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央图书馆下周或增设疫苗接种中心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社区确诊个案倍数增长,疫苗接种量亦不断上升,各区疫苗接种中心预约爆满。有传媒今日(17日)引述消息指,政府下星期会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增设疫苗接种中心,为3至17岁人士,和60岁或以上人士,接种科兴疫苗。
香港中央图书馆去年2月曾设有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之后该社区疫苗中心于10月1日迁往北角渣华道体育馆继续提供服务。
港大今日亦宣布,将在陆佑堂开设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每天提供2000剂疫苗,并按最高防疫标准管理。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社区确诊个案倍数增长,疫苗接种量亦不断上升,各区疫苗接种中心预约爆满。有传媒今日(17日)引述消息指,政府下星期会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增设疫苗接种中心,为3至17岁人士,和60岁或以上人士,接种科兴疫苗。
香港中央图书馆去年2月曾设有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之后该社区疫苗中心于10月1日迁往北角渣华道体育馆继续提供服务。
港大今日亦宣布,将在陆佑堂开设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每天提供2000剂疫苗,并按最高防疫标准管理。
明年1月8日起,内地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特区政府目前争取在1月15日前落实与内地通关方案。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31日)表示,通关是众望所归,但民生及经济活动增多,一定会加剧疫情。政府会检视抵港人士的疫苗接种要求,适时调整措施,强调会确保对海外及内地抵港人士的防疫政策一致。 本港过去一日新增27830宗确诊个案,确诊宗数已连续3日超过两万宗,死亡个案亦连续两日录得几个月来新高。卢宠茂在出席一电台节目时指出,本港新增确诊个案上升,有一半死亡患者未完成接种疫苗,重申仍要提高长者及儿童等高风险群组的接种率。他特别提醒家长,新冠病毒不只会攻击儿童的呼吸道并引致嘶哮症,亦有机会令染疫儿童患脑炎,甚至急速死亡。 有见于近日市民对复必泰二价疫苗的接种需求上升,政府昨日起增加四个社区疫苗接种站的复必泰疫苗接种名额,而各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的复必泰疫苗接种名额亦会由今日起陆续增加。 read more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教育局今日(14日)宣布,全港幼稚园、中小学(包括提供非本地课程的学校)及提供非正规课程的私立学校(补习学校),将延长暂停面授课堂及校内活动2周,至3月6日。同时,将取消小六下学期呈分试,并根据其小五下学期及小六上学期由学校向教育局呈报的校内成绩决定,以及停办2022年的全港性系统评估(TSA)。 教育局表示,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商讨如何协助学界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并会适时与学界就有关安排沟通。 局方表示,学校原则上不应安排学生回校进行任何活动,但校舍须在上课日维持开放,以照顾因家中乏人照顾而需安排回校的学生。不过,若「学校经考虑后」,认为仍有确切需要,可安排应届公开试考生(如中六学生)回校进行最多半日的必要学习或评核活动,需严格遵守各项卫生防疫措施。 另外,因应学校将于本月24日起实施『疫苗通行证』安排,除获豁免人士外,所有教职员、在校园内提供服务人士及访客等,均须已经接种疫苗,否则将不获准进入学校。有关措施在暂停面授课堂期间仍会如常实施。 新界校长会副主席、凤溪第一小学校长朱伟林指,目前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有专家亦预料3月中才是高峰,认为当局停面授课的时限过于保守,「唧牙膏」式停课亦令学校难以有长远安排。他建议停至复活节后会较好,期间学校亦可安排学生打针。 该校于3月底举行小六呈分试,他批评当局太迟公布取消呈分试,由于学校有不少跨境生,故自疫情以来都有安排「异地同考」,向深圳教育机构租用场地供居内地学生应考,幸而尚未交付订金,否则损失数万港元。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法律论坛今日(5日)举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在论坛致辞时表示,香港国安法保证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利剑,对那些企图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和勾结境外势力危害国安的不法之徒形成震慑。 他说,没有谁比中国更了解一国两制的真谛,没有谁比中国更有决心维护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初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核心要求。面对修例风波,中央坚持依法治港,果断推进国安立法、堵塞法律漏洞,把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法律化,为一国两制提供法律保障。 刘光源还说,国安法在尊重保障人权上秉持更高标准,明确列出香港居民能享受的权利。一些西方国家在国安立法上密不透风,甚至泛化国安标准,蛮横打压他国企业,却对香港国安法妖魔化,污名化,这是明显的双重标准。 刘光源指出,国安法是契合国际实践的高标准示范法,结束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长期不设防的历史;一些国家对中国和香港特区挥舞制裁大棒,正好说明他们气急败坏,更说明国安法立法有理,打到他们的七寸。 他还表示,国安法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其出台消除了国际社会对香港的忧虑,国安法让香港市场和投资环境更稳定,国际投资者更有信心,有力回击唱衰香港的声音。他说,支持国安法实施,就是守护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也是守护各国自身在香港的利益。 刘光源指出,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和准则。香港回归后,处理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用不着外国指手画脚。中国决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干涉香港事务,任何霸道、霸凌行经,都是死路一条。中国早前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即展现中国决心。 他最后说,随着国安法深入实施,和特区选举制度完善,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进,以及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必然迎来更美好明天。 read more
