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收银车本周停葵青及离岛
金管局硬币收集车由今日(18日)至本周日(24日)将会停在葵青及离岛,帮助市民将硬币兑换成纸币,或将款项储值至八达通卡。服务时段为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葵青的收银车将停在葵涌葵盛东村盛富楼,7月20日(星期三)暂停服务。离岛的收银车会停在东涌富东村东涌健康中心正门外,7月20日(星期三)暂停服务。
金管局硬币收集车由今日(18日)至本周日(24日)将会停在葵青及离岛,帮助市民将硬币兑换成纸币,或将款项储值至八达通卡。服务时段为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葵青的收银车将停在葵涌葵盛东村盛富楼,7月20日(星期三)暂停服务。离岛的收银车会停在东涌富东村东涌健康中心正门外,7月20日(星期三)暂停服务。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12月24日发表谈话表示,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一再惺惺作态对香港民主发展“表示关切”,但其真实目的是要搞乱香港以遏制中国,被他们玩弄的民主骗局如此虚伪险恶,实在可鄙! 发言人指出,民主本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却被美国用作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别国发展、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和武器。这些年来美国在全球各地起劲地“输出民主”,是真的“关切”这些地方的民主吗?从策动欧亚多地的“颜色革命”、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到挑起阿富汗、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的惨烈战争,美国输出民主给这些地方带来的是国家分裂、政局动荡、社会撕裂、民不聊生,是数百万无辜平民伤亡,是数千万人骨肉分离、无家可归。可以说,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就是当代人类的灾难史,是现代文明的耻辱史。 发言人表示,在香港,美国又想故技重施。其怂恿、支持反中乱港分子打着民主旗号反民主,连续制造非法“占中”、“修例风波”等社会动乱,百般阻挠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规定循序渐进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在香港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后,他们仍不甘心失败,大肆攻击抹黑中国政府对港政策,并接连炮制涉港法案,悍然实施对港制裁,把香港特区政府依法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秩序说成是“侵犯”人权自由,却竭力包庇违法犯罪的反中乱港分子。看到新选举制度将其豢养的反中乱港分子彻底排除在外,便气急败坏地联合盟友发声、联署,污蔑诋毁新选举制度。很显然,他们“关切”的根本不是香港有没有民主、能不能保持繁荣稳定发展,而是其代理人能不能篡夺特别行政区管治权,香港能不能继续成为其任意操控对中国进行渗透颠覆活动的“桥头堡”和遏制打压中国的“棋子”。此等险恶用心,早就被世人看透了! 发言人表示,跟在美国背后亦步亦趋的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在香港民主发展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光彩。英国在旧中国积贫积弱之时以武力侵占香港,对香港实行了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港英当局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长期把华人排斥在管治架构之外,哪有半点民主?英国政府屡次禁止在香港进行民主改革,绝不允许香港出现民主元素,却在其殖民统治末期急速推进“政制改革”,完全是别有用心,是企图把香港变成独立或半独立政治实体,阻碍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实行有效管治,延续英国对香港的政治影响。这些年,英国又跟随美国起舞,对香港民主发展说东说西,操弄所谓BNO移民政策,发布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叫嚣“永远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仍然是做着“帝国旧梦”。澳大利亚等国在给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干扰破坏香港民主法治等方面也是丑态多多、劣迹斑斑。他们都不是真正“关切”香港民主发展,而是盘算着各自利益。