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周三接受核酸检测 结果呈阴性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记者会时未有戴口罩,一名曾出席记者会的记者初步确诊,外界关注林郑的情况。行政长官办公室指,林郑已接受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行政长官办公室指,举行记者会的政府总部演讲厅有足够距离,而出席的记者须全程佩戴口罩,感染风险极低。
办公室表示,林郑为慎重起见,已于周三晚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会继续恒常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以策安全。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记者会时未有戴口罩,一名曾出席记者会的记者初步确诊,外界关注林郑的情况。行政长官办公室指,林郑已接受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行政长官办公室指,举行记者会的政府总部演讲厅有足够距离,而出席的记者须全程佩戴口罩,感染风险极低。
办公室表示,林郑为慎重起见,已于周三晚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会继续恒常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以策安全。
《香港国安法》法律论坛今天(5日)举行。驻香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在论坛上发表讲话。他指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是不能退让的底线,又表示,中央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是最坚强的,意志是不可动摇不可撼动的。 郑雁雄说,国安法实施一年,成效有目共睹,是香港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他又提出几点对于中央对香港国安法立法原意的体会。 郑雁雄说,第一,是「两个大局」的维度体会。他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中国复兴,当今世界心态复杂。他说,中国取得一系列成就,是制度性成果,是规律性可持续优势,大事不可逆转;西方联手打压,不会真正妨碍中国发展;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搞霸权扩张,最大关切是香港不能颜色革命,台湾不能独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能退让的底线。 第二是从一国两制维度,郑雁雄说,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内容,这是执政党的最高规格固化一国两制的地位,一国两制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根本原则是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根本底线是香港不得从事任何危害祖国安全的活动,不得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不得利用香港队内地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他说,这些都直指国家安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前途。 第三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维度。郑雁雄说,西方搞港版颜色革命,目的就是通过反中乱港势力捣乱,要么通过港独搞分裂,要么通过拦炒、黑暴搞垮香港,从而否定一国两制,进而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必须防止、事关国家利益的全局性风险。 第四是从法治思想维度。他引述习近平说,坚持依法治港治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要善于从法律层面考虑问题,推动完善有关法律规定,提高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法治化水平。郑雁雄说,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闹到「忍无可忍」,中央依然坚守法治精神不动摇,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此后全国人大通过国安法,立法堵塞了香港国家安全不设防的安全漏洞,成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和长期繁荣稳定的治本之策;设立驻港国安公署和特区国安委两套机制,是立法与执法协同的法理需要,也是制度与执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辩证关系的体现。他说,这充分证明中央坚持依法治港,维护香港法治的决心、信心和苦心。 第五是从爱国者治港维度。郑雁雄指,管制权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政权出问题,是严重的国家安全失守,香港要确保管制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才能更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权治港。这个问题绝不可以所托非人。他说,放眼世界和历史,这是基本政治伦理。他说,爱国者治港,是对香港管治团队落实维护国家安全职责的最通俗表达,是高度自治与高度放心辩证关系的必然逻辑。 第六是从斗争哲学的维度。他说,香港2019年修理风波中,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临严重威胁,香港根本利益面临严重破坏,这不是什么民主思潮、自治呼声、言论自由,而是彻头彻尾颠覆政权、侵犯主权。他又指,拦炒、黑暴等演化为毫无人道的反社会行为。