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d Sidebar Left

Check out our Latest News!

十四五规划|陈茂波:大湾区为最佳切入点把握内地市场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香港具有「一国两制」优势,「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香港的角色,将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他指出,香港将深化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更好发挥自身的金融优势。 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今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陈茂波在致辞时称,「十四五」明确内地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创新,并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他指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香港有「一国两制」优势,而「十四五」规划又进一步明确香港的定位和角色,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最佳路径。香港将继续发挥作为国内国际循环重要节点的功能,同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最好切入点,把握内地市场,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金融服务是香港极具竞争力的行业,「十四五」规划定位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将深化扩大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以更好发挥金融优势。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可以为不断迅速增加的离岸人民币持有者提供各项人民币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香港贯通中西优势吸引全球科研人才 此外,香港可以继续担当内地企业可靠的国际融资平台,提供多元化资本,同时为内地企业在境外的资金提供停泊和管理服务,发挥好财资中心的功能。他并指出,可提升香港成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支持内地绿色企业和项目;而作为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香港可以为日益富裕的内地民众提供多元化和投资理财选项。 陈茂波续表示,「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更将深港河套列入粤港澳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充分反映中央政府对香港创科的重视。创新科技是香港正不断汇聚力量的新优势,香港将利用贯通中西的优势,吸引全球的科研人才。他提到,香港正与深圳共建深港创新合作区,通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产业链,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聂德权:特区政府在「十四五」规划草拟过程已有参与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率领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昨日分别到特区政府总部和立法会出席宣讲会和讲座。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十四五」规划是国家重要规划,在草拟过程当中,特区政府已有参与,强调并不是「坐喺度等」。他认为昨日的宣讲,并非只面向特区政府和公务员,亦是面向社会,希望相关政策推出时,社会可以有一致看法,令推行更畅顺。 聂德权认为,本港要发展得好,必须要解国家发展及香港优势所在,才能制定好的政策配合,其中,公务员扮演重要角色,日后会加强公务员认识「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 聂德权表示,正考虑将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的安排,扩展至12岁以上的学生,会在两日内公布详情。 聂德权说,目前疫苗接种率接近6成,但仍不足建立社会保护屏障,难以讲「与病毒共存」,希望在9月底可达致首剂接种率达7成的目标。 此外,聂德权指,会在9月上旬决定,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营运至10月后,会否再延长运作。

国际锐评丨融入「双循环」的香港明天会更好

8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宣讲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举行系列宣讲活动。这将有助于香港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参加系列宣讲活动的人士认为,在这一新格局当中,香港应当也有能力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为自身发展带来活力和机遇。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中国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持续扩大内需,办好自己的事情。对香港而言,内地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促进内需的一系列措施是重大利好。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内地在香港特区出口中的比重约占六成左右。香港企业无疑要紧紧抓住「十四五」机遇,特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更好把握内地市场。 这其中,科技创新是香港特区融入国家经济「内循环」的快车道。在2020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5G体温检测智慧型机器人、家居检疫电子追踪手环等来自香港企业的展品让人印象深刻。未来,香港应加强与内地在基础研究、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自身发展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这方面,香港有能力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国际循环的「促成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等。这有助于香港优势产业在国际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还对香港赋予了新的定位,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些举措势必会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中国有关官员在宣讲会上所说,香港应当发挥好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作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以金融业为例,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要帮助内地资金「走出去」,也要让国际投资者通过它更便捷地「走进来」。目前,国际投资者在内地的债券投资中,约60%是经过「债券通」进行的;在内地的股票投资中,约有三分之二是通过「股票通」完成的。观察人士注意到,在中国证监会部署的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包括「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坚定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随着互联互通的不断推进,香港金融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香港各界人士早已看到,香港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紧密相连,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成功的关键。「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搭起了大有作为的舞台。可以预见,香港发挥所长、抓住机遇,融入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来源:央视国际锐评评论员)  

