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美娟:明年首季或公布青年宿位数目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3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有数个青年住宿相关项目进行中,预计明年首季可初步公布宿位数目。她透露,局方已获立法会拨款。
此外,有关在18区新增「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和「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的详情,麦美娟表示亦会在明年首季公布。她指,在过往与被捕青年的会面中,了解到青年们关心未来要如何发展的问题,她表示有关团体及项目会协助他们重投社会。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3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有数个青年住宿相关项目进行中,预计明年首季可初步公布宿位数目。她透露,局方已获立法会拨款。
此外,有关在18区新增「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和「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的详情,麦美娟表示亦会在明年首季公布。她指,在过往与被捕青年的会面中,了解到青年们关心未来要如何发展的问题,她表示有关团体及项目会协助他们重投社会。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到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遭禁锢从事非法工作。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今日(21日)见记者指,就有港人被骗至东南亚国家的案件,截至今早警方共接获36宗求助,涉及32男4女,年龄介乎19至57岁,当中14人已确认人身自由及安全,当中11人已经返回香港,另外3人按照自己意愿未返港。 警方怀疑其余22名人士仍被禁锢中,所在地方可能在柬埔寨或缅甸。当中有13名人士已与警方取得联络,并确认他们的安全,另外9名人士仍未取得联络。 警方指,案件手法大致以透过社交媒体,或朋友介绍,或传销电话,声称提供所谓「高报酬、低要求」的工作机会,诱骗受害人到东南亚。往往受害人一下飞机就被扣押护照,并被转送到所谓行骗中心,逼迫他们继续骗其他人。若受害人试图逃走,就会受到不人道的对待。当中有部分受害人成功逃脱,其后得到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出手相助;亦有个别人士自行逃脱或交付赎金后脱身。 read more
尖沙咀钟楼的钟声,相隔71年再次听到,相信可以勾起不少市民集体回忆。适逢今年是钟楼首次鸣钟100周年,钟楼昨日(9日)下午6时再次响钟,并由今天起,每日早上8时至晚上12时,每一小时报时一次。 民政事务局长徐英伟岀席典礼时指,钟楼陪伴港人走过百年岁月,见证社会进步,当年九广铁路火车站是中国最南的车站,是内地与香港通关的窗口,承载香港与中国血浓于水的感情。 钟楼于1915年落成,钟楼的铜钟1921年开始为市民报时,于1950年停止运作,至今已有一百年历史。钟楼于1990年被列为法定古迹。 read more
创会48年、拥9.5万名会员的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早前宣布解散并已修改会章,下调投票通过解散门槛。消息指,教协将于下周六(11日)召开第2次特别会员大会,届时将表决解散动议。会议在教协铜锣湾服务中心举行,只限会员代表本人出席,并须事先网上报名。 据了解,第2次特别会员大会当日将会表决8项动议,首项议程是投票正式解散教协,动议须获出席的合资格会员至少三分二支持才获通过。其后,会议授权理事会处理解散相关事宜、变卖所有物业和财产,及委任律师等处理等。 内地两大官媒7月30日分别发表评论文章,斥教协运作偏离宗旨,变成不折不扣的政治组织,形容是必须铲除的「毒瘤」。教育局翌日宣布全面终止与教协的工作关系。教协其后在上月10日宣布解散。 read more
警方昨日(26日)在观塘展开反罪案行动,突击搜查多间派对房间,深夜约11时在成业街一个工厦单位,发现一对23岁男女使用他人的疫苗接种纪录,以涉嫌行使虚假文书拘捕两人,现正被扣留调查。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3日)上午完成屯门景峰花园第一座的强制检测行动,有60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4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300户,当中35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78d89056d5f6d5dca78019350234b945.mp4 香港第5波疫情复炽。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23日)新增4,265宗确诊,包括231宗输入个案,是本港连续第3日突破4,000宗,昨日(22日)再多7名患者离世。另再多两间护老院舍共出现3宗新个案;学校方面,九龙华仁书院等3间学校因出现疑似传播个案,涉疫的个别班别须停课一周。