食环署今日(29日)宣布,会继续为特定群组安排免费新冠病毒检测服务,包括高接触群组的街巿摊档从业员及驻场人员、持牌小贩及冻房从业员等。相关网上登记截止日期已延至12月31日,曾经登记并已接受检测的高接触群组亦可再次登记。 根据计划,希华检测(国际)有限公司作为检测承办商,会负责提供一站式採样及检测服务。 查询计划详情可致电检测承办商热线(5722 3847)或浏览食环署网页。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30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日和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探访一个深水埗区的基层家庭,和即将升读中二的李同学及他的家人见面。 李家超在文中提到,李同学最喜欢的科目是中国历史科,长大后希望可以加入政府工作,既可服务社会,又能报答父母。李同学从小就喜欢小提琴,有幸获得社区中心资助学习小提琴,近期更加入了管弦乐团。但乐器考级费用非常高昂,为了不增加家里的经济压力,李同学学了好几年小提琴却一直没有考级,希望将来一次过报考难度较高的级数,这样就能节省不少费用。 李家超提到,期望未来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小组」可以帮助到更多像李同学这样有志向但受制于经济环境的年轻人,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和希望,协助他们向上流和发挥所长。 read more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9日)在网志表示,将会加强培育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国家观念深厚的法律人才,为建设法治中国,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贡献。 以下郑若铧网志全文↓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加强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充分配合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法律人才,这亦是律政司的重点工作。在5月底,律政司达成了三个里程碑,突显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枢纽的领导地位,也让我们以中国香港的身分在国际社会发挥所长。 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 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亚非法协)去年11月底在香港主办第59届年会,并正式宣布成立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反映了国家的支持和亚非法协对香港仲裁服务的信任。我们只用了半年时间筹备,便成功安排区域仲裁中心在5月25日正式开幕,这全赖国家的协调和律政司的同事群策群力。 亚非法协是亚洲和非洲唯一的跨政府法律咨询组织,先后在马来西亚、埃及、尼日利亚、伊朗和肯尼亚设立区域仲裁中心,在亚非地区发展机构仲裁并促进国际商事仲裁。我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和亚非法协同意将第六个区域仲裁中心设于中国香港,这既是香港的荣幸,更有助推动及发展香港及区内的其他替代争议解决服务(尤其是网上争议解决服务),扩大香港法律枢纽的范围。这亦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 「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 紧接着在5月26日举行的「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邀得国际法院法官薛捍勤,以及亚洲和平与和解理事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沙田泰教授分别发表主旨演讲,还有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讲者就法治进行讨论交流。透过这些讨论,让我们对法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更广泛传扬为区内外可持续发展建立和保持更平等共容的社会的信息。 论坛的压轴项目是《「愿景2030—聚焦法治」专责小组报告》的发布仪式。「愿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计划于2020年正式启动,致力建设并维护一个公平和以规则为本的法治社会,以促进各方可持续发展。这份报告详述律政司和专责小组的自计划启动后至今的成果,包括评估法治实践的基本要素,报告建议成立七项指标,作为定立客观评估的起点,包括:(1)司法独立;(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保护不受歧视的权利;(3)法律的可及性;(4)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和争议解决系统的有效性;(5) 预防贪污;(6)防止滥用公权;及(7) 基本人权。 律政司会致力跟进专责小组报告,收集相关数据,以期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务求客观地评估法治的实践情况。我们会考虑将所得的客观数据和使用的评估方法与其他司法管辖区分享,期望能够携手促进法治。 我衷心感谢专责小组过去两年就如何在区域及国际层面推广对法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不遗余力为我们提供宝贵建议和指导。 