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今晚将到大球场观看七榄决赛
香港七人榄球赛一连3日在香港大球场上演,今日(6日)来到最后一日。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晚将到香港大球场观看决赛。
李家超在Facebook贴出一张图片,把一个印有「香港」及不同地方名称的榄球放在「门常开」前添马公园的草地上。他指十分期待今晚决赛。
今早,香港在9至16名的名次赛,以17:19不敌加拿大。
香港七人榄球赛一连3日在香港大球场上演,今日(6日)来到最后一日。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晚将到香港大球场观看决赛。
李家超在Facebook贴出一张图片,把一个印有「香港」及不同地方名称的榄球放在「门常开」前添马公园的草地上。他指十分期待今晚决赛。
今早,香港在9至16名的名次赛,以17:19不敌加拿大。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日)出席首届建造业议会杰出承建商大奖2021的颁奖典礼时表示,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内一个核心城巿,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造业界将会有很多机遇。 林郑月娥指,大概两个月前发表了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建造业界对新一份《施政报告》整体反应正面,业界从中看到未来,加劲进行建屋计划,而政府亦会继续推动土地开拓,包括“明日大屿”下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以及重新发展工业。她希望“建造业2.0”会积极支持“工业4.0”,透过两个业界的合作,令香港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即使环境保护方面,也很需要建造业的支持,如《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未来十多、二十年将投放2400亿港元进行基建工程,这全部都需要建造业界支持。 林郑续指,有业界反映担忧人手问题,是否有足够人手推动这么多基建工程,她认为解决手问题需要大家努力。林郑特别表扬建造业议会过去几年连同承建商,在培育本地人才、善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的很多努力,如用科技、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否则根本没有足够人手推动这些基建项目。林郑说,要更有效率地推动基建项目,特区政府需要加把劲,在精简程序、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方面,令建造业界与政府配合得更好。 林郑表示,建造界未来的机遇不仅限于香港境内,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也会为建造业界提供很多机遇。她透露,在发展局的努力下已取得一些突破,可以让业界以备案方式在大湾区的内地城巿发掘生意,惟仍有阻滞。她说,政府最近在梳理有关支持香港专业人士或承建商,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巿工作还有什么“痛点”和“难点”,梳理后会提交中央,希望透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可以解决这些“痛点”和“难点”,让未来可以有更多年轻业界人士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林郑又指,过去一段很长时间,由她担任发展局局长期间,直至就任行政长官初期,每次与业界会面都反映工程审批慢。但自去年11月,立法会回复理性、务实,以前担心的“拉布”现象大部分已经消失,破天荒批出2200亿元工程项目,和超过1000亿元非工程项目的拨款。 完善选举制度之后的首场立法会选举将于12月19日举行,153名候选人角逐90个席位,全部90席都出现竞争。林郑指,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非常重要,是对香港完善选举制度投下信心的一票,也是对于香港未来投下信心的一票。如果不能选出有代表性的议员,有均衡参与和理性务实的立法会,届时即使通过很多拨款,社会上都会有争拗。她希望大家积极投票并呼吁身边的人投票,为香港未来投下信心的一票。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有所缓和,昨日(24日)新增250宗确诊个案,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早(2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过去个多月单日确诊维持200多宗,情况大致符合预期,认为即使边境有较严厉的措施,亦不能百分百拦截到零星个案流入社区。他指现时本港的感染仍涉及Omicron病毒,没有很大基因变异,感染人士如已接种疫苗,出现重症风险没有大分别。 对于九龙塘国际英文幼稚园有6宗个案,涉事两班58人须停课至周五(27日),何表示由开学至今在各学校方面有约349宗感染,个案数目不算特别高,在校内传播的风险较在社区或家庭传播的风险更低。他指幼稚园学生大部分未接种疫苗,过往曾有几宗未接种疫苗的幼童感染后出现坏死性脑炎,现时3至5岁幼童可接种科兴疫苗,认为家长应平衡风险。 