那些小心思,也早就被世人看透了! 发言人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维护者和推进者。香港回归祖国才开启了民主的新纪元,中央政府始终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有序发展民主,为推动香港民主向前发展持续作出重大努力,包括批准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作出修改、为实现普选目标定下时间表、为实现行政长官普选绘制路线图等。尤其是针对反中乱港分子及其背后的外部势力的阻挠破坏,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推动香港民主发展重回正轨。到底是谁在支持、维护和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又是谁在干扰、破坏和阻挠香港民主发展,世人和港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不会听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的那些鬼话!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以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拘捕七人,包括《立场新闻》六名高层或前高层,以及正在还柙的前《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今日(31日)发表声明,支持特区政府继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果断办事,对其他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及非法组织进行严厉的打击。 声明指出,香港特区警方国安处以涉嫌触犯「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拘捕《立场新闻》现任或前任高层,保安局局长亦根据香港国安法第43条冻结该机构约6100万港元资产。据悉,现时仍有多名相关犯罪嫌疑人正在被警方通缉。 声明续指,《立场新闻》涉嫌刊登或转载了多篇具「煽动性」的违法文章,特别是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后,《立场新闻》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支持国安处严肃执法,并对于任何假借或利用新闻工作名义,从事破坏法治、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等非法勾当的害群之马予以最强烈谴责! 声明表示,大联盟认为国安处调查《立场新闻》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是捍卫香港法治,绝不影响香港新闻自由。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香港国安法以其权威性,维护着香港社会乃至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稳定。大联盟支持特区政府继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果断办事,对其他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及非法组织进行严厉的打击,以法治保护香港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以法治维持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及保障「一国两制」继续行稳致远。 read more
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上周与一众党友进行了考察离岛行程的第五站——大屿山南区,今日(31日)在社交平台分享此行感受。叶刘淑仪指,当地一众委员非常重视经济及旅游发展。委员们表示,经营露营车和营地是区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区内旅游带来蓬勃生机。当区露营车及营地缺乏完善监管机制,现时并无专门针对露营车的车辆牌照及登记机制。露营车并非处所且可移动,却无法申请宾馆牌照,政府亦没有为露营车发行正式牌照。相比商用车辆,露营车监管犹如灰色地带,有关活动法律地位变得模糊。曾有露营车停泊在私人用地后被地政总署下令移除否则「钉契」,委员们表示,此情况反映监管体制不完善已严重影响露营车及营地的经营稳定性,冀政府能尽快改善,从而促进当区旅游业发展。此外大屿山有多条朝海的行山径,但杂草丛生且树木杂乱不堪,委员们期望政府部门可定时梳理,改善远足人士的体验并吸引更多旅客前往。 交通情况亦是当区值得一提的问题。一方面,大屿山主要干道屿南道及东涌道均为「双线双程」行车,委员们反映道路普遍宽度不足,弯位多但缺乏避车处,加之经常有双层巴士驶过、双白线爬头曾酿成多宗严重交通意外,路面潜在一定风险。