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纪律部队国家宪法日办升旗礼邓炳强冀各界更了解内地发展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回稳,近期每日确诊个案在8000宗左右徘徊。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日(18日)表示,本港确诊个案数慢慢回落,病毒即时繁殖率低于1,相信未来疫情发展会与新加坡类似,单日确诊个案维持在低4位数。他说,如冬季无出现新的变种病毒,市民持续接种疫苗,疫情会相对容易受控。 许树昌指出,本港疫情逐渐回落,现时每日输入个案比例远低于2%,如果未来一两星期单日确诊数字持续下跌,且医疗系统能够承受,相信特区政府会积极考虑再放宽入境检疫安排。被问及能否取消入境人士上机前的核酸检测要求,他认为做法是可行,因为旅客到埗后在机场及检疫酒店的1至3天均要做核酸检测,已经可以找出大部分个案。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近在眼前」,呼吁各国继续坚持抗击疫情。许树昌提醒,疫情结束在望,不代表新冠病毒会消失,只是解除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市民仍然要戴口罩。他认为,现时最重要的是继续推高接种率,因本港「一老一幼」的接种率仍然不理想,建议增加接种诱因,如派现金或电子消费券,并将第2针及第3针的间距缩短至3个月。 read more
政府就强制举报怀疑虐儿个案立法进行咨询。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立法原意是保护弱势儿童等,希望做到及早识别和介入,尽可能避免悲剧发生。他说,相关人员觉得个案有问题,只需要打电话及填写书面资料,就完成法律责任。他预计,法例实施后呈报个案会增加。 孙玉菡今日(7日)在一档电台节目指出,建议把举报分为3级,第一级是较严重个案,有法律责任必须举报,第二和第三级可能是察觉到有问题,鼓励相关人员举报。孙玉菡补充指,假如相关人员觉得有怀疑,都可以转介个案予社署跟进。 对于有关建议中要求相关人员在合理时间内举报,孙玉菡认为很难写下具体时间,但只要见到严重个案,就应该尽快举报,形容是「早一天举报、早一天帮到小朋友」。 被问会否出现误报个案情况,孙玉菡表示,只要觉得有怀疑就可以举报,当局审视是否需要跟进。他又指,所有与儿童有直接接触的专业人士都有举报责任,年底开始会提供培训。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6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计划下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会延长运作一个月至10月31日,接种中心于9月会继续为市民提供第一剂的疫苗接种服务,并在10月提供第二剂疫苗接种服务。明日(7日)上午9时起,政府会陆续开放该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由9月1日起的预约名额,供市民预约第一剂的疫苗接种服务,并会因应预约情况适当调整预约期。 read more
香港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将于后日(31日)起实施,一般市民须接种三剂新冠疫苗。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9日)在电视节目中表示,目前仍有60万人,在接种两剂疫苗6个月后未接种第三针疫苗。 聂德权指,其中部分人可能不在香港,或曾经受感染但无申报,因此政府未有他们的康复记录。而有关人士在康复后一个月已可接种苗,因此亦需接种以满足通行证要求。他说,留意到本月已有60万人接种第三针疫苗,近日亦有明显增加,呼吁市民尽快接种。 薪酬趋势调查委员会早前公布,今年高层公务员薪金级别公务员薪酬趋势净指标7.26%,中层4.55%,低层2.04%。聂德权重申,在公务员薪酬调整问题上,除了考虑薪酬趋势调查净指标之外,亦要根据机制,考虑公务员士气、本港经济情况、政府财政状况、生活费用变动等因素。 聂德权认为,公务员过去两年冻薪,今年净指标出现正数,期望加薪属合理,但现时面对的是大变动的环境,因此当局会检视各项因素后作决定,而政府作出决定后亦会向社会解释清楚。 read more
东京残奥会本港时间今(24日)晚7时,在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是1964年以来,首次在同一城市办两次残疾人奥运,将会有历来最多的4400人参与。由于东京病情不稳定,因此所有比赛都会闭门进行。 除了仿效早前奥运的作法,要求运动员每日进行病毒检测和保持社交距离外,残疾运动员的特别设备例如轮椅等,亦要定期消毒。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表示,有信心可以举办安全的残奥会,但强调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感染个案。 港队今届共派出超过20名运动员,岀战8个项目,当中一半运动员是首次参加残奥。 read more
马时亨表示,回港登机前与到港均要做检测,种种关卡令旅客却步。图為机场扺港人士 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今日(22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本港防疫政策正严重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马时亨在节目中称,香港的防疫政策相对内地有较大自由度,可弹性调整。现时本港不存在达致清零的条件,难与内地通关,但同时亦未能对外开放。较之前段时间,对外开放的意识渐成社会主流。政府行事谨慎的同时亦要尽快部署与公布路线图。让社会各界例如航空公司提早做好準备。 马时亨指,香港在金融、资讯科技、教育等行业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即使人才有机率回流,但人才流失是事实。他形容目前防疫政策「两头唔到岸」,称新加坡利用本港未开放的空隙,发起攻势,抢去不少资產管理业务、赛事及人才。即使香港在股市与债市仍有优势,但门关得越久,失去优势的风险则越高。 马时亨亦指,近期因公干到访东南亚和欧洲,当地机场免税店的生意兴旺与香港机场的「水静鹅飞」、名店不开,对比鲜明。不少地方已将新冠视為流感般的风土病,口罩令已解除。他表示,之前可从香港直航到苏黎世公干,但现时不少航空公司已削减香港航班,不得不经东南亚转机。由於要满足回港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的要求,亦要花上超1000港元在东南亚做检测。除去费用昂贵的考量,同时要担心航班一旦延误,检测结果可能不获承认。加上旅客回港要再度做检测,麻烦重重,种种关卡令旅客却步。即使检疫安排放宽至「0+7」,作用亦不甚理想。 read more
