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视察葵涌村了解检测进展
第五波疫情越来越令人担心。葵涌村逸葵楼出现「超级传播链」,昨日增10宗初步确诊与逸葵楼相关,包括一名住映葵楼人士,今日更传出有多达40宗初步确诊个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上午视察葵涌村逸葵楼围封强制检测情况,及了解围封大厦居住市民的诉求。
映葵楼今日凌晨4时起被围封强检,居民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预计今日下午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第五波疫情越来越令人担心。葵涌村逸葵楼出现「超级传播链」,昨日增10宗初步确诊与逸葵楼相关,包括一名住映葵楼人士,今日更传出有多达40宗初步确诊个案。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2日)上午视察葵涌村逸葵楼围封强制检测情况,及了解围封大厦居住市民的诉求。
映葵楼今日凌晨4时起被围封强检,居民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预计今日下午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今日(11日)强烈谴责及反对美国国务院完全罔顾事实,就香港特区法院依法就黎智英欺诈案的判刑作出失实、误导和干预司法公平审讯的荒谬言论,对香港司法制度作出政治干预、恶意抹黑。 特区政府发言人强调,案件被告充分行使其辩护权,由拥有独立审判权的法庭在公开聆讯后基于事实和证据判刑,而判刑理据亦已在公开的判刑理由书中详细解释。 有关案件为一宗欺诈案件,与新闻和言论自由无关。正如判词中指出,该案的性质纯然是一宗简单的欺诈案,不应把案件的审讯扣上任何政治帽子。这对控辩双方以及整个社会都是不公平的。 基本法第85条订明,香港特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特区政府严正敦促美方停止干预香港特区的审判独立和内部事务。 美方为达其政治利益,公然干预法庭公正审讯案件,严重破坏法治精神,违反国际标准及国际法,更歪理成群,只暴露其霸凌野蛮,失信于人。 read more
特区政府早前公布8名副局长11名政助名单,其中17人今日(25日)履新,早上陆续抵达政府总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欢迎李惠加入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出任司长政治助理。 陈国基表示,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重要阶段,相信李惠会利用过往在传媒行业,以及过去五年在行政长官办公室担任特别助理的经验,协助他执行各项政治工作,包括促进良好的行政立法关系、联系各持份者、向公众和传媒做好政策解说,为香港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read more
抵港人士「3+4」检疫方案实施逾1个月,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今日(14日)表示,相关措施实施后,入境旅客未有明显增加,促当局尽快检视数据,公布实施「0+7」检疫安排时间表,让旅游业准备复业。 姚柏良表示,有别于食肆可短时间内复业做生意,旅游业复业需要时间准备。他指出,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起码要提前几个月作准备,才可恢复航班班次;邮轮也要3至4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业界十分着急,形容是「追时间」。他期望当局尽快公布实施「0+7」的时间表,让旅游业在第4季可以突破困局。 read more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遭禁锢从事非法工作。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O记)今日(21日)见记者指,正调查有港人被骗至东南亚国家案件,警方截至今早合共拘捕5名怀疑涉案本地人士,该5人正被扣查中,警方不排除稍后落案起诉他们。 警方指,5名被捕人士包括3男2女,年龄介乎17至51岁,当中包括两名分别23岁及30岁的本地男子,怀疑为集团骨干成员,负责联络及操控另外2名负责招揽的被捕人士;以及一名28岁女士,怀疑在社交媒体发放与求职骗案有关的帖文。 警方指,案件手法大致以透过社交媒体,或朋友介绍,或传销电话,声称提供所谓「高报酬、低要求」的工作机会,诱骗受害人到东南亚;往往受害人一下飞机就被扣押护照,并被转送到所谓行骗中心,逼迫他们继续骗其他人。若受害人试图逃走,就会受到不人道的对待。当中有部分受害人成功逃脱,其后得到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出手相助;亦有个别人士自行逃脱或交付赎金后脱身。 read more