至于是否可以再放宽入境防疫措施,何柏良认为如果放宽相关措施可能会多了BA.4或BA.5个案,但有超过180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放宽,这些地方亦有不同变异病毒株入侵,疫情数字上升但重症无上升。他认为以香港现时情况,如果把入境人士的检疫由7天缩短至3天,或香港人回港后由强制在酒店检疫改成可家居检疫,相信对疫情不会有大影响。另外,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今出席活动时,被问到能否取消熔断机制,他称短期内未必做到,期望在本地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放宽更多入境措施。 read more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8日)发表网志,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陈帆指出,过去数年香港经历多个史无前例的挑战,2019年下半年经历「黑暴」,反中乱港分子破坏公共秩序的冲击等,在中央落实香港国安法,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迎来由乱到治的局面。而疫情期间亦充分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关爱,他形容,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相信只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定必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迎来更辉煌的岁月。 陈帆指出,回归25年来,政府不断扩展香港内部交通网络,为市民通达出行努力,包括港铁屯马线及东铁线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力求加强与内地的运输接驳,落成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以及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而香港国际机场三跑启用后,每年可以处理1.2亿人次旅客和1000万公吨货物。 陈帆又表示,市民对土地不足带来的民生问题有切肤之痛,约20万人住在劏房。展望未来10年,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以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并正透过利用新进建筑技术及科技,增量提速,加快建筑步伐。政府亦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及「现金津贴试行计划」,为基层市民减轻负担。 read more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属过渡性的「清零」阶段,随时会有变种病毒入侵。通关与疫苗是互为因果关系,如疫苗接种率高,可造就条件通关。 对于卫生防护中心的联合科学委员会及专家顾问团建议本港12至17岁青少年只需接种一针复必泰疫苗,何柏良说,如青少年计划到海外读书,打一针未必足够,因此留有空间会较有弹性。在家长及青少年自愿及同意的情况下,要有足够选择。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18日)在社交平台引述最新数据指,接种4剂疫苗人数已突破100万,即每7名港人就有1人已接种第4针加强剂。她呼吁「一老一幼」、距离接种上一针超过半年的市民尽快接种适当剂次的疫苗,包括按需要接种加强剂,以便于冬季病毒较活跃之时获得较好的保护力。 现时,合资格人士可接种第5剂新冠疫苗,已接种3剂及曾染疫的康复人士可接种第4剂疫苗。杨何蓓茵指,社会复常是各界的共同愿望,而要推动社会稳步复常,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是合资格市民按时接种适当剂次的疫苗,维持疫苗保护力,共同筑起稳固防疫屏障。她感谢市民在抗疫路上持之以恒,积极接种疫苗,相信此举除了护己护人,亦可减慢病毒传播,避免加重本港医疗系统的负担。 read more
劏房租管条例将于1月22日起生效,每次续租加幅不得多于10%。运房局局长陈帆今日(14日)到大成街街巿的街站视察情况,并与社工一同解答租户的疑问。 距离条例生效还有一星期时间,非政府机构新家园协会设立的地区服务队近日在区内设立咨询站,向劏房租户宣传新条例。有居住在新蒲岗的劏房租户专程到街站,了解自身情况会否得到条例保障。有案主表示,由于孩子在黄大仙上课,加上方便上班关系,故已经在区内的100多平方呎的劏房生活超过五年,而业主除了收取6000多元的租金外,水电费平均开支大约600至700港元,当中电费更是按分标收取每度近1.8元。 陈帆向租户解释,未来条例可以保障到租户不被房东收取额外的费用,并说明若房东收取超过账单金额时,会触犯法例,可以被检控。有租户理解到条例能帮助到租户,但现时最担心房东或业主在新法例下未来不意续租,而迫使租户另觅单位。陈帆呼吁劏房租户在签订新租约时遇到困难,应及早与地区服务队的社工求助,以便得到适切支援。 新家园协会社区发展总监梁秉坚认为,条例即将生效,但仍有不少劏房租户对条例的认识不足,需要短期内增加宣传,一方面保障租户在签订新租约时的权益,另一方面向业主或房东推广新政策,以免误入法网。此外,现时在巿区及新界正兴建不少过渡性房屋,梁秉坚认为,机构除了宣传租管法例之余,可以向有需要的租户介绍其他房屋选择,以改善生活环境。 