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代表队12名职球员在泰国确诊新冠肺炎
相隔54年再次成功踢入「亚洲杯」决赛周的香港足球代表队传来球员染疫的消息。香港足球总会今日(16日)凌晨公布,在印度参加完亚洲杯足球外围赛的香港足球代表队,昨日(15日)早上在泰国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发现有9名球员及3名职员经核酸测试后确诊,现正在泰国自我隔离。港队本月初抵达印度后已有5人染疫。
香港足总指出,部分未有染疫的球员今日将按期返港,包括杜马思、黄威、刘学铭、罗梓骏、鞠盈智、余在言、简嘉亨及伍玮谦等人,他们将回到球会练习或休假。
相隔54年再次成功踢入「亚洲杯」决赛周的香港足球代表队传来球员染疫的消息。香港足球总会今日(16日)凌晨公布,在印度参加完亚洲杯足球外围赛的香港足球代表队,昨日(15日)早上在泰国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发现有9名球员及3名职员经核酸测试后确诊,现正在泰国自我隔离。港队本月初抵达印度后已有5人染疫。
香港足总指出,部分未有染疫的球员今日将按期返港,包括杜马思、黄威、刘学铭、罗梓骏、鞠盈智、余在言、简嘉亨及伍玮谦等人,他们将回到球会练习或休假。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我們堅定擁護及支持相關決定。為了讓我們身邊的友好加深認識「愛國者治港」的根本及原則,香港菁英會聯同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於昨日(3月7日)舉辦了「愛國者治港」座談會,出席嘉賓分享了對於改革香港選舉制度的寶貴意見。 香港菁英會創會主席及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秘書長施榮忻先生 :中央政府出手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是為了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為了保障香港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及香港的繁榮穩定,強調香港目前制度有漏洞,落實「愛國者治港」是完善選舉制度的必然要求,由愛國人士加入政府管治架構,才可將香港撥亂反正,令社會重回正軌。 香港菁英會主席及香港資深執業會計師曾鳳珠女士:「非法」佔中、修例風波等「黑暴」行為嚴重危害香港的繁榮安定及國家安全,全因「愛國者治港」方針未有正確落實,國家已經由一忍再忍,忍無可忍,到現在無需再忍,「愛國者治港」事在必事,強調沒有國家會允許支持外國政府制裁香港人士管治香港,希望大家於不同渠道多發聲,支持「愛國者治港」,合力讓香港重新出發。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及全國青聯常委莊家彬先生:「愛國者治港」並不是新的概念,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先生構思的「一國兩制」在起草制定基本法時,鄧小平先生就強調「港人治港」有一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及香港製造業代表盧金榮先生: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重要的元素是「愛國者治港」,也不會影響「港人治港」、「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及香港旅遊議會主席黃進達先生: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為我們旅遊界別打了一支強心針,令我們旅遊界見到疫情後的曙光,我相信全世界沒有一個旅客會喜歡在一個動盪的城市旅遊,沒有一個國際會議在動盪的城市舉行,沒有一個投資者在沒有將來的地方投資。「愛國者治港」是香港繁榮穩定發展的唯一出路。 read more
深圳市政协昨日(17日)在前海组织开展「深聊会」,邀请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省、市、区四级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深化深港合作的意见建议。与会人士围绕「以前海和港澳软硬联通为抓手,促进市场要素高效便利流动」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王大平,市政协秘书长梁增昌,深圳市委大湾区办,深圳前海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卢伟国、简慧敏线上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专题发言。 香港立法会议员、招商局港口董事会副主席严刚在发言时表示,在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方面,深港双方近期可以启动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建立深港两地常设沟通管道,明确口岸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便于双方对接,启动共同规划建设。其次是加快口岸重建或改造升级,提高通关效率。再次是扩大和深化深港河套平台的合作。 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香港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助力推动深港合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同发力上建真言;要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协同发力上谋良策,推动深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要在「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要节点」协同发力上出实招,同心谱写深港更紧密务实合作新篇章、「一国两制」新篇章。 据悉,2022年7月7日,严刚在香港立法会上提出「对接深圳,规划共建深港口岸经济带」议案,并获得一致通过。相关议案引起香港及深圳各界高度重视,香港特区政府就所提议内容将在9月底前提交回馈意见以及具体跟进方案,深圳市政府亦联系香港有关方面了解议案的推动落实情况。是次座谈会也将是推动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方面积极对接该议案的很好契机。 read more
有内地市民早前表示,未接种疫苗来港后亦获发临时「疫苗通行证」。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在行会前见记者时解释说,内地来港人士毋须接种疫苗的相关政策实际上是已经实行很长时间的政策,最初是因为内地是全世界疫情风险最低,管控疫情的标准高,疫情风险亦较香港低很多。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留意整体疫情情况,就目前来看,现时无输入个案是因此产生。对于本港11月将举办国际金融投资峰会,届时「3+4」入境检疫安排将如何调整,李家超表示,本地举办大型活动存在不少优势,有很多专才都有意欲来港,现时疫情情况与其他地方不一,有信心香港可举办成功的金融高峰论坛。惟确诊数字高企下,势必要采取防疫措施,保障本地医疗体系及高风险人士。他强调,本港疫苗接种率越高,复常空间亦越大。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认为,「临时疫苗通行证」的原意是方便海外旅客进入商场、餐厅等表列场所,属过渡措施,相关政策推出时,内地、澳门及台湾的确诊数字低,居民打针诱因少。目前有关地区已更改政策,积极推动打针,建议港府划一「临时疫苗通行证」与「疫苗通行证」的要求,避免未打针的人进入指定场所,增加感染风险,加重医疗系统负担。另外,他再次建议暂停或取消围封强检及强制检测等措施,集中资源推高接种率。 至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派适当代表到英领馆悼念。 read more