他说,对此没有任何妥协怀柔可言,不可以抱任何幻想,不可以给任何可乘之机,唯有斗争、法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他表示,国安法立法原意是维护国家利益,有相当凌驾意义的特殊法律。中央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是最坚强的,意志是不可动摇不可撼动的。他说,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实现由乱及治重大转折,充分证明中央决心、意志、良苦用心已经转化为强大法治威力,为护佑香港市民安全复制兜牢底线。任何人、势力想试探中央,甚至轻举妄动,只会自取其辱。 他说,对于国安法实施,中央有根本责任,特区有宪制责任,理解立法原意,严格依法执法司法,是共同责任,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履行职责和政治中立无关,与维护香港司法制度不矛盾,与维护香港法治精神、市场环境、公众利益完全一致,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借口在维护国安上不作为、乱作为。 read more
康文署后日(25日)起派发8月7日(星期日)举行的「全民运动日2022」康体活动券,届时巿民可凭券参加十八区指定体育馆举办多元化的免费康体活动。今年「全民运动日」以「电子虚拟运动」为主题,部分场馆当日会有电子虚拟运动让市民亲身体验。免费康体活动于8月7日下午2时至6时在十八区指定体育馆举行,活动包括健康讲座、运动示范、健体阁、亲子/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以及适合长者和残疾人士一齐参与的同乐活动。 康体活动券7月25日(星期一)上午8时30分起在康文署十八区康乐事务办事处和指定场地派发。参加者请携同活动券按时出席,部分名额预留供市民即场参加,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同时,「全民运动日2022」当日,康文署辖下多项康乐设施会开放予市民免费使用,不论设施类别,每人只限预订一节免费设施。市民可于8月1日(星期一)上午7时起在各区「康体通」订场柜台(不包括自助服务站)及网上预订系统以先到先得方式预订8月7日的康乐设施。屯门康乐体育中心及水上活动中心、度假营及各分区康乐事务办事处「康体通」订场柜台则将分别于上午7时45分及8时30分开始提供服务。 有关「全民运动日2022」的活动详情,市民可浏览网页www.lcsd.gov.hk/tc/sfad。 read more
政府3名高级官员确诊染疫,包括特首办主任、候任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及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刘俊杰。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24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如果确诊官员在日常公务工作接触不同人士期间有戴口罩,传播风险相对低。 对于确诊的2名官员需要出席下周五(7月1日)的宣誓就职典礼,曾祈殷说,如果病毒量不高及有注射疫苗,部分人有机会早点转阴性,因此相关官员是有机会七一前转为阴性。 被问到香港是否有条件放宽入境人士检疫期,曾祈殷认为应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可先缩短至5日,措施若无太大问题、无走漏个案,再作进一步检视;他又建议加密核酸检测,及早找到隐性患者。 read more
香港科学馆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举行「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八大·寻龙记」特别恐龙展览,展出包括暴龙、三角龙及棘龙等8组具名气恐龙的化石真品及高完整度化石骨架等,市民亦可触摸真恐龙化石。展览将于本周五(8日)起举行,期间科学馆会豁免入场费,今日(6日)开放预约。 展品来自德国、瑞士、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和摩洛哥的博物馆及学术机构,包括历来出土最完整的异特龙,骨架完整度超过九成;亦有全球首次展出、身高超过3米的巨型三角龙化石骨架,是已发现角龙类恐龙之中身型最庞大之一;有「河中巨怪」之称的棘龙,以及最大飞行生物哈特兹哥翼龙,亦是展品之一。 除展览外,科学馆也将于8月举行5节「与龙同眠留宿」活动,参与者能在恐龙骨下留宿一晚,每节供30个家庭参与,名额共60个,本周五(8日)开放报名。 点击预约参观 点击预约「与龙同眠留宿」 read more
新冠肺炎新变种病毒Omicron在全球蔓延,有专家指本港过去一段时间没有本土个案,偶然有零星带变种病毒的个案流入社区,反映现行的防疫及追踪措施有效。但要考虑如何避免检疫酒店内的交叉传播、以及避免如何“走漏”涉及豁免人士的个案等。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在电台节目表示,世卫表明未来两至四星期是研究Omicron变种病毒的重要时间,本港应该採取更严谨的外防输入政策,避免Omicron流入社区。他建议进一步收紧抵港人士检疫要求,取消机组人员豁免检疫安排或实施“闭环式管理”。 应集中竹篙湾检疫14日 对于个别高风险地区抵港人士,他认为应集中在竹篙湾检疫中心隔离14日,降低“走漏”的风险。 他估计,Omicron变异病毒株发展比Delta更快,有机会取代Delta成为主要病毒株。 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亦在电台节目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株基因突变异常,进化速度很快。他认为本港过去一段时间没有本土个案,偶然零星带变种病毒的个案流入社区,但没有发生大爆发,反映现行的防疫及追踪措施有效。 对于有机会将“疫苗气泡”扩展至所有食肆,曾祈殷认为疫苗接种率高对整体社会都有好处,但要在政策配套上应关顾无法打针的市民。不过,中大生命伦理学中心总监区结成表示,任何防疫政策应该增加公众讨论,以更好掌握民情,不涉伦理,而是尊重问题。他认为政府推出新政策要小心考虑有否剥削市民的“基本自由”。 read more
