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署长谢小华快测阳性正进行隔离
环境及生态局发言人今日(18日)表示,环境及生态局常任秘书长/环境保护署署长谢小华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发言人表示,谢小华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7月15日,她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她最近没有外游纪录。环境及生态局已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以及遵照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职员接受检测。
环境及生态局发言人今日(18日)表示,环境及生态局常任秘书长/环境保护署署长谢小华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发言人表示,谢小华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7月15日,她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她最近没有外游纪录。环境及生态局已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以及遵照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职员接受检测。
随着涉及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社区扩散,本港爆发第五波疫情的风险不断增加。就疫情下对学校及学生的支援,今日(19日)立法会大会上有议员提出有关质询,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局方一直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听取卫生专家的意見,并与学校保持沟通,推行校内各项防疫抗疫措施,保障学生健康,并适时检视及实施学校的上课安排及相关支援措施,现时学校暂停面授课至农历新年后,并且政府计划到校为5至11岁学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杨润雄表示,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尽量平衡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健康和安全,以决定学校各级别面授课堂的安排。以最近一波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疫情为例,这变种病毒来势汹汹,传播力强,社区存在隐形传播链,甚至出现幼童经家人感染的确诊个案,其紧密接触的教师和同学亦须检疫,近月亦有不少幼稚园及小学爆发上呼吸道感染个案,而有关病征与新型冠状病毒病相似。幼稚园及小学学生年纪小,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加上他们大部分因年龄所限而暂未能接种疫苗。基于上述考虑,教育局宣布全港所有小学、幼稚园及幼稚园暨幼儿中心须于2022年1月14日或之前暂停面授课堂及所有校内活动,直至学校农历新年假期。 杨润雄还表示,截至本月五日,至少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学校教职员约为95%,而至少接种一针的12岁或以上学生,约为68%。而截至本月六日,全港有183间中学申请全校全日上课,另有213间中学申请在部分级别全日上课,两者合共396间。为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政府已公布扩展“疫苗气泡”计划,在下月24日在更多处所实施,亦正计划到校为5至11岁学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read more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接种疫苗可能是日后检疫政策的参考指标,去衡量检疫期长短及检测次数等。陈茂波预期本港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会有好转,期望疫情在未来两、三个月受到控制,可望在第二季尾或第三季与内地免检疫通关,甚至在今年内重启国际旅游。 陈茂波今早(25日)出席电台节目听取市民对预算案的意见,有听众致电反映不满,认为政府是在惩罚已接种三剂新冠疫苗的市民,举例政府是否应该将新一轮电子消费券计划与疫苗挂勾,只有已接种人士可以领取。 陈茂波指出,明白市民的愤怒,承认确有慎重考虑过,但最终认为应该将两者分开,本港现时整体接种率约85%,但不少长者仍未接种,而需要经济援助的或许正是长者。 他又说,相信香港的旅游限制只是短暂,香港的核心吸引力不变,强调因「一国两制」,香港与其他地方不同,享有言论等自由、位处大湾区的优势,有很多商贸机会,不认同香港减少国际化。 首季经济有机会负增长 另外,陈茂波表示,预计今年首季经济表现会较差,有机会负增长,随着中央支援及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努力,有信心疫情会受控。 他指出,如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经济有望重回正轨,市民可以像去年一样出外如常活动及消费,加上本港经济韧度,以及政府发放第二轮电子消费券,相信本港经济在下半年会更好,但指出,仍然有地缘政治及全球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当局需要做好准备。 他重申,动态清零政策并非要「零感染」,而是尽快针对个案做到隔离及治疗,将破坏减至最低。 被问到不久将来,会否因为大多数市民已受感染,除了「与病毒共存」以外别无他选,陈茂波表示,不会作出猜测,但随着全民强制检测及适当隔离治疗,有信心在相对短时间内可以控制疫情。 read more