葵涌医院有病房出现6人确诊,病房目前已停收新症。 输入个案中,104宗在机场找到,98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29宗于检疫后发现。病例来自52个国家,当中英国占最多,有50宗;新加坡有14宗、美国及泰国均有13宗、德国有12宗、菲律宾11宗。另本港变种个案再有上升,BA.2.12.1上升至2.5%,BA.4或BA.5上升至1.4%。 医管局方面,今日新增54名员工确诊。葵涌医院复康病房有一名员工于7月19日确诊,同一个病房随后昨日再多5名院友确诊,同房4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有关病房暂停接收新症,确诊患者已转送到玛嘉烈医院治理。另外,医管局病床调教已进入第二期,代表短时间内可调动2,000张病床,强调是灵活及弹性,随应付新冠疫情外,亦希望能保持现有服务。目前医管局儿科隔离病房使用量48%,深切治疗部使用量则是5成。 张竹君公布,今日是假期,没有学校呈现确诊个案,但3间学校个别班级需要停课一周,包括华仁书院(九龙),于过去2天累计有3宗个案,该班有27学生。 张续指,沙田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4B班有26个学生,过去一周有3宗个案;中华传道会基石幼稚园(观塘)K2班有18名学生,当中有2宗个案。 另外,昨日(22日)有2间院舍出现确诊个案,分别为泽群护老中心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须检疫;仁爱护老中心有限公司出现2宗确诊,附近有12名院友要检疫。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今日(23日)公布,昨日(22日)新增7宗死亡个案,包括6宗医管局呈报及1宗在家死亡个案。后者为94岁长者,已接种2针科兴疫苗,在西贡居住,患有脑退化及哮喘,需他人照顾,其家人曾于本月6日确诊,自己翌日亦快测染疫,本想本月8日到指定诊所求医,惟不幸晕倒,其后过身。 其余6宗死亡个案,包括4宗在医院离世及2宗由公众殓房呈报。医院个案方面,其中一名为63岁男病人、一名96岁女病人于前日(21日)离世。另外有1男1女昨日离世,年龄介乎89至91岁,4位病人均不属院舍。余下两名殓房个案,分别是93岁女性及64岁男性,分别于7月11日及13日因于家中晕倒,送到明爱医院及广华医院急症室,抢救无效过身,其后在公众殓房发现呈新冠病毒。 医管局离世病人中,第一位96岁女性无打疫苗,有高血压、糖尿、冠心及哮喘背景,她本身是密切接触者,因女儿染疫。7月11日因腰骨痛及小便有困难入院,随后病情媛和,于7月15日转至北大屿山感染控制中心,惟至前日过身。第2名死者为63岁女性,已打2针,有高血压及糖尿,另有未期眱脏癌,7月15日入院,曾呕血,快速和核酸检测均染疫,医院曾给药治疗,不过相信因癌症关系,令病人呼吸系统变差,至前晚过身。第3位死者为89岁男性,已打3针,有肾衰竭、脑退化、胃出血,7月7日快测染疫,10日曾到指定诊所,17日因不适再到那打素急症室求诊,有气促,另照X光后发现有肺炎,当时的核酸检测发现染疫,CT值低于20,情况持续变差,至昨日早上过身。第4名死者为91岁女性,已打2针,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7月3日经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入院,当时状况右边身边感到无力及讲野不清楚,入院后经扫描后亦发现有一个缺血性中风情况,随后转至佛教医院,16日发现核酸检测染疫,7月21日发现血压高,神智再变差,再转为伊利沙伯医院作扫描,发现有脑出血,22日过身。 read more
因涉及多宗非法游行案正在监狱服刑的「长毛」梁国雄,涉嫌于2016年仍为立法会议员时,在会议中抢去时任发展局副局长马绍祥的文件,因而被控藐视立法会罪。他否认控罪,案件今日(20日)于东区裁判法院续审。案件的控罪表证成立后,梁选择不作自辩。主任裁判官严舜仪把案件押后至3月11日待双方作结案陈词,并排期于3月29日裁决。此期间梁须回狱中继续服刑。 65岁被告梁国雄,被票控违反《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第17(c)条的藐视罪,即于2016年11月15日,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室举行会议时引起骚乱,致令该立法会委员会的会议程序中断或相当可能中断。 本案早于2018年初次开审,当时裁判官严舜仪以控罪条文不能用来检控议员为理由,下令将案件无限期搁置。其后律政司与梁就此决定反覆上诉,至去年9月终审法院作出定论,裁定议员就藐视立法会罪并不享有检控豁免权,下令将案发还裁判法院,交回现已晋升成为主任裁判官的严官重审。 read more
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香港高峰论坛2022」,今日(17日)于会展中心举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行长金立群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有信心香港将会继续作为经济及金融中心蓬勃发展,法制及金融基础稳固,形容香港人才年轻有活力,会拥有远大未来。 金立群表示,在现时的亚洲及世界,香港在连接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特别指出,香港有能力成为区域性碳权交易中心,配合市场对减排项目的融资需求,相信香港可在亚洲零排放转型担当重任。 金立群谈及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指受近年地缘政治影响,全球供应链断裂,更多国家倾向自给自足。他评价这一决策短期内是理性反应,但不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并且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他强调环球供应链及价值链十分重要,跨境合作和联系长远可带来经济效益。 read more
