望尽早找到方案,并增加北上健康驿站配额,同时香港亦要做好防控工作,例如接种率提升,目前入境本港已经更方便,相信内地也看到,有助了解未来的防控工作。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昨日及今日举行,谭耀宗认为会议十分成功,有很多金融界顶尖人物参与,能够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read more
今日(29日)起,本港取消检疫令、入境后强制核酸检测、「疫苗通行证」安排,及所有社交距离措施,口罩令则维持不变。政府专家顾问、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若疫情回落和维持稳定,最快下月可以容许确诊者毋须隔离和逐步取消口罩令。 刘宇隆在一个电台节目钟表示,本港过去一周每日有约2万宗确诊,目前有需要维持确诊者强制隔离安排。而近日大厦污水检测病毒量已经迫近年初水平,相信疫情已到达顶峰,但横行时间仍然未知。若两星期后每日确诊回落到1万宗水平,可以考虑取消隔离确诊者,以及取消海外入境人士需要接种疫苗的要求,若疫情没有再反弹,可在农历新年时逐步取消口罩令。 刘宇隆说,政府取消多项防疫措施是回应民意、顺应民情,相信社会绝大部分人都欢迎。至于取消防疫措施会否增加长者和幼童的感染风险,刘宇隆形容80岁以上长者在第五波疫情下,「要感染的基本上都已经感染」,其他则已经接种疫苗;而3岁以下小童则有一半已经打针或已经感染,认为除非出现新变异病毒,否则感染风险与流感相近。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葵涌村逸葵楼出现「超级传播链」,当局昨日(21日)傍晚宣布,葵涌村逸葵楼2700名住户须居家隔离5日,其间每日到流动采样站接受强检。 就住宅大厦检疫会否交叉感染,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源柏梁表示,该大厦内未见垂直传播链,料为其他原因致大厦间多名居民染疫。他说,因应政府会持续为居民进行检测,当局亦可在未来数日持续评估大厦内的居民,会否有交叉染疫的风险。 源柏梁呼吁,逸葵楼的居民需要进行一些防御措施,将染疫风险减至最低,例如关闭邻近天井的厕所或厨房窗,以及定时于厨厕通风防渗漏U形聚水器灌水等。 read more
自香港国安法生效,本港整体治安大致回复稳定,惟仍有零星本土极端分子对社会构成潜在威胁。为鼓励市民提供涉恐涉暴罪案线索,打击恐怖主义在港萌芽,香港警方今日(8日) 推出「反恐举报热线」,并增设赏金制度。 “反恐举报热线”由跨部门反恐专责组负责管理,首阶段设3种举报渠道: 短讯(63-666-999) 微信(账号: CT-hotline) 网上举报( ictu.gov.hk ) 警务处跨部门反恐专责组高级警司梁伟基表示,为鼓励举报,警方计划向提供可靠消息的市民按指引发放赏金,亦会在案件完成检控后,按机制评核和确定金额。 至于如何厘定赏金金额,梁伟基解释警方一向有发放赏金的机制,例如好市民奖为4000港元,举报严重伤人或谋杀案等严重罪案的赏金,则由40万港元至80万港元不等,专责组会参考现有机制来厘定赏金数目,当然也要视乎案件的严重性、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报料人提供讯息的关键性等,按比例发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