奉行普通法制度的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刚结束访京行程的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向传媒分享道,中央部委都很关心香港的法律发展,亦很支持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行使普通法,以继续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京期间,她和中央有关部委签署了多份促进内地与香港法律界人士交流合作的文件,日后还会以先易后难的方式,与有关部委探讨更多便利两地法律业务的安排。 郑若骅上周连日拜访不同的中央政府部委和机关,包括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商讨香港法律界的专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广香港的法律、争议解决和促成交易服务。 部委支持湾区「港资港法港仲裁」 她还出席了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和香港律政司举行的三方交流合作安排签署仪式,日后会透过定期会议,连系内地企业和香港法律专家深入讨论各种法律问题。 郑若骅指出,香港是全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有公开、透明和独立的司法机关,能成为便利内地和外国投资者的双向平台,因此香港应继续善用普通法制,支持香港资本主义在「一国两制」下发挥独特优势。 律政司一直积极向内地争取在大湾区落实「港资港法港仲裁」,郑若骅说,中央有关部委都支持香港这方面的工作,希望鼓励两地律师加强交流合作,带出双赢局面。 由国家司法部主办、因为疫情一度延期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上月31日在香港、珠海和深圳同时开考,郑若骅欣见首次考试能在港顺利举行,并衷心感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及司法部推出大湾区执业考试和相关培训政策,为香港法律界创造机遇。 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港澳律师,可在大湾区的9个内地城市办理适用内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务,郑若骅表示,民商事法律事务普遍采用仲裁形式解决争议,且外资企业想进入大湾区发展也需要熟悉两地法律的香港律师,长远来说将为具相关经验和执业资格的香港律师提供庞大发展机遇。 资料来源:大公文汇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9日)在香港出席一个经济峰会时表示,当局正制订香港创新科技蓝图,从顶层设计,勾划本港未来发展总体方向及重点策略,包括完善创科生态圈、体现香港「再工业化」等,认为创新科技有助香港工业再创高峰。 李家超表示,会加强金融人才培训,增强本港发展动能,亦会加强宣传香港作为联通内地及世界的窗口、跳板、中介者的独特角色及发展前景。 李家超提到,要在漫天风雨的外围环境中稳住本港经济,先决条件是稳住社会环境,因为稳定是所有发展的基本因素,如果社会内耗及纷争不断,稳经济、寻新路、创机遇的政策措施及良好意愿都只会事倍功半。 read more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2日)为2022年调解周的校园调解研讨会暨第五届香港中学朋辈调解比赛总决赛致辞。郑若骅表示,日常生活中无可避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纠纷,追求和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调解以互相尊重和寻求共识的态度去解决冲突,是最理想的做法。 郑若骅说,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处理校园朋辈纠纷,调解是一个更高效、可行性更高的选项。校园朋辈纠纷与一般商事纠纷不同,大多数的朋辈纠纷并不涉及金钱或合约上的争议,反而是来自于同学之间言语上的冲突或者相处上的小矛盾,而朋辈调解非常适合解决这些纠纷。朋辈调解提供中立和保密的平台,由朋辈调解员带领,让学生坦诚交流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灵活的调解程序容许更大的讨论空间,有助制定双方同意的方案。在处理这些朋辈纠纷时,调解是不可或缺的选项。 郑若骅强调,从小培养调解文化除了有助减少冲突,更可促进构建一个友爱和包容的社会。调解不单止是一门专业服务,更是化解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文化。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14日)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资共270亿元。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发表网志,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中涉及为政府、房委会及房协服务合约下的清洁人员、厕所事务员及保安人员提供每月2000元津贴,预计超过72000名人员会受惠,涉及的财政支出约10亿元。 许正宇表示,今轮「防疫抗疫基金」的特色之一,是希望感谢和支援那些在第五波疫情下紧守岗位、肩负重任、不辞劳苦的前线人员。政府曾于前年3月至9月期间为前线人员提供津贴,而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计划于今年2月至6月期间再发津贴,且津贴翻倍。