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教育局举办「九一八」纪念活动培养师生民族归属感
香港教育局「局中人语」昨日(8日)发表题为《九一八事变90周年——以史为鉴,共建繁荣富强的祖国》的网志,指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为纪念这场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将会在本月举办「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战争」专题讲座及线上研讨会。 教育局称,希望借此增润教师和学生有关「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战争的历史知识,让他们体会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守土卫国的爱国精神,培养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及责任感。教育局指,已制作相关的 教育局还表示,教师和学生完成相关学习活动后,可于9月28日(星期二)上午10时开始,上网观看东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研讨会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内容讲述日本侵华的由来、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祸害,以及中国人民团结对抗日本侵略的艰辛历程。研讨会以网上循环播放,教师可鼓励学生上网观看或安排时间与学生一起观看和交流,以促进学习。 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组)叶深铭表示,近代中国饱受外侮侵凌之苦,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才能获取和平,述往事,思来者,国家的和平稳定实在来之不易。以史为鉴,纪念「九一八」事变正可让我们反思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read more

卢宠茂:香港疫情或处平台期短期仍有波动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新增确诊个案为8999宗。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7日)表示,本港过去一星期的确诊数字显示,疫情可能已进入平台期,甚至有回落迹象,这可能因中秋假期检测量及上报减少所致。但他强调,由于不少市民假期参与聚会,短时间内确诊数字可能仍有上落。 卢宠茂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政府今日起划一抵港人士「临时疫苗通行证」的接种要求,所有12岁或以上人士,需要至少接种两剂疫苗。卢认为,是由于疫苗接种在内地及其他地区已普及,因此本港亦不时检讨政策,但因为并非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要求民众接种3针,因此本港检讨政策时,将要求抵港人士最少要接种2针。 卢宠茂又强调,新冠绝非流感,担心某些说法会让市民误解,令他们放松防疫。他解释道,在过去一段时间,市民由于佩戴口罩,已经「见不到」流感,但新冠病毒仍然存在。如果要复常,需视乎本港的医疗体系情况,而现时公营医疗体系的新冠应变级别是第3A级,即每日因新冠入院的人数超过300人,使用的病床达到2500张,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有近四成公立医院的非紧急服务受影响。 自本港实施口罩令以来,已「见不到」流感,但新冠病毒仍然存在。若要复常,须视乎本港医疗体系是否可以复常,现时公营医疗体系的新冠应变级别是第3A级,即每日因新冠入院的人数超过300人,使用的病床达到2,500张,在最差的时候,有近4成公立医院的非紧急服务受影响。 read more

香港浸大持续教育学院护理系学生染疫部分科目改线上授课
香港浸会大学昨日(12日)接获报告,1名持续教育学院护理系学生初步确诊。消息指,校方已关闭上述学生曾到访的场所进行消毒,部分科目改以网课进行,并正就其他预防措施与卫生防护中心保持联络。另外,浸大宣布自2月24日起,若非持有医生证明,进入校园人士必须至少接种一剂新冠疫苗。 有消息指该学生于1月10至12日曾到浸大九龙塘本部校园上课,期间分别到访陈瑞槐夫人胡尹桂女士持续教育大楼701室及709室、图书馆2楼女厕、图书馆外座位和新校学生会福利合作社。校方接报后,物业处已关闭上述场所以进行消毒。为预防传染,部分科目将改以线上形式上课,受影响学生将获教师个别通知。 浸大昨晚向全体学生发送电邮,更新有关疫苗气泡的安排。自2月24日起,除持有医生证明书证明其健康状况不允许者,所有进入校园人士必需至少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并需要每7日接受一次检测,已接种两剂疫苗者则不需检测。自5月5日起,除持有医生证明书证明其健康状况不允许者,所有进入校园人士必须接种两剂疫苗逾14日,只接种一剂疫苗者亦不可进入校园。电邮中亦提及,学生需自行承担未能出席课堂的后果,校方将不会为因没有接种疫苗而无法回校的学生,作出任何特别安排。 read more
香港昨日1.09万人打疫苗 逾439万人打齐两针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25日)已是第242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98.98万剂新冠疫苗,其中459.4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39.57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1.09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18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39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21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3100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本港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接种率超过455万人,占合资格接种人口的67%。目前70岁以下合资格人口第一针接种率超过七成,但70歳或以上的只有三成,政府呼吁市民,特别是长者,为己为人,尽早接种疫苗。 read more

