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美染疫亡人数破70万是痛苦里程碑 拜登吁民众接种疫苗
美国累计超过7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总统拜登发表声明,形容是痛苦的里程碑,强调不能对悲伤感到麻木,再次呼吁民众接种疫苗。 拜登说,惊人的死亡数字再次提醒大家打针的重要性。由于疫苗出现,美国过去八个月的抗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他强调,疫苗可以挽救生命,协助美国战胜疫情,团结向前。至今所有12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超过四分之三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包括近94%的长者。
香港校园欺凌比率全球最高教育局「零容忍」取态流于空谈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周二(9月28日)举行「如何打击校园欺凌行为」圆桌会议,表示接到多宗有关子女受校园欺凌的家长求助个案。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在会议上强调,教育局一直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并对行为「零容忍」。香港校园欺凌问题一直相当严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8年公布的《跨国评估学生能力计划》,香港学生在学校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为29.3%,远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然而,在校园欺凌问题上,政府多年来的态度永远是口号多于实际行动,在预防、处理、通报及问责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两大盲点致「零容忍」变「宁容忍」 校园欺凌背后往往是复杂成因,许多欺凌者或许未曾预料到个人一时兴起行为会对他人造成难以预计的伤害,部分欺凌者甚至曾经也是受害者,因曾经欺凌事件未得到妥善处理而留下心理阴影,转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不同个案的结果更是迥异,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受害者不堪重负而自杀。特区政府最早于2005年由时任教育统筹局局长的李国章提出「对校园欺凌事件零容忍」的取态,但细看政府所作所为,「零容忍」更像是敷衍公众的口号。 首先,特区政府往往认为,只要增加一定经费、聘请足够驻校社工,而无须强制校方通报欺凌个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价值观教育,从而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然而,这反而促使学校对欺凌事件「诸多容忍」,因为它们大多会为了校誉而淡化事件,尽量避免外力介入。 其次,特区政府常常强调,教育局发布的《学校行政手册》及学校通告已经为处理及预防欺凌事件提供清晰指引,例如《学校行政手册》提到学校须以「教育、辅导和保护学生」角度处理欺凌事件,亦列出「学校处理欺凌事件流程图」,订明学校应该按照程序介入及跟进云云;然而,有关指引并无法律约束力,即使教师与校方处理方法未必适切,但也无须问责。 政府被动,校方保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陈季康2019年初曾发表研究报告,当中涉及探讨香港欺凌问题,以及事件对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影响。同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提到仍没有确切原因解释香港校园欺凌事件高比例的现象。但他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香港学校态度相对较被动且保守,不少学校拒绝接受调查,或不信任学者。究其原因,不过是香港学校竞争激烈,校方担忧欺凌事件曝光后,影响来年收生表现和学校声誉。而教育局十分强调校本管理原则,将责任推卸给学校,如此一来,欺凌现象更难以防止或解决。 陈季康的研究发现,台湾针对校园欺凌有一套更加完善的通报机制。学生如遭遇校园暴力,则可拨通24小时反霸凌通报专线,社工通报学校,并成立调查小组。根据台湾当局制定的《校园霸凌防制准则》(《准则》),校方接获通报后必须立即组成「霸凌因应小组」并在三日内召开会议,成员包括曾参加社会公众或辅导培训的教师代表、学务人员、辅导人员、家长代表及学者,有时学生代表亦会参与处理。而一旦确认属于欺凌事件,便会启动辅导机制;若性质严重,学校需立刻向警方、社政机构或检察机关寻求协助,并依法处理。 《准则》又规定调查期限为三个月,亦订明校园欺凌的定义及类别、处理欺凌事件流程建议,接报后的调查程序必须透明清晰,学校更不能以「校本自主」为由拒绝外间机构介入事件。相比之下,香港教育局几乎将处理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及非政府机构,而作为最直接接触欺凌事件当事人的学校,则因诸多顾虑难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学生有谁可以依靠? 根据立法会文件,在审核2021至22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对财务委员会委员初步书面问题答覆中,教育局局长回覆立法会议员郑泳舜的查询时提及,在2020/21学年,当局采用旧有资助模式及新资助模式学生辅导服务的预算总开支为4.92亿元,超过八成公营小学已聘用驻校注册学位社工;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署由2019/20学年起于全港460多间中学实行「一校两社工」的安排,并相应增加督导支援,相关服务涉及修订预算为7.55亿元。 「这个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能单单只靠社工,社工虽然可以提供情绪支援,但最终如何处理个案,老师和校方的做法也很关键。」香港救助儿童会倡议助理经理吴淦濠表示,驻校社工往往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去了解学生情况。 香港救助儿童会早前发布「Young Voices」报告,发现近1/4学生担心被欺凌或曾遭受其他儿童或青少年暴力对待。吴淦濠曾经就此撰写《青少年如何看待校园欺凌?》一文,提到尽管教育局已经透过不同方式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教师在预防及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等,但从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见,有关措施似乎未能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例如,有学生反映老师和社工都无法有效处理欺凌问题,因为「开玩笑」和「欺凌」之间的差异往往难以区分,校方可能爱莫能助。 吴淦濠建议,政府和学校在检讨和完善防范校园欺凌的政策之前,「不妨先聆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例如可以定期透过问卷调查了解校内情况,以及让学生参与制订和建立校内的欺凌举报机制及处理投诉程序,确保相关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私隐和信任程度上都能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
防黑暴围封逾2年 政总立法会中联办终撤水马阵
