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022
红磡疑爆桌球群组 专家不指香港社区传播链从未截断吁市民留意
本港再现新感染群组!继元朗牡丹金阁火锅店出现群组爆发后,红磡「新旺会」亦疑现「桌球群组」,累计至少4人染疫,同时段到访逾150名客人须强制检测。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副会长林纬逊今早(1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本港每日仍有200至300宗新增个案,社区传播链从来未截断,呼吁市民要留意。另外桌球相对是较静态运动,但属于娱乐场所,市民防疫意识可能较弱,期间饮食或拉低口罩都有传播风险,指Omicron病毒可经空气传播,超过2米的距离也有机会传播。 林表示,第2阶段放宽措施本月19日起实施,市民在室内体育处所及符合换气量要求的健身中心进行运动时,可以不佩戴口罩,届时传播风险一定会增加,或引爆第6波疫情,建议当局加强巡查,检查场地的通风系统。 另外,西环村污水病毒量高,全村须围封强检,林表示污水病毒高代表区内有小量病毒量高的确诊患者,或有大量低病毒量患者,担心若有超级传播者,出现群组爆发的风险相当高,亦难以截断传播链,但相信不会造成大反弹或短时内出现第6波疫情。他指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后,新冠病毒繁殖率虽有上升,但维持在1以下,预计所有防疫措施放宽后,一定会有爆发第6波疫情的风险。港大医学院昨日呼吁师生减少到坚尼地城用膳,林纬逊相信与地理位置有关,若该区存在大量潜在患者,会有一定风险。 对于红磡一间桌球室爆疫,林纬逊推测因为桌球室是市民放工后到访的地方,可能放松防疫意识。他亦提及5月19日起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至第三阶段,指本港至今仍未个案清零,认为风险一定会增加。
港大医学院「爆疫警告」被指惹恐慌 袁国勇认同做法值得商榷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昨(12日)率先警告师生,指坚尼地城或邻近地区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群组感染,吁本周内不要在区内用餐及进行有需要除低口罩的活动,有意见批评院方的做法引起地区恐慌。院方今早(13日)回应指,有关呼吁是基于该区最新的新冠病毒污水检测结果,显示病毒量比最近平均数值高超过100倍至1,000倍,在取得政府的同意后才作出紧急通知,院方对批评深表遗憾,但强调是负责任做法。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则指,院方只是提醒师生小心,但认同做法值得商榷。 西环村西苑台过去5天累计5名居民染疫,涉及的4户家庭分布于不同楼层,加上屋村污水检测到的新冠病毒量极高,故担心全村爆疫,昨日须围封强检,而同区逾10个屋苑、大学宿舍,居民亦将获发快速检测包。袁国勇今早表示,虽然坚尼地城出现疫情,但评估本港已有91%至95%市民,因曾感染新冠病毒或已接种疫苗而有抗体,社会已筑起预防重症的屏障,居民只要打齐针就不用恐慌,到当区食肆用膳也没问题,但提醒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相信到11月左右要打第4针,高危人士要打第5针。 港大医学院今日(13日)表示,基于坚尼地城一带最新的污水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比最近的平均数值高逾100-1000倍,昨天早上通知政府当局及得到同意后,即时透过内部紧急通知,呼吁教职员和学生避免到区内用膳及参与脱去口罩的活动。 对于有报道指有关做法引起地区恐慌,港大医学院发言人指,对此深表遗憾。医学院大部分师生,每天都有机会出入医院和附近医疗设施工作与学习,发放有关讯息是负责任的做法,希望师生在中午前收到讯息,避免到区内用膳,从而有机会将病毒带返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危害设施内的病人及使用者。
香港今起8间指定诊所恢复普通科门诊服务
医院管理局宣布,辖下8间新冠病毒确诊个案指定诊所停止运作,今日(13日)起恢复普通科门诊服务。此外,青衣长康普通科门诊诊所,亦恢复其夜间门诊服务。 医管局表示,医管局一直密切留意疫情变化,按疫情需要调整服务。8间指定诊所停止服务后,医管局维持15间指定诊所的服务,继续支援社区确诊病人。病人及其家人或照顾者可于指定诊所的预约及服务时间内致电相关诊所或透过医管局一站式手机程式「HA Go」内的「预约指定诊所」功能预约。
著名神经学家叶玉如有望出任科大校长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将于10月离任,接替人选基本敲定。据港媒今日(13日)报道,科大校长唯一候选人,极有可能为上月卸任科大副校长的知名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若获校董会通过任命,她将成为科大创校三十一年来首位女校长。 科技大学遴选委员会经过近半年遴选,终推荐一名校长候选人予校董会考虑,接替以个人原因提早请辞,今年10月离任的史维。据了解,校长遴选委员会全球招聘程式已进入最后阶段,并已从校内外两名候选者之中,遴选出唯一候选人予校董会,须经校董会四分三通过。据悉,该名候选人极有可能是国际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 今年7月将满六十七岁的叶玉如,在港出生和成长,就读嘉诺撒圣玛利书院,1983年于美国哈佛大学取得药理学博士学位,留美发展至1993年,决定放弃高薪厚职回流香港,加入科大担任助理教授「开荒」。在科大历任生物化学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院长,以及副校长(研发及研究生教育,后为研究及发展),上月底卸任副校长一职后,现为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兼科大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她亦是科大首间国家级实验室,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办主任。 叶玉如凭脑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杰出研究,及在研发神经退化性疾病药物的贡献,在国际享负盛名,同时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及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除了科技大学,城市大学、教育大学和岭南大学最近也先后宣布校长任满后不续约,将招聘新校长。