许树昌认為现在绝对有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日(5日)表示,如果本港入境检疫「0+3」实行两星期后,社区疫情没有明显反弹,政府应考虑尽快实行「0+0」安排,最好11月前改為「0+0」,并要尽早通知,因為11月本港将有多个大型会议及活动举行,继续实行「0+3」会对参加者构成不便。 许树昌指出,本港新冠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不少人曾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在染病前或后都有接种疫苗,社区已有混合免疫保护。很多其他国家或城市,亦在接种率高及多人曾感染的情况下对外开放,香港要急起直追,否则民生和经济活动都会受影响。 对於明起将放宽部分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食肆每枱人数上限增至12人。许树昌续指,近日的确诊数字正慢慢下跌,死亡及需要接受深切治疗的个案少,新冠病毒即时传播率近日都是大约0.77,加上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他认為现在绝对有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他说,政府在新一轮社交距离措施实行两星期后,如果无引起疫情反弹,相信可以再逐步放宽。 read more
政府高度关注本港疫情发展,今日(15日)再次强烈呼吁各界包括外佣同心抗疫。食环署在今个周末再次联同多个政府部门,在多区外佣惯常聚集地点进行跨部门联合行动,呼吁他们提高防疫意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以及遵守各项防疫规例及限制,包括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规定。 食环署在今明两天与警务处、劳工处、入境事务处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携手,在湾仔、中西、旺角、油尖、沙田、荃湾及西贡多个外佣周末及假日惯常聚集的公众地方采取跨部门联合行动。行动期间,食环署除安排洁净服务承办商加强有关地点的公众街道洁净服务外,亦加派人员巡逻以打击乱抛垃圾和无牌小贩摆卖活动。此外,食环署亦向外佣派发多种语言的宣传单张,呼吁他们保持环境卫生和不得进行非法摆卖活动;其他政府部门亦提醒他们遵守有关佩戴口罩及禁止于公众地方的群组聚集的规例。 read more
为防控第五波疫情,政府于落马洲河套地区兴建应急医院、方舱医院的建设。参与工程的中国铁建今日(4日)于落马州工地现场向传媒表示,现时工程即将完成第一期任务,未来24小时将继续赶工,预期2日后可以如期交付政府,以进行后续的工程。 中国铁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理王栋表示,中国铁建为落马洲河套地区43.3公顷土地进行院区桥台土地平整地及地面硬化工作,并为应急医院建设配套设施,包括进出道路、给排水、电力供应、污水处理、隔离围封等,公司先后组织397人、195台机械设备赶工,期望在香港抗疫的关键时刻奋战,为支持香港疫击疫情贡献一份央企的力量。 中国铁建(香港)有限公司落马州项目商务总监洪溢鸿指,涉及的土地原为兴建创科产业配套设施,受疫情影响,中国铁建在2月20、21日才收到政府通知,要求参建紧急医院,现时有2000名工作人员24小时间投入工程工作,当中包括香港及内地的施工人员、运输工人及其他人员,现在80%土地已用于兴建应急医院、方舱医院,第一期工程已接近九成完成。 被问及工程过程中有否预到困难。洪溢鸿回应表示,由于工程时间太赶急,加上兴建期间有运送人员确诊,在物资及材料的安排有一定压力,在港府及内地政府协助下,为工程物资运送作特别安排,包括人手配合,并开通特别通道,将内地建材运至工地,令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洪溢鸿续指,工程全部按照香港建筑要求进行,工程人员正24小时加紧开工,进行土地平整,在政府及各部门的协助下,成功在香港规则要求下,同样以「国家速度」将第一期工程完成,预计两天后可以按时将工地交付政府,继续之后的兴建工作。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今日(20日)欢迎广东省政府公布「港珠澳大桥(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港车北上」计划)的最新进展。 广东省政府正在会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按照国务院批覆要求商定「港车北上」政策的实施安排细节,并将根据粤港两地疫情防控要求等因素,争取计划于明年首季公布详细安排,并于年内实施。 运输及物流局发言人说,衷心感谢中央及广东省政府一直以来对「港车北上」计划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已在上月对外公布「港车北上」计划下香港私家车的海关免担保政策,加上这次广东省政府的公布,象征「港车北上」计划已迈向落地阶段。 