9月3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发布通告称,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将于10月4日在华盛顿的“战略研究中心”智库发表演讲,公布拜登政府的美中贸易关系战略,路透社在报道中称,各方对戴琦计划发表的这个演讲“等待已久”。 据报道,戴琦曾表示,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并称这需要拜登政府中所有成员参与其中以应对。另据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戴琦3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计划在现有对华商品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行动。戴琦还质疑了这些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的观点,她称此事比许多人认为的要复杂得多。戴琦称:“我们经济的利益,以及利益相关者在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安排的方式非常复杂,在处理与引导美中贸易以及经济关系这样重要的事情时,你必须认识到这种复杂性。” 美国总统拜登自今年1月上台以来至今已8月有余,仍延续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对价值约3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并且此前设置的2000多种产品的关税豁免都已过期。 与此同时,拜登甚至放大了一些特朗普时期的政策。6月3日,拜登以“应对中国军工企业威胁”为由签署行政命令,将59家中企列入投资“黑名单”,禁止美国人与名单所列公司进行投资交易。7月初,美国方面公布了一项所谓的“香港商业警告”,抹黑中国香港营商环境,并宣布对7名官员实施非法制裁。多方也因此对美政府的对华政策表示失望。 然而,拜登政府始终没有说明他们如何看待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自今年1月上台以来,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所有国家安全措施都开展了审查。 多方也因此对美政府的对华政策表示失望。 read more
外国媒体《彭博》早前引述所谓「知情人士」报道,行政长官李家超倾向在11月取消酒店隔离政策,但遭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反对。卢宠茂今日(4日)撰写网志反驳,指有关报道失实,他表示该报道引致读者误以为特区政府在抗疫上内部分裂及有矛盾,赔上了的不单是传媒应有的专业精神,更可能影响特区政府抗疫施政。 卢宠茂澄清,由行政长官领导的问责团队对整体抗疫政策一直都是目标一致的,会继续根据疫情发展而调整个别措施,以达致精准抗疫。正如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回应,特区政府抗疫措施都是建基于以下五个原则︰ 1.不躺平,持续控制确诊数字,更好管理风险和提升应变能力,防止医疗系统超出负荷能力 2.减重症和减死亡 3.保护高风险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和长期病患者 4.以科学精准的方法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以减低管控人数和管控范围,容许最多的日常活动和涉及的人数 5.平衡风险和经济动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维护民生活动和香港的竞争力 卢宠茂质疑,《彭博》相关报道另有目的,指出正如西方电影中牛仔都是维护正义、保卫家园的大英雄,被侵略的原居民印第安人却被描绘成野蛮入侵者。他表示,内地在防止疫情造成大量死亡个案方面远胜于全球是铁一般的事实,有大量数据支持,绝非如报道所说的「吹嘘」(trumpet) 。全球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内地14亿人口至今的新冠死亡个案约为5,200多宗(每百万人口4宗),以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3.3亿人口死亡个案超过100万宗,或英国6,700万人口死亡个案超过20万宗(两国同样每百万人口死亡个案约3,000宗)。 卢宠茂强调,秉持准确数据客观报道,不传播是非是传媒专业基础,否则只会失去得来不易的公信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