私法协会的合作安排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私法协会)主席Maria Chiara Malaguti教授和我在5月27日,透过网上平台就有关国际私法及国际商法合作的行政安排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双方在国际私法领域的合作,包括今年11月于香港合办首届亚太国际私法高峰会议,作为香港法律周2022的其中一项旗舰活动。 这已是律政司与私法协会的第二份谅解备忘录。去年5月我们为落实借调本地法律专业人员至私法协会秘书处的安排签订首份谅解备忘录, Malaguti教授高度赞扬两位借调至私法协会的人员表现出色,向国际展示香港拥有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 律政司会加强培育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国家观念深厚的法律人才,为建设法治中国,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贡献。 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又强调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以及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 在国际法律层面上,香港特区在过去25年来一直发挥着「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展望将来,律政司会继续以中国香港的身分,积极参与国际法发展,以配合国家政策,助力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同时亦可巩固香港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领导位置。 read more
多间学校出现师生染疫个案,立法会议员、教联会副主席邓飞认为,要考虑停止中学面授课堂,指出今次疫情不下于上一波,即使半日面授课亦不是乐观做法。 邓飞今早在电台节目表示,防疫始终是首要考虑,临近农历年假,学校考虑提早暂停面授课,相信不会有太大影响,建议教育局就停面授课安排,作统一决定。他已收到不少查询,至今教育局并未与学校商讨,相信不少教育团体会主动接触教育局了解。 邓飞指出,对于中一至中五学生,部分学校正值考试,如未完成考试,可以按去年及前年的做法,以平时分去评估成绩。至于中六学生,部分正值文凭试的模拟考试,他认为可以考虑弹性处理,考试时做足社交距离措施。 津贴中学议会主席刘振鸿则认为,停课与否应取决于疫情在校内的传染途径,以及师生安全,疫情反覆时更应果断决定,「即使只有一成的感染风险,都应该停课!」他相信,随着第五疫情爆发,学校已就停课作两手准备,惟不少学生担心文凭试或受影响。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亦表示,中学应该与早前小学一同暂停面授课,因为如有爆发,不单影响中学,如不及早采取行动,个案在学校、家庭及学生社交网络传播,会令疫情迅速扩散。 read more
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发言人今日(20日)呼吁市民农历新年前捐血,并请先预约以减少等候时间,避免人群聚集。受近日寒冷天气及疫情影响,血液收集量持续偏低,血库存量跌至极低水平。中心呼吁市民尽快前往捐血,以确保病人有足够血液作适切的输血治疗。 为答谢捐血者支持,市民于捐血站或捐血车成功捐血,即可获赠「利是封套装」一套,数量有限,送完即止。中心欢迎市民致电捐血站、透过手机应用程式「HK Blood」或于中心网站预约捐血。 read more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2日)出席2021全港义工服务日「区区有爱大行动启动礼」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如何恢复跨境人流和重建经济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当前要务。 李家超表示,持续推动义工服务的发展,是共建社区关爱文化重要的一环,尤其有赖「民、商、官」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及支持。经过多年耕耘,义务工作在香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茂盛,模式亦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香港有很多机构及组织都设立了义工资讯平台,推广义工服务,以切合不同市民的需要。 李家超表示,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基层家庭的生计。香港要完全走出「疫」境,要经济真正复苏,就必须让各行各业回复正常运作,重拾动力。纵然香港的情况渐趋稳定,但全球疫情时常都会有反弹,如何恢复跨境人流和重建经济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当前要务。政府会继续严控疫情,广大市民亦应该尽快接种疫苗。 他说,乐见不少公私营机构响应政府呼吁,提供各式各样的便利、假期和奖赏,鼓励雇员和市民大众接种疫苗。他借此机会呼吁大家积极接种疫苗,发挥爱己及人的精神,早日为香港筑起群体免疫屏障,让社会早日可以回复常态,一同走出疫情的阴霾 read more
香港电台屡被批评节目立场偏颇,惹起社会关注。香港电台昨日向员工发出《编辑政策及流程》文件,要求所有节目制作人员必须尊重和维护宪制秩序及“一国两制”,强调这是凌驾性的原则,必须遵守。 《编辑政策及流程》文件指出,港台有责任遵守所有香港现行法律,尤其是作为政府部门,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必须恪守的编辑信念,是真确准绳、公正持平、不偏不倚、共融和创新,所有节目制作人员必须遵守港台的编辑流程。 文件又指,港台在机构层面享有编辑自主,广播处长是港台的总编辑,为港台作最终编辑决定,并就港台节目监制所作的编辑决定负责;所有节目制作人员,必须对可能或潜在的利益衝突保持警惕,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私人活动,不得损害港台编辑自主和不偏不倚,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港台声誉。 港台发言人说,文件开宗明义重申,根据《香港电台约章》,港台编辑自主,但编辑自主和编辑责任,亦须相辅相成,强调文件阐明港台的编辑政策及流程,目的是要确保节目制作人员,对港台的编辑方针,有充分和全面理解,并藉此加强编辑管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