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拓署署长方学诚快测阳性现正隔离
土拓署发言人今日(29日)表示,土拓署署长方学诚快测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发言人指出,方学诚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上星期五(26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
土拓署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土拓署发言人今日(29日)表示,土拓署署长方学诚快测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发言人指出,方学诚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上星期五(26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
土拓署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政府开放竹篙湾检疫中心800个单位供来港外佣作检疫用途,新一轮50个名额昨早(17日)9时起开放预约,旋即抢光。劳福局今晚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从周日(19日)起暂停接受预约,以检视流程及后勤安排,待政府完成检视后会公布详情。 根据政府原先安排,于本周二(14日)推出首批在9月20日至10月19日期间可提供的房间供市民预约,并于今日起重新开放系统,于每天9时提供多一日的预约名额以供预订,而下一轮50个名额,将于今日(18日)早上9时再开放预订。 不过有市民反映,不希望每日都要上网试图预约房间,政府因此作暂停决定。香港雇佣代理协会主席张结民此前表示,现时大约有7000名外佣等候来港,如不增加房间供应,至少要4个多月才能全数到港。 read more
香港第5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1日)继续召开抗疫记者会,宣布学校在复活节后分阶段逐步复课,恢复面授课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复课会有风险,亦不排除会有个案反弹,但认为风险可控。 林郑月娥指出,现时疫情受控,确诊个案下降趋势明显,基于以下四个条件,学校有条件分阶段复课。第一,复课后教职员和学生都要坚持做好足够个人防护,包括戴好口罩、每日进行体温检测,以及保持适当社交距离等。第二,现时教职员大部分已完成打针,教职员在校实施「疫苗通行证」。第三,学校亦已改善通风、做好消毒工作。第四,学生有打针,12至19岁学生的第一针接种率已达97%。 此外,当局亦会实施两项额外措施辅助学校复课。第一,教职员及学生须每天做快测,阴性才返校,阳性则须呈报当局,政府将为学校提供1000万快测包,足够学校未来一个月使用;第二,考虑部分学生没打针,他们的非学术活动将会受限,以保护这一群未打针的同学。 小学最早下周二恢复半日面授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学校已适应分阶段复课,校长团体对复课指引表示愿意配合,亦有信心做好。其中中学将在中学文凭试核心科目完成后,即5月3日,恢复半天面授课堂,学校可以自行划分分批回校,未能回校的学生将继续网课,最迟则于5月10日恢复全校面授课堂;而小学则可于4月19日分批复课,并最迟于5月3日全面恢复面授课堂。 在幼稚园方面,杨指由于幼稚园学生年纪小,长假期后需要长时间适应,故将会分3阶段复课,包括在5月3日三分之一的学生恢复面授课堂,5月10日三分之二学生可回校,而到5月16日则全部学生恢复面授课堂;至于补习班则可于4月19日起返回校园不多于半天。 学校逾5%阳性或须停课 杨指学校要每天向卫生防护中心通报确诊数字情况,即使没有确诊个案,亦要通报,若同一个上课日,确诊师生超过5%,又或是集中在同一个班级爆发,卫生防护中心会作出紧急介入调查,并决定是否需要停课,但出现零星确诊个案或密切接触者均不用停课。 学校将实施加强版疫苗通行证 杨表示,会在学校实施加强版疫苗通行证,他指出,疫苗通行证适用范围包括学校早于2月4日开始实施,除了持医生证明书的豁免人士,所有教职员、提供服务者及访客都要打至少1针才可以进入学校,加强版会要求学校教职员或其他教学人员,在本月21日前要接种两剂疫苗,5月31日后要打第3针。 学生未打针禁参加非学术活动 学校宿舍部宿生、需在教学时间外接受照顾的幼稚园学生,以及面授以外须要回校的中学生,亦都要接种疫苗,要在5月15日前接种第1剂疫苗,并适时接种第2剂疫苗。他续称,已打2针的中小学生,在半日面授课后,另外半日可以进行体育、音乐等非学术活动,包括可以进行吹奏乐器等不用佩戴口罩的活动。此外,中学若疫苗接种率达90%,可探讨安排全日面授课堂。 read more
区域法院法官陈广池昨日(8日)透露近期受到电话滋扰,并了解到其他法官和司法人员亦有相同情况。律政司下午发表声明指,特区政府绝不容忍法官因履行司法职能而受到滋扰。任何人企图以卑劣手法影响法官审讯,特区政府必定会严肃跟进,将不法之徒绳之于法,保障司法工作妥善执行以及社会安宁。 律政司表示,滋扰行为有机会构成刑事罪行,任何人都不应以身试法。《刑事罪行条例》第24条指出,威胁他人使其人身遭受损害,即属违法;而《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20(c)列明,任何人无合理因由而不断以打电话,旨在对他人造成烦扰或不便,或产生不必要的忧虑,亦属犯罪。有关行为亦可能触犯妨碍司法公正,若有确实风险对法庭程序构成干扰,削弱公众对妥善执行司法工作的信心,更可能干犯藐视法庭。以上的罪行性质严重,违法者有机会最高被判处监禁7年。 律政司强调,任何滋扰法官的行为、人身攻击及辱骂,甚至是向他们作出威吓,均严重损害法院的权威及打击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心。违法者恶意破坏社会秩序,企图干扰法庭程序,行径令人不齿。他们不单止漠视法纪、践踏法治,更会触犯法律,必定要承担法律后果。 read more
