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宠茂:内地医生很多高质素 未限制任何地方医生来港执业
特别注册委员会主席邓惠琼表示,并无「僭建」授课语言要求,强调委员会必须依法办事,委员会已收到内地院校的资料,若本地医学院明确指出亦会用中文授课,委员会将会再作跟进,强调没有排除任何世界各地一个有国际水准的医学院在港注册。
特别注册委员会主席邓惠琼表示,并无「僭建」授课语言要求,强调委员会必须依法办事,委员会已收到内地院校的资料,若本地医学院明确指出亦会用中文授课,委员会将会再作跟进,强调没有排除任何世界各地一个有国际水准的医学院在港注册。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昨日(7日)在立法会上表示,「十四五」规划是国家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香港须抓紧机遇,把握时机,巩固及提升自身优势,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曾国卫指,「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提供三个主要发展方向。第一方向,香港须坚守「一国两制」原则,维护国家安全,以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他说,过去两年,香港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及完善选举制度的落实,政府的施政工作更畅顺,社会越趋稳定。此外,政府会通过提供教师培训和推广公民教育等方式,加强港青认识内地的发展和机遇,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第二方向,是巩固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第三方向,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十四五」规划首次将深港河套纳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支持香港与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 曾国卫强调,未来政府将推出更多切合港人港企需要、具突破意义的政策,希望香港的企业及市民会好好把握这些机会。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社区或现Omicron变种病毒多条隐形传播链。政府今晚(6日)发文,围封鸭脷洲渔安苑碧安阁(C座)、北角电气道233号城市花园1期3座、跑马地凤辉台18-19号、大埔旧墟直街4-20号美新大厦、马鞍山西沙路638号锦丰苑锦萱阁(F座)五座大厦进行强制检测,亦是政府连续四日进行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指,由于今日在五座大厦分别发现一宗曾在大厦居住的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初步显示涉及变异病毒株,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经检测呈阳性后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政府目标是在明早(7日)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政府表示,自今晚7时起围封鸭脷洲渔安苑碧安阁(C座)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早(7日)约7时完成此行动;自今晚7时05分起围封北角电气道233号城市花园1期3座(不包括位于城市中心商场地下、1楼及2楼的商铺)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自今晚7时30分起围封跑马地凤辉台18-19号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自今晚8时起围封大埔旧墟直街4-20号美新大厦(不包括位于美新大厦地下的商铺及1楼至3楼的安老院)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自今晚10时起围封马鞍山西沙路锦丰苑锦萱阁(F座)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明日凌晨零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 「维园跳舞」群组今日再多3人初步确诊,包括一名住在大埔旧墟美新大厦的印佣,一名73岁舞友,以及一名曾与染疫空姐母亲同时段在铜锣湾皇室堡「东海荟·拉斐特」吃早餐的63岁男子。另一名初步确诊的73岁女士,住在北角城市花园3座,1月1日起有头痛,她去年12月31日到过铜锣湾社区中心,与早前确诊的62岁女子跳舞,列为紧密接触者,前日(4日)送到检疫中心。此外,一名住在跑马地凤辉台的67岁女士亦初步确诊,曾于1月1日于富轩与跳舞朋友聚餐、又曾到儿童医院探访孙儿,亦到过黄泥涌及铜锣湾街市购物。卫生防护中心指,仍在调查其感染源头。 read more
食卫局昨日(27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欢迎有关措施的正式实施,并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有关当局一直以来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此前,内地和香港在规管中药产品方面实行不同的注册制度,申请人须按两地的注册要求分别提交中成药注册申请并获得注册后,方可在该地销售。今天公布的安排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特区政府会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大湾区销售。 read more
