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黄克竞大楼平台空地或改作休憩空间
非法放置在港大校园内长达24年之久的抹黑国家的柱状装置上月被移出校园,有消息指,因此腾出的黄克竞大楼平台空地将改建成休憩空间。
有社交平台专页昨日(13日)上传相片,显示位于港大大学街上层的黄色挡板仍未拆除,黄克竞大楼平台空地已铺上木质地板,并且放有多个卵石形状座位。
港大校委会早前指,该座雕像明显地触犯香港国安法,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咨询法律意见后决定移除挪走。
非法放置在港大校园内长达24年之久的抹黑国家的柱状装置上月被移出校园,有消息指,因此腾出的黄克竞大楼平台空地将改建成休憩空间。
有社交平台专页昨日(13日)上传相片,显示位于港大大学街上层的黄色挡板仍未拆除,黄克竞大楼平台空地已铺上木质地板,并且放有多个卵石形状座位。
港大校委会早前指,该座雕像明显地触犯香港国安法,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咨询法律意见后决定移除挪走。
本港疫情持续反弹,接种疫苗可有效提升自身防护力。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10日)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疫情升温,疫苗接种具急切性。她强调每人都可以是「说客」,劝导亲友相信科学实证,释除他们心中疑虑,如有需要可陪同他们去打针。她提示,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和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在中秋假期间照常开放,名额充足,长者可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领取「即日筹」接种疫苗。杨何蓓茵称,新冠疫情下,要先打齐疫苗,才能「人长久,共婵娟」。 杨何蓓茵在帖文中指出,至今仍有人因为担心副作用而选择不接种,或误以为长者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就不能接种,亦有人认为不常外出便不用打针。她指,第五波疫情数据清晰表明,接种任何3剂疫苗,特别是对于较年长的年龄组别,死亡风险将大大降低。由于慢性病患者染疫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他们更需接种疫苗。 杨何蓓茵称,逾95%的新冠死亡个案为60岁或以上的长者。由于疫苗保护力会随时间而减少,因此最少要打齐3针。她指,幼儿感染后可以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患上坏死性脑炎导致死亡。本港两款疫苗均安全有效,可以减低重症和死亡率。 read more
中文大学公布,至今该校多达95%师生已接种两剂疫苗,大学将于2月24日起实施疫苗气泡措施,所有人士包括教职员、学生、住户、承包商及访客必须完成接种至少一剂新冠肺炎疫苗,方可进入大学校园及设施。 中大发言人表示,大学将根据政府疫苗气泡的规定,要求每人于2月24日前接种第一剂疫苗,并于此日期后8星期内完成接种最少两剂疫苗。 发言人指,只有能提供合理医疗原因证明不宜接种疫苗之人士可豁免,如为大学教职员或学生,必须遵照大学规定,每星期于网上申报接种疫苗记录或提交病毒测试结果系统申报病毒测试结果,方可获批准持续进入大学校园。 发言人又说,所有审核访客二维码申请之行政部门必须要求有关申请人提供最少接种一剂疫苗之纪录,方可发出任何访客二维码。所有持香港身分证或中大校友信用卡进入校园之访客必须向保安人员出示最少接种一剂疫苗之电子或列印纪录,方能进入校园。而所有基于合理医疗原因不适宜接种疫苗的访客、住户及承包商必须出示相关医疗证明,以及过去七天内发出之病毒测试阴性报告,方能进入校园。 中大亦公布所有须接受强制检测、检疫或隔离安排之员工及学生可申请特别工作或教学安排。部门主管可弹性处理怀孕或患有长期疾病之员工的工作安排,例如批准他们遥距工作。所有大学餐厅及饭堂于每天下午6时后堂食服务将继续暂停,邵逸夫堂、利希慎音乐厅及校园体育设施亦将维持关闭,直至政府有另行公布。 read more
本港过去一周接连录得三宗国泰货机机组人员确诊,卫生防护中心指,三宗均涉及L452R变异病毒株的感染。在本港争取与内地通关之际,为尽快堵塞防疫缺口,据了解,政府打算收紧机组人员回港后的豁免检疫安排,要求所有机组人员由外地抵港后,需家居检疫14天,藉此严控输入个案。 卫生防护中心正继续跟进早前三宗国泰货机机组人员确诊个案,他们均带有L452R变异病毒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三人可能在该酒店逗留期间受到感染,不排除酒店出现爆发群组。中心已随即通知德国衞生当局,以跟进相关情况。 中心亦立即通知国泰上述初步调查结果。由于个案涉及怀疑酒店爆发,为审慎起见,中心安排该航空公司所有于11月1日后曾在德国入住该酒店的机组人员于检疫中心接受强制检疫,亦会安排于11月1日后曾在该酒店居住的其他已返港人士于检疫中心接受强制检疫。该些人士须接受检疫直至其离开该酒店起计21日止。 据传媒引述消息报道,据了解,衞生防护中心已取得相关受影响机组人员的名单,日前已经陆续与相关机组人员接触,尽快安排他们入住政府检疫设施,并按机组人员情况订立确实的检疫日数,料他们会在短时间内到检疫设施隔离。