政府昨日(19日)晚上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指近期有多名香港居民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地区工作,但却被禁锢从事非法活动。 政府呼吁市民切勿轻信网上招聘广告或留言,尤其是声称能「赚快钱」,不需学历或工作经验但报酬却异常优厚,因俗语有云「边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遇到这些招聘广告时,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如怀疑受骗,要尽快向警方报案。 政府又指,港人如身处外地发生事故,可致电入境处24小时求助热线1868。 read more
香港队于7月10日至17日网上举行的第五十二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中表现优异。五名学生代表分别是(由左至右)张汶彦,郭政阳,陈子峻,蓝仲宏和郑逸朗。(政府新闻处) 两队由香港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分别参与第六十三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及第五十二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皆取得骄人成绩。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8日)表示祝贺。她说,香港队表现优秀,充分展现了学生不懈努力的成果,亦见证了他们的学校、教师、家长和其他不同持份者持续支持学生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方面力争卓越的成果。教育局会持续于中小学加强推动STEM教育,并透过优化课程、加强教师培训、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援等,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蔡若莲指,政府至今共向「资优教育基金」注资16亿元,以持续支持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推动资优教育的发展。自2019/20学年起,基金资助不同专上院校和机构,为中小学的资优学生共提供31个校外进阶学习课程,让他们透过参与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发展潜能。 获奖详情: 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于7月6日至16日举行,由挪威主办,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位学生参加。香港队共夺得一面金牌、三面银牌、一面铜牌和一个优异奖。六名获奖的同学如下: 金牌:朱卓熹(圣保罗男女中学) 银牌:谢昶豪(荃湾官立中学)、游证恩(英华书院)、姚缙熹(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 铜牌:赖炜诺(圣保罗男女中学) 优异奖:郑力行(拔萃男书院) 六名学生代表香港参加于7月6日至16日网上举行的第六十三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表现优异。他们是(由左至右)朱卓熹、谢昶豪、游证恩、赖炜诺、姚缙熹和郑力行。(政府新闻处) 至于「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则于7月10日至17日举行,由瑞士主办,共有来自76个国家或地区的366名学生一起争夺奖牌。香港队共夺得四面银牌和一面铜牌。五名获奖的同学如下: 银牌:陈子峻(国际基督教优质音乐中学暨小学)、郑逸朗(高主教书院)、张汶彦(皇仁书院)、蓝仲宏(圣保罗男女中学) 铜牌:郭政阳(圣公会邓肇坚中学) 香港队于7月10日至17日网上举行的第五十二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中表现优异。五名学生代表分别是(由左至右)张汶彦,郭政阳,陈子峻,蓝仲宏和郑逸朗。(政府新闻处) 由于疫情,香港代表队在网上参与以上比赛及其活动。本届香港代表队成员,均在香港区选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继而修读由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安排特定的增润课程。在课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获选为香港代表,由教育局资助出战比赛。 read more
港府有意在今届政府任期内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咨询。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不会考虑2003年政府作出的3项修订,会以修订前的草案版本作为起点。 政府曾于2003年对就23条立法作出3项修订,包括内地组织被中央禁制后,从属的本地组织不会在香港被禁;加入以公众利益作为非法披露官方机密的抗辩理由;以及取消警方在没有法庭手令,可入屋行使紧急调查权力。邓炳强认为,如果有组织在内地危害国安,附属团体不会因为并非在内地就停止继续从事相关活动,并指港区国安法就有赋权警方毋须手令入屋调查搜证。他又以壹传媒案件为例指,有证据显示传媒有机会被利用为危害国安的工具。 read more
