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港易」下经深圳湾入境名额增至每日1500个
政府今日(24日)公布,鉴于近日预约使用「来港易」计划经深圳湾管制站入境香港的人数显著增加,为方便旅客入境,政府将由即日起上调「来港易」计划下经深圳湾管制站入境香港的预约名额,由每天1000个增加至每天1500个。
至于经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入境香港的预约名额则维持每天1000个不变。拟使用「来港易」计划入境香港的人士,须透过计划的网上预约系统进行预约。政府会密切留意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与广东省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按需要适时调整计划的相关安排。
政府今日(24日)公布,鉴于近日预约使用「来港易」计划经深圳湾管制站入境香港的人数显著增加,为方便旅客入境,政府将由即日起上调「来港易」计划下经深圳湾管制站入境香港的预约名额,由每天1000个增加至每天1500个。
至于经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入境香港的预约名额则维持每天1000个不变。拟使用「来港易」计划入境香港的人士,须透过计划的网上预约系统进行预约。政府会密切留意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与广东省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按需要适时调整计划的相关安排。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6日)表示,欢迎中央政府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期望香港社会各界在特区政府政策支持下,能积极把握前海和横琴方案带来的机遇,共同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林郑月娥说,《前海方案》再次表明国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的重大部署,《前海方案》不但能充分发挥香港在高端专业服务业的固有优势,助力提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功能,更能促进香港专业服务业长远发展。她透露,为加快推动在前海更高水平合作和更多具体措施,港深两地政府早前已同意成立高层次的工作专班,港方的组长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林郑月娥还指, 《横琴方案》将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创造条件。表示自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港澳和港珠的距离已大大拉近,特区政府会通过港澳政府的合作机制,探讨香港可如何为《横琴方案》的实施提供支持并作出贡献。 read more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昨日(4月30日)联同局方及辖下的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创新科技署和效率促进办公室140多名同事一同走上前线,参与「围封强检」行动,今日(5月1日)刚完成在鸭脷洲利东村东安楼指明「受限区域」的行动,希望透过安排居民有序接受检测,从而识别受感染的居民并作出跟进,以期尽快切断社区内的病毒传播链。 薛永恒表示,抗击疫情是特区政府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我们一如其他政策局及部门,无分你我,动员力量,同时连系各界,包括本地大学、初创企业、研发机构和业界,让科技默默地在不同范畴提升防疫抗疫效率,齐心支援抗疫工作。」 据悉,创新及科技局及辖下部门全力推动科技抗疫,以科技力量支撑防疫抗疫工作,同时透过不同计划鼓励本地科技应用于疫情防控,释放本地科研潜力,推动研发成果落地应用。在「公营机构试用计划」项目特别征集批出63个项目,资助有助应对疫情的研发成果在社区试用,总资助额超过1亿200万元;「遥距营商计划」资助企业采用资讯科技方案,在疫情期间继续营运和提供服务,促进各行各业善用科技,共有25000多个获批申请落实项目,当中接近22000个项目已经完成,总资助额约17亿元。创新科技署亦整合由多个创科伙伴机构推荐的300多个本地创科业界的防疫抗疫产品及服务,包括新冠病毒的检测及诊断、高效消毒及空气净化技术等,鼓励各政府部门以科技抗疫。 薛永恒指,香港疫情渐趋稳定,有赖中央对香港的强大支援,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继续坚定信心、坚持不懈,积极开发合适的科技方案,全力支持最新的防疫抗疫需要,稳控疫情,好让社会经济和人员往来早日回复正常。 read more
