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预告明日交代疫苗接种工作记者会周末如期进行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主持政府高层新闻发布会,她预告明日会将交代疫苗接种工作。另外,每日新闻发布会逢周六、周日将如常举行。
林郑月娥指,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抗击疫情及保护长者,明日将联同负责疫苗接种计划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以及负责院舍工作的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共同主持新闻发布会。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主持政府高层新闻发布会,她预告明日会将交代疫苗接种工作。另外,每日新闻发布会逢周六、周日将如常举行。
林郑月娥指,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抗击疫情及保护长者,明日将联同负责疫苗接种计划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以及负责院舍工作的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共同主持新闻发布会。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3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有数个青年住宿相关项目进行中,预计明年首季可初步公布宿位数目。她透露,局方已获立法会拨款。 此外,有关在18区新增「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和「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的详情,麦美娟表示亦会在明年首季公布。她指,在过往与被捕青年的会面中,了解到青年们关心未来要如何发展的问题,她表示有关团体及项目会协助他们重投社会。 read more
特区政府表示,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昨日(20日)抵港,进行为期四天考察,了解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和措施。 访港内地专家团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成员包括来自国家卫健委、广东省、深圳市及珠海市等地的疫情防控专家,国务院港澳办及香港中联办也派员参与。 专家团抵港后随即出席特区政府安排的简介会。专家团在今日至周二期间将到访与香港防疫抗疫工作有关的单位及设施,并与人员会面,交流和分享经验。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在简介会上代表特区政府感谢中央政府对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并欢迎内地专家团访港。他表示,内地专家来港实地考察,是继今年9月26日第一次两地对接会议及11月2日举行两地视频交流会议后的重要跟进工作,希望内地专家借此机会更深入瞭解香港的疫情形势、抗疫工作策略和政策措施。 李家超强调,特区政府会继续以“清零”为目标,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根据联防联控原则继续加强和贯彻落实各项防疫抗疫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全速推进恢复和内地逐步有序“通关”。 消息指专家团其中一项考察是“安心出行”的运作,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接受传媒访问时估计,内地专家会视察各个环节防疫工作。许树昌相信,内地关注病人出院手续及条件,又可能视察机场、酒店检疫设施,医院的隔离设施,以及检测中心如何运作等。 陈肇始(右二)与内地专家团到机场视察 国家卫健委及国家疾控中心专员来港 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逗留香港四日,并会走出社区了解本港防疫工作。他们今早离开湾仔君悦酒店后便到香港机场视察机场的人流分隔措施及采样情况,包括最新设立用作分隔内地及海外航班的橙区及绿区,陈肇始及张竹君亦到场陪同,之后转到临时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他们到场时亦要接受体温测试及使用“安心出行”。 (内地专家团稍后会到访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及竹篙湾检疫中心) 消息指,专家团访港的初步行程亦会到访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竹篙湾检疫中心,及港珠澳大桥陆路口岸。 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昨日抵港展开一连4日的考察,了解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和措施。在11月21日至23日期间,专家团将会到访与香港防疫抗疫工作有关的单位及设施,并与人员会面、交流和分享经验。 read more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东南亚国家,遭禁锢从事非法工作。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今日(19日)表示,昨日再收到3宗港人怀疑被诱骗到东南亚国家的求助个案,他们暂时安全,但人身自由受限。 卓孝业表示,就这类个案作营救,困难不在于涉及的港人有没有证件,或者是否符合检疫安排,最大困难是确认位置,亦要得到当地相关机构的协调协作。 至于会否提高相关国家的旅游警示,卓孝业说会检视外游警示的需要,又强调缅甸和泰国的外游警示,早年已经是黄色,但当时都是针对旅客安全,与现时的情况不同,现在涉及的是有预谋式的诈骗,有别于一般外游警示的性质。他说,政府已在外游警示的网页增加求职骗案的警示。 read more
