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必睇!香港特区政府公布2023年公众假期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13日)在宪报公布2023年公众假期: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2023年的1月1日及国庆日皆为星期日,故该两天的翌日将订为补假。此外,由于2023年的农历年初一为星期日,故农历年初四将订为补假。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13日)在宪报公布2023年公众假期: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2023年的1月1日及国庆日皆为星期日,故该两天的翌日将订为补假。此外,由于2023年的农历年初一为星期日,故农历年初四将订为补假。
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于昨日(8日)顺利举行,候选人李家超获得1416张支持票,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李家超今日(9日)下午4时,前往铜锣湾中央驻港国安公署作礼节性拜会,约半小时后离开。中央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副署长李江舟及孙青野等陪伴李家超离开,李家超登车前热情地与大家碰手。 read more
已停运的“612人道支援基金”4名信托人被捕,包括退休主教陈日君、大律师吴霭仪、歌手何韵诗、学者许宝强,4人同涉嫌干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带署。所有被捕人士获准保释候查。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2日)早上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主教犯法,与庶民同罪,香港实施的是一套人人平等的法律,不是庶民一套、主教另一套的法律。值得西方国家惊讶的,不是主教被捕,而是主教竟然涉嫌犯法。 梁振英续说,他于过去几年不断指出,“612基金”是一个组织,有指定的业务,有管理人,有大批员工,有财政收支,但竟然可以不按公司条例或社团条例注册,竟然可以借用另一个组织在汇丰银行的户口进行巨额收支。梁振英反问:“香港还有皇法吗?请所有为‘612基金’辩护的人,包括西方国家政府和梵蒂冈,先回答这个问题。” read more
2021年9月29日,外交部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美方打“香港牌”的如意算盘终将落空!》的署名文章,驳斥美方“以港遏华”的政治操弄,阐释中央爱港护港的拳拳心意和坚强指引。文章28日亦在该报网页版刊登。全文如下: 美方打“香港牌”的如意算盘终将落空! 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这是最确凿的证据链,也是最严肃的警告函,记录着美方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玩弄“以港遏华”政治操弄的黑暗时刻,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回击美霸权行径的坚定决心和刚强意志。 3个月前,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郑重宣示,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份事实清单再次正告美方,如果谁想操弄香港议题破坏“一国两制”、甚至把香港当作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前线堡垒,那都是颠倒了时空、打错了算盘、枉费了心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挑战,香港的团结和谐、繁荣稳定不容破坏!中国人不惹事、不怕事,不信邪、不怕鬼,犯中华者,虽强必败! “修例风波”以来,美方屡屡就香港事务说三道四,对特区政府极尽污蔑抹黑,对反中乱港势力极尽粉饰美化,明目张胆阻挠香港国安法和中国全国人大有关决定顺利实施。他们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滥施“长臂管辖”,甚至纠集一些盟友,企图将香港问题国际化、多边化、复杂化。美方的险恶用心就是把香港变成反中“桥头堡”、暴乱“大本营”,进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行可鄙,其心可诛。 我们不妨跟随清单白纸黑字,回顾一下美方无所不用其极地打“香港牌”的累累恶行。从炮制“香港人权与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到叫嚣“香港安全港法案”“香港人民自由与选择法案”;从取消香港特殊地位、限制国防技术出口香港、禁止使用“香港制造”标签,到编造“香港商业警告”、悍然制裁中央和特区政府官员;从捏造声明污蔑特区政府和警方,到拼凑报告抹黑中央对港政策、歪曲“一国两制”;从频繁会见反中乱港头目,到大肆为犯罪分子包庇开脱;从绑架“五眼联盟”“七国集团”兜售涉港声明,到公开施压联合国安理会、联署反华联合发言…… 乾坤朗朗,天理昭昭。铁一般的事实证明,美方就是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最大幕后黑手。美反华政客满口“与港人站在一起”,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装着“国际法官”的姿态,干的却是与反中乱港分子沆瀣一气、大搞双重标准、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卑劣勾当。 谁人真心为香港?香港市民心中自有一杆秤。绝不是成天盼着香港街头出现“美丽风景线”的那些人,绝不是到处唱衰香港前景、煽动移民撤资的那些人,绝不是借保护香港之名行制裁香港之实的那些人。事实已然证明,没有人比中国中央政府更爱护香港,更希望香港长治久安,更关心香港市民根本福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央坚持依法治港、果断连续出手,推动“一国两制”重回正轨,还香港一片清朗祥和的碧港蓝天。中央爱港护港的拳拳心意和坚强指引必将载入“一国两制”事业的光辉史册。 上周香港举行了国安法实施、选举制度完善后的第一场重要选举,广大选民积极用手中选票表达对选举新制的拥护和特区光明未来的期许。随着国安法实施和“爱国者治港”落地,香港踏上了拨乱反正历史新征程,迎来了良政善治发展新气象,社会走出“泛政治化”泥潭,聚焦发展这把“金钥匙”。相信有“十四五”规划明确新定位,有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新动能,有刚出炉不久的“前海方案”提供新机遇,香港定能在中央坚定支持下,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大发展,绽放“东方之珠”更加璀璨的光芒。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坚定步伐不可阻挡,包括美方在内任何反华势力的聒噪、干涉、施压、制裁都注定是蚍蜉撼树,必败无疑!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5日)到深水埗枫树街游乐场视察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的运作,了解市民对流动接种站的意见,并感谢医护及行政支援人员致力为市民提供服务。昨日(14日)超过1000人在该地点透过流动站接种复必泰疫苗。 聂德权说,政府会继续增加新冠疫苗接种点和接种量,现时接种新冠疫苗的途径比以前多,本月内便会增加4个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九龙湾体育馆、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和界限街体育馆,医院管理局的普通科门诊诊所亦会由2间增至25间。其他接种疫苗途径包括公立医院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卫生署的长者健康中心、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的逾千个私家医生或诊所,以及参与复必泰疫苗接种先导计划的私营医护机构的服务地点。 他续说,以货柜箱形式运作的流动接种站明后日会在上水清河村清泽楼对出空地,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另一个以接种车形式运作的流动接种站今日则停泊于小西湾村瑞隆楼对出空地,并会于明后日于荃湾梨木树村梨木树社区会堂对出空地,为市民接种复必泰疫苗。 为抵御传播力强的变异病毒株对本港社区的威胁,聂德权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应尽快接种以保护自己。 read more