财政司长陈茂波今日(27日)发表网志,提及消费券计划细节公布后,政府、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或大小商户,都积极解说详情或推广优惠。他预料可带动市民消费意欲,有助消费券计划发挥「乘数效应」,更广泛地提振本地经济。 陈茂波指,电子消费券计划的开展,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的叠加优惠,都会令消费者更愿意踏出一步,更多使用电子钱包,进一步提升零售层面的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造就更有效的资讯互连和跨行业的服务配搭。 他希望推动本港经济朝数码方向转型,鼓励更多企业利用科技提升运作效能和拓展业务。除了在零售层面的电子支付,我们亦推动深化央行数码货币(CBDC)使用的研究。未来一年,我们会为在香港发行批发及零售层面CBDC加强准备,包括研究港元数码货币(e-HKD)在本地零售层面的应用,并继续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就数字人民币(e-CNY )在香港的使用进行技术测试,为内地和本港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 陈茂波深信,在国家坚实的支持下,在制度上已巩固了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香港,将会继续繁荣发展,年青人将有更宽广的事业发展舞台。 read more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今日(15日)在社交平台公布自己新冠病毒快速测试呈阳性。他已立即隔离,今早有轻微咳嗽。 刘国勋表示,自己上周五(12日)回到立法会工作,与办事处职员有接触,期间一直戴口罩,平日会每天进行快速测试。他透露自己已经接种三针疫苗,暂时病征轻微,只有轻微咳嗽,呼吁大家尽快打齐疫苗,做好防护。 read more
前香港西贡区议员叶子祈去年五月在巴士上脱下口罩与乘客争执,早前被裁定误导警务人员、公众滋扰、故意阻挠巴士司机及违反“口罩令”共四罪罪成。他原订今早于观塘裁判法院判刑,但惩教署在庭上表示基于疫情,叶子祈身体状况不适宜到庭,案件押后至下周四判刑。 27岁被告叶子祈被控于2021年5月7日在登上或身处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在进入或身处港铁已付车费区域时没有佩戴口罩。 他另被控于同日在将军澳隧道796C巴士上没有履行佩戴口罩的责任,对公众造成滋扰,而这种疏忽的后果是危害公众的健康与舒适;在巴士转乘站提供虚假资料,即表明有合理理由不佩戴口罩,意图妨碍或拖延达到公正的目的,以企图误导警员;及故意妨碍、阻挠或或分散司机的注意力。 read more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昨日(4日)签署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驻香港部队陆海空三军将士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全面展开新年度军事训练,努力提高履行香港防务能力。 开训动员会后,驻香港部队陆海空三军部队立即投入到新年训练当中。昂船洲军营,海军宿迁舰、荆门舰等多艘舰艇驶离军港,奔赴附近海域,展开舰艇损管、航行补给、队列变换等多科目海上训练;石岗军营,空军直升机迅疾升空,在香港空域组织编队飞行训练,完成新年首飞任务。 read more
香港入境处60年来经历巨大社会变迁,俗称「救人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与时俱进,今年推出1868网络数据电话,透过科技应用及针对市民生活习惯提升服务质素。入境处助理处长(个人证件)樊晓声指,优化永无止境,救人组未来大计多多,除开辟新通讯途径外,亦会继续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紧密合作,为市民建立更完善保护网。 港人对1868热线绝不陌生,身处境外遇上困难,一通电话便能寻求救人组协助。今年3月31日,入境事务处流动应用程式再推出1868网络数据电话新功能,更是有需要人士的一大「福音」。樊续称,随着市民使用智能手机网络数据打电话渐趋普遍,处方进一步善用资讯科技提供服务,即使港人身在天涯海角,只要有网络覆盖,例如手机有上网卡、有WiFi蛋或连接到当地WiFi,便可使用数据致电求援,毋须依赖收费昂贵的长途电话。 新功能推出4个月,已经处理逾2,700个求助及查询的数据电话。樊续称,展望未来,救人组会继续推陈出新,包括研究开辟网上表格、即时讯息如chatbot等不同通讯途径,让市民更容易获得所需资讯及协助。另外,现时正密锣紧鼓开发便携式1868热线工作站,从此热线系统运作将不受场地限制,大大提升救人组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在现有的主要电话中心及后备电话中心外,仍能随时随地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服务。 另一方面,救人组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会保持密切合作,携手开展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提高市民防范外游风险的意识。