针对英国政府2月24日宣布扩大BNO签证适用范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英方公然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及中英双方交换的备忘录有关约定,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和严正反制,以香港国安法为借口反复操弄BNO问题,堂而皇之为反中乱港分子提供庇护所,再次暴露其伪善面目和唯恐香港不乱的卑鄙企图。英方自己违反承诺,却贼喊捉贼、倒打一耙,何以取信于人,何以取信于公理和国际社会? 发言人表示,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的护佑下,香港正进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新阶段。有强大祖国作为坚强后盾,香港发展前景无限光明。不少媒体报道,一些港人赴英后遭受歧视、生计窘迫,落入“移民陷阱”。众目昭彰,英方拙劣的政治操弄蒙骗不了广大香港市民,破坏不了特区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也根本阻挡不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的铿锵步伐。我们敦促英方认清历史大势,放弃在港延续殖民影响的幻想,立即纠正错误,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否则必将自取其辱、自食恶果!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缓和,约400个到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支援的内地医护,将会分批离港,首批已经在周四返去内地。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30日)表示,未知余下内地医护将于何时离开,又透露香港一旦出现第6波疫情,不排除重启两地医护协作。他又指,今次内地医疗团队包括中医专家到港治疗病人,对本港中医药发展是很宝贵的经验,医管局会支持中医发展及全力配合。 李立业表示,未知余下的内地医护何时离开,当局也暂时未有预案重新启动两地医护协作的机制。他说,两地医护在临床治疗上分别不大,又指内地医护很快已能适应本港电脑系统和使用术语简称。 李立业说,医管局会积极预备,有了今次经验,相信日后本港一旦出现第六波疫情,不排除重启两地医护协作。他又指,亚洲国际博览馆在这一波疫情的高峰时,有接近400名病人,目前剩下约40名病人。他感谢内地医护,在水深火热的艰难时期提供支援,亦感谢亚博馆的本地医护,面对沉重压力,短时间内克服困难。 李立业指出,中医药对新冠病毒发挥到治疗成效,今次对本港中医药发展是很宝贵的经验,但仍需要包括政府及不同团体等多方面配合,医管局支持中医发展,全力配合。 有在亚博馆工作的本地医护表示,内地医护来港支援前,单靠100个本地医护人员,照顾200多个欠缺自理能力的病人是超出能力范围;有内地医护的协助,令他们有时间照顾病人日常需要。 内地医疗团队当中包括中医专家,协助治疗病人。灵实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高级中医师黄逸伦表示,香港中医以门诊为主,内地中医师相对有更丰富的病房经验,双方可以分享经验。 黄逸伦说,中西医协作最担心是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五波疫情有不少长者病人,他们需要服食很多药,两地医护会商量配合中药的可行性,部分病人的治疗效果确实不错,更有病人会主动要求服食中药。他认为,今次是一大突破,中西医一同进入病房治疗传染病,对本港中医发展是个契机。 read more
特区政府自5月起容许非本港居民由海外入境,加上临近暑期,近日入境人数大增。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今日(28日)在社交媒体撰文指,机场入境人数由五月初单日近2000人,持续上升至近日突破4000人,但检疫酒店房间数量不足,影响海外市民安排回港之余,亦令部分体育总会不敢安排运动员出去比赛。 霍启刚又表示,现时机场的检疫配套不足,他接获不少人士反映从落机到抵达酒店,一般要耗时3至4小时,期间更一直排队而未能去厕所,直言小朋友及长者未必能忍受这个过程。他说,现时不少东南亚国家已经开放入境,即使有检疫安排,但过程都非常畅顺,而香港作为国际大城市,入境安排仍然差劣。 霍启刚续指,目前正积极争取进一步放宽入境检疫措施,指若成功落实,机场抵港人数将会进一步上升。他建议,当局应善用科技,譬如透过入境申报系统提交资料后可获得QR Code,入境便无须再检查任何纸本文件,同时增加检测人手配合工作,令入境旅客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入境检疫程序,到检疫酒店休息。 read more
据人社部微信发布的消息,日前,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要求,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港澳办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意见》聚焦港澳青年宜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和便利举措。 一是拓宽就业管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开发企业就业岗位,继续做好港澳青年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好“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二是支持创新创业。为有创业意愿的港澳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提供谘询辅导、跟踪扶持、成果转化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对面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服务成效较好的载体予以支持。 