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崔俊明:认同学生应打针才回校患哮喘或湿疹若受控亦可接种
5岁至11岁儿童可于下月9日起预约接种复必泰疫苗。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今日(2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学生在校内经常有密切接触,感染后可能传染给家人等,认同学生应接种疫苗才回校。 崔俊明指,即使儿童患有哮喘、湿疹或鼻敏感,只要病情受控,亦可以接种疫苗。此外,英国研究显示,3岁至11岁儿童接种复必泰产生的中和抗体,可留在体内达12个月,时间比成人长,可能毋须接种加强剂。他又批评药厂迟迟未向香港提供儿童剂量的复必泰,态度亦不合作,认为药厂应检讨。 read more

港女入境澳门确诊无症状感染
澳门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昨晚公布,将1名来自香港的41岁女子列为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她在去年5月和6月共接种2剂疫苗。星期日傍晚在香港乘坐金巴到澳门,入境时接受的鼻咽拭子检测呈阴性,安排到酒店医学观察,昨日复查结果呈弱阳性,接受隔离治疗。 read more

习近平会见贺一诚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香港会见了前来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 习近平指出,中央充分肯定你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希望你们坚持稳中求进,毫不松懈防控疫情,持续有效纾解民困,努力促进经济复苏,坚定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贺一诚感谢习近平主席的接见,表示将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坚决维护澳门良好发展局面。 丁薛祥、夏宝龙参加会见。 read more

观塘粉岭坚尼地城3厦解封揭6宗阳性9宗不确定
本港第五波疫情缓和,政府今日(19日)完成坚尼地城西环村西苑台、粉岭嘉盛苑嘉耀阁、观塘安泰村景泰楼的围封强检行动,合共发现6宗阳性检测个案及9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西苑台发现1宗阳性个案 西苑台约270名住户接受检测,当中共发现1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自今日上午8时15分起,西苑台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离开。政府派员到访约110户,当中5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嘉耀阁发现3宗阳性检测个案和7宗不确定个案 嘉耀阁约1415名住户接受检测,当中共发现3宗阳性检测个案和7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自今日上午8时起,嘉耀阁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离开。政府派员到访608户,当中7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景泰楼发现2宗阳性检测个案和2宗不确定个案 景泰楼约2210名住户接受检测,当中共发现2宗阳性检测个案和2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自今日上午8时30分起,景泰楼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离开。政府派员派员到访890户,当中7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李家超:施政以民为本将到社区吸纳意见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发表上任后第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昨日(25日)晚上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施政要以民为本。每一个利民纾困、有利香港发展的建议,都会珍而重之。 李家超指,距离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还有两个多月。政府将举办约30场咨询会,自己和团队会走进社区探访市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李家超强调,欢迎市民透过不同渠道表达意见: 《施政报告》网站 《施政报告》公众咨询Facebook专页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2432 1899)或传真(2537 9083) read more

香港日均消耗150万快测包 何柏良倡打齐针学生返学前无需快测
本港日均消耗150万个快测包,弃置量约为60公吨。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4日)表示,在高疫苗接种率下,可以针对特定群组精准快测,以减少耗用。 全港学校每日用约80万个快测包,何柏良建议,除非学生上学前有病征,或同校有群组感染,否则可容许已经接种3针疫苗的中学生,以及已经接种2针复必泰或3针科兴的小学生,上学前不用做快测。 read more

香港教协民阵相继解散 邓炳强:不容借解散抹走刑责
过去一星期,教协和「民阵」相继宣布解散。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6日)发表文章,强调违法就是违法,尽管两个组织已决定解散,但任何人或机构犯下的罪行,不会因其解散辞任而就此消失,执法部门必定继续采取全方位打击的策略,严格按照香港国安法及其他相关法例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违法者受到应得的法律制裁。 邓炳强指出,「民阵」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未有向公司注册处注册为公司,亦非向警察牌照课注册的合法社团。近年,「民阵」举办的活动越见激进,为国家安全带来相当风险,特别是在公众集会和游行期间或结束后,不断发生暴力事件,而「民阵」也未有依时向警方提交资料,散播错误意识,令青年以为犯法后不用承担后果,被推进犯法深渊。 邓炳强又指,教协以教师组织之名,竟然公然纵容黑暴和危害国安等势力,甚至诱导学生罢课及参与违法游行,将政治凌驾教育专业,将错误意识传播到莘莘学子和教师身上,令人愤慨。教协决定解散前,先是退出支联会,随后宣布退出国际教育组织,成立「中国历史文化工作组」。这一系列的举措,改写不了自身过去的作为。而作为拥有48年历史的教育界其中一个最大规模的工会,影响广泛,特别是教育界别对作为香港未来栋梁的年轻人影响尤深。 邓炳强强调,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仍然面对不少挑战,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机构,仍然死心不息,利用在社会或业界的影响力,进行鼓吹及渗透,认为香港要长治久安,必须对这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依法追究,堵塞漏洞。 read more

