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纳达等3地现Omicron 周日起非港人禁来港


香港特区政府将于5月31日实施“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届时12岁或以上人士如接种第2剂疫苗已满6个月,便要打齐3剂才可进入食肆、运动场、戏院等表列处所。近日有市民非常困惑,究竟打完第2针后要等6个月还是3个月才要打第3针呢?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2日)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解释,指6个月是“疫苗通行证”要求接种的宽限期,而3个月则是建议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提醒市民要尽早获得疫苗保护,够时间便尽快打齐3针,毋须等待“疫苗通行证”宽限期届满时才行动。 香港特区政府指出,从5月31日起,接种第2针满6个月必须打第3针,“疫苗通行证”才继续有效;未满6个月暂时不受影响,但要在6个月宽限期内完成第3针疫苗的接种,否则“疫苗通行证”会失效️。至于3个月则是建议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成年人一般打完第2针后3个月,便可以安心打第3针。政府举例指,如果今年2月打了第2针,最快5月便可打第3针,就“疫苗通行证”而言,则必须最迟在8月打第3针才符合要求。 read more
香港第二阶段“疫苗通行证”将于明日开始实施,市民进入食肆和指定表列处所须完成接种第二针疫苗(其他情况见下)。食环署提醒餐饮处所负责人周末切勿松懈,须严格遵从《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等规定及指示,包括疫苗接种、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等规定,助疫情持续放缓及防止疫情反弹。食环署于即将到来的长周末加强巡查,与警方采取联合行动,对违反防疫规例的餐饮处所及若干表列处所的负责人、员工及顾客采取严厉的执法行动。 在第二阶段“疫苗通行证”安排下,18岁或以上人士须接种最少两剂新冠疫苗才可继续使用“疫苗通行证”;12至17岁人士如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后未满六个月,他们的“疫苗通行证”仍然有效;如接种第一剂后已满六个月,则须接种第二剂才能继续使用“疫苗通行证”;获豁免情况(如获发“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康复纪录或因其他指明情况)除外。 香港特区政府再次提醒市民,尚未打齐针的人士应尽快把握时间接种,保护自己之余,亦方便日常生活。 read more
香港工贸署署长卢世雄今日(11日)指,今年工贸署工作主要围绕两大重点,包括为本地中小企开拓市场,确保更佳市场准入条件、及为其提供财政支援。 他指,严谨防疫措施或多或少对本地经济有影响,但有必要性;去年底贸易表现不错,有信心今年能继续复苏,单一季度表现未必能反映趋势,应看长远走势,希望去年复苏势头能延续至今年。 他表示,工贸署向来会为中小企提供财政支援,旗下有包括「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 Fund)、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工商机构支援基金等资助计划。卢世雄指,疫情下工贸署持续优化及简化申请程序,以更好协助企业疫情下提升竞争力。 卢世雄认为,加入RCEP不但能扩展香港自贸协定网络,因施政报告提出推动再工业化,加入RCEP后能享统一产地来源规则,企业在生产过程可更灵活采用来自成员国的原料或零件,料可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竞争力。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上午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指,当局将简化来港登机及抵港检疫流程,来港人士仅需在登机前完成电子健康申报,符合疫苗接种要求及经指定检疫酒店预约资料的乘客,将会获发绿色健康申报二维码,抵港之后毋须再查验相关文件,并可从快速通道完成抵港检测及检疫安排,登上指定酒店的点对点交通。 卢宠茂补充,系统会以电子方式向有关人士发出检疫令、医学观察通知书、疫苗接种二维码及临时疫苗通行证二维码。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施政报告,提出将在全港18区设立「关爱队」,荃湾和南区会于明年首季率先成立。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5日)表示,于荃湾和南区率先推行是因为两区有低密度住宅到劏房等不同类型住户,可以收集更多服务经验。 麦美娟表示,如果试行顺利,就会按各区情况,逐一推展关爱队,强调试行不会以年计。她表示,每区预计会有十多队关爱队,服务范围由一个屋苑到数条屋村不等,每队约有10至12人,有需要时再招募义工。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连日公布染疫死亡人数,当中无打疫苗比例高企。「全城动员战胜疫情」网络分享会今日(8日)以线上zoom方式进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在分享会呼吁市民积极支持为长者及青少年接种疫苗。 卫生防护中心连日公布染疫死亡人数,当中无打疫苗比例高企。卢宠茂指,长者及儿童仍是新冠疫情中的高风险人群,无打疫苗而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率高。按照为安老院长者接种安排,部分情况须由监护人同意接种,小童接种亦须家长陪同,卢宠茂认为已经完成接种疫苗的市民并非对疫情就无责任,而应该积极推动长者及青少年打针。 现时政府及专家经常性发布疫情预测,卢宠茂形容各个预测数字都「好惊」,但他认为这些预测性数字是在政府市民「躺平」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发生。他强调,这些数字是可以通过市民配合政府加强防疫防控来改变,建议市民镇定面对预测。 read more