发言人强调,「港车北上」计划需因应疫情而计划于2023年实施,准备工作已大致完成。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及内地相关部门已敲定实施「港车北上」计划的基本安排,当中包括申请人、车辆及司机资格、逗留时间、保险要求、车辆查验及申请程序和手续等。 「港车北上」计划将允许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毋须取得常规配额下,经港珠澳大桥往来香港和广东省。申请人须持有香港身份证和回乡证,亦必须是申请私家车的登记车主;车辆要是8座位或以下,车长不超过6米,并要领有两地相关车辆牌照。申请人车辆,每次入境内地后,可以连续停留不超过30日,每年不可以在内地累计停留超过180日。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上午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政府计划将已落成的公共屋村作隔离设施,涉及皇后山村皇溢楼及皇澄楼、荔景村恒景楼,可提供约3000多个单位。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皇溢楼及皇澄楼分布在已派匙的同村公屋之间,部分已经入伙,令居民有忧虑。 刘国勋指,明白目前隔离设施供不应求,政府之前亦曾征用沙田骏洋村作隔离,但皇后山村的情况不同,该屋村的7座楼中,5座已派入伙信,部分人更已入伙。而今次政府拟征用作隔离的皇溢楼及皇澄楼,分布在已派匙的楼宇之间,令居民有忧虑。皇溢楼亦已预派入伙信,政府的决定令他们有失预算。他表示,极度关注政府决定,会约见官员表达居民关注。 至于另一栋被政府征用的是荔景村恒景楼,有荔景村居民表示不担心,认为应该「帮自己人」,而且隔离人士不能外出,不怕有传染风险。但有住在恒景楼对面乐景楼的居民就指,对政府没有进行任何咨询感到不满及无奈,不过明白疫情爆发严重亦是无办法。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生效至今,已有10名与壹传媒有关的人士涉违该法,其中《苹果日报》5高层包括总编辑罗伟光等在6月17日被捕;主笔李平与芦峰亦先后被警方国家安全处人员以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拘捕,对警方公开公平的执法行动,香港社会亦出现4个谬论,影响市民对警方执法的认知与理解。 其一谬误是「文字狱」 众所周知,冯伟光是《苹果日报》英文版的负责人,过往一直配合壹传媒黎智英进行勾结外部势力的图谋,利用英文报道频频公开要求外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及对特区进行制裁等,其行为明显违反《香港国安法》,警方的行动是针对有组织及有计划的勾结行为,并非打压新闻自由。警方依法执法,所针对的是违反国安法的犯罪行径,并非一般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况且,新闻自由决不能没有底线,不能公然挑战国安法,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其二谬误是警方冻结1880万元导致苹果执笠 其实,早在2021年5月26日,壹传媒董事局便公告,集团截至当日尚拥有5.21亿港元营运资金,完全可支撑业务运作至少18个月至2022年年底,故因资金被冻结而未能向员工支薪、并导致报纸执笠的说法,根本就不能成立。 其三谬误是苹果员工不屈服并坚持抗争 本港个别传媒在警方采取执法行动后,罔顾事实,夸大《苹果》员工不屈服抗争,借以挑起巿民对执法行动的不满和质疑。黎智英惯以高薪挖角,故上述员工绝非他们包装的「为民主及新闻自由」而工作,反而是贪图高薪及福利。事实上,在黎被捕后,《苹果》内部早已掀起离职潮,有员工因为担心或需负上法律后果,而纷纷跳船,大批中层主管相继跳槽或辞职。据悉,在早前的内部大会上,员工更明确要求管理层提供保障,显示员工并非个个坚持一条道走到黑。 其四谬误是保安局以解冻资产诱提供员工黑名单 消息指,有关报道内容纯粹是瞎编乱造,目的是营造政府打压壹传媒及新闻自由,施行秋后算账的乱象。这一谬误其实完全不明警方执法流程,其实警方本月17日搜查壹传媒大楼时,一早已获《壹传媒》全公司的员工名单;而且《国安法》第43条亦赋予律政司司长或警务人员权力,为协助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罪行,可向法庭申请批准要求有关人士回答问题或提供资料,根本就无需以「索取公司员工名单」作为解冻条件。 其五谬误是警方有意制造寒蝉效应威逼传媒人就范 苹果系据悉有多达逾700员工,警方今次执法行动前后经三次拘捕行动,也只有苹果日报十余人被拘捕,而且主要是直接推动实施违犯国安法行为的苹果日报高层,并没有一般员工被捕,这亦表明了警方执法的严谨严肃,只是针对主要犯事者,与被黎智英诱惑裹挟的一般员工并无直接关系,更加与全港从业的传媒人无直接关系,完全扯不上是威逼。若果传媒人奉公守法,何须惊半夜被敲门。 资料来源:点新闻,东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