残奥今揭幕港队竞技8项目

东京残奥会本港时间今(24日)晚7时,在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是1964年以来,首次在同一城市办两次残疾人奥运,将会有历来最多的4400人参与。由于东京病情不稳定,因此所有比赛都会闭门进行。 除了仿效早前奥运的作法,要求运动员每日进行病毒检测和保持社交距离外,残疾运动员的特别设备例如轮椅等,亦要定期消毒。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表示,有信心可以举办安全的残奥会,但强调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感染个案。 港队今届共派出超过20名运动员,岀战8个项目,当中一半运动员是首次参加残奥。  

疫下培训进度逊预期胡伟雄:盼年轻团队顺利接班

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GFS)总监胡伟雄两年前上任,已预示部门人手接班问题,加上部门正式成立至今届25载,故已经为GFS订下未来10年的培训计划;然而受到社会事件、疫情,加上外国制裁影响,令到计划培训进度均未如预期。他指,目前团队经验较为年轻,希望能于训练和招聘多下工夫,以安排日后梯队接班顺利,应付未来突如其来的挑战。 GFS目前有300多人,空勤主任及机师等前线人员占260多人,胡伟雄指出,现时部门内有不少年资较浅的机师及技术人员,故希望能积极提高有关专业训练,但外出训练之门遭疫情影响而关上,如有4名见习机师本于去年到澳洲受训及考试,但疫情所限,至今仍在港,导致培训滞后。 GFS现正就空勤主任及见习机师进行招聘,两类职位的空缺率均达10%,但挑选合资格人员方面,胡形容非常严格,视乎投考者是否「trainable(可造之材)」,「因为资源较少,培训时间长,而且需要安排前线执勤人员做训练教官,所以一次性挑选人数不会太多,同时避免他们同一时间退休,出现真空期。」 本港航空业去年受疫情影响,大量机师失业,胡伟雄表示,即使拥有驾驶飞机牌照,亦只是符合其中一项「小小的Bonus(额外好处)」,而最重要是人员面对危机时的应变情况,面对恶劣天气和环境时,懂得判断和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例如驾驶飞机会有控制台告知不适合降落的资讯,而山岭拯救期间则需要机师自行面对困境,并需要与空勤主任合作执行任务。 他又指,空勤主任亦同样有相似的要求,并非「高大、健硕」就等同适合;对于加入成为GFS其中一员需要有什么特质?胡伟雄认为「开朗、正面、有触觉、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并强调:「不是要心口有个勇字的人,我们绝对唔需要,我们需要的人是懂得思考后行动,找出方案应对,不会因为压力而setback(挫败)。」 不少投考者面试期间,已显示出熟读GFS网页资料,但胡希望投考者应尽力表现与其他投考人士有什么不同之处,让管理层能信任其能力,「有人入来当踏脚石,然后离开;亦有人当GFS只是一份工,浪费公帑;相反若当成职业,投入工作,面试期间会看得出来,非常不一样。」

邱腾华:与内地通关仍是优先事项

政府早前收紧检疫要求,曾逗留中风险地区的抵港人士,延长检疫期至14日,引起部分在港外国商会反对。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解释,特区政府是采取安全的策略,强调在讨论全面开放边境前,必须遏止新冠病毒,重新开放与内地的边境仍然是优先事项。 邱腾华说,理解企业和高级行政人员需要公干,延长隔离会给造成他们困难和压力,但强调政府防疫会保持弹性,根据各地风险级别调整措施。邱腾华又再次回应女演员妮歌洁曼来港毋须隔离的争议,重申根据规定,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人士可获豁免隔离,正如货柜车司机和机组人员等,也可以获得豁免。