由香港银行学会举办的「香港银行家峰会2022」今日(27日)举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为大会致辞时表示,香港作为内地及全球连接者及金融服务平台,在中央支持下,香港连接内地联通世界角色不可替代,并将保持独特和杰出的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及便利化,令本港金融市场有更好的发展。 陈茂波指出,新冠疫情令香港面临经济挑战,疫情可能阻碍了本港保留人才,可是香港即将与世界重新连接,人才将随之回流,香港仍是人才的理想生活地点,而政府亦会推出措施吸引人才和企业来港。政府正在调整防疫措施,尽快恢复正常及活力,为不同活动举办及商业联系建立最大空间,当局早前宣布将检疫措施入境检疫放宽至「0+3」,以迎合社会需求,期望带领香港离开疫情影响。 陈茂波又指,英美等面对高通胀,美国联储局5次加息,市场预期未来可能再加1厘或以上,受到流动性收紧影响,预期今年本港经济或出现负增长。 陈茂波关注到金融科技发展。他表示,目前有不少银行将人工智能(AI)系统,应用于与客户互动及风险管理等工作,银行业也推出遥距等方式处理银行开户、借贷及产品销售等业务。金管局「金融科技2025」策略的其中一个方向,是加强对央行数码货币(即「数码港元」或e-HKD)的研究工作,让香港能作出充分准备,金管局将继续扩充商业数据功能,央行数码货币将采取三轨道方式进行,首先奠定技术及法律基础,将检视不同范畴,为修例作好准备,现时已透过不同场景进行先行先试。 展望将来,陈茂波表示,政府将推动改革创新及便利化,令本港金融市场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在离岸人民币中心将扮演更重大角色,政府会提升离岸人民币系统,以应对人民币流通量提升的情况,并推出更多的人民币计价投资及风险管理投资等。 read more
6月30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视察香港,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社会各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于今日(2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座谈会上讲话。 骆惠宁说,习近平主席一直牵挂着香港青年,在重要讲话中提出殷切希望,强调指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骆惠宁说,我们要牢记嘱托,共同努力,为香港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支持他们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 骆惠宁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在学好原文、准确领悟、指导实践、见诸行动上下功夫,推动香港实现更大作为,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read more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今日(7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夏宝龙表示,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饱含着人民领袖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关怀,体现出中央政府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带去了14亿多祖国人民对香港同胞的美好祝福。习近平主席此行是一次传递关怀之行、传递信心之行、传递希望之行,极大增强了香港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和香港发展前景的信心,鼓舞了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带领香港社会各界奋力开创良政善治新局面的斗志和士气,促进了香港社会各界在爱国爱港旗帜下的大团结大联合。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郑重宣示「一国两制」方针必须长期坚持,深刻总结「一国两制」实践规律,对香港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揭示规律、方向和大势,科学回答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夏宝龙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厚重的历史逻辑,在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重要历史关头指路领航,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以宏阔的历史视野,理清了香港发展的历史脉络,回答了「香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就像一座灯塔,为香港发展廓清迷雾,指引香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锚定「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历史坐标。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鲜明标识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坐标,充分肯定香港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作出的独特而重要贡献,充分表明香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指出香港在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香港的根在祖国,「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必须锚定这一坐标,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同行。 指明「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发展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一国两制」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香港、澳门好,为了港澳同胞好。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擘画了建设美好香港的蓝图,表达对香港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发展方向,把建设美好香港的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筑牢「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坚定信心。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覆检验了的,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这一郑重宣示,充分彰显了中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历史自信和坚如磐石的意志。「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这是历史之必然,是民心之所向。