多类人可豁免扫安心出行疫苗气泡拟扩至所有食肆
政府周四(9日)起将使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的规定扩展至所有餐饮业务和表列处所;15岁或以下和65岁或以上人士、残疾人士和其他未能使用“安心出行”程式的有需要人士将获得豁免。 政府亦有意透过非政府组织,向有需要基层人士派发可获豁免使用“安心出行”的证明,例如无家者等。当局倾向以务实宽松的原则处理,详情最快今日公布。 政府正研将“疫苗气泡”扩大至所有餐饮业务处所,但暂时未有时间表。消息指,政府考虑要求各类食肆按照现时D类餐饮业处所的做法,员工需要打齐两针,每台三分二食客需要接种至少1剂疫苗,获发证明因健康理由无法打针者可获豁免。 read more

杨润雄:增康乐设施推动三大体育发展政策目标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13日)为「2020及2021赛马会香港优秀教练选举」颁奖礼发表视像致辞,提到去年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会、残疾人奥运会及全国运动会夺得亮丽的成绩,全港市民引以为傲。 杨润雄指出,香港运动员的成功,除了刻苦训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的「伯乐」— 教练团队功不可没。在疫情之下,教练和运动员要更灵活地适应各项大型赛事的变更,调动训练安排,保持和提升运动员的最佳状态,例如原定于今年九月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将延期至2023年9月至10月举行,政府亦会继续支持香港代表队备战杭州亚运会及各项大型国际赛事。 杨润雄强调,政府会继续致力推动三大体育发展政策目标,包括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正在增加和提升体育及康乐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合作建立热爱体育的文化。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亦会进一步研究体育向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培训更多专业教练。 read more

1992至1995年出生 港人7月25日到10月6日期间换领新智能身份证
香港入境处今日(8日)宣布,凡于1992、1993、1994或1995年出生的旧款智能身份证持有人,须在7月25日(周一)至10月6日(周四)期间,带同身份证亲身前往任何一间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办理换领新智能身份证手续。各换证中心的服务时间为星期一至六上午8时至晚上10时,公众假期除外。 入境处提醒,1983、1984、1987、1988、1989、1990或1991年出生的旧款智能身份证持有人,相关人士的指明换证限期将于7月23日完结,而1954年或之前出生的旧款智能身份证持有人,指明换证限期则于2023年1月14日完结。署方呼吁仍未办理换证手续的人士尽早预约办理。然而,合资格的香港市民如因不在香港而未能在指定换证限期内换领新身份证,则可于返港后30天内补办换证手续。 “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换证计划)的对象是全港市民,不论是永久性居民或获准在本港就业、投资、居留或就读的非永久性居民,均须在指明期限内前往换证中心办理换证手续。另外,入境处在是次换证计划更推出关爱安排,每名合资格的换证人士可携同最多两名残疾人士一同前往换证中心换证。 read more

