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3+4」不会额外增加内地防疫风险无碍两地通关进程
从海外及台湾地区抵港人士,现时实施「3+4」入境检疫安排,即3天酒店强制检疫,另加4天医学监察。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输入个案的走漏风险低于1%,比本地社区传播风险还要低,对香港整体疫情的影响极轻微。新措施既不会额外增加内地防疫风险,无碍香港与内地正常通关的进程,亦能令香港「动起来,活起来」。他透露,特区政府与内地会透过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建立互信,以减少两地人员往来的不便。
从海外及台湾地区抵港人士,现时实施「3+4」入境检疫安排,即3天酒店强制检疫,另加4天医学监察。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输入个案的走漏风险低于1%,比本地社区传播风险还要低,对香港整体疫情的影响极轻微。新措施既不会额外增加内地防疫风险,无碍香港与内地正常通关的进程,亦能令香港「动起来,活起来」。他透露,特区政府与内地会透过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建立互信,以减少两地人员往来的不便。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到泰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后确诊,他今日(2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今天的快速测试结果已呈现「一条线」。目前除了偶尔咳嗽,身体并无大碍。他又呼吁市民尽快打针,加强保护,减轻重症风险。 李家超说,过去几天收到很多有关他确诊的慰问,包括不同政府代表和各界人士,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心和祝福。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4日)宣布政府将于2月24日起扩大「疫苗气泡」,进入政府设施、学校、文康设施等需要接种疫苗。长者安居协会业务营运总监冯志恒今日(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昨日接获46个查询电话,问题主要围绕「疫苗气泡」的涵盖范围、打针的副作用等。她又称,会尽量协助长者预约打针,如果每一区都有两种疫苗的接种中心会比较好,将能够更便利长者。 冯志恒称,长者不想接种,主要是担心会出现并发症,但疫苗接种计划已持续一段时间,加上「疫苗气泡」将会扩大,相信长者接种率会有所提升。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预告,农历年初四(2月4日)开始,除非疫情明显转差,将会逐步放宽受规限的处所营业,以「疫苗气泡」方式运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15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早前已与饮食业界商讨,业界认为如能早些放宽防疫措施,愿意配合「疫苗气泡」政策。 陈肇始说,近期亦多了市民接种疫苗,目前只余下技术问题,创科局正研究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快速显示接种疫苗证明。当局亦会有另一个应用程式给予表列处所,会尽力在下月4日处理好。 read more
国务院新闻办早前发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全面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并于周一举行吹风会,由专家解读白皮书有关内容。 全国青联副主席梁宏正表示,在香港特区完成了两场新选举制度下的标志性选举后,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一份高层次文件,鸟瞰香港开埠以来的民主发展,作为阶段性总结来正本清源确为合适。 梁宏正说,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在未来既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亦要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打交道、巩固国际金融、商贸、航运中心等国际功能。从国际投资者的角度,从香港经济民生发展的角度看,一个适合香港社会在「一国两制」下的民主制度是相当重要。 梁宏正指出,自从今年三月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我们能够看到新制度带来的好处,包括能够确保社会各个阶层均衡参与、有更多的代表性,新的制度能有效防范立法会激进化,同时让议员们更聚焦地为广大香港社会谋福祉。 梁宏正说,香港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在作为英国殖民地时期,其实香港人参与治港的机会并不多。回归以来,香港的民主政制发展经过诸多波折发展至今,实属不易,望大家珍惜。香港的年青人应多关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主动去了解香港真实的民主发展到底是什么情况,勿要盲目地人云亦云,应自己多去实际研究与理解完善了的选举制度对香港未来发展的好处。 read more
立法会议员何君尧今日(9日)报名参选2021立法会选举选委会界别。他抱着忠勇坚定、努力实干的态度,希望继续为港人服务。 他表示,未来几年香港将进入关键时刻,尤其是承接国家「十四五」规划,香港将迎来新天地,要全力以赴,再上新高峰。今次立法会选举后,将有很多爱国爱港、对香港一腔热诚的政治人物为香港铺桥搭路。何君尧认为,在立法方面要拆墙松绑,将旧的、不合时宜的政策进行修改和改革,在法律上去除障碍,助香港再次前行、再上高峰。 他希望今次选举过程一切顺利,以和平理性进步的态度进行,向世界展现香港能力,展示港人携手前行的决心。 目前,报名选委会界别的参选人还有:盛智文、陈月明、李浩然、林琳、黄元山、刘智鹏、谭岳衡、黄梓谦、李镇强、江玉欢、曾瀞漪、梁美芬、陈绍雄、邓飞、周文港、吴杰庄、林顺潮、陈仲尼、林振升、梁毓伟、陆瀚民、冯炜光、孙伟勇、陈家珮、容海恩、简慧敏、陈沛良、林智远、黄国、陆颂雄、蔡永强、麦美娟、陈凯欣、郭玲丽、陈凯荣、葛珮帆、张国钧、刁胜洪、马逢国、管浩鸣、谢伟俊、洪雯、屠海鸣及林筱鲁。 read more
