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李家超:呼吁杯葛选举属违法当局会跟进
下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接获共154份提名。身兼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的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19日)表示,153人通过审查成为正式候选人,医疗卫生界刘子进因受聘政府部门,被取消参选资格。医卫界其余五名参选人,包括陈永光、庞爱兰、林哲玄、何崇汉、陈子中。 李家超又呼吁选民踊跃投票,重申宣传杯葛今次选举,呼吁他人不去投票或投白票,这些行为都违反《选举条例》,当局会跟进。 李家超续说,市民可以有不同想法,但他认为完善后的选举制度,具广泛代表性及体现均衡参与,能选出真正为香港解决问题、做建设而非破坏的立法会议员。他相信,目前制度能确保为香港带来更美好、共同解决问题的议会。 李家超又说,资格审查是建基于参选人过往的行为及言论,以及当时适用的法例,强调不论参选人的背景,所有个案都以同一标准审视,确保爱国者治港原则,避免再发生往日的议会乱象。 此外,选管会今晚为候选人举行 简介会由选管会主席冯骅法官主持,主要向候选人讲解选举活动指引的内容及在进行竞选活动时应注意的重要事项。 read more

香港疫苗接种率提升 何柏良:可取消登机检测要求
全球部分地区已取消检测安排,若要求旅客在登机前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存在一定障碍。对此,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9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中指,本港可以取消登机前的检测要求。何柏良表示,本地已有疫苗接种基础以及疫苗通行证,政府应释放第三针预防重症的好处,果断取消成效较低的措施,以免市民及社会出现抗疫疲劳。 至于是否放宽本地的社交距离措施,何柏良表示,只要坚持完成接种三针疫苗以及戴口罩等措施,并做好处所通风,食肆的营业时间和每桌人数等限制,都可以取消,以尽快让整体社会复常,政府亦应定期检讨,高传播风险场所的疫苗通行证要求。 何柏良又认为,不应把新冠病毒与流感比较,应理性看待数据,聚焦60岁以上有接种疫苗的死亡率;他指根据新加坡经验,只要疫苗接种率有提升,都可大幅度放松防疫限制。 另外,近日专家就新冠死亡率的计法各执一词。何表示不应把新冠病毒与流感比较,反而应理性看待数据,聚焦60岁以上有打针人士的死亡率。他指出,不论以近3年疫情、今年或第5波疫情期间作计算,本地死亡率均低于流感。 read more

叶刘淑仪:香港吸引人才政策须更进取
本港近年人口流出现象受到关注。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今日(28日)接受访问时对此回应指,港人移居其他地方是素有的现象,今次亦「不足为奇」。 叶刘淑仪表示,港人的移居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不论任何理由,港人可自行决定。叶刘淑仪指,移居涉及很多原因,包括生育率持续下跌、疫下通关困难,经单程证来港的人口大减。同时,亦与很多国家如澳洲、英国、加拿大等推出方便移居当地的入境政策有关。她称,本港陆续开关后,将吸引不少人回流。 对于人才吸引,叶刘淑仪称,建议特区政府在人才缺乏的行业列出相关清单,简化入境程序,考虑在不影响现有本地劳工薪酬下输入人才,特别是安老服务业、建筑业。她认为,如香港要吸引全球优才,便要采取进取的政策。她以新加坡的「一条龙」服务举例,指当地为专才便利签证、给其子女寻找国际学校学位。比较而言,本港入境政策相对保守,且输入劳工少。她称,相信新一份《施政报告》会作交代。 read more

梁君彦冀新一届与立法会继续保持良好关系
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今日(8日)举行,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今早到会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现时好多紧急事务需要处理,希望新任行政长官尽快组成高效的团队,聆听市民,做实事、有担当,可以团结市民,不要辜负中央和市民的厚望。 梁君彦指,今日是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行政长官选举,他到会展是为尽选委责任。他表示,对新政府所有宏图大计,立法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相信每个议员都会尽心尽力配合新一届政府,相信新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之间行政立法关系继续做好,展开良政善治的新一页。 read more

议员倡农历新年前后通关配额增至10万
行政长官宣布周日(8日)起香港恢复与内地免检疫通关,首阶段通关开放7个海陆空口岸,每日最多6万港人可北上到内地,其中5万个为陆路口岸配额,须在政府网上预约系统预约过关的时间及口岸。立法会议员陈恒镔今日(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相信通关初期港人不会一窝蜂北上,若政府观察几日通关流程畅顺则可以即时调整通关配额。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则希望政府在农历新年前后将名额增至10万个。 陈恒镔估算,由通关日起计至农历新年累计有约70万人次可以北上,相信可以应付需求。对于内地居民北上及香港居民南下均无需预约的安排,陈恒镔希望有关安排增加弹性。 林健锋认为以每日6万个配额作为起点是合适,相信对各行业都有提振作用。他提出,希望农历新年前后将通关配额增至10万个以上,同时简化过关和查核市民核酸检测结果的流程,若高铁重开,可有条件增加过关名额。 read more

谭耀宗:明白市民期待与内地通关料仍需等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3日)出席一个活动时表示,明白市民期待与内地通关,希望可进一步放宽或至少增加入境内地的配额,但他相信仍然要等待。 谭耀宗指出,特区政府正与内地商讨逆向隔离,希望尽早找到方案,并增加北上健康驿站配额,同时香港亦要做好防控工作,例如接种率提升,目前入境本港已经更方便,相信内地也看到,有助了解未来的防控工作。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昨日及今日举行,谭耀宗认为会议十分成功,有很多金融界顶尖人物参与,能够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read more