聂德权:近九成公务员已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

港府本月初宣布4类特定群组必须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包括公务员及政府员工、医管局员工、安老及残疾院舍员工及所有学校员工,否则下月1日起就要自费两周一检。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3日)指,根据最新统计,至今合共有88%公务员已打第一剂新冠疫苗。 早前邮政工会反映邮政署雇员接种疫苗的困难,例如人手不足等,情况未见改善。聂德权对此指出,整体公务员接种疫苗的安排顺畅,形容问题不大,又指如果有相关人员面对困难,当局乐意跟进及配合。 聂德权早前出席一个活动说,预料今周12岁以上人士首剂接种率有机会达6成。他又指,接种新冠疫苗是尽早让市民回复正常生活及放心做运动的唯一方法,呼吁市民下定决心尽快打疫苗。

“十四五”规划宣讲会在港举行,谈及前海横琴!

(8月23日至25日,由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宣讲团,在港举行系列宣讲活动) 8月23日至25日,由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宣讲团,在港举行系列宣讲活动,旨在帮助香港各界全面准确把握规划纲要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首场宣讲活动23日上午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主题为“把握国家‘十四五’机遇 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等有关嘉宾作开幕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胡朝晖作主旨宣讲。 林郑月娥:“十四五”规划将为香港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感谢中央对宣讲会的重视,国务院、港澳办、法改委等多名官员来港宣讲,内容涉及多个重要范畴。林郑月娥称,国家规划内容一纸千金,“十四五”规划将为香港带来源源不绝的活力和千载难逢的机遇。香港发展必须与国家紧密相连,依托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继续成功的基因。 她说,“十四五”规划直接涉及香港的部分,包括第61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部分,以及第31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策略、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部分,充分体现中央支持香港,重视港人福祉。港府对于规划有关巩固提升香港竞争优势的表述深感鼓舞,各界反应正面,并向港府提出不少可达致发展目标的建议。 林郑月娥强调,中央对香港关怀备至,自回归以来,香港先后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有了好的规划,更重要的是执行。在行政与立法互相配合下,港府必定能提升管制效能。 林郑月娥还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成员来自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及国务院新闻办,令宣讲内容可涵盖多个重要范畴。 林郑月娥致辞全文↓↓↓ 骆惠宁: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致辞时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专程来港宣讲,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他呼吁香港社会认清国家规划要求,全面把握香港的发展方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 骆惠宁表示,要认清国家规划要求,全面把握香港发展方向。国家“十四五”规划对香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要求,第一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加以阐述,体现了中央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的战略考虑。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香港实现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香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香港社会要进一步把握中央新发展理念要求,凝聚广泛共识,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 骆惠宁又提到,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之所以拥有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等经济地位,根本在于拥有连接内地的区位优势和自身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纵观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谁也不可能阻挡。全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的最大机遇在内地。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确立,香港正面临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我们坚信,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香港一定能够打造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骆惠宁最后指出,要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金钥匙。这一年多香港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发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是为了实现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为了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中央一直十分关注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十四五”规划再次明确了香港发展新定位,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现在需要香港社会进一步行动起来。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赢得明天。 黄柳权:将以前海、横琴等为重点推出更多支持政策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在宣讲会上表示,特首林郑月娥在今年5月向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请求,为港府讲解“十四五”规划,他称中央高度重视,委派他和法改委等官员来港向各界交流规划,探讨香港如何参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黄柳权称,全国人大会议今年3月通过“十四五”规划,国家开启全面经济现代化的蓝图,展现国家发展的光明前进,包括提升居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等。 黄柳权指,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梦”包括香港750万人,强调中央高度重视香港的民生和经济发展、从金融、航运、法律服务及文化等方面支持香港,从体制、平台建设、交流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又指,中央出台互联互通、支持青年就业,未来将继续推出利港惠民的措施,让香港与国家一样有光明的发展。 黄柳权说,夏宝龙早前提出对管治者的五个要求,要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办实事、团结力量等。