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补选今日(18日)举行,由6名候选人竞逐4个议席。政府在湾仔会展中心设票站,1400多名选委到场投票。工作人员已经完成点票工作。 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陆启康法官公布选举结果,陈永光得票1028票,成为最高得票者:其次是黄锦辉983票,第三名何敬康833票,第四名尚海龙812票。四人于补选中成功当选,黄梓谦及李广宇则以791票及781票双双落败。 得票结果如下: 1号黄锦辉983票 2号民建联陈永光1028票 3号新民党何敬康833票 4号黄梓谦791票 5号尚海龙812票 6号工联会李广宇781票 read more
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今日(12日)召开会议,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在会上表示,「港版健康码」的系统在去年中已经研发完成,可以与广东省及澳门互认,系统会载有使用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记录。他说,只要香港与内地一恢复通关,就可以开放给市民申请。 经民联议员卢伟国认为,当局应提早开放「港版健康码」予市民使用,让大家可以熟习。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又指,为准备与其他国家恢复通行,当局正收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防疫及检疫要求,包括认可的疫苗种类、检疫期限等,以开发程式,让政府部门可以辨认旅客的健康标准,当局亦会与国际健康码平台提交香港的检疫要求。 read more
本港今日(12日)起实施海外抵港旅客「3+4」检疫安排,并开始实施「红黄码」。教育局表示,学校应按相关规定拒绝持「红码」人士进校园,而持「黄码」的教职员或学生在校内则不可进行任何除下口罩的活动,比如吹奏乐器、接触式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教育局表示,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应拒绝「红码」持有者(即确诊者)进入校园。不管是上班或上学的人士或访客,均适用于此项安排。如学校发现有持「红码」者尝试进入学校,学校应不得让其进入。由于确诊人士不应离开其隔离地点,学校需立即报警处理。 若个别学校教职员及学生须以「3+4」模式进行检疫,即使已完成接种两剂疫苗并超过14天,至少要取得「黄码」才可在医学监察的4天期间上班或上学。为使持「黄码」学生有同样的学习机会,学校应让其回校进行面授课堂。「黄码」教职员或学生须符合每日快测阴性才能回校返工或上课。任何「黄码」人士均不得以访客身份进入学校。 教育局补充,持「黄码」的人士如上班或上学需要午膳,必须在校内进行,学校应为餐桌设置隔板,安排他们与其他学校员工及学生分开用膳,有关教职员或学生须保持适当距离,并面向同一方向。用餐后,学校亦须彻底清洁并消毒用餐地点。 由于学生进入学校豁免使用「安心出行」,学校应提醒学生须主动申报其「红黄码」。学校有责任主动检查所有到访者,确定他们是否持「红码」或「黄码」。如学校为家长设置缓冲区,供家长接送子女,学校亦应提醒有关家长,如持有「红码」或「黄码」,则不得进入学校或缓冲区,应安排由其他不属于「红码」或「黄码」人士的亲友接送。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展开160日。昨日(4日)有约6.53万名市民接种疫苗。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市民接种共约592.23万剂新冠疫苗,其中336.61万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255.62万市民已接种第二剂疫苗。 昨日接种疫苗的6.53万名市民当中,约1.04万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1.04万名市民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2.47万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的市民有约1.97万人。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约有3.53万市民在网上预约接种疫苗,当中56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2.97万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1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香港要巩固和提升它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必须继续在重要的国际和区域舞台,讲好“香港故事”,也必须继续发挥在“一国两制”下,连通海内外的重要桥梁角色。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上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林郑说,习主席十分重视这个让各地政府官员、企业高层和社会领袖共同探讨全球议题的平台,于2018年就亲临海南会场发表主旨演讲,她当年亦曾首次以行政长官身份参与。年会因疫情关系在2020年没有举办,尽管香港面对各种挑战,她都争取出席2019年和2021年的年会。对于今年因考虑到应留港处理抗疫进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首阶段而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林郑感到遗憾。 此外,林郑表示,她同样坚持每年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参与座谈、和各国政府领䄂会面、接受海外媒体访问等。她提到,今年论坛是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再次以实体进行,也是首次在五月举行,将没有皑皑白雪,但由于目前世界形势复杂,肯定会引起广泛注意和报道。但由于政府换届在即,也不会再率团前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