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0 月 2021-10-01
今日(1日)是国庆日,特区政府早上举行升旗仪式及国庆酒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因身体不适并无出席。他透过发言人祝愿国家和香港继续繁荣稳定。
董建华透过发言人表示,由于身体不适,未有出席国庆庆祝活动,现正在家休养。董建华祝愿国家和香港继续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市民万事顺利。 read more
02 12 月 2023-12-02
2023香港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是日,香港將選出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及88名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新一屆區議會將於明年1月1日履職。據了解,為保證投票公平,特區政府屆時將調派800余人,在各個投票站駐守。
香港社會各界普遍認為,此次區議會選舉是香港重塑區議會、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第一場全港性大型選舉,意義重大,被稱為是將“愛國者治港”原則全面落實到特區治理架構的最後一公里。
筆者認為,2023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的“收官之戰”,事關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選舉制度完善的最終成果,是“愛國者治港”的具體體現,事關所有香港市民的幸福福祉,事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對未來台灣的和平統一也具有潛在的巨大示範效應,不僅對於香港的繁榮穩定,對於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穩定與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與香港人民滿懷期望的積極投入到1210區議會選舉的巨大熱情不同,長期堅持“西方意識形態”輸出,“冷戰思維”甚至秉持美國新“印太戰略”的反中亂港勢力與西方反華政客、反華媒體似乎總是不願意看到對香港穩定有利的事,對香港繁榮有利的事,對香港人民有利的事。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反中亂港勢力與西方媒體從來沒有停止對香港1210區議會選舉的抹黑與攻擊,呼籲在中國的香港覆制粘貼所謂“優秀”的美式選舉、西方民主、美國制度,最終達到由美西方主導香港選舉制度,突破香港特區《基本法》對選舉制度的相關規定,
妄圖讓香港人在經歷風雨之後完善選舉制度的努力付諸東流;至少,也要混亂香港市民思想,呼籲排斥“愛國者治港”,讓香港區議會成為“反華代理人”的主場,與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爭奪香港社會基層治理權。
在這些反中亂港輿論的誤導下,部分香港市民也萌生出“形勢大好”“不差我一個人”的錯覺,動搖1210參與選舉投票的決心,這一糊塗想法如及時加以糾正恰好掉入外人彀中,達到了他們深度介入與影響本次區議會選舉的反華政治目的。
歷史已經一再證明,強大的祖國才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長期繁榮穩定的最大保證,只有真心認可與擁護“愛國者治港”香港的明天才會更加絢爛,最近幾天中國“航天天團”在香港再一次引發的“愛國熱”就是香港人民對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的最好證明。
本人在此也強烈呼籲,我們一定要積極在12月10日當天參與到1210區議會選舉投票之中,為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投下自己莊嚴一票,用我們的行動再一次打破美西方勢力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向均羚(作者係重慶政協委員、香港重慶總會常務副會長兼青年委員會主席、全港各區工商聯女企業家聯合會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read more
18 1 月 2023-01-18
本港与内地已恢复免检疫通关,过关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农历新年将至,两地春节假期不同,不少内地核酸检测机构年假放至正月初八,港人回港或旅客来港或因无法完成核酸检测而存变数(详细报道见此)。有议员表示,现两地疫情趋稳定,政府有必要考虑用快测代替核酸。
有消息指,政府正考虑取消来港核酸检测要求。亦有消息指,很有可能两地往返都不再需要核酸,且政府很大机会在农历年前向港人「送礼」。
政府发言人回覆查询表示,会继续全力推进本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实施通关的工作;同时与内地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沟通,监察并检视通关第一阶段的整体实施情况,总结经验,以决定往后安排,适时公布详情。 read more
01 12 月 2021-12-01
港府拟推「疫苗护照」谷针,研究要求进入部分场所要出示疫苗纪录,包括酒吧、卡拉OK、C及D类食肆等。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早(12月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府推行疫苗护照时不应拖泥带水,须向市民明确表达事在必行,不能因为行政配套未能赶上计划,而蹉跎岁月。