香港与内地通关第二轮对接协商会谈今日(25日)在深圳举行。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等人昨日下午已经率先抵达深圳,出席今日举行的两地会商。预计本轮会谈将就两地通关的具体时间等细节达成共识。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今次会商,据悉,除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外,食卫局局长陈肇始、创新科技局局长薛永恒等多个相关部门的官员一同出席。 预料本轮会谈将就通关具体时间,以及防疫机制、单日限额1000名、熔断机制等具体细节问题达成初步共识。昨日再有媒体报道称,预计将于12月初启动有限额通关。 read more
《华尔街日报》上月一篇社评谈及香港选举,指杯葛或投白票成为港人少数可表达立场的方式。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今日(6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反驳,称该报提及“港人如公开示威将面临严重惩罚”的说法并不正确,属散播谣言。 曾国卫强调,根据香港法例,在选举期间公开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属违法,港府会保留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不论煽惑行为发生在香港或境外。 称港府保留采取必要行动权利 曾国卫在文章指,《华尔街日报》上月30日发表的社评,内容缺乏事实基础,他强调《基本法》及《港区国安法》保障港人言论、出版、集会及结社自由,但不能容忍任何操纵选举的行为。 他说,新选举制度下,持不同意见的人士只要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便可以参选,要求与世界各地没有分别,文中提及“北京制订新选举规则,要求所有参选人事前取得共产党同意”并不正确。 曾国卫又指,对《华尔街日报》文章提及“抵制选举和投白票是香港人表达立场的最后方式之一”感到震惊,重申根据香港法例,在选举期间公开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属违法,港府会保留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不论煽惑行为发生在香港或境外。 read more
截至昨日,本港新冠疫苗首针接种率达76.7%,第二针接种率约占合资格人口的70.2%,另有69.67万人已打第三针。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公布,市民明日(20日)起,可预约在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和界限街体育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免费接种复必泰疫苗,2间中心将由1月26日起提供服务。 60岁或以上的合资格人士可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领取“即日筹”。“即日筹”派发时间由每日上午7时45分开始,先到先得,派完即止。陪同长者接种疫苗的人士将不会被安排一同接种疫苗,须另行预约。 政府发言人指,为便利更多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已在接种点增加接种间或人手,及增加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至14间。现时接种能力已较月初增加77%,达每月177万剂,即每日接近6万剂。呼吁尚未接种的市民尽快接种疫苗。 发言人又指,农历新年期间,所有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在农历年二十九、年初一及年初二、即1月31日至2月2日休息。除两间设于私家医院的接种中心于2月3日年初三休息外,其余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于年初三照常提供服务。 点击预约接种新冠疫苗 市民点此查看多途径接种疫苗 read more
外交部驻港公署早前宣布,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参考国际通行做法,自2021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生物识别签证。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今日(1日)在香港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向紧急赴中国内地复工复产的签证申请人颁发公署首张生物识别签证。 潘云东表示,申请人获得公署颁发的首张生物识别签证很有意义,希望该申请人继续为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提醒其做好防疫措施、遵守有关防疫规定,并祝愿其赴中国内地工作、旅行顺利。公署和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将继续为签证申请人提供签证便利和周到服务。 该申请人表示,非常荣幸获得外交部驻港公署首张生物识别签证,他在港生活多年,热爱中国,正在努力学习中文,今后将继续为促进本国与中国尤其是香港特区的交流合作而不懈努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