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逾23.9万市民申请港康码 5.3万人已启动账户
“香港健康码”昨日9时起开放申请,“安心出行”亦同步更新至3.0版本。创新及科技局表示,截至今日(11日)早上9时,已有超过23.9万人申请了“港康码”,当中有约5.3万人已启动帐户,系统运作畅顺。
“香港健康码”昨日9时起开放申请,“安心出行”亦同步更新至3.0版本。创新及科技局表示,截至今日(11日)早上9时,已有超过23.9万人申请了“港康码”,当中有约5.3万人已启动帐户,系统运作畅顺。
警方国安处以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拘捕七人,包括《立场新闻》六名高层或前高层,以及正在还柙的前《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今日(31日)发表声明,支持特区政府继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果断办事,对其他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及非法组织进行严厉的打击。 声明指出,香港特区警方国安处以涉嫌触犯「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拘捕《立场新闻》现任或前任高层,保安局局长亦根据香港国安法第43条冻结该机构约6100万港元资产。据悉,现时仍有多名相关犯罪嫌疑人正在被警方通缉。 声明续指,《立场新闻》涉嫌刊登或转载了多篇具「煽动性」的违法文章,特别是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后,《立场新闻》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支持国安处严肃执法,并对于任何假借或利用新闻工作名义,从事破坏法治、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等非法勾当的害群之马予以最强烈谴责! 声明表示,大联盟认为国安处调查《立场新闻》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是捍卫香港法治,绝不影响香港新闻自由。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香港国安法以其权威性,维护着香港社会乃至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稳定。大联盟支持特区政府继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果断办事,对其他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及非法组织进行严厉的打击,以法治保护香港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以法治维持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及保障「一国两制」继续行稳致远。 read more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12日)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拥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独特优势,涵盖了世界主要法系。大湾区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探索实践,对往后「一带一路」法律法规发展及规则联通倡议目标具参考作用。她强调,要做好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既要保持三地法域独特性,又要融和协调。 郑若骅续指,如对接协调成功有效,不单可达至大湾区规则衔接的目标,更可供落实「一带一路」规则标准联通倡议参考,助力构建公平、和谐及法治为本的国际社会,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郑若骅又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提到「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充分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有利于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促进国际法治建设。香港特区殷切期待为法治中国及法治「一带一路」作贡献。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实施近两年,特区侯任行政长官李家超6月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以一句话让市民安心:我绝对有信心,2019年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当天是传统端午节,也是传说驱除瘟疫的节日。 李家超在专访中提及,香港回归25年来,相信很多人和自己一样,对2019年修例风波事件印象最为深刻,当时香港受到破坏和伤害,整座城市近乎瘫痪。“我在对抗暴力,和市民感同身受,非常心痛,但也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被问及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再发生,李家超语气坚决脱口而出:我绝对有信心不会再发生。他解释,香港现在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国家安全风险是受控的,再发生这么大型的攻击是不可能的。 “但这不代表,没有一些较零星或个别的案件。”李家超提醒,例如近期就有一些本土恐怖主义的案件,有香港人被拘捕,还找到了爆炸品和大量证据。 李家超强调,这些是零星个案,必须阻止蔓延;特区政府的情报收集以及系统设计也已得到强化,“一些信息,我们很早就掌握了”。 他举例,特区政府会特别盯着一些非法资金的流动,因为很多犯法的行为,如果没有资金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非法资金的流动方面会很小心监察。 “在不同领域,情报收集加强了,系统强化了,整体忧患意识也强化了。我很有信心,这种风险我们是可控的,能处理的。”李家超说。 李家超形容,这就像台风来之前,必须做好防风玻璃一样。 对于与内地通关事宜,李家超提到,会努力与内地沟通,但要务实考量本地疫情和内地疫情管控的重要性。大家要有心理准备,现实仍有很多挑战要克服。 李家超指出,香港目前每天的新增确诊徘徊在300至400百多宗,呼吁市民一起努力,营造氛围,包括积极接种疫苗、将风险维持在可控的程度;另一方面,内地的防疫措施也面对不同压力,上任后会跟内地沟通了解,希望“通关”的考虑可不增内地防疫风险。 read more