一众委员期盼政府可扩阔主要干道至「四线双程」,改善交通状况。另一方面,大屿南的村路较为狭窄,若遇上事故,救护车根本无法前往指定地点,需先停泊在村口或离求助者较远位置,救护员再徒步前往事发地点。居民担心会延误救援工作,促请政府加阔村路,让救护车及其他紧急车辆通行。此外,大屿山整体面临泊车位不足的情况,以长沙泳滩为什,每逢假日均车水马龙,繁忙时更加拥挤,委员们希望在长沙泳滩附近加建停车场,配套泳滩水上活动及多家餐厅,将长沙泳滩打造成大屿山的一大景点。 此外,叶刘淑仪在帖文中指,大屿山南区居民亦面临旧物重建的问题,委员们反映重建时间甚久,期间工程费用翻倍上涨,村民随时无法负担。以及食水供应安全、电话网络服务较差、牛只出没等民生问题。 叶刘淑仪表示,大屿山南区居民感叹发展计划中参与不足、缺乏话语权。当地委员们希望政府在有关大屿南发展计划上与居民多沟通,尽早在研究阶段与居民交流,增强当区居民在规划过程早期的参与度,回应居民的诉求。 read more
第七届立法会今日(12日)举行首场会议暨行政长官答问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答问会时表示,2021年是行政立法良性互动,成果丰硕的一年,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会议厅悬挂的国徽和区徽,亦标志着特区政治体系的里程碑。她承诺在任内带领管治团队,和各位议员衷诚合作。 林郑表示,新一届立法会有不同背景行业的议员,有广泛代表性,体现政治包容,她期望与议会衷诚合作,为市民谋福祉,为香港谋发展,做出成绩争取社会认同,发挥新选举制度的优越性,为民主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林郑提到,希望借今次答问会,向议员讲解重建行政立法关系、推进北部都会区及重组政府架构三方面的议题。她承诺会定期出席答问大会,直接回应议员质询,同时亦要求其他官员在回答议员口头质询时必须简洁、清晰、有理有据。 林郑又指,初步计划将向本届立法会提交40项立法建议,当中不少是议员们关心的立法工作,包括版权条例修订,防止儿童被虐的强制举报、取消强积金对冲及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等。政务司司长正在统筹本年度的立法议程,稍后会提交立法会参考,相信今年的立法工作将相当繁重。 read more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梁美芬首次参加港区人大代表选举,便以1190票当选。梁美芬今日(15日)表示,感到非常高兴,指自己是一名新丁,有许多抱负,希望能在这一全国性的平台上发挥,也为港区人大带来更多活力。 梁美芬说,过去一直积极投入全国司法及法律培训和改革工作,亦在「一带一路」及世贸组织方面,对外说好中国故事,相信日后有更多机会为国家建言献策。 就香港国安法释法未纳入人大常委会例会议程,梁美芬相信仍在研究及讨论当中,香港国安法是一部全国性法律,环环相扣,不能单看一条条文。她又说,释法与否均属于「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是法治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权在人大常委会。 对于谷歌拒绝特区政府要求将正确国歌置顶的问题,梁美芬认为,特区政府应采取法律行动,例如向法庭申请禁制令,不应再将违法信息不断在香港的平台发布。她说,有名有姓的人发布违反香港国安法或国旗及国歌指引等条例的信息,负责有关平台的管理者也要付上法律责任。 read more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等4名专家早前撰文,指本港应在夏天逐渐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达致更好的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效果,避免医疗系统在冬季崩溃。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随后表示,抗疫不能单靠外国做法。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柏贤则指,政府在防疫上陷入两难,若跟随专家的开放措施恐怕会令个案飙升。相反,若不跟随建议,政府在冬季爆发疫情时亦难辞其咎。 梁柏贤昨日(23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最近政府和几位大学专家对混合免疫的讨论,引起广泛注意。他指,混合免疫的概念在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存在已久,如流感、水痘、德国麻疹等传染病例亦有这种情况。 他续指,当病毒已扎根社区,变成风土病,混合免疫基本上是一个现象,并不是什么新理论。他又指,新冠病毒已扎根香港社区,亦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成为风土病,认为要好像天花一样完全绝迹,“是一个不符现实的目标”。 