何指出,新加坡是较成功推行「疫苗护照」的国家,前后花了约5至6个月准备,并设有三方平台,由政府官员、雇主及工会代表,一同商讨如何检查进入处所人士是否已接种,以及厘订推展步伐等。他建议本港参考有关做法,让已接种人士有较大活动自由度,亦可于高风险场所、如要除口罩的餐饮处所率先推行,令市民较易明白背后理念。 read more
16 11 月 2021-11-16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昨日开会,建议降低科兴接种年龄至3岁。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6日)表示属预期之内。他指,本港有很多18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未接种疫苗,认为有实际需要降低接种年龄,并应分阶段进行,先由中学生开始,再逐步安排小学生及幼稚园学童接种。
何柏良认为最重要是看安全性,内地已为18岁以下儿童接种超过一亿剂疫苗,根据内地监管机构资料,看不到接种者有异常反应,而目前中美及南美洲疫情严重的国家,因为出现儿童确诊并引致死亡的个案,所以亦已下调接种科兴的年龄至3岁以上。 read more
23 12 月 2021-12-23
香港中联办今日(23日)于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在会上表示,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的护佑下,在广大香港同胞齐心协力下,香港的民主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香港的「一国两制」必将更加行稳致远。
刘光源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面构建了香港特区的民主制度,赋予香港居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谋划了香港回归后民主发展的蓝图,开启了香港民主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香港民主道路的推进者、维护者,面对反中乱港势力的倒行逆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民主发展的信心坚定,初心不改,脚步未停,针对香港民主制度的漏洞,中央政府及时出手,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为香港民主发展迅速重回正轨创造了条件,为香港民主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安法成为保障香港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新选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党的原则,体现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是对香港民主的优化提升和与时俱进。
刘光源提到,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是优质民主、实质民主的成功范本,广大香港同胞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体现。选举成功举行充分说明,新选制是一套好制度,白皮书是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看清谁是假民主之名,破坏香港民主的绊脚石。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抱守冷战思维,始终将香港作为对内地进行颠覆渗透的桥头堡,美国更是将香港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关键棋子,打着支持香港民主的幌子,公然支持反中乱港分子严重冲击特区宪制秩序,危害国家安全,成为破坏香港民主发展的最大幕后黑手和操盘手。
刘光源续说:「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歪曲,随着香港的拨乱反正,越来越多的港人开始看清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假民主真霸权的真实面目,看清其乱港遏华的真实目的。在此,我要再次正告美国为首的外部干预势力,香港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实行什么样的新选举制度,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敦促美国为首的外部干预势力,彻底恪守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事务,否则必将遭到中国政府的有力回击,必将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多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刘光源表示,白皮书是一盏航标灯,照亮民主的真谛,点亮香港民主的未来。他说,民主没有固定统一模式,民主应该造福于民,而不应该徒有虚名,民主应该合而不同而不应该同而不合,民主的真谛在于让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让政客替你做主,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是由外部少数人来指手画脚。民主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而不是分裂世界的武器,香港过去民主实践走过的弯路启示我们,外部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带来不是民主而是民苦,香港的民主应该符合香港自身实际,代表香港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read more