届时,前线人员无须提交申请,津贴金额将通过承办商发放给雇员。 许正宇亦透露,政府物流服务署现正加快采购快速测试套装,配合持续落实「愿检尽检」的抗疫策略,尽早识别感染者,切断传播链。 许正宇呼吁市民遵守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尽量避免外出以堵截病毒传播,并尽快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和他人,助力全城抗疫。他表示,政府会致力提升新冠病毒检测量,及确保有足够疫苗供市民接种。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6日)出席深港高层会晤暨2021年深港合作会议,与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等深圳官员会面。林郑月娥在会上表示,目前全港市民盼望早日逐步有序并免检疫到访内地。 林郑月娥感谢深圳市委及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大力支持香港抗疫,并为香港居民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她亦提及,香港过去两年经历由乱转治的重大转折,形容《香港国安法》有如定海神针,而完善选举制度有助本港重回「一国两制」正轨,既解决香港当前面对的问题,亦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扫除障碍。 林郑月娥指,港深关系独一无二且历久常新,又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列明港深属大湾区中心城市,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相信港深合作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都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王伟中则表示,深港关系唇齿相依,两地联手抗疫,令深港亲如兄弟的关系更加牢固,当前深港合作的力度和成效,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他又指,深圳将始终对接香港所需,深化深港部署和合作,努力打造深港双城经济,希望深港成为全球最璀璨夺目的「双子星」。 read more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今日(19日)表示,新一届行会气氛好,行政长官李家超较平易近人和肯听意见,未来会优先处理本港抗疫和通关问题。她认为,行会成员之间应分工解释政策,加强向社会解说。 叶刘淑仪指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已经清晰表明,政府没有中央系统记录市民出行资料,现阶段「安心出行」实名制并不可行,她相信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提出实名制的做法,是希望尽快解决入境人士隔离限制的问题,强调政府在防疫和通关之间要小心平衡。 read more
新冠疫情持续,本港最新失业率降至3.9%,惟第五波疫情爆发,政府收紧社交距离措施,不少行业错失农历新年的旺季生意。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2日)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各行业复苏速度不平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通常二月失业率一般较高。如疫情再恶化,对就业市场会有一定影响。 罗致光说,政府会考虑透过「疫苗通行证」,将来放宽对某些处所的限制,减少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他强调,本港未有条件「与病毒共存」,长者院舍接种率仍然很低,一旦有疫情爆发,后果严重。 对于政府过往推出的几轮的防疫抗疫基金,有劳工团体批评只帮老板而忽略打工仔,罗致光指出,直接资助企业能更灵活及更快带动经济复苏。若只纯粹资助受影响员工,就算经济有机会复苏,仍然未能立刻带动生意,要等待老板重新租铺及招聘人手,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更大。 read more
去年2月一名无业男子在4日内分别闯进2间商店,用气枪威吓店员及东主打劫,又以索带绑事主手脚,共劫去接近3万港元财物。被告上月于高院原讼庭承认2项抢劫罪,今天(16日)被判监8年8个月。法官杜丽冰指本案案情严重,被告是有计划行事。法官又指明白被告因财政压力犯案,但很多人均面对压力故并非犯案原因。 今天代表53岁无业被告陶奇石的大律师求情时指,明白当时2名女事主确受到惊吓,但她们均没有身体创伤。被告虽曾有案底,但均属较轻微的控罪。此外被告患有精神分裂症,案发时承受财政压力,又要照顾伤残的女儿,在首次犯案前3天,才将其结婚戒指典当,之后才决定犯案。大律师又指被告坦白认罪,免却事主出庭作供,故望法官尽量轻判。 法官指虽然2名事主没有受伤,但她们遭手枪状物体指吓,可以想像到她们受到的惊吓。而且被告带备索带,并戴上口罩及假发遮住面容才犯案,明显是有一定的计划。法官又认为被告的财政压力并非犯案原因,考虑到被告当时是独自行事及认罪,决定每项控罪判监6年8个月,当中有2年刑期分期执行,即总刑期为8年8个月。 据案情披露,被告陶奇石在2020年2月4日下午5时许,戴太阳眼镜、黑色口罩及黑色假发,前往新蒲岗大有街一间时装店,用气枪指着57岁女店员的太阳穴并表示打劫,劫去约2700港元财物、并以胶索带绑起女员工手腕及足踝然后离去。3日后被告又到葵涌广场一间鞋店,同样用气枪状物体指向41岁女东主前额,又用索带把她绑起,劫走约2.6万港元财物。警方接报后透过闭路电视掌握被告行踪,得知被告居于葵涌葵联村,在同年2月8日将他拘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