另一方面,港府亦打算收紧回港机组人员的豁免检疫安排,要求他们回港后,要居家检疫14天,期间不能走出社区。 国泰要求机组人员明年4月30日前打第三针 最新国泰员工内部电邮,国泰将收紧机组人员返港豁免检疫期间医学观察活动指引,回港首三天每日最多离家两小时进行指定活动,包括购买必需品和个人运动等,并自行记录行踪。同时,所有机组人员需在明年4月30日前接种第三剂疫苗。 据了解,新指引最快明天实施。 国泰回覆查询时未有回应将到政府检疫设施的受影响机组人员数目,仅称国泰全面配合衞生当局要求自本月起曾于法兰克福逗留的机组人员必须接受在政府检疫中心隔离21天的检疫规定。 为谨慎起见,国泰已立即安排在法兰克福的机组人员转换酒店,并会尽快暂停货机机组人员在法兰克福停留。所有执勤机组人员均已接种疫苗。国泰亦会要求所有合资格的机组人员须接种第三剂疫苗,亦会安排机组人员每天进行病毒检测。 read more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2日)出席2021全港义工服务日「区区有爱大行动启动礼」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如何恢复跨境人流和重建经济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当前要务。 李家超表示,持续推动义工服务的发展,是共建社区关爱文化重要的一环,尤其有赖「民、商、官」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及支持。经过多年耕耘,义务工作在香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茂盛,模式亦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香港有很多机构及组织都设立了义工资讯平台,推广义工服务,以切合不同市民的需要。 李家超表示,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基层家庭的生计。香港要完全走出「疫」境,要经济真正复苏,就必须让各行各业回复正常运作,重拾动力。纵然香港的情况渐趋稳定,但全球疫情时常都会有反弹,如何恢复跨境人流和重建经济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当前要务。政府会继续严控疫情,广大市民亦应该尽快接种疫苗。 他说,乐见不少公私营机构响应政府呼吁,提供各式各样的便利、假期和奖赏,鼓励雇员和市民大众接种疫苗。他借此机会呼吁大家积极接种疫苗,发挥爱己及人的精神,早日为香港筑起群体免疫屏障,让社会早日可以回复常态,一同走出疫情的阴霾 read more
2023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将于今年6月及9月分两个阶段接受报名。其中,丙类(其他语言—2022年11月)科目于今日(27日)起接受报名。其他语言科目考试费为每科697港元,立法会虽已通过拨款由政府支付2023年文凭试考试费,惟有关安排并不适用于自修生。 拟报考有关科目的自修生,必须符合以下其中一项条件,包括曾应考文凭试,或相等考试;于2023年1月1日计算,已足19岁;或非修读文凭试课程,但已修毕或于2022/2023年度正在修读由考评局决定为等同中六之课程。另外,以自修生名义报考的考生,不得同时以学校考生名义报考2023年文凭试。 丙类科目2022年11月考试设有六个其他语言科目,包括:法语、德语、印地语、日语、西班牙语及乌尔都语。考生报考2023年文凭试的丙类科目,将与其报考甲类及乙类科目的数目综合计算,总数不可超过八科之上限。考试的成绩暂定于2023年1月下旬发放。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早前传闻扩大编制,增设宣传司和安全事务司,有关事宜近日已经尘埃落定,港澳办已在官网上更新了编制表。港澳办原设七个正司局级的内设机构,分别是秘书行政司、综合司、政研司、联络司、交流司、法律司和机关党委(人事司)。 港澳办官网的组织机构一栏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有九个内设机构,增设宣传司、安全事务司,排在人事司之前。 据港澳办官网,宣传司的职能为「承办涉港澳新闻宣传相关工作,承担港澳驻内地媒体和记者管理工作,承办新闻发布工作」,安全事务司的职能为「承办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相关协调工作」。 据悉,安全事务司司长由王振民担任。王振民曾任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联办法律部部长,去年春天就传出他借调港澳领导小组,参与制定《香港国安法》。据悉,宣传司司长则由曾健担任。早前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来港,曾健亦是宣讲团成员之一。 read more