邱腾华:港须尽早加入RCEP
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委今日(12日)通过视像形式举行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表示,香港作为高度外向型和开放的经济体,自由贸易对本港非常重要。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形势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及实施将有助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并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香港必须尽早加入,以进一步巩固香港与区内成员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便利香港企业到区内投资及发展,推动区域供应链融合、重塑和升级,为香港的业界提供更大和更多元化的市场,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 邱腾华指出,为把握「十四五」规划期间「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特区政府会致力发挥香港与国际接轨、连通内外的角色,并会在经贸领域加强香港的国际联系,积极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拓新市场和推动香港企业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区对接;致力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香港的各项专业服务以及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强香港作为通往内地和国际市场双向门户的桥梁角色。 邱腾华此前表示,当RCEP准备好接受新成员加入时,香港期待就尽早加入RCEP展开正式对话。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2644确诊 包括12宗输入 香港卫生署料可复课时疫情已回稳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38a1f78918cb3e1b398d5091195d951f.mp4 香港新冠肺炎第5波疫情未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7日)新增1,368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另有1,276宗经快速检测呈报个案。换言之,本港新增2,644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12宗输入病例,其中3宗由机场确诊,分别从新加坡、泰国及阿联酋抵港;余下9宗均在检疫期间确诊。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70,604宗,其中735,479宗为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435,125宗为快速检测呈报个案。 就复课安排,欧家荣表示要预防病毒于校园环境传播,但相信可复课时本港疫情已回稳;另希望学生上课前如有需要,例如有病征,应做检测,切勿返回校园;若学校发现有个案,要立即通知卫生署,不过复课细节仍在与教育局相讨。 新增的核酸个案中,有242宗个案由医管局确诊,879宗由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余下247宗则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确诊。 今日没有新增院舍出现新冠爆发,第5波累计有787间安老院舍及290间残疾院舍受影响。此外,在曾有爆发疫情的院舍中,昨日(6日)再多33间院舍有新个案,涉及54名院友;9间新增残疾院舍则涉及13名院友中招。 欧家荣表示,死亡个案新增97宗,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8,344名死者,当中8,012宗为6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96%,5,915宗为8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70.9%。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过去24小时,全港有90名新冠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涉及52男48女,年龄介乎27-104岁,当中有48人来自院舍,44人未接种疫苗、21人已打一针、17人打两针,2人已打3针;85人为65岁人上长者。而滞后呈报个案方面,4月5日有7人离世,涉及4男3女,年龄介乎72至100岁。 刘家献指出,现时有9769名确诊病人留医,昨晚呈报新增12名病人情况危殆,21人情况严重,75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过去一日有1491名确诊病人出院。另外,10位病人在公立医院经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20多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员工方面,医管局累计共21364名职员曾确诊,其中19608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就两位年轻逝世病患,包括27岁离世男病人有长期哮喘问题,3月中因病发入东区医院,入院内首次测试为没染疫,出院时检测发现有染疫,CT值为42,至昨天突然晕倒,至救护车已没有心跳,抵达医院进行急救后无效。另一位为52岁病人患有乳癌,已扩散至不同部位,3月12日首次发现染疫,昨日发现不醒人事。 两位去世病人中,刘家献说,就27岁病患,其并没有注射疫苗纪录,目前未肯定其死因,由于未送院前已没有呼吸,需由公众殓房法医决定需否解剖。 另一位逝世病人同样没有注射疫苗纪录,该病人乳癌有扩散的情况,而且在家晕倒及不醒人事,去医院前已没有呼吸,需研究其死因。 刘家献补充指,河套医院第1期今日已交付,将提供1,000张负压隔离病床,未来若出现第6波亦可纾缓公院压力。他又指,希望病床避而不用,因早前假期有不少市民松懈,有机会导致疫情反弹,而详细安排仍在统筹中。 read more

饮食业:过年前禁晚市堂食致命已作最坏打算
因应疫情急剧变化,政府昨日(5日)紧急宣布星期五起食肆晚6时朝5禁堂食,「限桌令」亦重新收紧。中小企食店联盟召集人林瑞华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府措施严厉程度是出乎意料,今次禁晚市堂食在过年前,影响不少公司的团年饭,影响较以往禁堂食更致命。他又估计禁令可能最少延续一个月,横跨农历新年,不少业界已作最坏打算。 林瑞华指,假如7日内无不明源头个案,政府检讨时应放宽措施,例如晚市可到晚上10时。假如禁令持续,亦希望政府可推出抗疫基金支援业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