薛永恒:本港科研可与大湾区业界互补
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今日(24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论坛表示,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下,例如借助深圳应用科研和制造业能力,弥补香港不足,推动整个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薛永恒指,本港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本地亦有5间大学位列世界100强,令本港科研基础良好,吸引世界尖端的科研机构来港落户,现时已有27间著名机构进驻科学园,与本地大学合作,进行医疗科学和人工智能研发。过去几年已有3亿4000万元内地资金,投入香港市场支持科研发展,他希望日后透过区内人才和资金流通,能够发挥好大湾区创科业界互通互补。 read more

骆惠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香港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6月30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视察香港,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社会各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今日(2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座谈会上讲话,他表示,深刻领会习近平主席关于长期坚持“一国两制”的重大论断,进一步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只要我们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做到不会变、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就一定能够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骆惠宁表示,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明确表示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历史性地回答了“一国两制”要搞多久这一重大问题,必将对“一国两制”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重大论断经过了“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充分检验,习近平主席从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强调“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覆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25年来,人们切身感受到了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壮阔洪流中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切身感受到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焕发的勃勃生机,切身感受到了香港开启了真正的民主并稳健运行。 骆惠宁指,近两年多来,在中央坚定支持下,香港经受住了回归以来最严峻局面的考验,补上了一系列制度上的漏洞短板,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事实雄辩证明,无论什么难关,都没能阻挡住香港行前的步伐,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险挑战,“一国两制”都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这一重大论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骆惠宁续指,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香港回归祖国,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回归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在“一国两制”下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重大论断,再次体现了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昭示着“一国两制”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展,必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而前进。这一重大论断,展现了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光明前景。 骆惠宁称,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国两制”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福祉的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骆惠宁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一锤定音,给香港派了一剂定心丸,极大增强了香港同胞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信心。那些担忧“一国两制”方针以后会变的朋友现在可以安心了,那些抹黑“一国两制”的谣言更是不攻自破。展望未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外部干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做到不会变、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就一定能够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read more

强烈反对欧洲议会决议 港府:坚定维护国安及推展23条立法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21日)对欧洲议会通过涉及香港的所谓决议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欧洲议会对香港作出无理指控,抹黑香港的法治、自由、民主发展。 政府发言人说,对于外国政客建议对特区政府官员作出所谓「制裁」,特区政府嗤之以鼻,必继续坚定不移全力维护国家安全,敦促外国政客立即停止因自身的偏颇政治利益公然违反国际法,干预纯属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 发言人指出,完善选举制度令「爱国者治港」原则得以全面落实,确保立法会议员均为爱国爱港及以国家发展利益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依归的人士。这次获选的立法会议员来自不同背景及政治光谱,其多元性彰显经完善的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及政治包容性。他们分别通过选举委员会选举、功能团体选举、分区直接选举产生,平衡了香港的整体利益、界别利益和地区利益,立法会选举保障了均衡参与性。此外,是次选举的各候选人公开、公平、良性竞争,反映了新选举制度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发言人强调,香港回归后实行的民主制度,源自于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完善后的选举制度在《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清楚表述,充分展示其合法性、优越性和进步性。新选举制度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体现了广泛代表性、均衡参与、政治包容和公平竞争,让选民自由投票作选择。同时,言论和新闻自由受《基本法》及《香港人权法案》保障。《香港国安法》第四条亦订明,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依法保护该等权利和自由。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行使言论和新闻自由必须符合保障国家安全等原因的法律限制。 发言人表示,《基本法》第63条明确指出律政司主管刑事检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律政司在有充分可被法院接纳的证据,令案件有合理机会达致定罪,并符合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才会提出起诉。特区政府必须重申,没有人可以凌驾法律,亦没有人可以犯了法而不用面对法律后果。若指某些界别或专业的人或单位可以凌驾法律,实属有违法治。发言人说:「对于外国政客试图扭曲事实,恶意诋毁依法进行的执法行动,是违反国际法及粗暴干预香港事务,我们强烈不满,必须直斥其非。」 发言人重申,香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维护国家安全是特区的责任。而根据《基本法》,特区有宪制责任按第23条的规定立法。《香港国安法》第七条亦清楚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尽早完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完善相关法律」。特区政府会积极推展《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相关工作。 发言人又指,「一国两制」的实施是以国家《宪法》和《基本法》为法律依据,而非《中英联合声明》。正如外交部多次强调,《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及过渡期内的相关安排。「一国两制」确保香港长期繁荣及稳定;「一国两制」香港特区全面准确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read more

林郑出席泛珠合作会议称国安法及完善选制助港融入国家发展
2021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今日(2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率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团参与。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实施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后,更有信心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并参与建设高质量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化与内地的经贸和创科合作关系,而成立多年的泛珠平台更是提升合作关系的重点。 林郑月娥表示,在经贸方面,特区政府已加强对港商的支援,鼓励港资企业把握泛珠区内的庞大商机,香港亦会发挥优势,成为泛珠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桥梁。航空和航运方面,林郑说,特区政府亦会继续推进香港珠海机场合作,鼓励泛珠企业利用香港在高端航运服务的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特区政府和业界会加强与泛珠省区连系,通过「香港海运周」和「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等平台,共同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的新机遇。 文化方面,林郑月娥表示,泛珠内地九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各自拥有独特文化底蕴,可增强彼此文化连通,做好中华文化传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