26 10 月 2021-10-26
特首林郑月娥上周一(18日)在礼宾府跌倒,右手受伤骨折,休息一周后正式复工,她今早(26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先感谢市民及各界关心。对于与内地通关时间表,林郑指越早越好,初期只属小规模、设配额,又透露将会取消大部份外地来港豁免检疫群组,冀令中央更有信心通关,只容许少量紧急、有必要性、与香港运作有关的人,才可以免检来港,如跨境货运司机。
责成选管会执行改善工作办好立法会选举
林郑表示,先借今日机会,向众多朋友、同事,在其受伤期间的祝福,表示衷心的感谢,现时工作一切如常,但由于难以记下记者问题,建议大家短问短答。
她指,立法会休会换届后,提名期就会开始,今次选举非常重要,是在中央决定修改基本法附件一二后,3场选举的第2场,涉及最广、选民最多,今次增至90席,参政机会比往时多,回到一国两制正轨后,相信这套选举制度,确保爱国者治港外,也可切实提升管治效能。她指,过去一年大家会看到,立法会恢复理性务实,又可监察政府,做出非常好成绩,希望立法会未来也可抱持这种态度做事,又呼吁所有有志有抱负,认为政府施政效能有提升空间的人,积极参加选举。
林郑指,香港历来的选举都是公平公正、诚实廉洁,但如有问题出现也要认真处理、加以改善,选委会9月19日选举期间,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啲失效」,选管会上周五已公布详细调查报告,她会责成选管会切实执行改善。
若通关初期设配额暂未有第二代对接会议时间
林郑月娥指,政府重视尽快令港人可以免隔离返回内地,从无松懈,强调愈快愈好,但可能要「由小到大」,换句话说一开始规模会很小、有配额,并非如疫情前6、7个口岸随便可返回内地,目标是越早越好。
林郑指,与内地的磋商情况,香港在「清零」一段时间后已向中央提出清晰诉求建议,经过第一次专家对接,内地已再提出回馈意见,为了令两地防疫抗疫措施可更加接近,港府已再次提交了意见,这些意见均会落实执行,各方面都会有收紧,包括进入政府大楼必须使用「安心出行」。
林郑又指,另一个会收紧的措施是海外进入香港的大部分豁免群组将会取消,只容许少量紧急、有必要性、与香港运作有关的人,才可以免检来港,如跨境货运司机。她称会成熟一项推一项,希望令内地可有信心通关。至于第二次对接会议至今未有时间。
林郑:当全球确诊下降A组国家可下调至B或C组
林郑月娥又回应有外商忧虑本港长期维持严格出入境防疫措施,会影响金融中心地位。她重申现时仍以与内地通关为首要目标,但要通关就要尽量配合内地防疫措施,假如放寛入境限制,或改为采用与病毒共存策略,只会令通关内地机会下降。
她强调,假如迟迟未能通关内地,反而会大大降低香港作为贸易枢纽及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她相信,只要环球疫情放缓,就可以将现时列为高风险的A组国家地区,下调至B或C组,缩短来港检疫日数。
read more
08 3 月 2022-03-08
政府将于下个月派发新一轮电子消费券,财政司司长办公室财政预算案及税务政策组主任王学玲今日(8日)透露说,八达通消费券计划热线电话开通后已收到约1200宗查询,当中约400宗是查询参考编号以重新提交八达通资料。
王学玲提醒说,若市民的八达通卡曾被盗用消费券金额,建议报警处理,才能补领金额。至于因领取「乐悠咭」而退回原本八达通卡的市民,可致电八达通热线2969 5500,办理更新资料手续。
以八达通领取消费券的市民,会分两期发放,首期4月先领取4000元,5月底达到合资格消费后,则可在6月16日领取余下的1000元消费券;如在10月底才用完首4000元,余下的1000元无使用时限。 read more
19 12 月 2021-12-19
立法会选举今日(19日)举行,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早上前往中西区德瑞国际学校山顶校舍票站投票。她呼吁选民在晚上10时半前投票,为香港选出德才兼备之士。
郑若骅说,这次立法会选举的候选人非常多元化,来自不同背景、政治光谱,体现了政治包容性、广泛代表性和均衡参与性。郑若骅强调,选举最重要是选出为香港做事的爱国爱港人士。
郑若骅又说,今次这么多候选人都值得留意。她说,今次选举,每一个界别都有竞争,甚至功能组别都有竞争,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read more
22 5 月 2022-05-22
香港特区政府将于周三(25日)在立法会首读《2022年职业安全及职业健康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以修订《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及《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22日)在网志谈及修例工作表示,修订的两条法例中,前者的罚则是1994年至今没有经过调整,后者的罚则是自1997年订立大致上沿用至今,没有调整。他指「还不作调整,实在说不过去。」
罗致光网志全文↓↓↓
近月,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提出了多项法例的修订,显得有些繁忙及紧迫。一般而言,政府提出法例修订,政策局当然要做法律研究,咨询持份者,初步建议通过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政策委员会,在政府内部获取草拟的时间配额,才进入法案草拟工作。完成了法案草拟,还要过三关才可以出台。第一关便是立法会的相关事务委员会。新一届立法会一月组成,一般事务委员会要二月才开始讨论政策事项。获得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后,法案便交政府内部的政策委员会通过,再到行政会议。行政会议通过后,便可以刊登《宪报》,将法案交到立法会。上星期三,按立法会《议事规则》我签署预告,政府将于5月25日,在立法会首读《2022年职业安全及职业健康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以修订《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及《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