深水埗警区特别职务队,根据线报及经深入调查后,昨日(16日)晚上约7时展开代号「虎扑」的反非法赌博行动,突击搜基隆街149号唐楼一单位,检获5部钓鱼机,一批游戏卡及约6200港元赌款,单位内10男8女被捕,警方指已捣破一个非法钓鱼机赌档。 当中姓马(34岁)男主持涉嫌「管理赌博场所」、违反「《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场所)规例》(第599F章)及「《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另外,8男8女及1名内地汉(25至58岁)共17名赌客,涉嫌「在赌博场所内赌博」被捕,他们亦同时涉嫌违反《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警员遂向他们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18名被捕男女已被扣留调查。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近2年,期间疫情反覆无常,近月更有变种病毒袭港,幸本港疫情近日有所缓和。当中有不法分子无视禁令,经营非法赌档、无牌楼上吧等场所,造成其中一大防疫漏洞。警方近期多次采取执法行动逐一捣破,惟有关情况不断发生,非法场所冚之不尽。 早前有时事评论员表示,疫情下政府专注防疫工作,不法分子的气焰因此壮大,不停开设非法场所,以增加收入来源。此外,若有人曾到访该类场所而被检测染疫,碍于法律问题,确诊者有机会隐瞒行踪,令有关部门难以追踪其密切接触者,社区传播链恐难以切断,影响感染控制工作,不法场所最终演变成播毒源头。 此外,《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订明,禁止于公众地方进行多于4人的群组聚集。警方呼吁大家顾己及人,严格遵守相关法例,以协助控制疫情及减低病毒在社区传播的风险。 read more
2022年适逢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五周年及《基本法》实施二十五周年,律政司于今日(27日)举行《基本法》法律论坛- 本固枝荣,并发布律政司出版的首套《基本法》资料读本:《基本法起草材料及案例精选》。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表示,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生效,标志着香港和平地脱离英国殖民地统治,回归祖国管治体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特别行政区。国家通过《基本法》确立对香港的政策方针,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她认为,这是人类文明智慧的表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郑若骅续说,有鉴于社会上一直存在对香港的宪制秩序一些不正确的理解,她在2019年修例风波之后,与律政司同事商量后筹备出版《基本法起草材料及案例精选》,目的是追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段重要历史,通关梳理《基本法》的起草过程、条文的演变等等,去呈现宪制性法律的背景、目的,以及起草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意思。此外,书籍亦将回归以来在香港法院曾经处理过与《基本法》有关的案例汇集起来。郑若骅希望书籍可让社会就宪法及《基本法》,及其确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秩序有一个更准确及全面的理解,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学习《基本法》的基础读本,引发香港市民对宪法及《基本法》有更深入的学习及探索。 郑若骅又提到,《基本法起草材料及案例精选》一书两册的繁体中文版已正式出版,并将在政府刊物销售处及其他平台上架,英文及简体中文版稍后亦都会陆续出版及发行。 郑若骅续说,部分港人,包括法律界人士,认为国家宪法不适于特区是错误,指相关问题在《基本法》起草过程中已有激烈讨论,当年已有人建议列出宪法适用和不适用于香港的条文,但有意见就指宪法是母法,《基本法》是子法,如果规定有什么宪法条文不适用于香港,将有违法律伦理和程序,国际宪法史上亦无先例,技术上也有困难;最终委员认为宪法对特区有效。郑若骅又指,亦有人错误认为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香港无约束力,但她指只要紧记特区的诞生,正是基于人大1990年根据宪法作出的决定,就会明白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决定的适用性。 此外,郑若骅亦指,国际社会很多人指称香港国安法破坏「一国两制」,令香港失去高度自治,她强调是完全错误,指国家安全从来是中央事权,不属特区的自治范围,全国人大亦有权监督宪法实施,有权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制订国安法。 read more