政府今日(29日)公布财政司司长根据《财务汇报局条例》(第588章)就首届会计及财务汇报局(会财局)咨询委员会的任命,任期由2022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为期2年。 成员如下:陈锦荣、张頴娴、冯星航、刘富强、罗君美、罗富源、连少冬、刘殖强、吴锦华、陶荣博士、王芳、杨玳诗。 除财政司司长委任的成员外,首届咨询委员会的组成亦包括会财局主席及行政总裁。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咨询委员会的委任成员包括会计业业内人士、会计服务使用者和其他持份者。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及实际经验,咨询委员会将为实施新会计专业规管制度提供真知灼见,并且担当会财局与业界之间的重要桥梁,协助会财局有效地履行各规管职能。 新会计专业规管制度将于202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制度下,财务汇报局将改名为会财局,并会成为全面而独立的会计专业规管和监察机构,履行扩大的法定职能,包括向会计师发出执业证书;为会计执业单位和本地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注册;以及对会计专业进行查察、调查和纪律处分。该局亦会协助推动会计专业的发展,以及监督香港会计师公会(公会)执行其各项法定专业职能。 为协助会财局在新制度下就会计、核数和核证等多个范畴执行规管工作,政府成立法定咨询委员会,就关于会财局任何规管目标及任何职能的政策事宜,向会财局提供意见。咨询委员会的委任成员在将于2022年11月1日生效的《2022年专业会计师(修订)条例》下,亦将获赋权在公会理事会选举中就候选人的提名作出附议。 read more
政府昨日宣布扩大第3剂新冠疫苗接种安排,已接种第2针科兴疫苗超过6个月的市民,不论是否属特定群组,下星期二起都可以预约打第3针。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19日)出席电台时表示,科兴或复必泰疫苗在接种半年后的抗体数目和预防感染功效会下降,认为港府应可让已打2针复必泰满6个月的人士都可接种第3针。 至于应否更改接种3剂才算「完成接种疫苗」,梁子超认为暂无需要将标准改为接种3剂,因或会令市民难以接受,指当日后接种3针的人口覆盖较多时,就可以考虑修改标准。 梁子超又说,长者、长期病患者的接种率很低,认为港府要了解他们不接种的原因,针对社会对疫苗副作用的误解,以提升他们的接种率,继而令本港接种率提升。若社区未能做好准备,与全球通关时间可能要推后;冬季期间的「外防输入」若有漏洞,本港第五波爆发情况或比其他地方更严竣。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谷针无极限,早前宣布未曾受感染的18至59岁的人士,若有较高暴露风险或个人需要,可接种第4剂新冠疫苗。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早(2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第4针提供的保护力有限,只能约1至2个月时间内,短暂预防感染,因此不应所有18至59岁人士都打第4针。 刘宇隆提到,若市民有外游需要,或者未来两个月要在高危的地方,例如已放宽口罩令的欧美国家,才有需要接种第4针。他又重申,18至59岁人士接种3针后,重症及死亡风险已接近零。由于不少家长向其查询,是否需要为子女接种第4针,他认为接种第4针不是新事物,保护力愈来愈少,是不断注射同一种疫苗的定律,亦不排除会有弊端,尤其年轻人打复必泰疫苗或会引致心肌炎,「不值得打第4针」。但为了加强保护高危一族,60岁长者及长期病患者仍然有需要接种第4剂,但强调有关安排只针对一小撮人,故从整体防疫策略来看,放宽第4针门槛并非优先项目。 刘宇隆认为,目前的优先项目仍是推动长者接种疫苗,引述数据指80岁以上长者只得两成人打三针。他指,长者接种三针后染疫死亡率会减至1.2%,若接种第四针则有望跌至0.5%。 至于疫情走势,刘认为现时感染人数反覆,推断本港现时处于第5波余波的「蜜月期」,而真正引爆第6波疫情会涉及新的变种病毒株,故毋须拘泥新呈报感染数字。 read more
政府昨日(30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5时30分起限制在荃湾石围角村石翠楼(不包括位于地下的幼稚园及社会服务单位)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31日)上午约8时完成。 行动中共约1,860人接受检测,当中共发现6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770户,当中156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昨日(五月三十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下称「相关宣告」),自昨日下午五时起限制在深水埗指明「受限区域」(即元州村元盛楼,不包括位于地下的幼稚园)内的人士(下称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在其处所等候,直至「受限区域」内所有已识别的受检人士完成检测,而相关检测结果亦已获大致确定,方可离开其处所。 此外,政府昨日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二○二二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三十日期间曾身处有关大厦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相关宣告」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于二○二二年六月一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 政府今日(五月三十一日)上午约七时三十分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 自今日上午约七时三十分起,深水埗指明「受限区域」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受限区域」。 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昨日晚上十一时三十分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2019冠状病毒检测。其间1 907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一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政府为受检人士提供食物包,以方便他们的膳食安排,并派发由中央人民政府捐赠或支援特区政府采购的抗疫中成药,以及快速测试包,协助他们抗疫。 就指明「受限区域」内发现的阳性检测个案,政府已向这些阳性检测个案人士和同住家人提供额外的食物包、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消毒用品和口罩,以供有关家庭在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789户,当中124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