上述修订的两条法例,前者的罚则是1994年至今没有经过调整,后者的罚则是自1997年订立大致上沿用至今,没有调整。换言之是分别为28年及25年没有调整。还不作调整,实在说不过去。
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虽然过往20年整体工业意外率有明显下降,每千名工人的工业意外率由2000年的51.7下降至2020年的12.4,但是工业意外导致死亡个案数字在过往十年,一直维持在约每年20宗,并没有下跌的趋势。特别是对一些明显严重违规而导致死亡的个案,罚款却明显过轻,其中更有持责者多次触犯职安健法例而导致严重意外。可见条例的罚则明显极之缺乏阻吓力。
立法建议
是次的修例工作,可说是十分「浩瀚」,主要原因是罚则有超过20年没有作出修订。细节内容,可参考立法会的资料。在这网志中,我只点出两个环节,一是较少人关注,但是修订最多的部分并涉及230条条文;二是最受到关注,有关经循公诉程序定罪的雇主一般责任条文罪行的罚则。
调整罪行的严重程度及最高罚款
上述需要修订的两条条例中,有659条条文涉及广泛的法定职安健要求,包括指定风险消减措施及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三个不同严重级别与相关罚则。这亦是今次在修例草拟工作中,最浩瀚的部分。工作包括检视每一条条文的罚则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是否合适或需要调整,以及基于过往二十多年的执法经验,这些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级别是否适当。经过劳工处的同事们,巨细无遗地逐一条文审视及咨询相关业界的意见后,决定建议将160条条文的违法行为的严重性级别提升,70条条文的严重性级别降低,共230条条文需要调整。
举例来说,《工厂及工业经营(在压缩空气中工作)规例》第21(6)(f)条,要求雇主在医疗室设置供放置食物及热饮的食橱,现时罪行的严重性是“非常严重”,我们建议调整为“轻微”。又如《工厂及工业经营(应呈报工场的防火设备)规例》第5(2)条,规定雇员不得阻塞走火通道,以确保火警发生时,通道畅通无阻;现时罪行的严重性是“严重”,我们建议调整为“非常严重”。
此外,就罚则的调整方面,我们考虑了三个因素:一是雇员及雇主的财政能力有分别;二是经歴20多年通胀;及三是适量提升罚则的阻吓力;如下表:
现法例最高罚款额
建议最高罚款额
雇主
雇员
轻微违法行为
10,000元
25,000元
10,000元
严重违法行为
50,000元
100,000元
50,000元
非常严重违法行为
200,000元
400,000元
150,000元
虽然表面上涉及雇员的最高罚额没有调升,但由于有共90项涉及雇员的条文调高了严重程度,整体的最高罚款额提升了2.2倍,相对雇主的2.4倍。
经循公诉程序定罪的雇主一般责任条文罪行的罚则
基于前文提及有关近十年因工业意外死亡个案,在每年约20宗徘徊,没有改善,再加上罚则阻吓力不足,更有持责者重复干犯极严重的职安健罪行,我们检视了这些案例,及参考外国经验,就违反极严重职安健的违法行为,即涉及极高罪责或严重疏忽并导致严重后果的个案,我们建议修订针对雇主一般责任条文,让劳工处以可公诉罪行形式引用该条文提出检控,并由较高层级的法院审理。我们只会针对故意或罔顾后果地作出的行为或不作为而构成极高罪责,并导致工人死亡或严重受伤的特殊情况,才引用建议的可公诉罪行形式提出检控。劳工处仔细审视了自二零零九年的检控个案,认为只有七宗个案可以达至以可公诉罪行形式提出检控的门槛。
这一部分的修订中涉及的罚则水平有争议性。政府参考了外国经验及多番听取了雇主及雇员的意见,采取了「中间落墨」的方案,我们建议将可公诉罪行的最高罚款额订为一千万元,这与目前香港法例中列明的最高罚款额1相同,亦是其他已发展国家及地区职安健法例最高罚款额的中游范围。由于职安健条例规管香港各行业,而当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2,我们建议在法例加入新条文,若公司经循可公诉程序定罪,要求法庭在量刑时须参考被定罪公司于案发日的相关财政年度的营业额,以协助法庭评估被告的运作规模和财政能力,从而作出阻吓性的罚款。这个最高罚款额订为一千万元水平,相信会在法案审议阶段有不少讨论,我们预期工会的代表会认为是太低,而商会的代表则会认为是太高。
后语
这是一次重大的法例修订,除了要感谢各方所给予的意见,更要感谢曾经参与有关工作的现任及前任劳工处同事,特别是在开始时,愿意承担一次全面的法例检讨所涉及的浩瀚工作,可说是「勇气可嘉」。不过,修订法例工作还未有结束,还要待立法会完成审议,我们不能排除在审议过程中,仍会找出一些需要优化的修订。最后还是要说,修订法例,加强阻吓力,是必须的,但不足以改善职安健,还需要不断调整教育、训练、宣传、巡查和执法的策略。此外,就职安健的法例修订仍有一项优化《建筑地盘(安全)规例》的工作在下届政府初段才会提交议会,即是要求承建商向劳工处处长呈报规模较小但风险较高的建筑工程,好让劳工处可以及早依据工程的风险作出职安健的巡查。
1《证券及期货条例》(第571章)及《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第586章)个别条文的最高罚款额为一千万元。
2根据工业贸易署最新数字,中小企业数目占目前全港企业数目超过98%。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