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7成市民已打第一针 逾7万人打完三针

昨日(19日)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7日,昨日有1.6万多人接种疫苗,当中5700多人打第一针,4658人打第二针,超过6000人打第三针。
截至昨日,本港累计有超过469万人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占合资格人口69.7%;完成打两针的则有449万人,相当于合资格人口的66.7%;接种了三针的则有超过7万人。
 
													
											
昨日(19日)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正式展开第267日,昨日有1.6万多人接种疫苗,当中5700多人打第一针,4658人打第二针,超过6000人打第三针。
截至昨日,本港累计有超过469万人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占合资格人口69.7%;完成打两针的则有449万人,相当于合资格人口的66.7%;接种了三针的则有超过7万人。
 
			
		  
			T·PARK[源·区]是香港首个将废物转化成能源的大型设施,自2016年正式启用以来,已处理超过270万公吨污泥,既减轻堆填区的负荷,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又可供电予设施的日常运作,剩余的电力更能输出至公众电网,善用资源循环。为让更多市民可参与T·PARK[源·区]提供的导赏服务,环保署表示,由今日(19日)起放宽每节导赏服务的人数至30人,并于5月26日起,重新开放团体的预约申请。 环保署发言人说,为庆祝T·PARK[源·区]6周年,将透过网上及社交平台举办一连串宣传活动,展示设施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废物处理方案,实践「转废为能」。环保署又会在7至8月期间举办以惜物减废为主题的工作坊,让市民体验资源循环的乐趣。 设施的环境教育中心什受大众欢迎,6年间接待超过28万参观人次。发言人表示,期望公众从中认识和体验废物管理中这类现代化「转废为能」设施的好处——采用先进的焚烧技术处理废弃物,过程中产生能源,除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发电外,亦能避免因废物弃置于堆填区而产生甲烷,有助减少香港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署方称,香港将继续发展「转废为能」设施,以逐步取代由堆填区处理每日近11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目前在石鼓洲旁兴建中的I·PARK1[源·岛]将会是本港首个以先进焚烧技术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设施,预计于2025年开始投入服务。环保署亦会就选址屯门曾咀中部煤灰湖的I·PARK2展开环境影响评估及技术性研究,并会展开全港性选址研究,物色其他适合兴建「转废为能」设施的地点,以实现《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和《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达致「零废堆填」及碳中和的目标。 T·PARK[源·区]作为全港目前最大的「转废为能」设施,其建筑及工程设计新颖,外观具地标性,其环保建筑设计属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绿建环评」(BEAM Plus) 中最高的铂金级,此项目更屡获世界及本地奖项,涵盖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及设计等范畴,而其茶座T·CAFE[源·茶]亦荣获不同的设计奖项。 点击预约参观T·PARK[源·区] read more
 
			
		  
			本港警方联同澳门司警,针对跨境洗黑钱犯罪活动展开联合行动,拘捕2名男子,分别报称大学生及无业,而澳门方面则拘捕1名女子,3人涉嫌清洗1,400万港元黑钱。案件仍然调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香港警方较早前收到澳门司警提供的情报,指1名居于澳门的女受害人,于去年9月接到假冒内地官员的诈骗电话,骗徒讹称受害人涉及内地多宗洗黑钱案件,同时被内地执法机关列作通缉人士。受害人按照指示,将澳门7个银行户口资料及登入密码交予骗徒以作调查,及后受害人发现户口内共约1,400万港元的款项被转走,于是报警求助。 澳门司警经调查后,发现涉事款项先后被转至5个澳门银行户口,继而再被分散至2个香港银行户口。香港警方掌握情报后迅速作出调查,昨日(19日)以涉嫌「洗黑钱」,在秀茂坪及落马洲拘捕2名分别姓甄(27岁)及姓洪(68岁)香港男子,分别报称大学生及无业,均为香港银行户口持有人,相信其银行户口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初,接收及处理案中至少约1,180万港元款项,警方另外检获多部手机及多张银行提款卡。 同日,澳门司警亦展开拘捕行动,于当地拘捕1名21岁女子,相信她利用自己于澳门的银行户口接收骗款,其后将款项转至香港银行户口。 商业罪案调查科高级督察郭健乐表示,调查期间留意到,骗徒除了用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汇款到不知名银行户口外,亦会要求受害人开设银行户口,或将自己现有的银行户口资料及登入密码交出以作调查。当骗徒操控该批银行户口后,便作进一步洗黑钱活动,令警方调查有困难及挑战。 郭健乐呼吁市民时刻保持警觉,特别是收到不明来历或可疑电话时,切勿轻信对方声称的任何身份,有需要时可以经过可靠渠道核实其身份。同时,市民亦要妥善保管个人资料,包括银行户口登入密码等,执法者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要求市民作出任何汇款或提交银行户口登入密码。 read more
 