本港在2019年爆发反对修订《逃犯条例》风波,多个部门及机构为防黑暴冲击破坏,纷纷在门外架设2米高的大型水马,令香港陷入「水马围城」的局面,虽然《港区国安法》实施以后,乱局已不复见,但不少重要地方的水马阵仍未撤走,至今已近2年3个月。 因应激烈的示威活动经已过去,社会回复平静,中联办终在昨日(2日)将水马阵移除,令建筑物外观得以「重见天日」,亦代表过去的暴力冲突已画上句点。傍晚6时许到中联办附近视察,可见相关建筑门外四周已经不留水马痕迹,但现场仍有特务警察驻守,并有军装警员在周边巡逻,防范有人趁机滋事。 而政府总部和立法会一带作好相关移除安排后,亦于今晚10时许正式开工,工人合力撬动水马,即场将内里灌入的水放走,令路面一片湿滑。处理好的水马被逐一搬上货车载走,为减低对市民带来的影响,相信移除工作会通宵进行。
壹传媒混帐一箩箩 货车到苹果日报厂房 将多箱物品运走调查
壹传媒黎智英虽因3宗非法集结案被判囚20个月,目前仍在服刑中,但仍有大量「苏州屎」要处理,包括壹传媒涉嫌不公平损害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等,负责进行相关调查的会计师公会前会长陈锦荣,早前已取得搜查令进入壹传媒大楼搜证,相关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昨日(2日)下午约5时,壹传媒大楼卸货区摆放逾百个纸箱,相信涉及部分财务文件,有职员将物品搬上密斗货车运走调查。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年7月28日根据《公司条例》委任陈锦荣作为审查员,调查壹传媒公司业务,包括涉嫌不公平损害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等8问题,并要求审查员6个月内提交报告。但由于壹传媒全体董事会成员已于上月5日辞任,导致审查员在调查过程中未能及时索取对调查工作有用的相关资料,增加调查难度。 陈茂波早前称,壹传媒涉及违法行为及多项欺诈不当行为,几项情况值得关注,包括早前本身公布公司流动资金充裕,足够18个月运作,但保安局冻结1,800万港元不到1个星期内,又宣布子公司业务要终止。陈又称,壹传媒早前未能公布年度业绩,以及首次披露向主要股东偿还1.5亿港元贷款,但该贷款本身相当长时期才到期,有可能欺骗债权人,该公司地段又涉嫌触犯欺诈罪。
接种首针突破450万 70岁以上接种率仅三成 聂德权︰令人忧虑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率达450万剂,占合资格接种人口67%。 聂德权指,目前,公务员队伍、医管局员工、学校教职员以及院舍员工的第一针接种率超过九成。70岁以下合资格人口第一针接种率超过七成,但70歳或以上的只有三成。 聂德权续说,正透过一切方法提高长者的接种率,例如简化程序,安排安老院舍以每年接种流感 疫苗的流程接种新冠疫苗;先在三间公立医院设立接种站,方便覆诊老友记接种;在18区推动结合健康讲座、医生咨询、即场接种的「一站式」服务;以及社区接种中心「即日筹」安排,无需预约。 聂德权又指,医学专家意见及数据清楚证明,长者接种疫苗是安全也是需要,呼吁市民尽早接种。
香港昨日逾2万人接种新冠疫苗 421万人齐两针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今日(2日)已是第219日。接种计划开展以来,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71.5万剂疫苗,其中450.36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21.14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今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2.22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21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59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35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1200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大湾区青年总会探访250户基层派福袋表关怀
昨日(2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国庆翌日,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带领一众总会义工和社区义工在将军澳坑口明德村展开「走进各区基层•帮扶5000户」计划的第一波——「国庆爱心送暖行动」,中联办青工部同行参与。义工们入户探访250户基层家庭,并向他们派发福袋,表达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此外,总会又同时开展「基层50问」计划,深入了解基层生活并为他们发声及解决问题。本次活动部分物资由裕华国货提供,其余物资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提供。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一直致力推动青年培养、就业实习、内地交流和基层帮扶活动,而「走进各区基层•帮扶5000户」计划是总会2021-2022年度其中一个重点活动,整个计划分12个月在各区进行,预计共招募1200义工人次,每月拜访420户,帮扶5000户基层家庭。而「基层50问」计划则是总会「50问」系列活动,计划会把最多人提出的问题转达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如政协提案一般跟进他们的需要及诉求,确保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改善和解决。 活动当日,义工们拿着一袋袋盛载沉甸甸心意的福袋走访多个公共屋村。福袋除了一些食物和日常用品外,还会加入防疫物品如口罩和酒精搓手液等,宣扬全民携手抗疫,温暖送万家的讯息。他们到访的基层包括公屋挤迫户、独居老人和失业家庭等,各个家庭都对义工的探访表示欢迎和感到欣喜。 吴学明表示「走进各区基层•帮扶5000户」计划能起带头作用,唤起社会团体对基层人士和弱势社群的关注,主动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跟进他们的个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他们发声,集全城力量将爱和积极正能量散发出去。他又引述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早日探访基层所言「耳闻不如目睹」,十分同意惟有亲身看见基层的生活条件才能知道他们对于各项需求的迫切行,才能把帮扶基层的工作落到实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兼基层帮扶委员会主任陈志豪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张永达和陈智政等表示未来会继续关注基层帮扶工作,并全力协助后续的个案跟进。
煽动罪或纳23条立法 谭耀宗:当局会考虑现行法例不足地方
对于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称,考虑将煽动罪纳入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表示,当局会细致考虑现行法例不足的地方,相信有时间完成相关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本月下旬召开,被问到会否讨论《反外国制裁法》纳入港澳《基本法》附件三,谭耀宗表示,未收到议程,不清楚有何讨论事项。 至于目前国际环境下是否仍有需要推动立法,谭耀宗说,中央有全面考虑,亦非常重视香港,应留予中央决定,相信特区政府会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