三是提升就业能力。为有培训需求的港澳青年提供高品质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引入一批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港澳籍人士担任职场导师,通过精细化职业指导支持港澳青年提升职场适应能力。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用人单位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 四是优化就业服务。允许失业港澳青年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政策谘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搭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强化多层次岗位资讯提供,支援引入港澳社会服务机构,参与有关政策谘询、岗位推介、联络对接等服务。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37782214c92804bda791be6f13fa884a.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今日(16日)今日新增328宗确诊,包括39宗输入病例,当中有23宗在机场确诊,分别来自澳州、瑞典、泰国等地,其中有4宗输入个案涉及Omicron BA.4变种病毒,至今本港累计7宗相关个案。今日没有新增死亡个案。 今日再有20宗学校呈报病例,涉及中小学、幼稚园及特殊学校,其中2名中学生曾一同进膳。至于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1间残疾院舍有1宗新增个案,涉及1名员工,同层院友有8名被列为密切接触者。 另外,有3名互不相识的人士光顾东涌富东广场食肆“谭仔云南米线”后确诊,追踪后发现此食肆只有3宗个案,他们就座位置相近,当局将会餐厅进行调查,另外大概涉及200名食客需要强检;至于爆疫的观塘工业大厦“御善私房菜”新增9宗个案,包括1名职员,累计20宗个案,大部分无病征。 而上环食肆“星月楼”新增8宗个案,全部于5月7日晚光顾上址,包括3名员工及5名顾客,其中一名员工于厨房工作;群组累计64人染疫,包括55食客及9名职员,其中20%无病征。红磡“新旺会”群组再增1宗个案,涉及一名曾于5月9日到上址的56岁男士,他无病征,于强制检测过程中发现染疫;群组至今累计有15人确诊,包括13顾客及2名职员。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指出,现时有686名确诊病人留医,有2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昨日有88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70名病人出院,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49446名病人康复,49000名病人出院;另有1名病人入院筛查确诊,2名同房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此外,医管局累计22917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2766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市民热切期盼能够尽快实现香港与内地通关。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3日)表示,本港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本地新冠病毒确诊个案,是时候准备与粤澳重新通关,政府会检视抗疫工作,包括全面检视“香港健康码”系统,令联防联控工作做得更好。 薛永恒又表示,用好科技是防疫抗疫重要的环节,当局会不断探索新科技协助抗疫。 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今日透露,创新及科技局正研发「过关码」系统,让需要过关回内地的市民使用,预计将成为其中一项通关条件,当中会包括市民的核酸检测报告、疫苗接种记录,及到内地前3星期内的行踪等,并需要实名制登记。许树昌说,内地要求本港的防疫措施尽量贴近内地的标准,包括收紧机组人员、海员及外交人员的豁免检疫政策;医护、检疫酒店及机场员工要隔日接受核酸检测;确诊的住院患者出院后,要在指定地方再隔离14日。 read more
香港长者疫苗接种率偏低,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日)出席长者「谷针」活动时重申,推高接种率是通关其中一个条件,港府需要令内地有信心当爆发疫情,如何做好追踪工作,否则会令内地对港信心大打折扣。他又指本港70岁以上接种率仅3成,未来会重点推广,包括设增公院注射站及研究推出流动接种车。 聂德权表示,本港清零两个月,但要回复正常生活及通关,接种疫苗是其中一个条件。他指,港府已与内地专家商讨通关条件,必须令内地对香港就整体抗疫,及日后一旦爆发疫情,港府如何追踪上有信心,若疫苗接种率不高,会构成爆发风险,及信心打折扣。 聂续称,全港已接种450万首剂疫苗,占合资格接种人士67%,接种两剂亦有421万,是来之不易成绩,但70岁以下接种率达七成,70岁以上仅却三成,未来会重点推动长者接种率,除现时的「即日筹」,及三间公立医院设注射站,将会安排在更多公院开设注射站,及研究流动接种车。 被问到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浩辉曾形容,对比西方国家,本港长者接种率「羞家」。聂德权未有正面回应,并指不少长者想打针,只是担心长期病或慢性病不适合,不少长者在咨询医生意见后,相信九成以上适合接种,他又指长者属高危群组是无容置疑,本港院舍长者中招死亡率28%,数字令人担心,强调院舍外展接种与流感针一样有既定程序,如长者家人同意或不反对,会按医生意见及长者意愿提供疫苗接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