公立医院外持续有大批病人露天等候,不少是长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关注有关苦况,指未来几日天气转冷,政府要立即处理医院外病人轮候的情况,提议征用湾仔会展作安置患者。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8日)亦表示,要长者在医院外露天等候的情况无法令人接受,又指,气温将在未来24小时急剧转冷,必须在短时间内将户外病人转至室内,提议公立医院将新冠病人及非新冠患者分开,并将更多病人放入病房,甚至要用到大堂及走廊,就算挤逼都无办法。 何柏良建议,政府要求港大、中大医学院,及私家医院报数,现时有几多儿童病床及成人病床空缺,将医管局内非传染性病人转移至私家医院,相信他们的医护人员能够应付。 read more
廉政公署专员白韫六今日(24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刚过去的选委会选举,廉署暂时收到6宗投诉,较以往的选举少,其中5宗裁定为可跟进,包括有人公开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已要求涉事社交平台负责人将涉嫌违法的资料下架。 他指,廉署在投票日有派人巡视票站及点票中心,检视「关爱队」等新措施的执行情况,没有发现异常,廉署在12月的立法会选举,将采取相同措施。白韫六指,廉署针对选举的执法行动,一定会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会考虑候选人的身份。 read more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今日(6日)公布,机场“检测待行”将由下周一(9日)起加入额外快速抗原测试,以加强抵港人士的检测安排。当局同时优化由机场到指定检疫酒店的闭环管理流程,缩短抵港人士在机场等候的时间。最新安排不适用于从内地或澳门经香港国际机场抵港而须进行家居检疫的人士,以及经“回港易”或“来港易”计划来港而获豁免强制检疫的人士。 自下周一凌晨零时起,从海外地区或台湾经香港国际机场抵港的人士,均须于抵港时在设于机场的临时样本采集中心,按“检测待行”安排接受由专人采样的PCR核酸检测,以及由专人采样的快速抗原测试。如快测结果为无染疫,便可前往办理入境手续,并在闭环管理下由指定车辆送往指定检疫酒店,等候核酸检测结果和接受强制检疫。如核酸检测结果同样为无染疫,可继续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检疫,每天进行快测,以及于抵港第5天及第12天进行核酸检测。 如相关抵港人士的快测或核酸检测结果证实确诊,没有明显病征亦毋须医学支援的人士会送往社区隔离设施酒店(隔离酒店)进行隔离,需要治疗的人士则会被送往公立医院设施接受治疗监察。如相关抵港人士为90日内曾感染病毒的康复人士,卫生署会参考其核酸检测结果数据及康复记录,考虑是否不界定为确诊,并容许该抵港人士继续留在指定检疫酒店进行强制检疫,而毋须转送往隔离酒店进行强制隔离。 read more
香港政府早前将新冠疫苗接种年龄放宽至5岁或以上,并发信通知各学校有关学生接种科兴及复必泰疫苗的安排。5岁至11岁的儿童可以即日起接种科兴疫苗或于2月16日起到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复必泰疫苗。因应接种疫苗下降至5至11岁儿童,教育局昨(24日)向全港学校发通函,指小学将跟随中学现行做法,若全校师生接种率分别达到7成,即可申请全校恢复全日面授课堂及相关活动;若个别级别学生接种率达标,亦可率先局部恢复全日面授课。 因应接种疫苗下降至5至11岁儿童,教育局参考中学的现行模式,更新有关小学在2021/22学年全日面授课堂及相关活动的安排。若个别学校能达到一定接种率,即全校直接雇用教职员(包括教学及非教学人员),已完成接种第二剂疫苗并超过14天的人数达70%;及已完成接种疫苗并超过14天的学生达到全校学生人数70%,即可安排全日面授课堂。 若学校未能达到全校恢复全日面授课堂,但个别级别的学生达到相关条件,教育局亦可允许有关学校为该级别的学生进行全日面授课堂及其他活动。教育局又促请学校教职员、学生及家长尽快接种疫苗,又表示会继续密切留意疫情发展,适时更新课堂及相关安排,并尽早通知持分者。 通告又提到有关集体接种疫苗的安排。发言人指,5岁以上学童接种科兴疫苗,可以透过由医生到校的外展接种服务、团体预约到卫生署辖下学生健康服务中心、或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到校外展注射,亦可透过团体预约方式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打针。 至于复必泰疫苗,发言人说,当局并没有提供5至11岁学童到校外展接种安排,学校可以团体预约安排他们到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注射;12岁或以上就透过学校团体预约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或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到校外展服务打针。如安排疫苗外展服务医生到校,每次外展接种疫苗人数至少为150人。 read more