圣诞将至,康文署今日(23日)表示,康文署将与其他政府部门于圣诞节期间(24至26日)在文化中心露天广场、梳士巴利花园、尖沙咀海滨花园、星光大道等地点,派员加强巡逻,并会对违反限聚令及口罩令人士执法。 康文署发言人表示,该署将加派人员在相关地点巡逻,呼吁在场人士遵守有关禁止于公众地方进行多于法例指定人数的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规例。如发现违规情况,会采取执法行动。 该署亦将连同相关部门的执法队伍,于尖沙咀一带辖下场地包括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梳士巴利花园、尖沙咀海滨花园、星光大道、中间道儿童游乐场、尖沙咀东海滨平台花园,以及市政局百周年纪念花园,加强巡逻,对乱抛垃圾、非法摆卖及蓄意破坏公共秩序等行为采取执法行动,违例者可被检控。 在节日期间,香港文化中心的广播系统将定时以粤语、普通话及英语播放有关人群管理、限制群组聚集和佩戴口罩的信息,亦会呼吁市民不要乱抛垃圾。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梳士巴利花园、星光大道及尖沙咀海滨花园一带会因应实际情况实施人群管制措施,请市民留意广播及遵守在场工作人员指示,注意安全。 read more
9月8日,「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签约仪式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通过视频会议举行,香港分会场设于会展中心,仪式上共有150余家(广东83家、香港53家、澳门15家)会计事务所及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签署了行业发展战略协议。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克庆,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澳门中联办副主任姚坚,以及国家财政部、广东省政府、港澳特区政府、三地会计行业等有关人士等出席了仪式。 林克庆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内容贯穿到科技、产业、基建、开放等各项重大任务中。这些都为粤港澳大湾区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的签订为三地会计师提供了新的平台,希望三地会计师行业充分利用、发挥优势、创新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协同效应,把港澳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同广东市场广阔、专业体系完整等优势结合起来,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陈茂波指出,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下,会计业扮演关键的桥梁角色,支撑大湾区在金融、科技、物流等不同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大湾区建设带动市场对会计专业服务的需求,为会计行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朝高端高增值的方向发展。他表示,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促进三地的同行在信息、人才、资源、业务以至技术各方面的交流,同时鼓励事务所发掘并且试验创新的合作模式。战略协议正好回应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为会计专业在未来更深更广的大局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大湾区创新合作「先行先试」的作用。 李伟农也表示,通过巩固粤港澳大湾区专业服务联盟、凝聚三地专业合作共识,对于助力国家全面发展、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扩展区域发展空间,协助国内外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谭铁牛表示,会计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语言和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中扮演了关键桥梁纽带角色。这一战略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和创新举措,是大湾区会计行业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协作机制、共谋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希望大家用好「战略协议」新平台新机制;聚焦国家所需、发挥专业所长,促进三地会计行业合作共赢;抓住发展机遇、用好国家政策,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会上,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的代表分别致辞。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宣讲了会计行业中央惠港澳政策,广东省税务局宣讲了涉港澳税收优惠政策,香港会计咨询专家作了「会计行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宣讲,并就与会事务所代表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另有近万名会计专业人士等观看网络直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