他指,新冠病毒混合免疫在香港已经持续发生,专家们的开放建议是比较进取,希望在夏季病毒低活跃期,能够将群体免疫水平增加,免得在冬季病毒活跃的时,而社区群体免疫又处于低水平,就有机会大爆发,到时高危人士的感染人数会剧增,重症和死亡人数会比现时倍增。 他又指,政府现时的政策则相对保守,仍维持以加强监察和检测为手段。他认为,若政府跟随专家的开放措施,恐怕会令个案飙升,难以向市民交代,但是如果不跟随建议,不在夏季放宽社交距离,政府在冬季爆发疫情时亦难辞其咎。他直言“要拆这个计时炸弹,有点难度”,但认为全面复常是市民的期望,亦应该是现届政府未来6个月的目标。 事实上,近期有文献提到混合免疫,如《新英伦医学杂志》本月初发表研究,学者分析卡塔尔逾5万人数据,发现混合免疫的防感染及防重症有效率较高,如对Omicron BA.2的防「有病征感染」有效率,不曾感染者打两针为-1.1%,感染者打两针为55.1%,不曾感染者打三针为52.2%,曾感染者打三针为77.3%。 另一边厢,世界卫生组织约一成至两成新冠康复者出现俗称“长新冠”的中长期后遗症,如康复后不单“唔够气”,且记忆力差,驾车时会忘记目的地,每月要花数千元服中药调理身体,开支庞大,惟坊间没有相关保险产品,有保险业界代表指须经风险管理计算才能推出。立法会议员陈沛良建议政府加强研究长新冠,否则业界在“长新冠”未有标准定义下,难以评估保障风险和定价推出保险产品。 read more
本港连日爆出市民遭「卖猪仔」到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今日(23日)表示,截至今早,再接获一宗怀疑被诈骗到东南亚的求助个案,累计有38宗求助,17人已确认安全,当中12人已回港,包括1人昨日抵港。目前仍有11人身处缅甸及10人身处柬埔寨。 卓孝业在一个电台节目说,WhatsApp求助专线至今收到280多个讯息,只有4个讯息与东南亚求职诱骗相关。他说,专线昨日新收到约60个讯息,但当中有20个涉及恶作剧,呼吁公众不要利用有需要人士的求助渠道作恶作剧。 卓孝业又说,相关个案暂时没有旅客在东南亚国家街上被带走,都是事前与相关集团取得联系,由该集团提供机票及按指示接头,呼吁市民如到外地旅游要寻求有信誉的当地旅行社,如果有问题,可向本港驻曼谷经贸办或中国驻当地大使馆求助。 read more
明年1月8日起,内地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特区政府目前争取在1月15日前落实与内地通关方案。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31日)表示,通关是众望所归,但民生及经济活动增多,一定会加剧疫情。政府会检视抵港人士的疫苗接种要求,适时调整措施,强调会确保对海外及内地抵港人士的防疫政策一致。 本港过去一日新增27830宗确诊个案,确诊宗数已连续3日超过两万宗,死亡个案亦连续两日录得几个月来新高。卢宠茂在出席一电台节目时指出,本港新增确诊个案上升,有一半死亡患者未完成接种疫苗,重申仍要提高长者及儿童等高风险群组的接种率。他特别提醒家长,新冠病毒不只会攻击儿童的呼吸道并引致嘶哮症,亦有机会令染疫儿童患脑炎,甚至急速死亡。 有见于近日市民对复必泰二价疫苗的接种需求上升,政府昨日起增加四个社区疫苗接种站的复必泰疫苗接种名额,而各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的复必泰疫苗接种名额亦会由今日起陆续增加。 read more
港府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同时制订及实施保育政策,事后有议员关注2,000公顷保育用地会拖慢现正进行或待审批的发展项目。环境及生态局长谢展寰今日(30日)作客电台节目时指出,过往保育区因缺乏管理而导致生态价值降低,自己之前提出重划北部都会区内的湿地保育区和缓冲区界线,是出于寻找具有更好生态价值、有需要修复的地方,加强管理,而非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地方。他指保育区除去中心地带不可开发外,其他边陲地带可以用作发展渔业或其他生态旅游事业,其中的收益可以用作支援管理保育区的费用。 此外,谢展寰表示,政府正从多个方面提升本港处理厨余垃圾的能力,除了兴建更多厨余厂,亦准备扩建大埔污水厂,将厨余和污水一并处理。他希望在屋苑引入智慧厨余收集机,避免弃置厨余时产生额外卫生问题,亦强调减少厨余亦需要由市民配合、避免浪费。 谢展寰又称,由于内地减少回收本港垃圾,即使本港回收数量增加,亦杯水车薪。他表示,会要求本港回收厂将塑胶、玻璃瓶等回收物,转换成有用的物料再出口,政府会根据出口量支付相关费用。 read more
葵涌村逸葵楼爆发「超级传播」,大厦接连出现确诊个案,至少20人染疫,全幢约2700名居民昨日起居家隔离,禁足5日强检。今日(22日)早上,逸葵楼有4男2女居民被视为密切接触者,被安排到竹篙湾检疫中心隔离;及后,再有2男1女被安排到指定隔离中心隔离。 邻近逸葵楼的映葵楼亦有1宗阳性及2宗初确,今日4时围封强检,属政府首次在半夜突击封区。强检期间,1名男住客被安排用救护车送院。 有映葵楼居民对半夜封区感突然,指居家隔离是好事,能保障家人和村民;有居民指,本来不担心疫情,但村内2座楼先后有确诊个案,开始感到担心;亦有居民表示,无收到检测通知,看电视新闻才知大厦被围封,批政府应及早通知居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