创新科技署今日(22日)表示,署长潘婷婷因曾与新冠初步确诊人士接触,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家居检疫。 署方指,潘婷婷有定期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今日亦曾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read more
特区政府批准科兴疫苗接种年龄降至三岁,优先安排12至17岁青少年接种,稍后阶段扩展至较低年龄组别,当局会尽快公布接种安排。香港儿科医学会会长叶柏强今日在电台节目指,儿童接种科兴疫苗是非常合理安排,业界将举行大规模讲座,加深社会对灭活技术的认识。 叶柏强表示,特区政府分阶段开放予不同年龄层的儿童接种科兴疫苗,是非常合理的安排,实质操作会较顺畅,幼童家长亦有更多时间准备。他认为,新冠疫苗的面世时间短,家长有忧虑是完全可以理解,但灭活疫苗有多年历史,儿童惯用的疫苗包括流感、小儿麻痺、破伤风、百日咳等,都是使用灭活技术。 叶柏强又指,目前有近七成中学生已经接种疫苗,相信馀下三成人是倾向接种科兴疫苗,青少年接种率有望推高至八至九成,对学校恢复全日面授课堂有正面作用。 叶柏强称,业界会举行大规模讲座,邀请儿科及医学界专家为家长及学校作解说,特别会强调灭活疫苗必须要有加强剂,打两针是最基本,青少年都有可能要打第三针。 read more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7日)发布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2022年新闻发言人名录,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由港澳办宣传司司长曾健、宣传司副司长徐露颖担任。 国务院港澳办去年增设宣传司、安全事务司。宣传司的职能为「承办涉港澳新闻宣传相关工作,承担港澳驻内地媒体和记者管理工作,承办新闻发布工作」;安全事务司的职能为「承办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相关协调工作」。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中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并正就《施政报告》内容展开公众咨询。 李家超今日(30日)上午到访深水埗区,听取市民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家超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陪同下,第一站先来到荔枝角道332号探访劏房户,并在楼下入口处详细了解理大防病毒塑胶门把手安装情况。 天文台于上午10时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李家超在探访基层家庭后继续行程,与深水埗市民亲切交流,包括茶餐厅、面包铺、雨伞档、豆浆铺等,了解他们在第五波疫情下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对《施政报告》的期待。 read more
「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主题论坛今日(12日)在香港举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国两制」事业,发展了「一国两制」事业,捍卫了「一国两制」事业。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完善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必须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下为演讲全文: 百年伟业的「香江篇章」——在「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主题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尊敬的董建华副主席、梁振英副主席, 林郑月娥行政长官,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再过十几天,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今天,中央驻港机构很高兴与特区政府、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国两制」事业走过的非凡历程,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闢未来的一百年」。香港以自己的特殊经历融入了这部壮丽史诗,「一国两制」事业成为其中的华彩篇章。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国两制」事业。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切身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此后十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香港基本法,构建「一国两制」制度框架,筹建第一个特别行政区,实现了举世关注的香港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在当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背景下,作出「一国两制」政治决断,需要何等的胸怀和勇气?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如此发问:世界上还有哪个执政党会允许在一国之内实行两种社会制度?「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就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是中国共产党人充满政治智慧的时代创造,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发展了「一国两制」事业。回归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一国两制」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政治上,正确处理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关係,就基本法五次释法,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香港「一国两制」的宪制基础愈加完善。经济上,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出台系列政策惠港惠民,支持香港抵御两次金融危机和两次重大疫情,使香港在各种风雨来袭时始终坚挺不倒。文化上,鼓励香港发挥国际大都会中外文化交融的优势,扩大深化与内地交流合作,广泛参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香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我很想知道,那些在回归前断定「香港已死」的西方媒体,该如何解释香港「持续多年被评选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地区」这一事实?可以推断,那些今天仍在唱衰香港、宣称「两制已死」的人,历史将继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回应他们的无知与偏见。 ——中国共产党捍卫了「一国两制」事业。回归以来,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但在反中乱港势力的煽惑下,也出现了「积非成是」的观念误区和「变形」「走样」的现实风险。