香港今新增294新冠确诊 包括40宗输入个案 红磡桌球室疑爆疫
[video src="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0289c1ab80d218500d8617be2182e426.mp4" /]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12日)新增294宗确诊,当中115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179宗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阳性个案。包括40宗输入个案,另再多一名94岁患者离世,第5波累计1,195,034确诊、9,143人病亡。红磡马头围新旺会桌球室疑有爆发并出现传播,4名患者曾同时到访,逾150人需要强检。香港今日有14宗学校呈报确诊个案,涉及13名学生及1名教职员,来自13间学校。 输入个案,分别是18宗经核酸检测确诊,22宗经快测呈报。本港再多两宗BA.4个案,都是在机场找到,一位是5月6号由埃塞俄比亚抵港,另一位是5月7日美国经日本抵港人士。另再多4宗Omicron BA.2.12.1输入个案,相关病毒累计个案增至11宗。4名经核酸确诊人士,包括11岁在泰国经新加坡于4月28日抵港,4月9日前曾在泰国确诊。另一名25岁男士于4月29日由澳洲抵港,3月23日曾确诊;46岁女士在印尼抵港,CT值36,以上3人疑是二度感染个案。 余下的一名20岁男患者,4月29日美国抵港,本月9日开始喉咙痛,CT值23,怀疑是本地个案。当局调查发现,他曾与一名菲律宾抵港人士,均于5月9日傍晚至深夜到上址桌球室,怀疑该地点有传播。调查后再发现有至少2名早前已确诊的人士,亦曾于上述时间到访“新旺会”,包括5月11日确诊的23岁男士、5月10日确诊的40岁男士,二人均为本地个案,即上述地点同一时段至少有4宗个案。当局已到场调查,并会追踪当日下午5时至12时曾到访上址约150人,他们均须接受强制检测。 张竹君表示,香港再多1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香港累计9143名新冠病人离世,病死率维持约0.765%。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公布,截至今日零时,过去24小时医管局有1名检测呈阳性的病人离世,为94岁院舍女病人,曾接种过二针疫苗。 何婉霞指出,现时有829名确诊病人留医,过去一日新增1名病人危殆及1名病人严重,共2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138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108名病人出院;而第五波疫情至今共49164名病人康复,48592名病人已经出院。此外,医管局累计22702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2558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612基金”5信托人被捕 香港特区政府:危害国安者须面对法律后果
5名“612黑暴基金”的信托人被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今日(12日)表示,执法部门是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人士的违法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完全与被捕人士的职业或宗教背景无关。 发言人说,无人可以凌驾法律或犯了法而不需承担责任。如果有证据显示任何人犯法,无论他/她是什么身份或背景,都要面对法律制裁,无人可享有特权。 警方调查显示,有关人士涉嫌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对香港特区实施制裁,涉嫌干犯「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违反香港国安法第29条。发言人指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必须采取措施防范和制止,确保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士须面对法律后果。 发言人强调,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均受基本法保障。香港国安法第4条亦明确规定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香港特区居民根据基本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发言人续说,特区政府会继续防范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任何人不论背景,执法部门均会一视同仁依法秉公处理。
612基金信托人何秀兰狱中被捕 被指勾结外国势力累计5人涉案