从根本上说,制定出台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与反中乱港、反中乱澳势力及其背后的美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都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不变。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为了捍卫「一国两制」,捍卫法治、民主、人权、自由,捍卫全体港澳居民的福祉。任何人,任何时候,胆敢挑战「一国两制」底线,胆敢反中乱港、反中乱澳,必将受到严惩! 夏宝龙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刻阐明「四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揭示了「一国两制」实践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如何取得更大成功的密码。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用「四个必须」精辟总结了25年来「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是「一国两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科学指引。 深刻领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这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总要求。习近平主席鲜明提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这一重要论断,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一国」是根、是本,没有「一国」这个根本、这个前提,就不存在「两制」。「一国」不是抽象的。「一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所有居民应该自觉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近年来,中央在港澳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就是在捍卫「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个最高原则,就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如果这个最高原则得不到保障,香港、澳门的稳定就无从谈起,香港、澳门的繁荣就无从谈起,香港、澳门市民的安稳好日子更无从谈起。只有坚守「一国」原则,「两制」优势才能愈加彰显,香港、澳门才能获得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刻领会「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这是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好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中央全面管治权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源头,两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维护和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也是从根本上保障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另一方面,中央全面管治权很大程度上通过特别行政区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来实现,特别行政区应当维护好、落实好中央全面管治权。对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用了「充分尊重」和「坚定维护」两个很有分量的词。中央始终坚定支持香港实行行政主导体制,始终坚定支持香港行政、立法机关良性互动,始终坚定支持香港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深刻领会「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这是保证香港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主席强调「守护好管治权,就是守护香港繁荣稳定,守护七百多万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每位港澳居民都是「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而不是旁观者。全体港澳居民都应警惕反中乱港、反中乱澳分子贼心不死,美西方外部势力不会甘心,随时可能反扑。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必须对一切反中乱港、反中乱澳势力坚决打击、不留缝隙,坚决与美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把香港、澳门守护好。 深刻领会「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这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应有之义。习近平主席把「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上升到「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高度来加以强调,足见对香港是何等的重视和厚爱。中央实行「一国两制」,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一项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只要有利于保持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的,就不遗余力去做,反之就坚决反对。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香港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夏宝龙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鲜明的实践逻辑,殷切希望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务实有为、不负人民,着力破解香港当前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对香港实现良政善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引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根植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为香港实现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行动指南。希望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团结带领社会各界共谱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 突出有为政府建设,把「着力提高治理水平」落到实处。香港、澳门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既需要高效的市场,也需要有为的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要转变治理理念、改进政府作风、强化基层基础、提高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一个能够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能够带领港澳全面发展、能够为广大市民办实事的有为政府。 