樊又指,日后亦会加强宣传,向市民介绍协助在外港人所付出的努力,推广中国领事保护的成果,让港人更明了国家在协助遇事港人时扮演的重要角色。 现时疫情缓和,久陷「旅游荒」的港人有望出行一解闷气。樊晓声提醒市民,谨记留意特区护照的有效期,适时申请续领,以免延误外游计划。一般情况下,该处可以在5个工作天内完成处理申请,市民亦可花5分钟使用「申请证件服务站」自行拍照及办理证件,再选择在「领取护照服务站」领证,全程自助毋须预约,方便快捷。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30日)上午会见传媒,回顾2021年的工作,展开2022年重点工作。在房屋政策展望方面,林郑月娥提出加快建屋,2022年出售共8900个居屋单位和4700个绿置居单位,令本届政府推出的资助房屋数目高达约3.83万个,比上届政府多出约4倍。 林郑月娥表示,建议把正在出售的「绿置居」未售出的单位开放给持有有效公屋申请超过1年的申请人购买。她指出,为贯彻「房屋不是普通商品」、「屋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理念,自2022年起收紧转让限制:于第二市场以不高于原价转售的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即从第6年起,业主可于第二市场以自行议价转售);于缴付补价后在公开市场按双方议价转售的期限,由10年延长至15年。 林郑月娥指出,她已要求房委会按此政策和建议安排出售细节。 read more
政府昨日(19日)晚上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指近期有多名香港居民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地区工作,但却被禁锢从事非法活动。 政府呼吁市民切勿轻信网上招聘广告或留言,尤其是声称能「赚快钱」,不需学历或工作经验但报酬却异常优厚,因俗语有云「边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遇到这些招聘广告时,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如怀疑受骗,要尽快向警方报案。 政府又指,港人如身处外地发生事故,可致电入境处24小时求助热线1868。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18日)宣布,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30亿美元等值的美元及欧元绿色债券。是次绿色债券发行共有三期:美元计价的10年期绿色债券发行金额为10亿美元,欧元计价的五年期及20年期绿色债券分别为12.5亿欧元及5亿欧元。当中20年期为迄今亚洲地区最长发行年期的政府类欧元绿色债券,亦是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发行欧元债券,为香港和区内的潜在发行人提供重要的新基准。 这批根据规例S发售的绿色债券在今年11月15及16日举行网上路演,并于前日(17日)定价:10年期美元债券的收益率为1.855%(与10年期美国国债差距为+23基点),五年期欧元债券为0.019%(与五年期欧元掉期利率中间价差距为+10基点),20年期欧元债券为1.059%(与20年期欧元掉期利率中间价差距为+65基点)。尽管近期市场波动,环球投资者对这批绿色债券反应不俗:10年期美元债券吸引逾29亿美元认购金额,而五年期及20年期欧元债券共吸引逾22亿欧元认购金额,得以令资金成本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是次发行吸引不同类别的传统和绿色投资者。美元绿色债券当中72%分配予亚洲的投资者,28%予欧洲的投资者。按投资者类别计,63%分配予银行、16%予基金经理、私人银行及保险公司,以及21%予中央银行、主权基金及国际组织。欧元绿色债券27%分配予亚洲的投资者,73%予欧洲的投资者。按投资者类别计,25%分配予银行、56%予基金经理、私人银行及保险公司,以及19%予中央银行、主权基金及国际组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很高兴看到市场对香港特区政府的绿色债券有很大需求,这充分突显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基调的信心,以及对于香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工作的支持。陈茂波说,透过首次发行欧元绿色债券,香港可以开拓新的投资者基础,让他们更关注香港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金融机遇,进一步为香港的金融市场提供增长动力。 这批绿色债券是透过今年初专为发行绿色债券而新设的全球中期票据发行计划发行,将通过香港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结算,预期于下周三(24日)交收,并于香港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批绿色债券获标普全球AA+以及惠誉AA-评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