新家园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协会居住在劏房单位的家庭约有9000户,在深水埗区情况较为突出,有超过4500户家庭居住,港岛区则有近300户家庭,支援居住在劏房家庭的社会服务需求殷切。梁秉坚指出,新家园协会亦积极参与关爱基金推出的「为低收入劏房住户改善家居援助计划」,截至去年11月底,新家园协会处理的总个案数字超过2500户。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5月1日)起放宽入境限制,容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有团体建议以居家检疫取代酒店检疫。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则认为相关做法存在风险,他建议若日后容许返港人士居家检疫,须向他们派发电子手带,确保他们没有外出。 许树昌指,本港居住环境挤迫,鲜有人拥有独立房间及独立洗手间,又提及早前将Omicron变异病毒株带到本港的国泰机组人员,以及去年沙特领事的子女染疫后到太古城,都是在居家检疫期间外出。 另外,他认为航班「熔断机制」发挥的效力及作用不太大,指今波疫情中有少数输入个案在抵港第12日检测阳性CT值非常高,病毒没有传播性,对社区无构成威胁。 read more
末代港督彭定康日前又在英国上议院大放厥词,称香港行政长官为“我的继任者(successors)”,又指他们或他们的家人都有外国护照。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昨日(12日)在社交平台反击,指彭定康从未宣誓效忠港人,并斥责他的虚伪“令人作呕”“可耻”。 梁振英指他所言并非事实,特首并非彭定康的继任人,因其非如港督由英国首相或女皇委任。他讽刺彭定康在英国大选中被人民以“民主的方式”拒绝,而其现有的上议院头衔亦非民选,揶揄对方在大选中落败后才来港任港督。 梁振英表示,自己出任特首是由1200人的选委会投票选出,“彭定康从未向港人宣誓效忠,而我有”。他又批评对方在任期内维持皇家香港警察政治部,令许多政治犯未经审讯被禁囚在摩星岭,而港人却要为英国在香港的驻军费买单,亦从未有过公众咨询。 梁振英又重申自己从未有过英国护照,仅在1974年作为留学生曾拥有由港英政府签发的护照,拥有“入境许可”后才可以入境英国。他斥责,彭定康30年后谈及英国对香港人的责任,虚伪令人作呕,并挑起曾对英国抱善意的港人反感,甚至让人不得不记起鸦片战争。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日(11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国际形势变化凸显香港法律服务业问题,不仅是本地律师的人数或个人水平问题,而是本地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实力问题。 梁振英指出,现况极不理想,香港培养出来有水平的本地律师不少,但有规模和有实力的大多数是英美的律师事务所。本地律师受聘于英美律所,鲜有话事权。以香港老牌的孖士打律师行为例,合伙人和高级律师大多数是本地人,但被收购之后,现在已经被英美操控。 梁振英引述早前港媒报道,重提港大「国殇之柱」事件。他指出,「代表港大致函支联会要求移走『国殇之柱』的孖士打律师行证实,将不会在『国殇之柱』一事上再代表港大。孖士打内部盛传,有关决定提升到孖士打全球管理委员会层次,美国多个合伙人也曾就代表港大处理『国殇之柱』表达个人关注。过去数日回应『国殇之柱』查询,都是由孖士打美国办公室直接处理」。孖士打律师楼在合并后的英文名称是Mayer Brown,负责港大「国殇之柱」一事的合伙人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全球主席是美国人Jon Van Gorp, 全球管理合伙人是英国人Jeremy Clay。 梁振英提到,移走「国殇之柱」一事被英美政治炒作,孖士打这家所谓「植根于香港」的老牌律师楼丢下香港大学,在美国人的政治压力下跪低。至今欠香港一个解释、一个道歉,香港人不会忘记,不会任人「老奉」。香港的法律服务业被美国人和英国人操控,反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政治问题?应该怎样看待他们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业务?我们的国企和民企还能继续相信孖士打这类律师楼吗?」 梁振英强调,委托律师楼办事,所有相关资料要交给律师楼,永远永远在律师楼手上。香港不能过度依赖西方国家在香港的律师事务所,我们中国人律师和律师事务所都要争气,香港的中资机构、所有政府和半官方机构、以及其他中国客户更要配合,要大力和积极支持香港本地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法律服务是另一类芯片,现代化国家要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法律服务业。 read more
香港政府将扩大「疫苗气泡」,据了解,有公务员收到内部电邮提及实施细节指由2月16日起,所有政府雇员至少须接种一剂疫苗,才获准进入政府大楼及工作处所。 唯一例外是出示有效的医生证明,列明不适宜打针,该类雇员届时会获签发「特别通行证」。若未能符合要求者将被拒进入工作场所,并将视之为「旷工」,面临纪律处分。 报道又指,有公务员透露,政府要求未打针的雇员在实施前一天交出办公室门卡,指若强行进入可被刑事检控。公务员事务局暂未有回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