聚焦实现更好发展,把「不断增强发展动能」落到实处。「三个全力支持」为香港增效赋能,完全契合香港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香港送上了一份「大礼包」。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要倍加珍惜、用足用好中央「三个全力支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发展基础更牢固、动能更强劲、空间更广阔,推动香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发展。 有力回应民众期盼,把「切实排解民生忧难」落到实处。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希望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特别行政区政府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干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民众期盼,让市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团结凝聚各方力量,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落到实处。习近平主席希望每一位香港居民都成为建设香港的积极力量,共同把香港这个家园建设好、守护好。「家和万事兴」。建设美好家园,是港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人人参与。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构建最广泛的「一国两制」统一战线,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磅礴力量。 夏宝龙最后表示,25周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坚信,在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广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同胞的共同奋斗,香港、澳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一国两制」实践必将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read more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今日(25日)表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对2019冠状病毒病核酸检测呈阳性,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陈百里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昨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局方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遵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同事接受检测。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每日均有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今日亦曾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read more
本港由下周二起恢复从澳门通过“回港易”及“来港易”计划入境香港人士的豁免检疫安排。 香港政府今日(28日)公布,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已趋平稳,将由11月2日起恢复从澳门通过“回港易”及“来港易”计划入境香港人士的豁免检疫安排。根据有关安排,身在澳门的人士,只要符合“回港易”或“来港易”计划的所有指明条件,入境香港时可获豁免强制检疫。 上述两个计划的网上预约系统将在11月2日零时起开始,恢复接受从澳门入境香港人士的预约。 政府强调,成功透过“回港易”及“来港易”计划入境香港的人士,抵港后仍须按计划要求接受多次强制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注意个人健康状况至少14天,以及遵从“抵港人士健康检查纪录表”内所提及的注意事项。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3d4ebc45c11f969eb173fecf9417f239-1.mp4 香港第5波疫情回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29日)新增3,227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5宗为输入病例,分别由印尼、越南、新加坡及爱尔兰抵港,其余全属本地感染;另录得4,458宗经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7,685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23,561宗。今日168人染疫亡,其中143人于公院过世,25宗为延后呈报个案,最年长死者已届100岁,另有70人为院友。 张竹君指,疫情仍有很多个案,相信有很多未呈报或无病征的个案,港大已留意病毒即时繁殖率,若高于一,疫情或会反弹。 核酸个案中,377宗个案由医管局确诊,2,527宗由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余下323宗则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确诊;没有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另有1,427宗疑染Omicron,余下的13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 安老院舍方面,今日没有新增的院舍出现新冠爆发,累计共有784间受影响,当中730宗有逾10宗个案;残疾人士院舍则共有285间出现爆发,当中248间有逾10宗个案。 张竹君表示,再多168名患者离世,其中有143人于昨日(28日)离世,涉及87男56女,年龄介乎51至100岁,当中有70人来自院舍,80人未接种疫苗、42人已打一针、19人打两针,2人已打3针;130人为65岁人上长者。第5波疫情截至目前共有7,207人去世,当中大部分死者为长者、未接种疫苗。 在死亡数字方面,第5波截至目前死亡率为0.6%,涉及4,291男2,916女,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中位数为86岁;儿科个案维持在8宗,6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96%,56%的死者为院舍院友。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在较年轻的死亡个案,包括一名51岁男士,心瓣情况及癌症;第2名是55岁女有肾衰竭,需要长期洗肾;56岁患癌男士;57岁女士,有中风病史及插胃喉;58岁男士长期病患院友,有滥药历史,亦是肝炎带菌者。而滞后呈报个案方面,由3月16日至26日有25人离世,涉及11男14女,年龄介乎63至99岁。至今也有20,840名公院职员染疫,当中17,310人已复工。 另外,现时共有11,043名病人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接受治疗。另目前有19名病人情况危殆,108名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另有32人情况严重。而过去24小时,共有411名确诊病人康复出院,约1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或院内检测时确诊,有10多名同房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