本港爆发第五波疫情,Omicron变种病毒更杀入社区。为应对疫情,全港掀起接种疫苗热潮,多处接种站大排长龙。本港今日(14日)再多44,542人接种疫苗,当中19,937人打第一针,4,335人打第二针,20,270人打第三针。 截至今晚8时,全港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45万剂次,当中510.7万人已接种第一针,首针疫苗接种率达75.8%;超过471.7万人已接种第二针,约占合资格人口的70%;另有62.65万人已接种第三针加强剂。 为更方便市民接种新冠疫苗,政府由1月21日起增设两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和九龙湾体育馆。两间中心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市民今日起可在网上预约接种名额,60岁或以上人士亦可取「即日筹」打针。此外,65岁以上长者1月13日起可到15间长者健康中心即场打针。 点此预约接种疫苗 除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外,市民亦可通过以下途径接种新冠疫苗: ◆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诊所(1月21日增至24间) ◆ 15间卫生署长者健康中心 ◆逾千个私家医生或诊所 ◆ 13个公立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站 ◆由私营医护机构提供的26个服务地点 ◆走访各区的2个流动接种站 read more
新华社今日(18日)发表文章,表示明日举行的选委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是香港新选举制度正式落地后举行的首场重要选举,标志着落实「爱国爱港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认为这是铁的底线,绝不容许触碰。 文章认为,选举安全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的大是大非问题,进入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的人,必须是爱国爱港者,绝不容许任何一个反中乱港分子,通过任何途径和方式混进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变成管治者。这个绝非高标准、高要求,而是对治港者最低限度的法律与政治伦理要求,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文章认为,只有严格守住「反中乱港者出局」这条铁的底线,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港者手中,香港才有可能进一步完成由治及兴的关键转变,最终实现良政善治。 read more
港版健康码一旦有追踪功能易引发私隐问题,如全民强制使用亦会。经常来往中港两地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内地健康码系统利用手机的大数据去找出与确诊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转咗做黄码」,持黄码的人无法坐地铁、的士,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但内地人并不会埋怨,「渠哋唔会投诉」,因为大家都明白是为了抗疫。卢宠茂直言,有人觉得使用定位、电讯商提供资料去追踪是侵犯私隐,但他则认为疫症就如战争,必然「好多自由会失去」。他称内地市民对于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 卢宠茂为了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时常都穿梭中港,他指即使现在深圳并无疫情,出入医院、政府部门、大型商场都仍需出示粤康码,个别机构亦会扫描健康码。除了健康码外,若到访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更需同时出示「行程卡」,「行程卡」是一个手机程式,会根据用家手机网络的转变,自动纪录使用者过去14天曾到访的城市,「例如去深圳大剧院,或者去政府部门开会,就要睇埋行程卡,保证14日内无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各省市健康码资料互通有人「一落机就转黄码」 他称,虽然全国不同省市都有自己的健康码,但资料则是全国互通,例如广州在数个月前爆疫,有相关的接触者乘坐飞机到其他省市,「一落机就转咗做黄码。」 为了抗疫内地人不会投诉健康码突转色 卢宠茂指,内地健康码系统利用手机的大数据去找出与确诊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转咗做黄码」,持黄码的人无法坐地铁、的士,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即时到医院做检测,「例如我哋医院会有绿色通道畀佢哋,唔使预约就可以验,6个钟就有结果。」他称内地人并不会投诉自己的健康码突然被转色,因为大家都明白是为了抗疫,而且知悉自己有风险而去接受检测,亦能令自己和家人安心。 他直言,有人认为使用大数据是侵犯私隐,但他则认为疫症就如战争,必然「好多自由会失去」。他称内地市民对于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啲市民好proud(自豪),觉得有码就有自由。」 建议政府推港康码供市民自由下载 卢宠茂坦言,香港政府虽然有公布确诊者行踪,并要求有共同曝露史的人接受强制检测,但实际上无法确保这批人真的有做测试,他相信内地卫生部门对于这种做法仍然不满,直指若香港想通关,必须作出改变。被问到香港的健康码应否参考内地或澳门的做法,他指自己每天都使用粤康码,「睇唔到有咩需要担忧」,他认为政府可以改良港康码,并让有意使用的市民下载,「应该畀选择想用呢种功能去保护自己慨人,做咗出嚟,想用就去用。」 (来源:香港0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