特别是2019年爆发的「修例风波」,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许多人担忧,「一国两制」还能不能搞下去?面对香港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港,筑牢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线,维护了「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粉碎了反中乱港势力「颜色革命」的图谋,「一国两制」重回正轨。很难设想,如果没有中央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香港如何能从「黑暴」「揽炒」中走出,又怎能迎来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正是在此过程中,香港各界进一步认识到,「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嘉宾们、朋友们! 历史记录过去,也镜鉴未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历程,带给我们诸多教益和启迪。 第一,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一国两制」,也就没有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的繁荣稳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也是当之无愧的「一国两制」事业的创立者、领导者、践行者和维护者。没有谁比中国共产党更深切懂得「一国两制」的价值,没有谁比中国共产党更执着坚守「一国两制」的初心。那些叫嚣「结束一党专政」、否定党对「一国两制」事业领导的人,那些企图把香港作为地缘政治的棋子、遏制中国的工具、渗透内地桥头堡的人,是在毁坏「一国两制」制度根基,是香港繁荣稳定的真正大敌。事实将继续证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维护「一国两制」,就是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就是维护香港的光明前途和香港同胞的根本福祉。 第二,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不断完善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制度的生命在于自我革新、自我发展。过去24年,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将「一国两制」从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和「重大课题」,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显著优势」,以香港治理的成就丰富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内涵。面向未来,在国家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过程中,中央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香港与宪制秩序相关的制度机制,有效的要坚持,缺失的要修补,跑偏的要纠正,过时的要更新。事实将继续证明,堵塞了漏洞、弥补了缺陷、兼顾各方利益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更好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更好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更好保障香港居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第三,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国家发展始终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託。早在上世纪60年代内地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即投巨资兴建东深供水工程,开通「三趟快车」,保障了香港80%的用水和90%以上的鲜活冷冻食品供应。改革开放后,香港同胞到内地投资兴业,在促进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迎来香港发展的黄金时代。回归后香港没有向国家缴纳过一分钱税收,而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国家的倾力支持。今天的中国高度开放、日新月异,足以凭国家之大、活力之盛,为香港增优势、拓空间、破难题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更为香港创造了不容错失的重大机遇。事实将继续证明,只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扮演更积极角色,香港定能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不断解决经济民生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市民。 嘉宾们、朋友们!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鸦片战争让香港被迫离开了祖国。那时的中华大地,强盗横行、租界林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处处是民族的屈辱,哪里有个人的尊严?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建的新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亿万中华儿女当家作主、扬眉吐气。我们坚信,伴随祖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新时代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续写崭新篇章! 资料来源:香港中联办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30日)作客电台节目时表示,政府在继续培育精英运动员的同时亦会推动运动普及化和产业化。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作为品牌项目,期望赛事能在今年11月举行。外国运动员可以通过旅游气泡来港,比赛全程中闭环管理。 提及通关,杨润雄指现今本港旅游业受到疫情打击仍然不小,即使政府努力为业界提供支援,并鼓励本地游,业界大部分还是处于冰封状态。在考虑防疫措施和通关时,政府会顾及对经济和旅游业界的影响,但同时也需要平衡社会安全、市民健康和日常生活这三个要素。冀通过精准防疫,将对市民和各界影响降至最低,争取早日通关。 此外,他提到通关后旅游业需时复苏,例如航空公司需时复航和重新聘请人手,政府正协助业界保留实力、留住资深从业员,采取了为业界从业员开设防疫抗疫岗位等措施,让本港在通关后亦有人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read more
香港邮政今日(11日)宣布,由于愉景广场须关闭清洁及消毒,位于广场内的愉景湾邮政局及派递局亦须暂停服务,投寄往愉景湾的邮件会有所延误,邮递服务在广场重开后将尽快恢复运作。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昨日表示,最近在愉景湾广场发现多宗个案,包括客户服务人士、清洁人员及店铺职员等,已要求愉景广场暂时关闭彻底清洁消毒。 另外,位于愉景湾圣公会伟伦小学对开空地及愉景湾消防局侧空地的流动采样站,已由昨日起整合为愉景湾消防局侧空地流动采样站,以便调配资源到有需要的区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