			
		  
			港版健康码一旦有追踪功能易引发私隐问题,如全民强制使用亦会。经常来往中港两地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内地健康码系统利用手机的大数据去找出与确诊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转咗做黄码」,持黄码的人无法坐地铁、的士,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但内地人并不会埋怨,「渠哋唔会投诉」,因为大家都明白是为了抗疫。卢宠茂直言,有人觉得使用定位、电讯商提供资料去追踪是侵犯私隐,但他则认为疫症就如战争,必然「好多自由会失去」。他称内地市民对于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 卢宠茂为了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时常都穿梭中港,他指即使现在深圳并无疫情,出入医院、政府部门、大型商场都仍需出示粤康码,个别机构亦会扫描健康码。除了健康码外,若到访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更需同时出示「行程卡」,「行程卡」是一个手机程式,会根据用家手机网络的转变,自动纪录使用者过去14天曾到访的城市,「例如去深圳大剧院,或者去政府部门开会,就要睇埋行程卡,保证14日内无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各省市健康码资料互通有人「一落机就转黄码」 他称,虽然全国不同省市都有自己的健康码,但资料则是全国互通,例如广州在数个月前爆疫,有相关的接触者乘坐飞机到其他省市,「一落机就转咗做黄码。」 为了抗疫内地人不会投诉健康码突转色 卢宠茂指,内地健康码系统利用手机的大数据去找出与确诊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转咗做黄码」,持黄码的人无法坐地铁、的士,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即时到医院做检测,「例如我哋医院会有绿色通道畀佢哋,唔使预约就可以验,6个钟就有结果。」他称内地人并不会投诉自己的健康码突然被转色,因为大家都明白是为了抗疫,而且知悉自己有风险而去接受检测,亦能令自己和家人安心。 他直言,有人认为使用大数据是侵犯私隐,但他则认为疫症就如战争,必然「好多自由会失去」。他称内地市民对于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啲市民好proud(自豪),觉得有码就有自由。」 建议政府推港康码供市民自由下载 卢宠茂坦言,香港政府虽然有公布确诊者行踪,并要求有共同曝露史的人接受强制检测,但实际上无法确保这批人真的有做测试,他相信内地卫生部门对于这种做法仍然不满,直指若香港想通关,必须作出改变。被问到香港的健康码应否参考内地或澳门的做法,他指自己每天都使用粤康码,「睇唔到有咩需要担忧」,他认为政府可以改良港康码,并让有意使用的市民下载,「应该畀选择想用呢种功能去保护自己慨人,做咗出嚟,想用就去用。」 (来源:香港01) read more
 
			
		  
