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郑若骅:法律界要珍惜中央的照顾及支持
香港律师会将于下周举行周年大会,并会改选五名理事,外界尤为关注近年香港大律师公会及香港律师会部分成员「政治化」的问题,甚至担心市民的法治观会受到影响。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在接受点新闻专访时表示,香港两个法律专业团体在香港历史近百年或超过百年,一直以来代表法律界与香港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等沟通,都是重要的桥梁,为业界谋福祉、拓展业界业务;但如果业界代表做不好本分,不做好作为律师、律师团体所应该做的事时,因而影响到整个香港的发展,她认为是不值得。 中央对港十分支持业界代表不要出现反中乱港思维 郑若骅指出,她最近刚完成北京的行程,清晰看到中央对香港十分支持、关顾,打动了她们整团人的心,「(中央)好支持我们法治发展,更重要是好支持我们继续以普通法的支撑下,继续『一国两制』的『两制』里面的资本主义制度,讯息好清晰」。对于最近争取到关于法律界的特别措施,郑若骅希望法律界要珍惜,明言这些机会不容易争取的,要珍惜中央对本港业界的特别照顾及支持,这是十分难得。 提到业界组织或代表,郑若骅明言,法律界当然是有其代表,不可能众多律师一起见相关部问或政府代表,「法律界团体去做时,一定要保持沟通,需要很专业,能够发表到业界声音,真真正正可以为业界继续争取、探讨这些机遇」。郑若骅又提到近期业界参与的大湾区考试,表示如果香港法律界能在大湾区执业,对香港法律界的发展是无可限量,因为大湾区发展有很多机遇。 郑若骅又提到,她希望法律业界知道应该要怎样走未来的路,如何保持香港优势之余,亦继续令中央对业界有信任,「我们成日讲『一国两制』,这一点好重要,如果我们的『一国』把持得好,不要有反中乱港的思维在我们的代表那里出现的话,我们的『两制』就好稳,而我非常有信心『两制』就是普通法制度下的『两制』」。 言论自由非绝对宣扬恐怖主义违国安法 另外,郑若骅亦被问到关于「违法达义」、美化恐怖主义的问题。郑若骅指出,首先不要再当「违法达义」属于法治,这是错误的歪理,并强调她本人说过很多次,有人提到恐怖主义是否可以「照讲」,但言论自由不是绝对,「一定要在正常范围之下发表我们的言论,如果你去宣扬它(恐怖主义),我们香港国安法第27条,写了这是不可接受;我不可以具体讲任何案件,不过,我们去看看其他的地方,亦都有类似条文,是限制宣扬恐怖主义的,譬如英国有、法国有,甚至欧盟都有类似、相关的条例」。郑若骅重申,这其实代表大家要维护法治,要尊重言论自由之时,亦要顾及社会整体的安稳及安定。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梁美芬促尽快立法强制举报虐儿
大埔特殊学校匡智松岭二校陷入虐儿风波,教育局收到至少8宗投诉。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梁美芬今日(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对事件感到难过及震惊,促请政府尽快立法保护儿童,避免有知情不报情况,同时要设立机制防止滥报。 梁美芬指,该校两年前曾涉及类似事件,认为当局监管不足,本港仍欠缺法例保护儿童。她表示,有关行业属于「厌恶性行业」,员工要特别有爱心及专业,建议政府主动处理行业人手不足问题,在政策及资源上提供协助,亦建议劳福局及教育局合作处理,认为不应单靠一个政策局解决问题。 read more

50岁以上市民可参加大肠癌筛查
卫生署今日(30日)宣布,1946至1972年出生的香港居民,由明年1月1日起,符合资格参加大肠癌筛查计划。 大肠癌筛查计划于2016年以先导形式推出,2018年恒常化,并于去年全面推行。计划资助50至75岁、没有大肠癌征状的香港居民每两年在私营机构接受筛查,预防大肠癌。符合资格市民的出生年份每年年初更新。 计划参加者在约见已参与计划的基层医疗医生后,会由基层医疗医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学测试。如大便免疫化学测试结果呈阳性,参加者会获转介到已参与计划的大肠镜医生接受政府资助的大肠镜检查。如结果呈阴性,则建议参加者两年后再接受筛查。自计划推行以来,超过27.5万合资格人士参与计划接受大便免疫化学测试。 卫生署发言人表示,相关筛查可及早识别未出现病征的大肠癌患者或高危人士,让他们能够及早接受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而在大肠镜检查过程中切除大肠腺瘤,可避免演变成癌症。就1,300宗经筛查计划确诊大肠癌的个案进行的初步分析结果亦显示,约6成个案属于治愈率较高的早期个案。 目前,超过950名基层医疗医生参与计划,诊症地点约1,600个,当中约97%的诊症地点毋须收取额外费用。参与计划的大肠镜医生超过220名,在约600诊症地点提供大肠镜检查。若无需切除瘜肉,约86%的诊症地点毋须收取额外费用;若需切除瘜肉,约75%的诊症地点毋须收取额外费用。 发言人呼吁合资格人士尽早参加筛查计划,并透过实践健康生活以预防大肠癌。合资格人士如欲参加筛查计划,应登记加入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或致电3467 6300向申请及咨询中心查询。有关筛查计划的详情,可浏览卫生署专题网页(按这里)或于办公时间内致电热线3565 6288。 read more