假冒官员电话骗案屡禁不止。一名内地新生于今年9月初收到假冒卫生署的电话骗案,其后更是招揽他做「特务」,陪同一名81岁老妇购买电话。幸该名内地生在其朋友的帮助下后发现有异,遂在9月8日透过「港漂报案室微信群组」求助,东九龙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人员成功制止了该宗电话骗案,据悉涉款高达380万元。 接到诈骗电话的潘同学表示,他于月初接到自称来自卫生署的电话,称其违反了防疫措施。在潘同学否认后,骗徒表示可能其身份资料遭人盗用,需要配合「内地公安」调查,继而将电话转接至自称内地公安的骗徒手中。假称内地公安的骗徒更要求潘同学每日「报道」两次,并要求进行全天候的视频通话。骗徒曾要求潘同学提供银行卡资料,惟其刚缴纳了学费,积蓄不多,于是骗徒提出要求他做「特务工作」,「为国家办事」,协助另一位「嫌疑犯」陈婆婆购买手机作为与骗徒交流的工具。潘同学觉得事件有疑,与同班的魏同学交流。而已加入「港漂报案室微信群组」的魏同学,记得曾在群组看过类似骗案手法,怀疑遇骗案,遂邀请潘同学加入该群组报案。 另一受害人陈婆婆亦于今年6月,遇到同样的电骗套路。直到本月,骗徒让陈婆婆买一部新的电话以方便「调查」,婆婆说自己没能力去做,骗徒称会派一个在香港的人陪同。婆婆表示,幸得潘同学警戒心强,及时报警,又感谢警方的迅速行动令自己的储蓄免收损失。 警方接报后随即到潘同学及陈婆婆住处,确定2人安全。当得悉陈婆婆曾向骗徒披露银行户口资料,即时冻结该户口,故事件中两人均无损失。东九龙总区防止罪案组曾子阳警员表示,「港漂报案室」微信群组来源于东九龙区的大专院校和大学涉及到内地留学生的电话骗案,这类骗案仅今年趋于严重。该群组于2021年12月建立,至今接获5宗假冒官员电话骗案,涉款约800万元,今次是单一涉款最多的案件。 read more
「大嘥鬼(Big Waster)」是环境局于2013年开始展开的「惜食香港」运动的宣传吉祥物,以不同方式协助宣传惜食信息,推动相关的公众宣传教育。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8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庆祝「大嘥鬼」9岁生日,又借「大嘥鬼」之口希望及早与立法会择定「垃圾收费」于明年的「起旗吉日」,好让香港人人「揼少啲、悭多啲、识回收」,同时创造更多绿色经济及就业良机,支持绿色复苏。 黄锦星指,香港堆填区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历来排行第一,比重最高,占约30%,又指浪费食材不止增加本地堆填区负担,同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重全球气候变化的负担。有见及此,上届政府开局时展开「惜食香港」运动,孕育「眼阔肚窄」形象的「大嘥鬼」推动「惜食」,多年来渐渐深入民心,更有自己的专属社交专页,粉丝数目合共逾9万。他提及,本港家居厨余的每天人均弃置量由2013年的0.37公斤,降至近年0.33公斤,减幅一成有多。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3d4ebc45c11f969eb173fecf9417f239-1.mp4 香港第5波疫情回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29日)新增3,227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5宗为输入病例,分别由印尼、越南、新加坡及爱尔兰抵港,其余全属本地感染;另录得4,458宗经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7,685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23,561宗。今日168人染疫亡,其中143人于公院过世,25宗为延后呈报个案,最年长死者已届100岁,另有70人为院友。 张竹君指,疫情仍有很多个案,相信有很多未呈报或无病征的个案,港大已留意病毒即时繁殖率,若高于一,疫情或会反弹。 核酸个案中,377宗个案由医管局确诊,2,527宗由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余下323宗则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确诊;没有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另有1,427宗疑染Omicron,余下的13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 安老院舍方面,今日没有新增的院舍出现新冠爆发,累计共有784间受影响,当中730宗有逾10宗个案;残疾人士院舍则共有285间出现爆发,当中248间有逾10宗个案。 张竹君表示,再多168名患者离世,其中有143人于昨日(28日)离世,涉及87男56女,年龄介乎51至100岁,当中有70人来自院舍,80人未接种疫苗、42人已打一针、19人打两针,2人已打3针;130人为65岁人上长者。第5波疫情截至目前共有7,207人去世,当中大部分死者为长者、未接种疫苗。 在死亡数字方面,第5波截至目前死亡率为0.6%,涉及4,291男2,916女,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中位数为86岁;儿科个案维持在8宗,6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96%,56%的死者为院舍院友。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在较年轻的死亡个案,包括一名51岁男士,心瓣情况及癌症;第2名是55岁女有肾衰竭,需要长期洗肾;56岁患癌男士;57岁女士,有中风病史及插胃喉;58岁男士长期病患院友,有滥药历史,亦是肝炎带菌者。而滞后呈报个案方面,由3月16日至26日有25人离世,涉及11男14女,年龄介乎63至99岁。至今也有20,840名公院职员染疫,当中17,310人已复工。 另外,现时共有11,043名病人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接受治疗。另目前有19名病人情况危殆,108名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另有32人情况严重。而过去24小时,共有411名确诊病人康复出院,约1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或院内检测时确诊,有10多名同房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 read more
