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逾33.9万人全民检测 34人确诊6例疑染疫须覆检

今(12日)晚是本月观赏英仙座流星雨的高峰期,最佳观赏时段为今晚约10时至凌晨约5时。 香港太空馆助理馆长陈俊霖表示,流星雨出现时,流星像是从星空中某一点,称为辐射点,向外散射。英仙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会在晚上约10时,从东北方升起,随着辐射点慢慢升高,流星数量会增加。他又说,由于绝大部分流星都很暗,如果在市区边缘看, 可能每小时只看到3至5颗,如果天气良好,在广阔开扬而光害影响轻微的地区,例如西贡郊区和大屿山南部,高峰期间每小时有机会看到约20至30颗流星。 他又说,观赏流星不需要特别方位或仪器,可用肉眼观测,最重要是望向天空较暗的地方,当天愈黑,加上流星雨的幅射点升得愈高,到凌晨3至5时,看到的流星数量会更多。 香港太空馆于今晚10时起,会透过YouTube频道在西贡郊区实时拍摄情况,直播流星雨现象,并会讲解流星雨背后的天文知识和各种观测方法。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8月中均会出现,与分别在1月及12月出现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及双子座流星雨,一同被称为「年度三大流星雨」。根据太空馆资料指出,彗星在太阳系穿梭时会留下大量碎片,当地球在太空中经过碎片群时,大量碎片一同落入地球的大气层,形成流星雨。由于这些碎片源头相同,所有流星都会从同一位置辐射而出,天文学家将该位置称为辐射点,而当辐射点位于英仙座时,就称为英仙座流星雨。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22日)在「出发广州,飞跃南沙」网上论坛发表视像致辞时表示,大湾区对香港至为重要,是香港扣进国家经济内循环的最佳切入点。香港将继续在金融、创新科技、贸易、物流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发挥自身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陈茂波提到,特区政府最近宣布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在这个新的发展布局下,香港的南北两端将呈「哑铃式」的发展,盛载着金融和创新科技两大经济引擎。他说,北部的创新科技产业,有利与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城市合作,营造更蓬勃的创科生态圈、更完备的创科产业链,进一步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大湾区发展的期盼。 陈茂波又表示,在金融方面,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枢纽,将积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是内地企业和地方政府首选的境外融资平台,和走进国际舞台的风险管理中心和财资中心;也将继续为内地投资者全球配置资产提供理财服务;推动并引导国际资金支持内地绿色经济转型,为内地政府、企业和绿色项目提供多样化的绿色和可持续融资。 陈茂波续指,创新科技方面,香港最具优势的其中一个领域是生命健康,而南沙的五大主导产业也包括创新科技和生命健康,两地的合作空间广阔,可以合力加强大湾区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至于贸易物流方面,南沙的航运物流发展已极具规模,与香港的航运中心优势互补。香港、广州、深圳可共同组成大湾区的国际集装箱港口群,三地港口之间的合作,不但有利进一步提升大湾区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更好服务大湾区的国际贸易和航运服务需求。 read more
因应适龄学生人数下跌,有学校需要缩班,教育局经9月点算学生人数后,本学年共有两间公营中学只能开办一班中一,学校需要向教育局申请发展方案。 教育局表示,经9月点算学生人数后,本学年共有两间公营中学只能开办一班中一,学校需要向教育局申请发展方案,包括由办学团体注入额外资源、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合办课程、与其他学校合併、进行特别视学等,以继续营办。 至于小学,教育局指,由于学制及课程编排与中学不同,因此即使只能开办一班小一的学校,亦毋须向局方申请发展方案。 read more
政府今日(21日)凌晨表示,为跟进在中西区、东区、九龙城、观塘、北区及西贡的新冠病毒污水检测呈阳性的结果,民政事务总署将会陆续向观龙楼、东骏苑、德朗村、翠屏(北)村翠桉楼、花园大厦(9座)、燕岗村及将军澳嘉悦的住户及清洁员工及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测试套装,给他们自行检测。 另外,北区民政事务处将会由今日起陆续向在华明村工作的每位清洁员工及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测试套装,供他们自行检测,以辅助识别感染者。 政府指,快速抗原测试不能够代替核酸测试,如果快速测试结果呈阳性,应再接受核酸检测,以作覆检。 read more
反中乱港死硬分子、「社民连」前主席黄浩铭涉及前年10月20日九龙非法集结案,被判囚14个月,目前安坐监狱,唯其贼心不死。黄浩铭昨日在社交媒体公开信件,他在信中以棋局比喻香港,指现时「不是穷途末路」,似乎仍幻想着柳暗花明的「精彩时刻」。 黄浩铭表示,监狱内的康乐活动不多,他喜欢跑步,因为跑步可锻炼体魄,有助减肥,而且在跑步时思考人生,倒过来减轻体力负苛。 黄浩铭又指,自己很喜欢玩中国象棋,棋局令他想起「我们岂不是棋盘上的棋子?」他又提到,有些步数以为可胜,如2019年区议会选举后的立法会选举,结果「兵败如山倒」,「残局非死局,看似胜利却惨败,看似无路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穷途末路,只是仍未找出适合的路径。」看来黄浩铭需要在监狱待上更长时间,才能寻找到「柳暗花明」的时刻。 read more
低免疫力人士及高危群组11日起优先接种第三针,劳工及福利局社交平台发帖,指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与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昨日(12日)下午一同到北角渣华道体育馆,接种第三剂科兴疫苗。 帖文又提到,罗致光呼吁市民尽快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新冠疫苗。至于特定组别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长者等,则应按时接种第三剂疫苗,保护自己、亲朋及社区。 特首林郑月娥、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前日早上亦到北角渣华道体育馆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科兴疫苗。负责统筹接种计划的聂德权解释,因为个人偏好「灭活技术」,亦即科兴采用的疫苗技术。 read more