许树昌认為现在绝对有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日(5日)表示,如果本港入境检疫「0+3」实行两星期后,社区疫情没有明显反弹,政府应考虑尽快实行「0+0」安排,最好11月前改為「0+0」,并要尽早通知,因為11月本港将有多个大型会议及活动举行,继续实行「0+3」会对参加者构成不便。 许树昌指出,本港新冠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不少人曾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在染病前或后都有接种疫苗,社区已有混合免疫保护。很多其他国家或城市,亦在接种率高及多人曾感染的情况下对外开放,香港要急起直追,否则民生和经济活动都会受影响。 对於明起将放宽部分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食肆每枱人数上限增至12人。许树昌续指,近日的确诊数字正慢慢下跌,死亡及需要接受深切治疗的个案少,新冠病毒即时传播率近日都是大约0.77,加上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他认為现在绝对有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他说,政府在新一轮社交距离措施实行两星期后,如果无引起疫情反弹,相信可以再逐步放宽。 read more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处发言人今日(27日)表示,教资会秘书长邓特抗教授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诊新冠病毒病,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发言人指,邓特抗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6月24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定期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及取得阴性结果。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 教资会秘书处已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包括要求职员定期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并已提醒所有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时刻提高警觉。 read more
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全体大会今日(1日)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透过视像致辞表示,众多院士专家汇集于粤港澳院士峰会,说明大湾区有着一流的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说明了在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决策的正确性。他表示,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大湾区的建设,专门组织港澳地区委员为大湾区的建设、为粤港澳的合作建言献策。 梁振英指出,香港、澳门以人才、创科为驱动力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建成粤港澳三地协同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重要举措之一。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牵头主办的粤港澳院士峰会在院士专家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为海内外院士走进大湾区、认识大湾区、建设大湾区搭建了平台,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及海外院士专家的合作交流,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国际一流湾区贡献创科力量。 梁振英又表示,对粤港澳在科技领域上的合作充满信心。他说:「香港的各类院校纷纷落户大湾区的广东城市,将为粤港澳在科技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开辟新天地,为港澳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read more
由于疫情关系,自由行、水货客绝迹,但内地对多种货品仍有需求,因此有不法分子经海路将货物走私回内地,希望逃避税项。香港海关关长何珮珊接受媒体访问时指,香港海关与内地执法部门建立了情报协调机制,合作无间打击走私,今年的四个专项行动都很成功。 何珮珊表示,今年与内地海关共有四个合作的专项行动,包括打击走私龙虾、冻品、濒危物种及高档消费品,双方检获大量走私物品,亦瓦解重要的走私团伙,形容与内地海关合作无间,行动都很成功。 何珮珊透露,为打击海上走私,香港海关与内地执法部门建立了情报协调机制,情报成熟时就会成立专案行动小组,计划拘捕及执法行动。她说,在严厉打击下,相关走私活动减少,将严密监测走私活动会否改变模式。 何珮珊强调,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时代背景下,香港海关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协同促进大湾区建设,提升香港营商环境等重要角色及职能,将全力带领及团结海关团队履行职责。 read more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即将于2月23日发表。香港面对第五波疫情,为经济带来不稳定影响,社会各界关注政府会否再发放电子消费券,立法会大会今日(19日)举行,议员陈曼琪口头提出有关消费券的质询,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回应表示,对再发放消费券建议持开放态度。 陈曼琪议员表示,政府自2011年起多次向市民发放现金或消费券,以冀还富于民,或纾解民困及提振经济,获得大部分市民及商户的支持。现时疫情尚未结束,本港经济前景仍有众多不明朗因素,希望了解政府会否考虑再次向市民发放不少于5000元的消费券。 陈茂波表示,因应经济及社会情况,政府自2018年开始多次向市民发放现金及消费券, 除了与社会分享经济成果,亦带动消费及经济,推动香港社会电子消费进度。他提到,资料显示,全港有630万人申请消费券,总价值约300亿,各界对计划反应正面,不单有助提振经济,截至今年12月,参与计划的4个电子消费平台一共新增470万个用户,大批商户采用服务,进一步推进电子支付服务普及化。 近日有政党表示反对再向市民发放消费券,认为对提振经济效果有限,有议员关注政府会否因此而放弃推出消费券。陈茂波指出,派发消费券以来,零售业市道创黑暴以后难得的新高,反映措施有效。面对第五波疫情,政府资源有限,派发消费券需要巨额公帑支付,当局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审慎处理。不过,政府对计划持开放态度,将在本次消费券计划完成后再作详细研究,对香港整体经济环境作动态评估,以决定是否再派消费券。 截至去年底,已有630万人领取消费券,涉及金额约300亿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