香港政府将51个指明地方或范围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在指定时段曾身处这些地方的人,须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因应9宗本地个案、16宗与早前个案有关的个案,以及6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有51个指明地方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包括位于何文田的路德会包美达耆年日间护理中心,位于葵涌的香港圣公会林护长者之家;九龙塘方乐趣幼稚儿园,以及多间食肆等。 至于住宅方面,将军澳东港城6座、将军澳宝盈花园6座、将军澳日出康城5期A MALIBU 1A及1B座等亦上榜。 强检公告详情可点击浏览此处。 另外,因应在大埔大埔头近营盘下、新华安里及嘉敬里一带采集到检测呈阳性的污水样本,该区指明范围内的全部大厦或构筑物均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 read more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下月19日举行,提名期至上周五(12日)结束,共有154人参选竞逐90个议席,全数均有竞争,部分界别更出现多人竞争的局面,惟参选人能否悉数“入闸”令人关注。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上午10时将就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候选人的审查结果会见传媒。 李家超日前明言,由他担任主席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会就候选人是否符合真诚拥护《基本法》、真诚效忠香港特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作出决定。 他又提到,过往几年立法会乱象频生,窒碍政府施政,破坏“一国两制”成功落实。随着“揽炒”香港、背叛香港利益的议员离开议会,并通过完善选举制度的法案,可确保立法会回复正轨。 read more
今天(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迪士尼与残疾机构举办工作坊推广伤健共融,机构义工期望参加者了解与残疾人士相处之道,让他们更有自尊和自主地生活。 迪士尼工作人员体验残疾人士的生活,他们膝盖戴上固定器、四肢绑上束带、坐上轮椅,一班“无障碍大使”整装待发。首个任务是到商店购物。参加者Nathalie在乐园从事宾客服务四年,她指任务比想像中困难,期望透过这个工作坊,增加对残疾人士的了解。她说:“推了轮椅进商店的路很窄,又怕碰到其他人,当我转弯时,未必能迅速做到这个动作,要瞻前顾后。”即使是出入洗手间,参加者在模拟行动不便人士的情况下,显得有点吃力。 先天脊柱裂的残疾人士Matthew长期依靠轮椅出入,他向参加者分享与残疾人士的相处之道:“残疾人士都希望有自尊和自主心态,不是每一个残疾人士都需要帮忙或过份协助,(残疾人士)一旦需要帮忙,也会主动寻求协助在乐园即使见到残疾人士,都不需要过份热心帮助。” 负责统筹工作坊的机构期望,透过工作坊推广伤健共融,日后扩展工作坊至视障等其他体验。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本港昨日(20日)出现2宗确诊个案患者,均为葵涌村逸葵楼居民,卫生防护中心及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于昨晚8时许,到达葵涌村逸葵楼视察。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逸葵楼累计出现16宗个案,与巴基斯坦女子群组相关,当中包括1名早更保安,涉及大厦有11个楼层共12个单位。 欧家荣称,该大厦1名早更保安中招,CT值是36至37。首先发现79岁确诊老翁(个案编号:13085),为前日(18日)发现的首宗个案。卫生当局指,经理工大学实验室初步基因排序发现,属Omicron「BA.2」亚型。 而袁国勇亦指出,大厦出现广泛传播,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大楼出现喉管等结构问题,故认为居民毋须撤离,惟居民须接受「限制与检测公告」,每晚进行围封强检至证明非确诊方可离开大厦,例如明晨(21日)必须持无染疫证明才可离开出门上班、上学或买餸,措施将维持几日,当局观察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他又呼吁居民不要自行离开,否则可能将病毒带到社区。 他又称,大厦居民达2,500人,承认香港已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容纳这么多人,也没有支援相关人士家居隔离的配套,建议政府提供更贴面的口罩,若无贴面口罩,建议居民除佩戴外科口罩,外面要再戴一个布口罩,忧虑疫情若控制不好,会传播至整个社区。 袁国勇相信大厦有1名超级传播者,并感染清洁工人及保安员,由于他们会在各楼层间游走,容易将病毒传开。他续称该名超级传播者,即到垃圾房搜集物件的东满楼确诊者,平日会到逸葵楼、绿葵楼及仙葵楼垃圾房搜集物件,并在北河街摊档摆卖。该患者上周四(13日)带病毒入大厦,本周日(16日)出现爆发,现在要做的是强制检测。 上述2名患者中,1人为为53岁机场货运站员工(个案编号:13090),居于逸葵楼3楼;另一人则是1名居于7楼婆婆家的1岁女婴(个案编号:13100)。该大厦目前累计有7个单位的住户验出病毒,涉及的楼层包括3、5、7、8、11、26楼,包括1名在本周二(18日)离港前往深圳,于检疫期间确诊的64岁女子;以及封区强检找到1名44岁女子中招被列为初步个案,她于葵涌口罩工厂工作,期间有身穿全套个人防护装备。而昨日(19日)确诊的79岁男住户验出BA.2病毒,但未能确定是否与巴基斯坦籍女子(个案编号:13045)群组一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