			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于12月19日顺利结束,90名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于20日上午顺利产生,社会各界对此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针对「五眼联盟」罔顾事实,抹黑诋毁香港国安法和特区新选举制度、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的无理行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22日)在北京向国家领导人述职后见传媒时表示,中央已作出有力反驳。 林郑月娥说,完善选举制度有其必要性,是要确保「爱国者治港」。她指出,现在新选举制度更符合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实际情况,也是一个会让香港迈向更民主发展的方向。 read more
据观察者网援引台媒报道,台“空军”昨日(10月1日)两度公布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军情。继1日白天有25架快、慢机外,夜间又有13架解放军军机持续入岛巡航,总计单日派出38架次军机,创台防务部门公布统计以来最多架次纪录。 据报道,根据台“空军”发布的军情通报,昨天白天共有25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分别为18架次歼-16战斗机、1架次运-8反潜机、2架次轰-6机、4架次苏-30战斗机。通报还提到,台“空军”对此派遣空中巡逻兵力应对、使用广播驱离,并出动地导部队进行追踪。 到了昨日深夜,台“空军”再度发布信息,称夜间又有13架次解放军军机持续“侵扰”台“西南空域”,包括10架次歼-16战机、2架次轰-6机、1架次空警-500预警机。“且歼-16战机伴随轰-6机直接穿出巴士海峡,抵台东岸外海后返航。” 对此,台媒指出,根据台“防务部门”之前的统计数据,昨日38架次解放军军机创台防务部门公布统计以来最多架次纪录。而6月15日计有28架次解放军军机“扰台”,为次多。其后则是4月12日的25架次与9月23日的24架次。 对于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行动,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此前曾表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军队战备巡航完全正当合法,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动。张春晖还强调,战区部队有决心、有能力挫败一切“台独”分裂活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来源:中国军网)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缓和,约400个到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支援的内地医护,将会分批离港,首批已经在周四返去内地。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30日)表示,未知余下内地医护将于何时离开,又透露香港一旦出现第6波疫情,不排除重启两地医护协作。他又指,今次内地医疗团队包括中医专家到港治疗病人,对本港中医药发展是很宝贵的经验,医管局会支持中医发展及全力配合。 李立业表示,未知余下的内地医护何时离开,当局也暂时未有预案重新启动两地医护协作的机制。他说,两地医护在临床治疗上分别不大,又指内地医护很快已能适应本港电脑系统和使用术语简称。 李立业说,医管局会积极预备,有了今次经验,相信日后本港一旦出现第六波疫情,不排除重启两地医护协作。他又指,亚洲国际博览馆在这一波疫情的高峰时,有接近400名病人,目前剩下约40名病人。他感谢内地医护,在水深火热的艰难时期提供支援,亦感谢亚博馆的本地医护,面对沉重压力,短时间内克服困难。 李立业指出,中医药对新冠病毒发挥到治疗成效,今次对本港中医药发展是很宝贵的经验,但仍需要包括政府及不同团体等多方面配合,医管局支持中医发展,全力配合。 有在亚博馆工作的本地医护表示,内地医护来港支援前,单靠100个本地医护人员,照顾200多个欠缺自理能力的病人是超出能力范围;有内地医护的协助,令他们有时间照顾病人日常需要。 内地医疗团队当中包括中医专家,协助治疗病人。灵实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高级中医师黄逸伦表示,香港中医以门诊为主,内地中医师相对有更丰富的病房经验,双方可以分享经验。 黄逸伦说,中西医协作最担心是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五波疫情有不少长者病人,他们需要服食很多药,两地医护会商量配合中药的可行性,部分病人的治疗效果确实不错,更有病人会主动要求服食中药。他认为,今次是一大突破,中西医一同进入病房治疗传染病,对本港中医发展是个契机。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刘光源今日(8日)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 刘光源特派员对董建华副主席为「一国两制」事业所做贡献表示敬意,对董副主席多年来关心支持外交部驻港公署工作表示感谢。董建华对刘光源出任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表示欢迎和祝贺。双方就如何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更好讲好「一国两制」成功故事、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等进行了交流。 资料来源: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4日)表示,本港人口老化带来庞大挑战,现时本港约有150万65岁以上人士,预计未来每年会增加8万名长者,5年后人口比例会由现时的每5人有一个长者,变成每4人有一个长者,希望乐龄科技能帮到长者生活。 孙玉菡表示,施政报告已提出将「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的适用范围扩展至租借辅助科技产品,早前已推出「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近年亦致力打造香港成为创科中心,认为香港应该做好本地科技研发和产品服务,以更切合本地长者需要,并加强对照顾者的支援,加快推进成为主流。他又形容政府只能提供催化剂,希望商界多参与和投入,就能改变市场。 孙玉菡指出,香港院舍多但规模小,人手短缺难以做到分工,部分私营院舍环境参差,希望引进乐龄科技,改善服务,又期待开创数据分享平台。 read more
 
			
		  
			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本周来港,通过多场会议向各界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首场宣讲会今日(23日)上午在政府总部举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致辞时表示,宣讲团来港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他并分享三点看法,呼吁香港社会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以下为致辞全文: 在「把握国家『十四五』机遇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宣讲会上的致辞 (2021年8月23日) 香港中联办主任 骆惠宁 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 宣讲团各位成员, 特区政府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专程来港宣讲,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值此,我与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一、认清国家规划要求,全面把握香港的发展方向。国家「十四五」规划对香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要求,第一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加以阐述,体现了中央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的战略考虑。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香港社会要进一步把握中央新发展理念要求,凝聚广泛共识,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之所以拥有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等经济地位,根本在于拥有连接内地的区位优势和自身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纵观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谁也不可能阻挡。全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的最大机遇在内地。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确立,香港正面临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我们坚信,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香港一定能够打造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三、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金钥匙。这一年多香港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发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是为了实现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为了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中央一直十分关注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十四五」规划再次明确了香港发展新定位,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现在需要香港社会进一步行动起来。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赢得明天。 最后,祝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read more
 
			
		  
			日前,国务院公布前海深港合作区方案,将前海合作区域面积扩大至原本的8倍。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联络官洪为民今日(1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方案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内地会透过制度创新,与香港衔接,达至便利营商。他相信前海会对香港专业服务作进一步开放,容许更多本港专业人士到前海执业;金融方面亦会有更多互联互通措施,在前海先行先试,包括南向债券通等,同时本港会参与打造区内国际创科中心,内地欢迎更多香港大学在内地设校园和研究中心。 洪为民指,不认同香港在方案中只负责协助深圳发展,相信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增加,香港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让不同行业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