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昨日(3日)投入服务,首站到沙田新翠村为街坊接种复必泰疫苗,全日有486人到场接种。接种站“朝十晚五”开放,一连两日在大围新翠村接种疫苗,接着亦会到移师观塘乐华南村、青衣长康村,至本月十二至十三日,就会到屯门欣田村服务。流动接种站由货车改装而成,市民登记资料后会先到空地的等候区,然后安排上车接种疫苗,完成后下车到休息区观察。 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昨日早到大围新翠村视察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运作。他表示,过去两个月长者接种情况有所改善,目前60岁以上接种率达到五成,70岁以上接种率,亦达三成四。聂德权重申,高接种率能保护长者,万一受感染,可大幅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一旦有病毒进入社区,亦可减低传播速度,以及社区大型爆发的风险。 有长者认为,疫苗接种车贴近民居,对行动不便的长者较为方便。不过亦有经过的长者并未清楚有流动接种站。 政府早前下调科兴疫苗接种年龄,12至17岁青少年可预约接种,而学校可以“组团”预约疫苗接种中心时段,一同前往接种疫苗。创知中学三十二名师生昨率先集体接种,其中不乏初中学生。创知中学校长黄晶榕表示,现时学校整体学生接种率达七成四,连同昨日接种的学生则达七成七。学校会持续组织不同级别学生接种疫苗希望疫苗接种率可达百分百的水平。 read more
在12月8日至11日线上举行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以「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为题作大会报告。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接种特别是异种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指出这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老年人、脆弱人群和医护人员是重点保护对象。他认为,国产灭活疫苗和腺病毒疫苗对防止Omicron变异株造成的重症和危重症是有效的。 钟南山以今年上半年香港经历第五波新冠疫情为例,指香港在3月至4月因Omicron大流行造成接近1万人死亡,之后通过大力接种加强针,死亡病例减少了10倍,各方面情况都有了改善。他提到,香港疫情中的死亡病例大多数是老年人,且老年人大多没有接种疫苗。具体来说,今年1月至2月,香港60岁以上人群疫苗覆盖率不到20%,现在香港80岁以上完成加强针接种的比例已经达到60%,充分说明疫苗接种对香港疫情防控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香港并没有完全开放,很多地方需要疫苗(通行)证才能进入。每天的感染人数有五六千,但感染后就在家休息,检测阴性后又继续上班。香港社会就这样正常运转。」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内地60岁以上人群接种加强针的数量虽然还不够,但与香港今年上半年爆发疫情时相比还是好得多。因此一些依据香港情况的推论,认为全国在Omicron大规模感染中可能有几十万人死亡,不一定恰当。他说,现在流行的BA.4、BA.5、BF.7等Omicron变异株的亚分支感染后,基本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存在肺炎,99%的感染者可以在7天到10天完全恢复。 采用怎样的加强免疫策略最有效?钟南山指出,采用同种疫苗作为加强针对预防感染不会起效,但对预防重症还是会产生明显效果;序贯接种即采用异种疫苗作为加强针,例如在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基础上,任意选择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其中之一,都可以使预防感染和重症效果明显提高。 农历春节临近,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接种,特别是异种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即序贯接种,同时加速各种药物、吸入式疫苗的研发和批准。 read more
本港与内地明日(8日)通关,单向人数约为6万人,首阶段通关开放7个海陆空口岸。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在一个电台节目中表示,社会对通关期望已久,农历年临近,部分港人希望回乡探亲,相信通关会为两地带来正面影响。 丘应桦说,如通关顺利,政府会不断检视,尽快加大名额,甚至取消配额。对于有让人认为现时是「通关淡季」,为内地企业已经开始放假,商务跨境需求不大,他强调,有很多商界人士近年未能往返两地,有需要巡视业务,难以一概而论。 read more
「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推出最新3.4.0版本,新版本「疫苗通行证」加入「红码」及「黄码」功能,以识别有较高新冠传染风险的人士,其中从海外地区或台湾抵港人士会被区分为「黄码」人士。 政府表示,由8月12日起,从海外地区或台湾抵港人士将以「3+4」模式进行检疫,须要在指定检疫酒店强制检疫3日,其后居家医学监察4日,并在医学监察及其后观察期进行多次检测。在医学监察期间会受「疫苗通行证」「黄码」限制,不得进入涉及不佩戴口罩或群组活动的高风险场所,以及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处所,以更针对性地管控风险。 政府举例说明,如在8月12日抵港,抵港当天为第零日,在指定检疫酒店检疫至第3日,其后医学监察至第7日(8月19日)。一般情况下,当「黄码」人士完成医学监测期后的当天(即第7日),「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会于上午9时开始,透过网络连线自动将「黄码」转为「蓝码」。 政府强调,如果未能成功自动转码,请先检查网络连线,并尝试于「设定」版面内按「每日更新」。如需协助,可致电「安心出行」服务热线2626 3066,职员每日早上7点至晚上9点提供协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