陈茂波:多方面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6日)出席工业总会举办的「中小企ESG论坛」时表示,全球正积极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政府正多方面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包括市场基建、市场发展等,期望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支持本地向绿色可持续转型,同时助力大湾区、国家及亚洲的绿色低碳建设。 陈茂波引述工总调查指,多数企业已经或有计划采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优化措施,亦认同可提升中长期财务表现。对大企业或上市公司来讲,ESG已融入管治架构及业务决策,但中小企则可能遇到困难,包括合规成本上升及员工不熟悉议题等,在资源和专业上要协助。 陈茂波表示,政府去年5月推出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门槛已降至1亿元,收到制造业、电子科技等行业申请,而人才培训方面,财库局及金管局正合作落实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资助金融及相关界别人士参与,取得专业资格,政府会持续检视,推出适当措施。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委任资审会成员 陈国基任主席
政府今日(19日)宣布行政长官委任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资审会)成员,任期由2022年9月19日开始。 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第569章)(《条例》)第9A(2)条,资审会由(a)主席;(b)最少2名但不超过4名的官守成员;及(c)最少1名但不超过3名的非官守成员组成。《条例》第9A(4)条进一步订明,只有依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五)项所指的提名而任命的主要官员,方有资格获委任为资审会的主席或官守成员。 行政长官已按《条例》第9A条委任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出任资审会主席及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出任其官守成员。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上述任命生效时即不再担任资审会主席。 有关的委任公告已于今日在宪报刊登,并已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2022年9月19日起生效的资审会成员名单如下: 主席:政务司司长陈国基 官守成员: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 非官守成员:梁爱诗、范徐丽泰、刘遵义教授 read more

林郑:会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尽快稳控疫情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28日)发表长达8分钟的视像讲话,向全港市民交代防疫抗疫工作的进展。她指,3月内会推行全民强检,届时隔离单位料达7万个。 林郑月娥指,中央支援措施不断,包括援建隔离设施、赠送物资,在中央作为坚强后盾下,港府会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把稳控疫情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她感谢市民保持冷静,配合政府各项防疫措施,“过去周末市面人流稀疏,正正反映市民同心抗疫”。 关于全民强制检测,林郑指,目前正在细化方案,在3月之内推出,务求做到彻底、快速、有序、有效地切断传播链。她指,未来两三个月将是关键时刻,会加大力度推展各项工作,对于检测呈阳性人士,政府会采取风险为本、分流隔离的安排,按患者身体情况、家居环境、同住家人,安排出入社区隔离设施及入院,并为居家隔离市民提供特别支援,包括医疗查询热线、专属的士等。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联同陈肇始下午到青衣方舱医院视察) 至于隔离设施,林郑指正全力设立更多社区隔离设施,3座未入伙的公屋楼宇、两个大型过渡性房屋项目、租用商业酒店、在8个地点及落马洲河套区建设的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会陆续投入服务,估计总体可超过7万个单位或床位,第一个在青衣的隔离设施已于2月28日交付。 5大呼吁:按时接受检测、症状轻微应遵分流隔离安排 林郑月娥又指,政府会继续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赢抗疫战要全港市民支持及配合,方可令抗疫工作事半功倍,让有限资源发展更大效用。她强烈呼吁加大力度推出5项措施: 坚持早发现、早隔离 采分层治疗,减重症及死亡个案 严守外防输入措施,继续地区性航班融断机制 进一步收紧社交距离措施 提升疫苗接种率,特别是长者及儿童 此外,确诊人士如果无病征,或症状轻微,应遵分流隔离安排,将宝贵的救护车服务及医疗设施,留给更加有需要的人。 她最后指:“香港这个我们大家热爱的城市,过往经历无数的挑战,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展现了无比的韧力,同时保持了雄厚的实力。这个时候,逆境无情,形势危急。但有中央全面支援之下,香港必定可以再次化险为夷,打赢这场抗疫战,让市民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据内地传媒报道,当医院全面启用后,将提供超过3,800张隔离病床。4处分别在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由中央援建的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已由2月22日开工建设,当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提供1.4至1.7万个隔离单位。 另外,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召开政府跨部门会议,与香港中联办及承建商举行视像会议,全速推进青衣社区隔离设施尽快投入服务,确保设施的配套能够符合应急需要。 在政府跨部门会议上,李家超听取发展局汇报青衣社区隔离设施的工程进度、保安局汇报有关设施日常管理的准备情况,以及食卫局汇报将为设施提供服务的医护人员的准备情况及配套。李家超表示,鉴于疫情严峻,目前社区隔离设施短缺情况严重。他指示各相关部门尽一切努力,迅速做好准备工作,令青衣社区隔离设施可尽快投入服务,接收没有病征或征状轻微的感染人士和其他需要隔离人士。 李家超随后与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副主任尹宗华,及承建商中建集团总经理和代表举行视像会议,为交收青衣社区隔离设施项目作最后准备。李家超表示,感谢中联办全力协调,并感谢中建集团倾尽全力,马不停蹄,令项目施工仅历时约一个星期便完成并可交收,为香港提供额外约3900个社区隔离应急床位,为支援香港稳控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read more