他指自《港区国安法》落实后,香港能维护国家安全、有利推动各界拨乱反正、由乱转治,有助统筹疫情防控,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充分展示了特区政府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黄柳权相信在林郑的带领下,可团结社会各界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砥砺奋进,在中国第二个一百年之时,一定能实现夏宝龙对香港的“四大期盼”,共享国家的伟大荣光。 宁吉喆:国家给予香港更大支持冀港为“双循环”作贡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通过视像方式致辞指,长期以来香港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他表示,国家“十四五”期间将为香港发展给予更大支持,相信香港通过不断挖掘新的优势,将在金融服务、数字转型、国际贸易、创新科技,以及绿色发展等领域获得更多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宁吉喆指出,香港一直以来是内地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伙伴,是“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是重要外商投资来源地,亦是重要海外融资渠道,有效搭建了内地与世界交流纽带。香港企业为推动内地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经济转型,促进对外开放,提供助力支撑和参考,有力助推内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香港同胞支持内地事业发展、脱贫攻坚和灾后恢复重建,获得内地民众广泛赞誉。 宁吉喆提及,过去两年,香港经济社会经历了艰难时期,不过随着香港国安法的深入实施,特区选举制度完善,香港整体形势稳定,态势向前。他提到,今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表现强劲,刚公布的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相信在香港持续防疫控疫及国家系列措施的支持下,香港经济在下半年还将持续恢复。 宁吉喆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希望香港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者,抓住更多机遇发挥更大作用,开创香港发展的新局面。 胡朝晖:内地经济繁荣是香港发展最大舞台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胡朝晖)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胡朝晖发表演讲,详解“十四五”规划中的香港发展新机遇。他表示,把香港建设好、发展好,使之在新时代国家发展进程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篇章。 胡朝晖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央政府将继续支持香港繁荣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考虑与香港发展的衔接,对支持香港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支持香港做强内功,巩固提升自身优势。他说,香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一系列优势条件,中央坚定支持香港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等。 另一方面,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胡朝晖指出,“十四五”规划实施,需要香港和内地携手推进,香港也将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包括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加强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等。 胡朝晖续指,“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优势,内地经济繁荣是香港发展的最大舞台。香港既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又熟悉国际通行规则,既能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重要促成者。相信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的带领下,香港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周诚君:人民币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血脉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致辞时表示,广东在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非常好,数据亮眼;至去年8月,在所有粤港澳大湾区对台经济投资贸易活动中,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超52%,人民币当之无愧是第一大交易结算货币。 周诚君指出,广东早期提出“腾龙换鸟”策略,即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香港在其中发挥重要纽带和平台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这两年明确提出在对外经济投资贸易活动中,强调“本币优先,本币主导”。他说,香港在东南亚国家中,具备非常强的影响力,香港熟悉东南亚市场金融运行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可助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产业升级中,更好的用人民币来实现;放眼全球,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存款市场,香港有最好的条件,让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市场主体,按照其熟悉的规则、法律、文化和语言,在香港买到最符合其要求的人民币产品, 周诚君表示,一个聪明又理性的市场主体,会想方设法长期保值、规避汇率市场风险,而香港有足够的条件和基础,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管理、增值中心及风险管理控制中心。中央政府除了香港,未给予任何地方同样基础设施的保障。他强调,香港背靠内地、面向全球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基因,那么人民币就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血脉”,呼吁港府及金管局在制度安排、政策设计上,鼓励市场机构去“深耕”,快速落实“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的使命。 宣讲活动将持续到25日 包括四场重要会议 此次系列宣讲活动还举行两场现场交流活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黄圣彪分别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建设”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作专题演讲。“十四五”规划宣讲活动将持续到25日,共包括四场重要会议,其余三场分别是:●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办的“把握‘十四五’新机遇,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讲座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拥抱‘十四五’,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 ●香港青年联会主办的“活力与机遇,共建美好湾区”青年分享会。 除了系列讲座活动,宣讲团成员还将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座谈会展开深入交流。