政府及贸易发展局合办的首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ASGH)今日(24日)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指,本港以往被政治阻碍多方面发展,但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已克服有关挑战。她又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本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将不遗余力增强实力,推动本港医疗健康发展。 林郑月娥表示,在《施政报告》已提出目标强化本港多个领域的能力,迎接健康及生命科学方面的庞大机遇。她举例,占地逾80公顷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模明显不足,故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用地面积为香港三分之一的土地,创科将成为都会区的经济引擎,当中占地超过100公顷的新田科技城可发展科研及先进制造业。 林郑月娥又指,每个地方的政府可能用不同策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但毫无疑问,各政府必须以科学为本,并采取合作而非对抗方式,必须推动研发,带动全球新冠疫苗及治疗合作,以及推动包容可持续发展。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长罗致光今日(27日)发表网志,提及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香港年轻人不应错过大湾区发展的高速列车。 罗致光在网志中提及,祖国与香港的发展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香港方方面面都受惠于背靠祖国的优势。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更为香港创造了不容错失的重大机遇。他鼓励香港年轻人应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切勿故步自封。 政府今年初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提供2000个月薪不少于18,000港元的职位,引起热烈反响。罗致光指,截至2021年6月24日,共有超过370间企业在计划下提供超过2800个职位空缺,当中约一半为创科职位。获聘的毕业生最迟须于今年8月入职。申请相当踊跃,有超过300名成功申请者已经入职。 罗致光表示,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港人心中既要有香港,亦要有国家;香港亦是大湾区的一部分,港人心中既要有香港,亦要有大湾区。 read more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入境处因时制宜,其中最曯目的项目是将湾仔入境事务大楼总部「搬家」至将军澳,冀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市民享受更优质及便捷的服务,新总部建造工程料于2023年第3季竣工,预料相关的办公室和设施能于2024年分阶段搬迁到新总部。 助理处长(管理及支援)戴志源表示,是次搬迁要将整个数据中心及伺服器搬至新址,当中存有大量市民的个人资料,同时要兼顾各项办证服务不受影响,处方为此已拟定周详计划,将竭尽所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及优质的服务。 新总部大楼坐落于将军澳市中心,邻近港铁将军澳站及调景岭站,亦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可直达,交通快捷便利。新总部除继续提供在旧大楼原有的各公共服务外,亦会将现时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办公室集中,提高指挥效率,另会增设多项新设施,如出生和婚姻登记处、婚礼礼堂等。 在新大楼的设计上,入境处配合科技趋势,加入创新科技及智能等元素,例如增设24小时多元化自助服务站,让市民在递交各项申请和领取各类证件或签证时,毋须在柜台前排队轮候,亦可随时使用上述服务。 read more
大围上月发生1死11伤的致命巴士车祸,运输署研立法规定巴士座位有安全带,乘客便须佩戴,在敲定草案后提交新一届立法会审议。运输署署长罗淑佩近日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戴安全带的法律责任应在于乘客本身,而非司机。 罗淑佩说,巴士车长不会因有一个乘客不配戴安全带,就不可以开车,这不合理。车长难以一眼关七,亦不可因个别乘客没有配戴安全带,而阻碍整辆车的行程。她提到,不排除立法后会有大规模执法行动。现时本港有1700辆巴士,上层座位至少已配备安全带。 至于外界关注的巴士车长编更问题,罗淑佩指出,已同两个巴士工会会面,建议巴士公司预早一至两日通知员工需要驾驶的路线,让他们预先熟习。 政府有意立法规管部分驾驶者例如的士司机,在驾驶座位标板仪上方放置多部智能电话。罗淑佩表示,已有清晰共识,智能电话数目不应多于2部,亦不应该遮挡驾驶视线,亦考虑规管驾驶时智能电话的用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