袁国勇为长者讲解疫苗资讯聂德权吁「老友记」尽快打针
170名东华三院东区安老服务使用者及家属昨日(18日)参加「安心在东区」疫苗接种日。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特别为长者讲解疫苗资讯,而多位义务医生亦即场为长者提供「一对一」的医疗咨询。政府外展疫苗接种队亦特别在大楼设立临时接种柜位,为选择接种科兴疫苗的长者即场接种。至于选择复必泰疫苗的长者则由工作人员安排接种。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出席活动时呼吁长者应在冬季流感季节来临前,把握时机立即接种新冠疫苗。他说,走进社区、聚焦长者是疫苗接种计划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很感谢袁教授今日亲身为长者仔细讲解接种新冠疫苗的资讯。同时,他希望出席讲座的长者将新冠疫苗的信息告诉家人和其他「老友记」,并分享自己接种的经验。 read more

惩教警方联合反恐演习 模拟公众地方有可疑物品
港府大力打击近年抬头的恐怖主义,各政府部门亦因应职系进行各种预案训练。其中警务处联同惩教署昨日(29日)下午,举行代号「声威」(SOUNDWIN)的反恐演习,西九龙总区、深水埗警区、辅警队及惩教署约200名人员参与,以加强跨部门反恐能力、测试前线人员面对突发事故时的判断力,及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及应变。 反恐演习根据过往发生的案例配合区内环境进行,内容包括有人在街上派发宣扬暴力传单、在惩教设施内及公众地方发现可疑物品,以及部门 间根据情况启动危机处理程序等。 深水埗警区辅警、警队学长计划成员和少年警讯会员亦在演习中积极参与策划和演习角色扮演工作,以了解警务工作的挑战及危机处理。 read more

黄伟纶:暂托中心协助染疫长者康复
香港第五波疫情期间,政府在多区设置长者暂托中心,协助染疫长者康复。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5月1日)发表网志谈及长者暂托中心,指政府、私人机构和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携手通力合作,令香港做到「房等人」、「针等人」、「床等人」,早日走出「疫」境。 自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爆发至今,机电署已200多个地点的通风系统及机电设备,评估场所是否适合转为隔离设施,同时亦为隔离设施提供24小时机电紧急维修服务,以支援场地无间断运作。机电署工程师钟剑泉表示,署方会在空调系统的排气位置加入消毒设备,而场内的相对空气压力须达到轻微负压或平压状态,符合卫生防护中心的指引。 为纾缓公立医院病床压力,石硖尾公园体育馆早前转作长者暂托中心,设有约180个床位。机电署仅用了3天便完成改装通风设备,以配合防疫的需要。九龙乐善堂亦于3天内组成60人的护理专队,为入住的长者提供基本膳食及护理支援。 read more

林卓廷涉三度披露廉署受查人身份 官裁表证成立
因民主派“35+”初选案等案件而被还押的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另涉嫌披露元朗7‧21事件一名受调查警司的身份资料,被廉政公署控告共3项披露受调查人身份罪。林否认控罪,案件今日(12月6日)于东区裁判法院续审。裁判官裁定控罪表证成立后,林选择自辩,指自己曾被聘任为廉署调查主任,按照其受训及工作经验,如果该调查与《防止贿赂条例》所订罪行无关,廉政不能引用条例去告诫证人不得透露廉署行动,只能请求证人合作,配合廉署的秘密调查。 43岁被告林卓廷,被控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21日及7月16日,3次明知或怀疑有被指称或怀疑已犯《防止贿赂条例》第II部所订罪行的调查正在进行,无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向公众或部分公众披露涉及该项调查的人的身份,即游乃强。游于元朗7.21事件当晚,以元朗警区助理指挥官(刑事)身份带队搜查南边围村。林供称,他辞去廉署工作后,加入民主党从政,曾任北区区议员及立法会新界东议员,直至去年因“初选案”收押才辞退公职。前年7月21日,他出于公职责任,一直留意元朗区的动向,至深夜时他抵达港铁元朗站,看见一名记者受伤。林忘记该名记者的名字,只记起对方叫“阿南”,但辩方律师听错,以为林是说有一名男记者受伤。庭上不少旁听人士即时紧张“通水”,高呼“叫何桂蓝”,引来裁判官指责旁听人士的行为不当。林亦指,事件导致他嘴唇、手指骨裂伤,和身体有多处外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