在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期间成立的“612人道支援基金”,被批为“黑暴基金”,并于去年停运。基金4名信托人,包括前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艺人何韵诗、前主教陈日君、前议员吴霭仪,分别于前日(10日)或昨日(11日)被捕。 消息指,涉前年参与非法集结而正在罗湖惩教所服刑的另一基金信托人、前议员何秀兰今日(12日)亦再被捕。香港警方调查显示,有关人士涉嫌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对香港特区实施制裁,涉嫌干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违反《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执法部门是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人士的违法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完全与被捕人士的职业或宗教背景无关。 此前,“612人道支援基金”信托人、前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因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中勾结外国势力罪,前日(10日)在香港国际机场离境时被捕。据知,他原计划离港赴外地担任大学访问学者。许于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期间,不时发表评论,及后更成为了612基金信托人。于2021年9月,许宝强失去岭大教席。 至昨日(11日),基金另外4名信托人中,艺人何韵诗、前主教陈日君、前议员吴霭仪均被捕,他们涉嫌干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违反《港区国安法》第29条,警方国安处要求他们均须交出所有旅行证件,并将获准保释候查。 此外,香港警方亦向法庭申请传票控告上述人士及另外1名37岁男子,涉嫌没有遵循《社团条例》要求,为612基金作出注册,据了解37岁男子为基金秘书、社民连成员施城威。据悉,警方掌握多名612基金捐款人及组织资料,并正在调查。 在昨日晚上约9时,公民党主席梁家杰进入柴湾警署。至晚上11时许,何韵诗及陈日君先后离开警署。在反修例期间成立的612基金被批为“黑暴基金”,警方国安处去年9月指正调查612基金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及其他香港法例,并向法庭取得“提交物料令”,要求612基金及协助处理资金往来的真普联提交该基金的资金往来,及捐款人资料等,以调查当中是否涉及勾结境外势力。保安局及后指国安处已收到相关机构的回覆,会就其答覆研究后续跟进行动。 “612基金”于去年8月18日已宣布停止接收新个案,尽管当时已预告“有秩序地停止运作”,但仍要筹款2,500万港元,并于9月作最后筹款,终筹得571万港元。后来该基金指收到托管人真普选联盟通知,不再为基金执行支款指示,由9月6日起停止接受捐款,基金秘书处亦于同年10月31日解散。根据该基金于去年6月的年度报告,截至5月31日,总收入累计2.36亿港元。
外交部驻港公署:维护国家安全天经地义,外部干预纯属枉费心机
针对美国国务院、国会相关机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加拿大外长及美西方个别议员政客信口雌黄,污蔑抹黑香港警方对“612基金”相关人员正当执法行动,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强调“权利自由”不是违法乱港活动的“挡箭牌”,敦促外部干预势力立即停止充斥意识形态偏见的拙劣政治表演。发言人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任何人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无论是何身份背景,只要违反法律,就必须受到应有惩治,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天经地义的。香港警方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秉公办案,调查拘捕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分子,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特区法治与正义的正当必要之举,不容置喙。相关人员涉嫌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性质恶劣。这些人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外部干预势力心知肚明,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发言人指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心,法治秩序重回正轨,港人合法权利与自由受到充分保护。长期以来,外部干预势力无论是打着“民主”、“法治”的旗号,还是“人权”、“自由”的幌子,卖的始终是粗暴干预香港事务、打“香港牌”遏制中国发展的私货,世人早已看清其伪善面目,“西洋镜”早已被拆穿。外部势力此次急不可耐地跳将出来,更暴露出他们看到自己精心扶植的“政治代理人”一个接一个面临法律制裁后无法掩饰的狂躁与不安。发言人强调,自选绝路者,众必弃之。外部干预势力任何污蔑抹黑都阻挡不了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都改变不了香港繁荣发展的光明前景,都迟滞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我们敦促有关国家和政客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停止诋毁抹黑香港国安法和特区执法行动,立即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不要在注定失败的绝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