观塘顺天村天玑楼解封揭232宗初阳
政府昨日(7日)下午6时起围封强检观塘顺天村天玑楼(不包括顺天商场),今日(8日)约中午12时完成行动,共发现232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13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490户,当中32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昨日晚上10时30分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2019冠状病毒检测,共有约108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232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13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就指明「受限区域」内发现的初步阳性检测个案,政府将会向这些人士提供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和消毒用品,以供有关家庭在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read more

香港再多20地纳强检 包括中央图书馆及北角多食肆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本港爆发多条传播链,昨日(12日)新增22宗确诊,包括17宗输入个案,4宗与输入个案相关,余下1宗属源头不明个案,患者是居于屯门宝田村的竹篙湾检疫中心女保安员。政府12日晚刊宪,因应1宗输入个案、1宗可能与输入个案有关的个案,以及4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有20个指明地方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包括中央图书馆,另有7处地方位于北角。 政府强烈提醒市民必须严格遵守强制检测要求,按时完成须多次进行的强制检测,而即使已经接种新冠疫苗亦必须接受上述强制检测。政府提醒,市民应同时密切留意身体状况,如有任何轻微病征必须立即求医并接受检测。 详细的指明期间及时段,以及须进行检测的日期(点我可查询) 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的指明地方包括: 1.屯门宝田村宝田商场地下宝田街市 2.东涌映湾园映湾荟地下康健医务中心 3.湾仔坚尼地道香港邓镜波书院 4.铜锣湾香港中央图书馆 5.鸭脷洲利东村利东社区会堂 6.铜锣湾告士打道皇室堡4楼402号铺CoCo壹番屋 7.上环德辅道中无限极广场2楼201号铺寿司郎 8.九龙油塘大本型商广场3楼308-312铺大食代 9.北角七姊妹道106-110号地下1号铺翠河餐厅 10.将军澳翠林新城汇翠坊街市2楼W62号铺师兄茶冰室 11.北角炮台山英皇道利都楼地下B及C铺谭仔云南米线 12.北角堡垒街19号A地下翠河餐厅 13.北角渣华道市政大厦渣华道街市 14.北角英皇道238号康泽花园地下惠康 15.湾仔轩尼诗道38-46号新基大楼地下E号铺心事如尘茶食亭 16.中环和安里1-3号及德己立街17-19号德和大厦5楼502室Bride Sweet Wedding 17.北角云景道51-67号珊瑚阁B3、B4及C2座 18.北角建华街51号枫林花园第三期 19.薄扶林道玛丽医院急症室 20.薄扶林道玛丽医院K座地下粥面好栈 此外,政府呼吁屯门区居民和在屯门区工作的市民「应检尽检」。鉴于急增的检测需求,政府已透过在屯门区内增设多个检测点和延长服务时间去加大检测名额。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提醒相关巿民,他们也可前往其他地区的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站(如服务对象适用)接受免费检测服务,无需集中在屯门区的检测点,以省却轮候时间。 read more

研究:半数人体内缺1款益生菌致新冠疫苗成效减低
中大医学院与港大合作的全球首个人体研究发现,半数已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成年人,因体内无益生菌「青春双歧杆菌」,导致抗体水平未符预期。 研究在今年4至8月进行,138名参与的已接种两剂新冠疫苗成年人中,只有三成人的体内有低水平的「青春双歧杆菌」。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将成为提升新冠疫苗成效及安全性的新方向,补充「青春双歧杆菌」可提高新冠疫苗成效并增强保护力。 研究团队指出,不良饮食习惯、经常服用抗生素、持续压力等,都会降低体内的「青春双歧杆菌」含量,影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建议补充这种益生箘,提高疫苗成效,增强保护力。团队提醒,市面上并非所有益生菌产品都含「青春双歧杆菌」,应小心拣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